现在位置:首页> 创业 > 创业点子 > 农村如何创业(共9篇)

农村如何创业(共9篇)

农村如何创业(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变化一:农民纷纷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温州形成了千家万户办家庭企业、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至1985年,全市共有农村家庭工厂10.7万个。
(1)个体、私营经济均属于哪一种所有制经济?现阶段,国家对这种所有制经济采取怎样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二: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农民不断开拓创新,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温州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91的突破千元到2002年的突破5000,再到2009年的突破万元,短短十几年,实现了三次飞跃。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农村如何创业(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0年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某班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7~8月间,该市选聘了1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如何创业】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或者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哲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或者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农村如何创业(三):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

答:集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本构成主体.发展集体经济有利于推进个体私有经济力量单薄、个体私有技术力量信息资源互补、老弱病残寡互助互利、集体成员快速均衡脱贫致富、集体社会财富积累福惠共享、维护民生发展进步及社会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实现小康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的倾斜要点.是我国经济重要发展扶持的基本方向,利国利民.应积极地推进和壮大集体经济.1.分析本地域优势资源;2.分析本地人力资源;3.分析本地技术资源;4.分析本地市场资源;5.分析本地交通资源;6.分析本地优势覆盖资源;6.分析劳务回乡人力资源;7.分析本地在外劳务技术资源;8.分析本地的土地资源;9.分析本地的工业资源;10.分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优势与强势.壮大集体经济福惠全体人民.从以上几种本地资源的分析可以寻找出适宜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的要素.另外就是找出和推荐大公无私为民服务好的带头人,带领人民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创造公益,福利人民.

农村如何创业(四):

