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范文 > 初中生评语 > 生物教具制作(共9篇)

生物教具制作(共9篇)

生物教具制作(一):

如何利用农村的生活资源进行初中生物学教学 口水威

利用农村便利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进行教具制作
农村生活在动植物资源的拥有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师生自制教具制作,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自己到外面寻找动植物标本,用菜豆的根和水稻的根来晒干来制作比较直根系和须根系.用水稻、玉米的叶和枫叶等烘干来制作平行脉与网状脉比较标本教具.锯杉木茎的横切来制作观察树的年轮等等.把到野外采集到的草履虫、变形虫、涡虫等动物,可用矿泉水瓶代替烧杯或玻璃缸来培养这些小动物,做到实验材料就地取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生物教具制作(二):

怎样手工制作染色体模型?能够作为教具的【生物教具制作】

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就行,不仅可以演示过程,还可以粘在黑板上,讲有丝分裂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生物教具制作(三):

生物制作模型 染色体
我是初二的,这次生物要制作模型,我选择做染色体,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做染色体模型吗

两根线平行放置中间插入牙签然后在旋转即可

生物教具制作(四):

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应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一、作好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既拓宽了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更能使教学贴近实际.
二、优化知识结构
  纵观数学新教材,重点增加了学生对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培养,其中的观点阐述、体例论证、内容衔接均比以前有了显著改进.值得注意的是,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提供的"唯一"或"标准"答案少了,可照搬照抄的东西少了,标准新了,要求高了,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了.如此一来,数学教师难以再靠吃老本来维持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堂呈现出开放的动态型.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研究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加强知识量的积累,并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作为高中数学教材的实施者,在吃透大纲,精研教材的前提下,要重新考虑新旧知识的纵向延伸与横向联系,瞄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与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努力学习数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数学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有意识地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此外,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创设问题情景,重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尊重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可能问题或突发情况有备而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随意性、片面性和主观性.最终实现由单一数学专业知识结构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在内的高度统一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化;由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由对知识的被动接纳型结构向主动创造型结构转化.通过对新知识的主动选择与吸收,改造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改进教学模式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背景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
四、丰富教学手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的转达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过去认为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探索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精髓,使新课改理念得到充分理解和应用.(

生物教具制作(五):

求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书上册第一课:病毒,和第二课:细菌,这两课的ppt课件,

病毒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有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具学具的准备:
抗击“非典”的场景图、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1、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的非典吗?你对非典了解多少呢?
2、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你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回答,引入课题.\x09
问题:病毒能引起哪些疾病?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1、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从你的课前调查中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并将大家感兴趣的资料挑选出来,以便在全班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并播放视频资料.
(3)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① 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腮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
② 引导学生概况出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二:
2、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提出问题:结合图片认识病毒.
(2)学生猜想,并汇报交流.
总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认识病毒的两面性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疾病.
②有益方面:例如我们打的疫苗,有人就是用人工处理的病毒做的,可以防治疾病.还有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等.
(4)病毒种类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并总结是哪三类.
①动物病毒(例:乙肝)
②植物病毒(例:番茄花叶病毒)
③细菌病毒(例: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
三、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手抄本或剪贴报,宣传有关病毒的知识.

