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记忆力 > 记忆方法 > 2016年七年级下册U计划学期系

2016年七年级下册U计划学期系统复习语文人教版答案

时间:2017-02-11 08:14 记忆方法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防止产生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使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七年级下册U计划学期系统复习语文人教版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年七年级下册U计划学期系统复习语文人教版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计划和复习教案

  三维目标:

  1、 语言积累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通过课内文章,练习阅读能力。

  3、 作文复习。

  4、 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解题指导法,启发式。师提问与总结相结合。

  课时划分:

  1、 积累与运用(4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

  2、 现代文阅读(4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 文言文阅读(2课时)。

  4、 作文(2课时)。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较好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有较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少数同学学习较马虎,掌握知识不牢固,部分同学成绩不理想,要在复习中再提高。

  教学重难点、重点: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 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诗歌的意境。4、 作文的选材立意。

  教学过程\评价与建议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3、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如: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痴( )想 隐秘( )诱惑( )xuān( )腾 一shùn( )间 yùn( )含

  B、请你找出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惊荒失措 _____改为_____ 昂首铤立_____改为_____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三、完成试卷练习。(课后巩固为主)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学过的生字词要抄写几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1、注意汉字的字型特点,特别注意形似字的写法,学会改正常见错别字。

  ⑴要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如“克”“刻”

  ⑵要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别字。如“躁”“澡”“燥”

  ⑶要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如“拆”“析”“折”

  ⑷要辨别字义辨字形。如“必须”“必需”。

  2、要掌握生字词的词义。学会解释词语。

  ⑴用定义法,就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语。如:琥珀,就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

  ⑵描述法,就是把词的含义作一番描写、叙述。如:流逝,就是像流水一般迅速消失;

  ⑶字义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字义着手,把各个字义总括起来,说明某个词的意义。如:哀鸣,悲哀地呼叫;

  ⑷同义互注法,就是当我们解释某个词语时,运用与它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注释。如:寥落,稀少

  或冷落。

  第二课时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要在理解生字词词义的基础上,掌握它们的用法。要懂得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要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语感。要学会品味词语。

  ⑴用替换法,即假设用另外的词语替换课文中的词语,通过替换前后比较,品味用词的精细。如“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紫藤萝瀑布》)如果换成“映衬”好不好?显然,用“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⑵用删除法,即假设删除句子中某些关键词语,通过删除前后的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当。如“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如果删去“全”字,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我”对这件事的没有丝毫的责任。

  ⑶用对照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同一词语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工。如“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堕落在一般语境中的作法是指“思想、行为往坏里变”。而此处的“堕落”则是指行道树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更表现了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⑷用归纳法,即通过对一系列动词使用情况的归纳,从某些角度去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品味用词的精妙。如褒义词,一般都用在好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赞美;如贬义词,一般都用在坏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批评。

  积累一些成语、俗语、名人名言。

  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熟悉一下即可。

  第三课时

  朗读背诵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篇段。新课 标第 一网

  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节奏分明,重音突出,感情充沛。

  划分句子的节奏停顿是目前常考的内容,划分时要注意几点:1、画在主谓之间。如“远远的街灯/明了”;2、画在动宾之间。如“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3、画在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要求背诵的篇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做到“三抓”:抓头字、抓头句、抓脉络。要进行默写训练,写错的字多写几遍,加强记忆。练习: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错,请改正。

  1、葱茏(lón) 幽雅(yōu) 窸窣作响(sū) ( lónɡ )

  2、崩塌(tā) 静谧(mì) 苦心孤诣(zhǐ) ( yì )

  3、憔悴(qiáo) 澄澈(dènɡ) 莽莽榛榛(zhēn) ( chénɡ )

  4、炫耀(xüàn) 篡夺(cuàn) 骇人听闻(hài) ( xuàn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中。

  两个骗子拿着剪刀在空中一阵比划,似乎正在以全付精力织布,栽出一件新衣,所有的官员都对这件衣服称赞一翻,希望皇帝能穿着这件衣服参加游行大典。

  ( 副 裁 番 )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 班长工作能力强,学习又好,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好班委。

  B、 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女娲是一个无所不为的女神。

  D、 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敬词,哪些属谦词?

