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区域经济学理论(共10篇)

区域经济学理论(共10篇)

区域经济学理论(一):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扩散,前者对后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的媒介和辐射方式. (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越高,辐射范围越大,带动能力越强.如在辐射中实现优势互补的话,辐射源也能够得到增强.
(3)辐射媒介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当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市场分割现象不显著时,地区间的经济交易和其他交流就会高效率的进行,辐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形式:
(1)点辐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2)线辐射: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这里,这些铁路、公路干线和河湖航道及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处于辐射干线上的城市和地区是辐射源.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点是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横向线辐射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
(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面辐射又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两类.摊饼式辐射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周遍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这种辐射导致的发展时间是渐进的,空间是连续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没有出现盲点.跳跃式辐射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相互辐射,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出现盲区.

区域经济学理论(二):

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角度论述西部地区或民族地区如何承担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或民族地区--优势,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低.主要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要做好区域软环境建设,结合当地特色,综合发展.给予政策上的鼓励支持.
以点带面.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形成区域辐射,逐步扩展.
东部给予技术资金人才上的支持
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区域经济学理论(三):

区域发展条件 概念是什么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门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首先由西方发展起来.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等.【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四):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内容及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

克里斯塔勒曾经敏锐地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人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人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人们仍然不知道而已!”由此,他开始探索城市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一、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
克里斯塔勒创建中心地理论深受杜能和韦伯区位论的影响,故他的理论也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其基本特征是每一点均有接受一个中心地的同等机会,一点与其它任一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而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后来,克氏又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即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的概念.这一概念表示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地大;消费者为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经济人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克里斯塔勒还提出以下概念:
(l)中心地(Central Place),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的等级性
  1,中心地主要提供贸易,金融,手工业,行政,文化和精神服务.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有高低等级之分.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高级中心商品是指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例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而低级中心商品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例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
  提供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例如名牌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珠宝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百货的零售店是低级中心地职能.
  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低级中心地的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少.高级中心地的特点是: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在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以满足,但要购买高级商品或高档次服务必须到中级或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2,特点
  ⑴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别所决定.
  ⑵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范围.
  ⑶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
  ⑷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商品和服务.
  ⑸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形成中心地体系.
(2)中心货物与服务(Central Good and Service),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中心货物和服务是分等级的,即分为较高(低)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低)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低)级别的服务.
在大多数中心地,每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一般要由一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承担.例如,一个集镇,往往有二三家杂货店或饮食店.每个担负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Functional Unit).可以肯定,中心地的职能单位数量必定大于或等于中心地职能种类的数量,通常总是前者的数量超过后者的数量.
除了几家单位共同提供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之外,也可能有一家单位提供多种中心货物或服务的场合,从而包括了几个职能单位.这种情况多见于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大型零售商业组织.
(3)中心性(Centrality)或“中心度”.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简单地说,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一般认为,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因为城镇大多是多功能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的综合反映.克里斯塔勒用城镇的电话门数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因为当时电话已广泛使用,电话门数的多少,基本上可以反映城镇作用的大小.
(4)服务范围.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服务范围的下限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以为半径,也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 亦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Threshold),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服务范围上下限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它们对进一步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①如果门槛距离大于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那么这种货物在该地区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提供.②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和门槛距离相等,那么,经营该种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③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大于门槛距离,那么,该项货物不仅可被提供,而且经营者还可从为居住在两个腹地间的人口服务中得到超额利润.
二、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