细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细菌资料的搜集,学会整理资料和辩证的分析事物的能力,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描述.
2.学生能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观点,关心生活中的科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活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资料引用: 精品教案及教参、细菌的相关视频
教具学具的准备:
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醋、细菌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细菌的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呢?
2、学生交流.细菌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进行猜想.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
二、探究体验 解决问题
活动一:
1、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
(1)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认识显微镜: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材料充分的可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现象.不充分的可让学生进行观察图片,认知细菌的形状.(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细菌.)
(3)学生汇报.
细菌的形状不一,有圆球状的,有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它们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结论: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细菌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但是,它对我们人类仅仅危害吗?学生讨论.
活动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通过课前搜集、了解,你从哪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下细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2、有害细菌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使人患病,伤口发炎,肠胃炎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的实际生活交流.对有害细菌我们要怎样做呢?
3、细菌为人类所利用,服务于人类.结合课本插图和手中的资料进行交流.
食品发酵,我们生活中的味精、醋、酒、酸奶等.
农村中使的沼气,主要是地里的生产的植物秸杆、人畜粪便经过甲烷菌的分解从而产生了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沼气能燃烧、取暖,是环保而又无污染的能源.
我们在农业方面,工业等其他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4、阅读资料卡: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是结构简单、身体微小的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可以利用细菌来生产酱油、味精、酸奶等食品加工;细菌还可用于生物制药,制造沼气等燃料.许多植物还利用细菌自己制造养料,如大豆根瘤的固氮作用;人体内也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抗击有害细菌;细菌还会促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最终消失掉,对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细菌服务于人类,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细菌也有不利的方面.有些细菌可以使人患病;有些细菌能使食物腐败变质,误食后引起食物中毒.
5、讨论如果没有细菌我们的世界会怎样?
三、拓展延伸:了解细菌怎样繁殖的
1、提出问题:在夏天,我们的食物通常容易腐烂、变质.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讨论:夏天,气温高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细菌繁殖非常快.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呢?
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有条件的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3、也可让学生进行教材中的细菌繁殖小游戏.学生活动体验.
4、我们对有害的细菌如何控制它的繁殖速度?
四、课后践行.
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的内脏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生物教具制作(六):

《植物怎样“喝水”》教案

可是,我发现他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吗?3、学生汇报.二、观察植物的根.1、根究竟...\x0d相关:◇ 植物怎样喝水 >>详细◇ 探索活动:植物怎样喝水 >>详细◇ 探索活动:植物怎样喝水 >>详细◇ [大班]大班主题活动计划:>>详细 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知识: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情感: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落乐趣.教学重点: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教具准备:植物的根、小量筒、红水、食用盐、小刀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一、导入问题:1、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工人师傅经常给它们浇水.可是,我发现他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吗?3、学生汇报.二、观察植物的根.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现在分发给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里.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3、汇报与交流.4、归纳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样的,有的根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根也有共同点:根都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绒毛(叫根毛).5、提问:(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6、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三、设计实验 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3、交流和指导.(1)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3)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4)选择什么样的内器装水便于观察?(5)怎样知道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减少?(6)怎样才能防止水不从其他地方散发(蒸发)掉?(7)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我们能看见水是否进入植物体内?4、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并制作实验装置.5、预测一下: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四、课外探究 因为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所以请大家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定时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证明 一、 引入问题.1、 上节课,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什么样的?2、 学生汇报和交流(边展示边说明).(如: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叶脉里都有红水) 3、 这些现象能证明什么呢?(根能吸收水分、水分被输送到植物全身) 4、 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5、 学生作出推测.二、观察探究 1、你认为茎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2、学生猜测 3、茎里面到底有没有大家推测的构造呢?下一步该怎么办?4、学生汇报与交流.5、我们发现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6、学生分小组活动:切开茎,并仔细观察.7、讨论:这些构造可能有什么作用?三、归纳小结:1、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总结:植物是怎样“喝水”的?2、汇报和交流.3、将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给自己涂“智慧星”.5、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需要“喝水”.需要营养,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想一想:我们以后该怎样对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生物教具制作(七):