  ⑴敝人 ⑵卑职 ⑶陛下 ⑷令尊 ⑸尊君 ⑹寒舍 ⑺令堂 ⑻寡人

  ⑼足下 ⑽令郎 ⑾家君 ⑿老朽

  敬词有:陛下 令尊 尊君 令堂 令郎 足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寒舍 寡人 老朽 家君

  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比喻有三种,一是明喻,如“共产党像太阳。”(甲像乙);二是暗喻,如“共产党是太阳。”(甲是乙);三是借喻,如“阳光雨露哺育我们成长。”(只有乙)。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用拟人法写出孩子心目中乐园的好玩、有趣。

  第四课时测试第一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五课时测试第一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六课时

  复习内容

  1、 对对子。

  2、 名著导读。

  复习过程

  一、掌握对对子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对对子。

  1、 教师指导方法:字数与词性的联系,内容的关联等。

  2、 教师示例:

  尝天下美洒——读世间好书(戏人间才子……)

  3、 学生尝试练习。

  如: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______________,春香 。(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

  A:父恩重如山。B: 。

  A:人比黄花瘦。B: 。

  A:日出惊山鸟。B: 。

  二、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第七课时

  1、 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 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 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 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 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 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八课时

  一、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二、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第九课时测试第二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十课时测试第二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 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 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 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 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 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如:

  A、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B、《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 。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三、课后试卷练习巩固。

  第十二课时

  复习内容

  1、 仿写句子。

  2、 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

  仿造句子

  答好仿写句子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能力:1、遣词造句的能力;2、汉语语法修辞运用能力;3、较强的联想能力。还必须遵循两条规则:1、形式上的束缚性,即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不可另起炉灶;2、内容上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能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在这诸多项要求中,至关重要的是敏捷而丰富的联想能力。只有联想丰富,思维发散面广,答题方能得心应手;否则思路阻塞,笔下干枯,甚至无从下手。可以这样说:仿写句子“形式为仿,关键在想”。

  (一) 从形似角度联想。

  例1:O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O是一只漂流圈,让弱者随波逐流。

  分析:O与镜子、漂流圈形状相似,因此答者要调动生活积累从形似的角度展开广泛的联想,跟O形状相似的物体如:满月、太阳、车轮……再从句子形式看,“让你认识自己”“让弱者随波逐流”是根据镜子能成像,漂流圈能漂浮水面的特点而成句的;最后从语法修辞角度看,例句用的是比喻手法。

  仿句:O是一面战鼓,催强者奋勇前进;

  O是一只车轮,使勇士滚滚向前。

  (二) 从神似的角度联想。

  例2: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绿荫;

  如果你是一颗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呈现一天银辉。

  总结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分析:仿写三句话后还要有一句总结句,则前面四句话之间必然要有内在联系,有一致性,这样总结起来才方便。从例句看,可理解为歌颂“奉献精神”,而歌颂的对象是自然界常见物象。

  (三) 从相反的角度联想

  例3:依照例句,以“当”开头,另写三句话组成围绕中心的排比句。

  当狂风在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是微风拂面;

  当暴雨在头顶倾泄时,你只当它是屋檐滴水;

  当闪电在眼前肆虐时,你只当它是一丝光亮;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低下头。

  分析:句中的“狂风”“暴雨”“闪电”比喻逆境中的困难,“微风拂面”“屋檐滴水”“一丝光亮”则是藐视困难的积极乐观态度。解题时可以从相反角度入手联想:

  当鲜花在眼前闪现时,你只当它是烟云过眼;

  当美酒在面前飘香时,你只当它是风送荷香;

  当掌声在耳边响起时,你只当它是几声蛙鸣;

  人决不能在成功面前忘乎所以。

  (四) 从相关角度联想

  例4: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仿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分析:句中“左、右”“儿童、老人”“早春、晚秋”都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从相关的角度可联想类似的概念。

  仿写

  例句:青山和绿水在一起,永不分离。

  仿句:1、红花和绿叶在一起,互相映衬。

  2、白云和蓝天在一起,相依相伴。

  例句: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看到春天的温暖。

  仿句: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劫难,可以让我们看到爱心的可贵。

  例句: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仿句: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

