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范文 > 读后感 > 2017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精

2017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精选

时间:2012-05-30 16:15 读后感 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新民主主义论》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下面是关于《新民主主义论》的读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欢。
  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一: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对前人发出如此地感慨,而今朝,岂非如此吗?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大道,并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他,毛泽东者也。一位全能式的伟人,被举世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对他的赞誉比比皆是,尽管“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人生蒙上了黑点。惭愧地说,我到现在才阅读了毛泽东政治方面的文章。读后,我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1976年坚持着“两个凡是”。他的文章给我的是一种震撼,让我不禁地为这位伟人对历史事件了解至深,剖析问题深度之广以及其预见性而拍手称赞。从文章中,我感到他平和、谦虚的态度,如第一节中运用“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来形容自己的东西。除此之外,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对某些问题的论述更为形象生动,如:讲到对待外国东西时,我们要像消化食物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思想曾被称为“火车头、指南针、灯塔、照亮道路的明灯”,甚至是一种可以用来创造“世界上各种奇迹”的神奇武器,还犹如神猴的金棒,它直接联系和动员千百群众起来认可它的合法性。总之,他的思想确实具有引导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论》的开篇中,毛泽东已提出了其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并强调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秉着这两种态度,使其更准确地剖析了当前的国情。在1912年,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人们盼望着和平稳定日子即将到来,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国民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上的庄重声明,如: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有国家经营管理,多次弃之水中,诸如此类的引起国名的强烈不满。由资产阶级统治,仍是具有私有制的思想根子,难以拔除。而又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的资产阶级具有着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在帝国主义入侵,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时,作为领导阶级的资产阶级为着自身利益多次向敌方妥协,但不否认其革命性一面的存在。国内陷入被人所支配、统治的境地,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号角吹响了全世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带来希望的曙光,并且,其力量的壮大为中国脱离此困境提供了可能。在受到帝国主义的强烈压迫,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只能择其一的岔口上,在中国如此软弱的情况下,中国选择了倾向社会主义,这时历史和人民大众的选择。资产阶级的统治早已丧失了民心,正如俗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产阶级的统治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然而,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却有着不同调子的派别存在。顽固派,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无视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吹着“一次革命论”,反对着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或有的主张“收起”共产主义,因为他们片面地认为“三民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并没有认识到两者存在着矛盾,何况两者为不同时期的产物。“三民主义”相对“共产主义”而言,其宇宙观、革命彻底性不同,还有缺乏着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等。在指出顽固派这方面的错误思想后,毛泽东进一步为其分清新旧三民主义。强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合乎时宜,适应历史发展趋势,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结果。如仍将旧三民主义照搬出来,已经是违背历史发展,得不到更多人民群众的拥护。
  中国革命也顺应世界革命,来进行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文章中粗略地举例简述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策略,来禁止以少数人为私的局面。而论述到新民主主义政治,表明我们应该以前期的中华民国为教训,实行有名有实的国家。以民主集中制为政体,让广大民众的意见能在国家制度中体现,并由此来维护大家的权益;以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国体,体现着为国家统一的拮据都应该相互配合和信任,实行着循名责实。
  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讲述上,篇幅是较大的,而且这点在文章的第二节早有所体现:在提出建立新中国后,便提出建立新文化,从此得知,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仁人智士寻找着救亡图存的方针,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过程,最终以文化思想来觉醒人民大众为最有效的途径。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大大发展。将原来被帝国奴化的思想和中国封建复古思想抛弃,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而这文化革命有着其统一战线,经历了兴衰期,尤其以“五四”运动影响较为深远。“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运动”,指出“五四”运动具有极其特殊性,它反对旧道德、旧文学等旧事物,主张用新事物来取代旧事物,以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时期,使文化革命的内容变成社会主义文化反对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的一次革命。还有,在知识分子等无产阶级领导下,促进各阶级广泛参与,来扩大其影响的范围。表明在当今所要倡导的新文化,应在“五四”运动下继承与发展,也应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来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来使新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地促进新中国的形成。除此之外,文化还应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性与大众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就是新文化。
  毛泽东缜密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指出了与当前国情相吻合的具体预见性号召: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新中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当时的发展作了一个很好的指引,并为今天的辉煌作了铺垫。我明白到:一个伟人的卓越成就不单凭其才能与知识,还应懂得联系实际,这才是最重要的。
  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二:
  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 毛泽东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著作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论证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性。
  《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应该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可以分为一下几点来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先进的,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革命家为了解决救亡和发展问题,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毛泽东高瞻远瞩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纵观中国的国体问题,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并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达成社会主义的一个特殊过渡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就国就亡的革命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它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取得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这套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先进政治、文化的基础。
  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如果没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特定的社会形态首先表现为经济形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经济作出分析,认为被破坏的自然经济、软弱的民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占的不平衡经济,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罪魁祸首。从而得出了引导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实施的经济纲领——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和“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的经济政策。先进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毛泽东的远见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当时中国先进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篇幅最长的是建设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正是因为这种新文化的指导,中国从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四、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革命胜利后构想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伟大创举。它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三: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里,建构了一个和以往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图景。他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批驳了当时的对立观点,建构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具体到文化方面,他又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口号,为整个现代文学划定了标准和内部框架,也为延安文艺以及今后的文艺作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然而,在延安文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整个所谓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其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矛盾,这种联系和矛盾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也难以对其做出孰是孰非的评判。而这种文艺的大众化和整个体系的构建,在今天似乎仍未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批判了五四以后,多种文艺思想的弱点,并最终将鲁迅所代表的一种文艺方式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然而我认为,这种对文艺内部力量消长的批判与推崇,与其说是一种结合了社会现实而对文艺作品做出的考证和品评,不如说他是一中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在文艺内部所做的重新的建构和创造。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毛泽东对于各个不同文艺作品给出了不同的赋值,这种赋值未必就符合作品的本来面貌,它所体现的只是在一种毛泽东式的(或者说是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体系内的价值。这种赋值体系和体现的方式,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论证。从一种客观的角度来看,毛泽东对鲁迅的定位似乎是对鲁迅的一种“异化”。鲁迅所代表的恰恰是他自己内心的社会眼界而非为任何组织,他所批判和质疑的并非是基于某种既定的“主义”,而是基于自身对正义和民族前途的希冀。他更象一个哲人,孤独的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观察着世事沧桑,尖锐指出各中这个世界中的病态的一面,他对于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东西都不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是十分孤独的。而鲁迅对于整个中国文坛的介入是十分的复杂的,对左翼文人、右翼文人和自由派文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批判和分歧。但是,正是由于鲁迅先生对右翼文人和自由派文人的批判态度,和新民主主义体系文化观点的某些方面的契合性,加之当时文艺范本的确实,使得毛泽东在树立一个样本的时候不得不把鲁迅先生推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这样看来,似乎这种新民主主义文艺体系的构建便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过程,是一种刻意的将文艺和政治联系起来并用其来为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陪衬。
  然而我们必不能否认,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所给欣赏者带来的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影响。而一旦这种影响在社会较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就会形成一个团体甚至一个社会的精神向往,影响一个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态度。(我们可以看一看宗教文学的影响,便会对此有深刻的感受。)在当时的条件下,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国内的各种矛盾因素便日渐突现出来。比如软弱投降的思想倾向,比如在国民党的影响下民众中所出现的消极抗日的倾向,再比如不坚定或是不能保持艰苦抗战的作风的倾向等等,《新民主主义论》在一开头指出了当时的一个严重问题:“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土,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敏锐,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称为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统一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将这个思想统一到何处去呢?这便是《新民主主义论》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当时中国,五四时期的试验和国民党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当时有可能引领中国的两种思想在实践上的失败,在这个全民族的苦闷时刻,一种新思路的创造便显得重要起来,新民主主义的构建恰恰迎合了当时这种的历史对社会构陷迫切的需要。而这种新思路在文艺上的构建也就必然的表现在对已有文艺内容和文艺形式的反思和重新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和其他的作家的“异化”了的解读也就具有了顺应历史规律的特点。