以小动物与生气虫为题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是哪个领域的

一、设计意图:
  有一次在户外活动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到好朋友的脚,这是就听到被踩的幼儿大声地说:“你真坏,你不在是我的好朋友了,不和你玩了,我生气了.”
  说完,就噘着小嘴生气的走开了.看到这个场景,我想有什么办法让幼儿真正的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不是以自己为主而是生活在合作、友谊……的环境中?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们生气,也要知道生气并不解决问题,生气反而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害处.要知道朋友之间要如何相处.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于是我便选择了《生气虫飞上天》让幼儿从中得到他们的需要.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自己和别人生气的原因、表现及消气的方法.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自我调节不愉快的情绪.
  3、体验自我调节情绪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难点:
  在此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有哪些原因可以使自己生气;及使自己高兴的方法.难点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自己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调节不愉快的情绪,并能记录使自己出高兴起来的不同方法.同时,对一些以自己为中心的幼儿、经常生气的幼儿有一定的激发,促进他们改进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活动准备:
  教具:1、课件《开心宝宝》
  2、生气时的图片若干、表情图片(脸红、蕨嘴巴、皱眉、瞪眼睛)
  3、消气方法图片若干、
  4、头饰(生气虫)
  五、课堂实录:
  1、创设情境“生气虫”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猜一猜?
  幼:你是小虫子
  幼:你是蟋蟀.
  幼:你是蟑螂.
  师:你们都没有猜对,我是生气虫.我做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请你们一起看一看故事《生气虫飞上天》就明白了.(教师播放课件《生气虫飞上天》)
  [在中班时期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本环节中教师采用了生气虫发生了一件有事情,以“生气虫飞上天”的情境引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以情境“生气虫”,了解生气的原因及生气时的表现
  (1)、故事中生气的原因
  师:我怎么了?
  幼:你飞上了天了.
  师:为什么会飞上天?
  幼:你想让小动物们都变生气,结果他们都没有生气,我就很生气,就飞上了天
  师:我怎么让小猪生气的?
  幼:你给小猪做了一块变心蛋糕
  师:为什么小猪生气了?
  幼:小猪吃了变心蛋糕,不信任他的好朋友
  师:小猪生气时表情怎么样?(教师出示图片)
  幼:小猪的表情是脸会变红
  幼:小猪的表情是皱眉头、噘嘴巴
  幼:小猪的表情是瞪眼睛
  幼:小猪的肚子会不断地变大飞到天空中

生物教具制作(八):

1.某班师生自制教具,一共做得数学和物理教具144件,其中数学教具是物理教具的二分之一,问数学和物理教具各有多少件?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长比宽多3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一个爱国卫生检查工作组共有成员30人,根据任务的大小,要分成三个小队,使甲、乙、丙、三小队的人的比是2:3:5,求各小队的人数.
4.把面积是16亩的土地分成两部分,试种两种新品种的小麦,要是两部分面积的比等于3:5,求每一部分的面积.
5.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数小36,求原数.
6.一个三位数,个位数上的数,十位数上的数与百位数上的数的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十位数上的数多5,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求这个三位数.
7.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一个大10,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多少?
8.一个两位数 它的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3,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四分之一 ,求这个两位数.【生物教具制作】

第1题
设物理教具有X件,则数学教具有X/2件,由题得
X+X/2=144
解之得 X=96
所以数学教具有48件,物理教具有96件
第2题
设长为X,则宽为X-3,由题得
(X+X-3)*2=30
解之得 X=9
所以面积为9*6=54
第3题
设甲队有2X人,则乙队有3X人,丙队有5X人,由题得
2X+3X+5X=30
解之得 X=3
所以甲队有6人,乙队有9人,丙队有15人
第4题
设A部分有3X亩,则B部分有5X亩,由题得
3X+5X=16
解之得 X=2
所以A部分有6亩,B部分有10亩
第5题
设个位的数字为X,则十位的数字为2X,由题得
(2X*10+X)-(X*10+2X)=36
解之得 X=4
所以原数为84
第6题
设十位的数字为X,则个位的数字为3X,百位的数字为X+5,由题得
3X+X+(X+5)=15
解之得 X=2
所以原数为726
第7题
设中间那个偶数为X,则第一个偶数为X-2,第三个偶数为X+2,由题得
(X-2)+X=10,解之得 X=6
综上所述,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18
第8题
设个位的数为X,则十位的数为X-3,由题得
X+X-3=[(X-3)*10+X]/4
解之得 X=6
所以原数为36

生物教具制作(九):

简易的生物小制作,怎么做,求方法啊

琥珀要用到松香,很多家庭里不一定有吧.
做个简易的植物标本吧,采一片叶子或是花,当然一棵小草也行,展平了夹在书里面,目的是为了把水分吸干,每天换几页位置,保持干燥,过一周之后,待叶片干燥后,平放在白纸上,用胶带或是线固定,写好植物名称,采集日期地点就行了,如果是急着要交作业,不干燥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