  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是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

  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是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

  第十三课时

  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第十四课时

  二、仿写练习训练。

  如:

  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_____________的聚积,就没有 。

  2.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朋友是 。

  4.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第十五课时测试第三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十六课时测试第三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十七课时

  复习内容

  1、 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 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 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复习过程

  一、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这些词的词义古今变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万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造成错误。这些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古今异义。

  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已毫无关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加以注意。

  如“余”的古义是第一人称代词,今义则变成“剩余”;“去”的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去”。

  (二) 一词多义。

  有一些词,有它本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

  如“时”本义是“时间”,后来从本义发展引申“时机”;相时而动。又引申为“按时”、“及时”:“学而时习之”。又引申为“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

  (三) 词性活用。

  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

  如“智子疑邻”的“智”原来是形容词,“聪明”的意思。但这里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聪明”。

  (四) 汉字的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本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另一个字。第二种原因是本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注释中说明“#”通“#”。

  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如:“之”、“以”、“而”

  之: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代词“客观存在”、“它们”、“他”、“他们”“昂首观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心之所向”

  以:介词“把”“以土砾凸者为丘“

  介词“用”“徐喷以烟”

  介词“因”“此独以跛之故”

  而:表顺接“地”“着”“并”或不译“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却”“但是”“人不知而不愠”

  第十八课时

  二、文言文翻译

  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余忆童稚时的“忆”即“回忆”“回想”。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书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如:奂山山市“奂山”是地名,“山市”是物名,均按原文不变。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现在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的词还用,但已改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如:“始悟为山市”译为“才明白是山市”。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义的可省去。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如: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空中”介宾短语后置,应调到动词之前,译为“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可以为师矣”译为“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三、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识。如《论语》。

  五、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老师指导学生复习本课各单元出现的文言文。

  A、重点掌握的字词。

  B、翻译全文,并重点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练习加以巩固。

  3、课后练习试卷。

  第十九课时测试第四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二十课时测试第四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二十一课时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伶ling仃di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qiao悴cui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zhui: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jue 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i 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huang:惊慌。

  虐nue 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shu :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yi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第二十二课时

  一、掌握一批生字词

  祖籍ji:原先的籍贯。

  好hao劳动:劳动的好手。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朴素的阶级意识:劳动人民自发的同情本阶级和仇恨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和平:平和,温和。

  为富不仁者: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的人。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妯zhou娌li:对弟兄的妻子之间的关系的称呼。

  揶ye揄yu:(书面语)嘲笑。蹒pan跚sha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憧chong憬jing:醒悟。向往。炫xuan耀:夸耀。费解: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执著:这里是坚持不懈的意思。荤hun菜: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

  落寞:寂寞,冷落。哽geng咽y :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造孽nie:方言,可怜。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巢chao: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垠yun:界限;边际。绚xuan:色彩华丽。

  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预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

  崭zhan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ni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含辛茹ru苦:经受艰辛困苦。辛,辣。茹,吃。

  蓦mu地:突然。浩瀚han:形容非常广大。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风尘,比喻旅途辛苦。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元勋xun:立大功的人。汗马功劳:指战功显赫。

  二、掌握一点文学常识

  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

  三、课文内容梳理

  四、一些重点或优美语句的理解

  海伦•凯勒在文说:“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活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这里,作者说自己“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活的”含义是 ;说自己“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的含义是 ;整段话表达了对莎利文小姐深深的

  之情。

  明确:1.通过触摸和感受去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或学习语言的方法)。 2.莎利文教育凯勒时是理论联系实际;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并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需要合适的引导;感激。

  第二十三课时测试第五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二十四课时测试第五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二十五课时

  一、 掌握一批生字词

  《春》酝yun酿niang: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应和he:(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朗润:形容山色明朗、润泽。黄晕yun:昏黄不明亮。烘托:文中指“衬托”。抖擞sou:振作。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的事及早安排好。稀稀疏疏:(物体、声音等)空间或时间距离较大。文中形容房屋间隔远。

  《济南的冬天》贮zhu蓄:存放、储藏。

  澄che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a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安适:安静而舒适。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山麓lu:山脚。麓,山脚。