  但是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异化”呢,我觉得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文学研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那便是作家的创作,永远无法超越他所属的社会背景和本人的生活环境,所以他的创作必定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家的写作环境是文学理论不可逃避的基本问题之一,作家们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中,他们的阶级性也就成为了客观的必然的存在。在我看来,这种阶级性不是由于他们创作时主观上就决定了自己的作品要奉献给哪个阶级,而是体现在他们的理想读者的设定,以及他们的作品的客观实际意义的解读上。仍是举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当鲁迅进行创作的时候,他是不可能预见自己的作品会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典范的。但是,他作品的内容,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两类不同的任务,恰恰就代表了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大部分的农民和在文化领域占有着优势的知识分子。前者既是人民大众的一部分,又是长久处于封建制度统治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的身上也就必定带有封建制度下小农的局限性;后者中的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封建统治的一部分,而那些新式的知识分子,鲁迅在描写他们的先进性的同时,更多的是刻画了他们的软弱性。体现在阶级意义上,恰恰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表述中不谋而合。或者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是毛泽东从社会的历史的层次从阶级论的角度给了鲁迅一个并不背离他的真实面貌的认识,而毛泽东对当时其他的为他所批判的文学,也有着类似的不失真的认识。由此看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坛的构建,并非利用了文学的形式而用文学来为政治做支持和依据,而是在另一个更加深入和广阔的视角上来认识文艺作品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特征。那么,这整个的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建,也就具有了更为坚实的依据和存在的理由,它从一个更本质的层面分析了当时的文艺世界,也就自然的对文艺的创作会发挥积极的指导做用。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体系要引领中国走向一个崭新的社会,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的主体部分来跟随这个体系或者说跟随这个体系的直接操作者。那么,用文艺形式来宣传就十分重要。文艺的受体是“工农劳苦民众”,而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群体。这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必须走大众化的道路。中国文艺的大众化由来已经,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时期,文艺的大众化就被提上了议程。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就曾经说过要“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的观点,在五四运动中,这种观点仍然有着具体的体现。但是,这里的大众化还主要是在小资产阶级进行,并非新民主主义中所提倡的“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服务的。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开始有李大钊等人向无产阶级宣传,而另一部分人仍在小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寻求改良。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文艺的大众化和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上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因素。在毛泽东所构建的新民主主义的体系中,农民具有了最天然的先进性,他们是最革命的团体。但是,在一个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的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避免,这和《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提的先进的农民形象是不相符合的。在乡民之间流传的文化形态,比如当时的信天游或者种种小调,所表现的内容常常是俚俗的,或者是不登大雅之堂甚至和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悖的。所以就必然要求文人们按照新民主主义的中心来创造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才是当时的大众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文学的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文学的通俗化。如果说,文艺的民族化所解决的是在一个新的民族形式下(这种形式既包括了在旧形式上加工整理出来的民族形式,也应包括了歌舞剧等西洋的形式)中国的内容的问题,那么文艺的大众化所指向的就应该是一个如何以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形式体现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内容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考察当时的文艺大众化,可以说还是做出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文艺形式和文艺内容的在相互作用中所进行的变化确实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已近宣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文艺的大众化的问题。尽管有许多文艺形式已经在很多人群中蔓延开来,并且社会上似乎出现了一种“泛文化”的倾向。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这绝不是一种文艺的大众化,而是一种文艺的通俗化。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农民仍然是占在全部人口的大多数,这种文艺的通俗化,并不能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在精神上有所提升并且可以以其为娱乐的文化生活。这种通俗化在更大的实际上,是满足了在精神上的“堕落”(这并不是我们平素所指的贬义的精神的下降,但我实在是找不出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以一种带有很强的娱乐性的方式,吸引了大多数“老百姓”的眼球,当然也可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是,它无法作为社会的发展方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也就难以唤起人们心中更深层次的更根本的东西。这种通俗化了文化是难以持久存在并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的。而我们现在所做出的文艺大众化上的东西,很多出现了形式过于古旧,或者方式过于煽情、过于政治化的问题,难以唤起人们的兴趣。如何去贴近人民群众的情感,如何使用人民大众的言语,仍是一个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
  读了《新民主主义论》,我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考虑当时的和现在的一些问题,却无法提出确切的解决方法,或者说,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本身就很不完善的。但是我想,能从对待形式化的红头文件的态度去对待这《新民主主义论》转向对其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这本身就很值得自己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