社会实践内容

  摘要:一个短暂的暑假,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份执着的心情,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而又难忘的暑假时光,体验着汗水的咸与甜,收获着成长的果实,感受着生活生命.7月14日我们的暑假生活就开始了.社会是一所大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使我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充实自己.因此今年暑假,我们响应校团委和学生会号召,深入田间,体验了农村生活,并且对所在农村经济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了解和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本乡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学会了将暑期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在短短的半个月里,我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处理其他方面事情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关键词: 调查 实践 感悟 深入田间 体验生活 村经经济
  目录
  第一章 开篇语………………………………………………………3
  第二章 活动日程安排 ………………………………………………3
  1、调查农村家庭相关情况 ………………………………3
  2、深入田间体验农村生活 ………………………………4
  3、田间体验小结 …………………………………………4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5
  1、家庭生活水平 …………………………………………5
  2、经济收入数据分析 ……………………………………5
  第四章 收入低的原因分析…………………………………………6
  第五章 增加收入的建议 …………………………………………7
  第六章 调查心得与收获 …………………………………………7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
  2、快乐与艰辛……………………………………………8
  3、实践中发现不足………………………………………8
  4、领悟与收获……………………………………………8
  第七章 结束语 ……………………………………………………9
  第八章 致谢 ……………………………………………………9
  第一章 开篇语
  暑期社会实践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八月十日结束的.在短短的将近半个月里,我们顶着炎炎烈日,但并没放松调查和深入田间体验农村生活.现将调查情况和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村生活情况总结如下:
  1、调查农村家庭相关情况
  每天我们拿着笔和纸对我们乡村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用了十二天时间调查了二十四户村民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收入情况.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对我们都是很热情的接待我,又是切瓜,又是倒水的,感觉好高兴,好亲切!在实践的十二天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人留吃饭,吃西瓜啊,十足的农村气息.刚开始时和他们闲聊,然后再慢慢引入话题,向他们还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乡里人的热情和积极配合感动着烈日下,村头边,田地间的我们,正是这份感动让我们在这艰难的调研道路上坚持了下来,整日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2、深入田间体验田间生活
  在暑期社会实践将近半个月里,有五天时间我深入田间,就是俩农民干农活,像模像样,认认真真的,当然也很辛苦,流着汗的干啊,笑啊!割稻打稻,掰玉米,摘西瓜,除田里和地里的野草等等.在深入田间时,由于我们乡里有许多人家是种两季稻子,也看到了在炎炎夏日下农民阿姨和农民伯伯插秧的情景,双脚深陷于黄泥之中,烈日下有黑的脊梁,面朝黄土背朝天,有那么虔诚的以之为乐,何等超然!走在田间弯弯曲曲的小道,看着绿盈盈的秧苗一排一排棉花和整齐的玉米,听着田里干活的吆喝声,闻着田间的泥土香掺杂着玉米的甜腻,旁边擦肩而过的是炎炎烈日下被拉长的身影,扁担还在肩上颠簸,承载着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好一派天然物我图啊!
   深入田间时,我们也进行了田间的探访.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刚开始还都很惊讶的,毕竟现在大学生很少到田间干活的.于是我们就把深入田间的目的告诉了他们,他们也很感动,慢慢的,我就和他们开心的聊起来了,说说今年的庄稼怎么样,收成会有多好……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今年的庄稼由于天气也受了点影响,但总的来说,情况还好,收入还算稳定.毕竟付出总是有回报的,从他们的忙碌中,我们读着付出与收获,艰辛与甜蜜.
  调查结果分析
  1、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水平
  走访过程中,我们调查了每个家庭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水平的对比和感受,每家都说以前经济很困难,就住房来说,底层是石子,1米以上都是土砖盖的,简陋的两三间房子就得挤上一家老小,冬冷夏热也没办法.家庭条件好点的少数家里用砖头盖的一层平房,会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改善,楼房也都盖起来了,家家户户吃饱穿暖,家家都有电视,想什么时候吃点肉就买新鲜的,还有好多装了空调.他们感慨之余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和教育,以前的孩子最多念个初中就得回家种田,一辈子就靠那几亩地了.现在的我们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大学设备条件都很齐全,吃穿不用愁,更应该好好学习啊!
  2、经济收入数据分析
  农户收入的现状: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4户,其中,纯农业户有13户,亦工亦农户有6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户有3户;纯经商办企业户有2户.其中,2010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6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4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4户;5万元(含)以上2户.由上面数据分析可得:我乡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家庭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上的家庭比较少,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很困难,但基本保持稳定平衡.
  农户收入状况分析:在走访和分析中,2010年我家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元,比上年增幅9%.在此次调查的24户中,总人口138人,其中,劳力61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48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来源于一产业的收入303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930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657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6.03%、49.21%和34.76%.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通过以上分析,我家乡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收入,从调查出的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78.69%的比率.而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生活条件也不是太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四章 收入低的原因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通过调查计算,农民劳动力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5%受到过高等教育.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孩子的教育以及都农民朋友的农业教育指导,让农村的农业教育综合发展.
  2、农民庄稼收入水平较低.土地所种出的作物相对整个家庭的支出很是微薄,大部分到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挣钱.被调查的二十四农户中,年收入两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是收入在五万元以上的家庭不多,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但今年随着农业水平和人民创业意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还是趋向乐观.
  3、离城市比较远,信息滞后甚至信息不通,交通运输不方便,技术跟不上甚至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增收难,生活条件较差,而且由于离城比较远,工人不愿意到该村工作,人数越来越少,效益也越来越低.
  4、农业结构跟不上形势要求.而且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调查发现,一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二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水稻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农村子女的文化教育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乡村特色产品的优势,让优势农产品保持不变,劣势农产品得到发展,优劣互补,最终得到最大的收益.充分发挥机械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要总是人工种植,这样不仅人会很劳累,而且工作的效率不高.
  3、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收入.
  4,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力度.
  第六章 调查心得与收获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广泛接触农民、了解农村的机会.深入农村与村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出了新的火花.从中让我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才是青年成长和体验生活的正确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
  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
  知识得到了巩固,原来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2、快乐和艰难
  在将近半个月的实践活动中,汗水一次次流过双颊,“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从最基本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与他们的交流中,听着他们对世事透彻的理解和达观的精神,他们易于满足现状,也有生活的目标和向往并努力地改善境遇.在与以前的苦日子做比较后,他们由衷地感激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生活并且非常满足.“知足常乐”,“付出就有回报”我们一起感受着.
  3、从实践中发现不足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为以前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而乱下结论的行为感到汗颜.也认识到了自己与农村的距离,也是和社会人生的距离.也许现在我们连走上讲台讲话都会疙疙瘩瘩,也许我们连上课举手发言的勇气都没有,也许我们还是一个宅男宅女,对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了解……这些不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理性上成熟点,在以后更多的时间中要努力克服,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4、领悟与收获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对人对己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就是看你的态度如何决定成败!社会实践能让走出校园的我们,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入到社会中.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让我们能更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感受到了生活就像一杯凉白开,需要我们用热情去将它加热,用我们的坚持不懈将它烧开,用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将它滋润,用一颗真挚的心去面对生活,然后再去品味,再去回忆,再去经历,你会发现这杯凉白开其实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人生! 的确是这样,我们的假期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压力……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这个短暂的别样的人生,不断地收获,而且在收获中真的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总结语
  七八月份,我们一起走进火热的农村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暑假之歌.七八月,我们曾撒播希望,共同拥抱丰收,体验着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那里有我们不一样的记忆,那里有农民的朴实,辛勤和父母的不容易,那里我们懂了一种支持叫理解,叫坚持.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生如夏花的我们应让青春插上梦想的羽翼,让青春闪烁奋斗的光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每个年轻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
  为期将近半个月的暑期实践结束了,难忘那段深入田间体验农村生活的日子……
  致 谢: 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对本村农民朋友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对协助开展工作的丁丹同学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林永和 《求知与择业》 改革出版社 1992年2月第一版
  村委档案记录表【农村如何创业】

农村如何创业(五):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应再当地吸纳的原因是什么?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要移到哪里?