  饼饵er:糕饼一类的食物。竹坞:指四周长满竹子的地方。

  山岚lan:山林中的云雾。岚,山里的雾气。匾箪dan:盛东西的扁形竹器。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髹xi :用漆涂饰器物。箬ruo:这里指笋衣。

  榛zhen 穹qiong隆,借指天空。

  黑黝you黝: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二、掌握一点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主要著作有:长

  三、文章内容梳理:

  《春》第一部分(1),写春天终于临近了。这一段突出了“盼”字,写人们盼春的心情。(盼春)第二部分(2~7),是全文主体,描写了春天的种种动人景象。(绘春)第三部分(8~10),回到对春天的总写。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形象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抒写春天是生命的开始,具有无比的魅力和无限的创造力,给人以巨大的欢乐和鼓舞,有力地总括了全文。(赞春)

  《济南的冬天》第一部分(1),作者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第二部分(2~5),分写济南的山和水。第三部分(6),总束全文。

  四、优美语句或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春》⑴本文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有何深刻含义?

  三个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征,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把春天比作“娃娃”,因为春到人间,给人带来希望,具有“新’’的特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春天美化了人间,使人感到活泼可爱,具有“美”的特征;把春天比作“青年”,因为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满活力,具有“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执着的追求。

  ⑵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作者如何把它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

  春风本是无色无味的,正所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客观上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作者娴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多角度描述。

  《济南的冬天》文章较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文章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比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先直接把雪说成是“白花”,顺势把“顶着一髻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无生命的雪、静止的松树都写活了。又如把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地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把济南城说成是“缓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本来是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作者却用生花妙笔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第二十六课时

  1.字词句式

  (1)通假字

  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句意:只是手熟罢了。)

  (2)一词多义

  ①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其: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其: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②以:以我酌油知之(以: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以:介词,用。)

  ③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射术。)

  ④而:释担而立(而:表顺接。)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表转折。)

  康肃笑而遗之(而:表修饰。)

  (3)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但:只,不过。今常用为转折连词。句意:只是手熟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吾:人称代词。尔,“你”的意思;吾,“我”的意思。现已无此义。安: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讲。)

  (4)词类活用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做动词,看轻。句意:你怎么能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康肃笑而遗之(“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句意: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汝亦知射乎(“射”:动词做名词,射术。句意:你也知道射术吗?)

  2.人物形象:卖油翁是以高超的“酌油”技艺制胜对方,文章细致地描写他的“酌油”动作,与他的“惟手熟尔”的依据相呼应,突出他以理服暴、谦逊淳朴的性格;对陈尧咨的射技,只用了“十中八九”一笔作交代,而对他的恃技骄横,则作了较详的描写。

  3.故事道理: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1.字词句式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句意: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绝:断绝。) 绝 多生怪柏(绝:极,最。)

  (3)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或:有时。今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至于夏水襄陵(至于:是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奔驰的快马,动词做名词。)

  ②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名词做状语。)

  三、《古文二则》

  1.字词句式

  (1)通假字:亡何(“亡”通“无”,读wú。“不”的意思。句意:不久。)

  (2)古今异义

  ①而翁知我(而:你,你的。今常用于连词。句意:你父亲把我当知己。)

  ②是年(是:这,代词。今常用于表判断。句意:这年。)

  ③盖聪明蕴蓄者久矣(盖:大概,表示推测。今常用于锅盖、盖房、盖图章等义。句意: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

  ④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去:距离。今常用于从哪儿出发到哪里。几何:多少。今常用于几何学的简称。句意:周朝、宋朝相隔多少时间了?)

  ⑤此非常儿也(非常:不寻常。今常用作“十分”、“极”讲。句意: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3)词类活用

  ①而翁知我(知:活用为意动,“以……为知”。)

  ②卒辇而致之(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车子运”。)

  ③日数千言不肯休(日:名词做状语,“每天”。)

  (4)一词多义

  ①亡:亡何(亡:通“无”,不。句意:不久。) 其人亡(亡:死亡。)

  ②以:何以(以:凭借,介词。句意:凭什么。)

  以千金(以:把,介词。句意:把千金……)

  无以应(以:与“无”组成固定词,当“无法”讲。句意:无法回答。)