从以上条件出发,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由于克里斯塔勒关心的是,在农村市场服务中心演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落体系的特征,他又提出了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满足第一个条件,模式的概括中就必须采用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因为这可以使供应点的数量达到最少化.于是,作为第一步,克里斯塔勒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这样,B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
但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将不能满足第二个限制因素.因为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得不到供应.因此,对上图必须作一些修改,这就是将所有的圆形市场区重叠起来.重叠后,B级中心地仍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只是间隔更紧凑,其距离为d.此外,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其理由是消费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去得到货物或服务.
至此,人们讨论了一种货物供应时的情况.实际上,一个中心地能提供多种货物.由于克里斯塔勒采用的是B级中心地最高等级货物最大销售距离的概念,这就意味着B级中心地还提供一系列较低级别的货物或服务.这些货物和服务组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自高级向低级,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分别为r-1,r-2,r-3…,但是,由于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均小于r,因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所有地方.随着货物级别的降低,较低级货物市场区的范围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范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一个较低级别的中心地,克里斯塔勒称之为K级中心地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它可以为B级中心地中的较低级货物服务不到的地方的居民服务.K级中心地的位置处于三个B级中心地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即引力中心的位置,因而可与B级中心地展开最有效的竞争.K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边界由它所提供的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e所决定.
与K级中心地产生的过程类似,在某项更低级的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上可产生相应级别的A级和M级中心地.作为一个反过程,则可能出现高于B级中心地的G级中心地,较低一级的中心地的位置总是在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由此形成克里斯塔勒命名为K=3的中心地网络.
三、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1.市场原则
如上所述,克里斯塔勒首先关心的是在农村市场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落体系,因此他首先论述的也是按市场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心地模型.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的系统.
低一级市场区的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区数量的3倍.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一级中心地所属的3个二级市场区内,只需在原有的一个一级中心地之外再增加两个二级中心地即可满足3个二级市场区的需要.在9个三级市场区内,因已有了一个一级中心地、两个二级中心地,因此只增加了六个三级中心地.这样,在K=3的系统内,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
1,2,6,18,…
由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的交通系统,是以高等级中心地为中心,有6条放射状的主干道联接次一级的中心地,又有6条也成放射状的次干道联结再次一等级的中心地.由于此种运输系统联系两个高一等级中心地的道路不通过次一级中心地,因此,被认为是效率不高的运输系统.
中心地理论2.交通原则
克里斯塔勒认识到,早期建立的道路系统对聚落体系的形成有深刻影响,这导致B级中心地不是以初始的、随机的方式分布在理想化的地表上,而是沿着交通线分布.在此情况下,次一级中心地的分布也不可能象K=3的系统那样,居于三个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中间位置以取得最大的竞争效果,而是位于联接两个高一级中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置.
和K=3的系统比较,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 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4,16,64,…
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与K=3的系统类似,由于高级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在K=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 3, 12, 48,…
依交通原则形成的交通网,因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联系较高一级中心地的主要道路上,被认为是效率最高的交通网,而由交通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
3.行政原则
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
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即:
1,6,42,294,…
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
l,7,49,343,…
在K=7的系统内,由于其运输系统显示出每位顾客为购买中心性商品或享受服务所需旅行的平均距离较另两个系统都长,因此,行政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
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在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改.克氏进一步分析了三原则的适用范围.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和市场区域构成的中心地商品供给情况,如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交通原则适合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作用大.行政原则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时代,或者象社会主义过境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相对封闭的偏远山区,行政原则的作用也比较强.
  此外,克氏还认为,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比较合理.
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Urban Hierachy)的形成.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至54个,E级城市118个.
中心地理论 - 存在问题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尽管对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区位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然这种缺陷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的.
第一,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
第二,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
第三,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
第四,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
中心地理论 - 理论意义
中心地理论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克氏作为地理学者初次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为这样,他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作为腹地)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在这方面德国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可值得参考.

区域经济学理论(五):

什么的产业地方化?如何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地方化的原因?
特别是产业地方化的原因.

产业地方化是指各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表现为产业结构差异缩小、各地区工业产品结构趋于接近,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区域分布集中度下降、分散度上升、级差缩小,许多重要产业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专业化分工体系,效益低下

区域经济学理论(六):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o
A【经济学常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
挥。”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A
(1)说明了新自由主义所提出的完全私有化、商品市场化、国家退出经济控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2)第一,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坚持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不能搞私有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应该朝着“两个结合”走:一是把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原则有机结合;二是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B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每点2分,满分6分。)
(2)①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充分发扬民主;(2分)②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2分)③要更好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若从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也可。)(2分)