【农村如何创业】

这类问题都是有很多方面来看,没有绝对的情况:
一、既然说是剩余劳动力,就是说明农村或者说当地吧,没有能力解决这些就业问题,随着现在最基本的农村生产的现代化不断增强,机械化取代了手工种植,效率提高,劳动力自然用不了这些了,这就是产生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不转移就是资源的浪费.如果不转移,也会带来诸多社会不稳定问题,因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再加之我们目前社会的现状,各种福利、基本保障正在建设和逐渐完善中,会带来不稳定.需要转移.
二、转移不仅仅是指工作地点转移,重要的是向能够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的地方转移.如果当地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们,那就在当地解决就业问题,但这要是换另一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转移.同时转移也包括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从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转移,可以从农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目前的情况是机械化代替人,全社会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
如何转移,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点像套话,但确实是这样,解决就业,转移劳动力必须应该是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产业调整同步进行,
如目前,城镇化发展,小商小贩等小买卖解决了一些就业,当然有的所谓自主创业,但也是一种转移,一种就业.现在更强调创业带来动就业嘛.
现在提的文化产业,最近才说的,他也会带来一些就业,要根据国家的大方向,发展新的产业,带来新的机会,这不也得向这方面转移嘛,不多说了,有啥可以给我留言.个人看法.

农村如何创业(六):

作文(45分)题目:我心中最美的风景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写文章中不要出现
作文(45分)
题目: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写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试题分析:1、关于“风景”。“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的同学把“风景”理解为自然风景,这样做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单纯写“自然风景”是比较肤浅的,属于审题不准,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的。写这个题目,应抓住“风景”的另一层含义,它是一种人文现象或精神符号。在写作中,我们还应注意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的审题,要学会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此类题目,如“桥”、“泥土”、 “路标”、“隐形的翅膀”、“非走不可的弯路”、“跨过这道坎”等。2、关于“最美”。这是题目中的限制语,应注意挖掘“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写出“最美”的原因。3、关于“最美的风景”写这个题,要思考“最美的风景”是什么,要挖掘为什么说它“最美”的原因。
点评:这篇作文其实可写的“风景”很多。可以写农村的“时装表演队”,写农民的精神面貌,写农民的文化生活,这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可以写农村的建筑工程队,写他们如何走南闯北,从农村到城镇,艰苦创业,建设美好生活,他们就是一道美丽风景。写农家书屋,写乡村业余文化表演队,写农家乐,写农村风味小吃,写土家绣花;写相濡以沫的老人,写坚守深山的护林老人,写县城里每天在公园 “扭秧歌”的老人们;写一个细小的爱心画面,写街头执勤风雨无阻的女交警,写天不亮就开始清扫街道的清洁工……

【农村如何创业】

农村如何创业(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围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某班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三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8年7~8月间,该市选聘了1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6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在为新农村...

农村如何创业(八):

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怎样推动作用?
城镇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包含两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内容: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镇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镇化.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在城镇的集聚,从而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持久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若需求不足,经济便会陷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境地.城市是消费的聚集区,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这部分人员蕴藏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就会大大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3、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目前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亿以上, 不把这部份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例如城镇的基础建设、工业生产、商品的运输和交易及社区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城镇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据有关专家推算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佘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4、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是直接相关联的,并将直接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将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城乡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渐统一.
同时,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构建农村服务体系,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使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将逐步得以实现.我们还将通过打破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和城乡分割的市场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和城乡市场的统一.这样,就会出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的趋势,使得城乡一体化逐渐变为现实.
二、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11年底的51.2%.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7个. 在城镇的布局上,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并且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百分比.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目前进入了城镇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2、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
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均,这就决定着我们要因地制宜,不能走单一的城镇化道路.在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宜大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大城市,适宜中小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中小城市,并在在中部沿海和东西部采取不同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在区域发展上,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强城镇之间的网络化联系,有序推进城镇群内部的城镇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在中部地区要把县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同时提高小城镇发展动力,完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工贸、旅游和边贸小城镇,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提高为周边农村地区服务的水平.
(2) 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首先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和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还要深化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推动农民实现身份、心理、社会认知生活环境转变.二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要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要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试点农民工养老、工伤、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开放,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促进农民由就业型向居住型转变.四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要加大产业支撑力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我们要把推进城镇化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关键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吸纳社会资源,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要紧密结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效地支撑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4)要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对城镇化起着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把构筑科学合理、城乡统筹的发展空间形态作为规划的目标 .一方面,城镇规划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合理安排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规划,要坚持统一原则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改进规划手段和方法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5)要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
(六) 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有机协调的,二者是城市与乡村在 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要素上的交融、偕同发展的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协调起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二元体制性障碍,让进城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其次,要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享受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另外,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高端高效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如何创业(九):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12年7~8月间,某市选聘了l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要坚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③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