  ③几:几何(几:与“何”一起为“多少”的意思。) 几二千年矣(几:差不多。)

  ④何:何以(何:疑问代词,什么。) 几何(何:与“几”一起当“多少”讲。)

  4.相关链接

  关于诚信的名言

  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载

  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 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

  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瑞士)亚美路

  仁慈和诚实,不仅提高了人的品格,也升高了国家的国格。 ——(美)华盛顿

  第二十七课时

  五、《诗四首》

  1.思想内容或名句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第一句以起兴开篇,点明时令,融情入景,隐含着作者对王昌龄被贬僻壤的同情和悲痛。第二句叙事,用跋涉五溪简述路途的遥远与艰难,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挂念。第三、四句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这一奇特的想象,既饱含着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将相思情意托付同照两地的明月带给对方,又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真挚友情的深情歌咏。

  《江南春》:全诗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他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它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襟怀和人生精神,借写飞来峰表明自己的革新主张是高瞻远瞩的正确认识,所以敢于革新,敢于向保守势力冲击。

  《望岳》:作者通过描写看到泰山的神奇秀美,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化用了孟子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的意思,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通过写大海之景象,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托月送友”的情怀。下面的诗句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怀。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怀、故乡与游子天各一方,但是明月既照游子,也照故乡。看到了明月,就仿佛看到了故乡。

  (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的情怀。虽然古人、今人都看月,但严格地讲,看的不是“同一时”月。因为明月是常驻的,而人生却是飘忽不定的。既然如此,但愿人们生活得愉快(“当歌对酒”),让人生像“月光”那么永久常驻(“月光长照金樽里”)。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无限思念的情怀。诗人与远方的友人“相望不相闻”,虽可共赏明月,却不能相见共语。那么怎么办呢?“我愿化作一道光追随着月光,照到你的面前。”

  第二十八课时测试第六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第二十九课时测试第六单元

  内容:见测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及时补缺补漏。注重讲练结合,综合训练,让学生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面向全体,注重层次。通过复习,温故知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重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

  1、复习每单元的字词积累,注重字音、形、词义整体把握。设计一些抄写题、看拼音写汉字、诗词背诵部分积累、病句修改等题型进行训练。

  2、加强综合型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常规模拟训练,尤其应该注重综合型学习的选题和材料概括的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复习

  ⑴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把握 ⑵关键语句的翻译 ⑶对古文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

  ⑷语法现象归纳:A古今异义 B一词多义 C通假字 D省略句 E倒装句(点到为止) F词类活用(点到为止)

  (三)现代文阅读复习

  阅读历来都是难点,对现代文阅读应强化训练,在阅读训练中和学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方法,比如:读懂文章的方法,审题的方法,答题的方法等,用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其成为一种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

  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

  ①审清题干要求——几问,问什么。

  ②寻找和锁定答题区间——哪几段,哪一段,哪几句,哪一句。

  ③筛选最重要的词句——抓关键词,关键语句。

  ④整合信息——向“标准答案”靠近,要点全面,语言简洁。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

  ①直接摘取(筛选摘取)

  ②筛选整合(先筛选,后整合)

  ③分析阐述(分析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读文章方法,如何组织语言使答案精练规范等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作文训练(通过每周综合测试练习和讲评)

  ⑴写作技巧点拨

  ⑵指导审题(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拟题)

  ⑶考场作文训练

  ⑷优秀习作赏析

  三、复习时间:2012.06、11----2012.7.6(共计四周)

  四、具体复习安排

下册 人教 语文

1、信任无价阅读答案(2016-01-12)

2、有人赠送欧阳修一幅古画。答案(2016-01-15)

3、痛苦积聚力量阅读答案(2016-01-15)

4、有人赠送欧阳修一幅古画。答案(2016-01-16)

5、冤家路窄李爷爷阅读及答案(2016-01-17)

6、动物的眼泪答案(2016-01-19)

7、母亲的存折阅读答案,那天,女儿放学回了家(2016-01-20)

8、晨绿黎明中阅读答案(2016-01-21)

9、海边的黄昏阅读答案阵阵凉风(2016-01-21)

10、人生其实是精彩的阅读答案(2016-01-21)

11、答案并不唯一议论文(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