区域经济学理论(七):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有以下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巨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演化.可持续发展最初源于系统论的思想,运用系统论思想看待区域或持续发展问题,才能使之得到较为完美的解答,
  (二) 人地关系理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是相互促进的.最近才真正提出天人合一理论,即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和协调发展观点,才算较为科学、客观的认识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系统间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功能,但其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限度回使其恶性运行,系统发展难以持续.
  (三)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纳入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但不能摆脱自然生态过程的制约.生态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承载力、系统变化机制,保证持续农业、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恢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四) 资源环境价值论:即环境和资源的经济化运作,就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和评价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适当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来测算资源的消耗并指导其保护和再生产.抛弃资源无限性观点,确定环境生态资源的价格体系,以提供一个环境资源经济化运作的判断标准,最终把环境与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新的角度来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效益.
  (五) 经济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用再生产理论研究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组成.这三种再生产间存在着相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有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种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不断循环并周而复始的进行.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八):

为什么要用经济地理的理论指导规划,经济地理的优势是什么?

内容提要:本文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集聚,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2)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集聚;(3)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我们的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于中国的证据,同时也发现,除了经济地理的作用以外,政策也是导致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
一、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遵循着渐次推进的模式,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希望沿海地区能够先发展起来,然后能够带动内地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Barro and Xala-i-Martin ,1995)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尽管改革开放使得全国各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距却始终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中国的经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是,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对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最近十多年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①]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迅速,但相应的实证研究却比较滞后.既有的研究将焦点集中在了检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经济政策的作用,而政策因素在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实证检验中已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与既有的文献相比,本研究主要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尝试说明,这些因素是可以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的.其次,我们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之所以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工业,是因为:(1)工业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地区间差距最为重要的表现(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2)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工业可以在地区间转移,故集聚效应最显著.
我们的研究对文献构成了以下几点发展.第一,我们使用来自中国国内的数据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证据,来自一国内部的数据可以较好地避免跨国数据的样本异质性和数据不可比性.中国曾经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两个历史时期,政府政策曾经支持经济活动和基础建设的空间分散化;而改革以后的政策则倾向于优先将经济活动向沿海地区集中.同时,中国广袤的国土、多样的自然条件、巨大的区域间差距等都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足够的多样性.第二,通过为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提供证据,我们发展了有关中国工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将我们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些比较将有助于说明本研究的意义.Fujita and Hu (2001)使用GDP 和工业产值数据描述了1985-1994年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这个时期地区差距的扩大部分是由于中国实施了倾向于沿海地区的经济政策,更是这个时期的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结果.Kim and Knaap (2001)关注的是中国1952-1985年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经济向沿海地区的集中早在中国政府采取地区非平衡增长政策之前就已经出现,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容易与外界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密度高,等等.以上两篇文献尽管已经讨论了经济集聚的影响因素,但是并没有使用计量分析方法给出不同因素的作用的估计.D émurger(2001)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考虑了经济地理的因素,发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禀赋显著影响各个省间的增长差异,同时,通讯有减少封闭的作用从而对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但这项研究并不是以工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的.Gao (2003)证实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于地区工业增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直接验证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地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而这恰恰是本文的关注焦点之一.在最近的一篇文献中,Wen(2004)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发现改革以来的工业集聚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但是,由于非常强调新经济地理的因素,这篇文章没有研究经济政策和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工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的总结;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综合影响;第四部分提出计量模型,并对数据和变量的含义进行解释;第五部分报告了实证研究的结果;最后我们在第六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二、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特征性事实
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生产容易产生集聚;同时,加上规模经济效应和前后向联系的正反馈作用,往往导致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向一些某方面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集中.观察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工业GDP 占全国工业GDP 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1987年工业改革之初,各省之间工业GDP 在全国所占份额的变异系数是0.026,2001年这一指标上升到0.030.
图1和图2分别绘制了1978和2001年中国各地区的工业GDP 份额分布[②],从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20余年间工业集聚的过程.在1978年的图中,工业的地理分布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散化现象,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很多省份的工业份额较低,没有超过4%;(2)东北三省的工业重要性非常明显,特别是辽宁一枝独秀,工业份额超过8%;(3)甘肃和陕西这两个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超过了2%,还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4)三大直辖市尽管面积较小,但工业份额并不低.相比之下,到了2001年,中国的地区工业布局已经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与1978年的工业布局特征相对照,不难发现,中国的工业集聚趋势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份额有显著的上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工业比重分别达到11.20%、10.11%和9.69%,浙江的工业份额达到了7.35%,福建的工业份额也有所上升;(2)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明显下降,辽宁的工业比重已经下降到5.18%,黑龙江和吉林的工业份额分别下降到4.18%和1.72%;(3)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总体上有所下降,仅四川(含重庆)的工业份额有所上升;(4)三大直辖市的工业份额明显下降,上海的工业份额为5.02%,北京和天津的工业份额均已低于2%.总地来说,工业集聚的趋势还表现在,1978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仅有上海和辽宁,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有11个.到了200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变成了3个,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增加到16个.
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集聚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虽然辽宁的工业份额有所下降,但山东的工业份额却明显上升.[③]从我们计算的工业GDP 份额排名中可以看到,尽管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有所变化,但是前四位的省份全都属于上述三大地区.在这三大地区中,同样存在工业比重的变化.作为仅仅有一个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依托香港工业的转移,同时凭借香港的自由贸易港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所以工业增长强劲.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历史上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等制造业在全国就占有重要地位.Wen (2004)计算了1995年25个工业行业中占最高和第二高份额的省市区,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大约达到总数的一半.2001年,长江三角洲三省市实现制造业GDP25456.01亿元,占全国制造业GDP 的30.23%,远高于环渤海地区(24.41%)和珠江三角洲地区(15.37%).
三、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
在传统的经济地理理论里,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会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在中国,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好而导致的工业集聚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例如,中国的东部省份之所以逐步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距离大的港口比较近,而辽宁和山西则是依靠自然资源成为工业中心的典型例子.
但是,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两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一,一些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第二,两个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例如,与周围省份(特别是福建)相比,浙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浙江并不属于资源丰富的省份,港口优势也并不明显,但是,浙江的工业集聚趋势却比福建明显得多.广东和广西是另一对例子,这两个省份的纯自然条件也非常相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广东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业中心,广西却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两者的差异显然不是自然条件可以解释的.
超越简单的经济地理因素寻找工业集聚的原因促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而对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197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收益递增假定,强调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决定作用.收益递增假说在贸易理论里获得成功应用之后,紧接着就对经济地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Krugman 也同时成为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工业的集聚.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以下被认为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个地区企业的数量.企业的数量多,新进入企业就容易得到原材料的供给,同时他们生产的产品也更容易在当地销售,所以工业会在企业数量多的地方集聚.(2)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高,新进入企业就容易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高的人力资本意味着R&D 的成本低,企业容易获得创新收益.(3)消费者的购买力.如果一个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力强,那么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就会多,会导致本地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同时企业在本地的集聚也导致了工资的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产生地区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4)交通运输条件.根据Krugman (1991)的模型,我们知道新经济地理学将交通费用视为影响工业集聚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交通费用不至于高到成为地区间贸易的天然障碍,那么由于工业集聚产生的收益就仍然可能超过由于地区间贸易产生的成本损耗,集聚就会产生,并且在收益递增的作用下自我加强.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一些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一些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中变成了间接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把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地理的差异也看作一种偶然因素,这种纯经济地理因素可以导致初始的工业集聚,然后再通过新经济地理因素的收益递增影响而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却相对比较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Wen ,2004).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地理学完全忽视了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确切地说,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由于非常强调如历史事件之类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而言,就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例如,经济的开放可能会导致工业在靠近国际市场的地区集聚.再如,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加强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政府放松对于经济的干预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策变化改变工业布局的例子并不罕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后,墨西哥的工业就逐渐向与美国交界的地区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围的重要性则相对有所下降(Rodríguez-Pose 等,2003).
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既可能是通过经济地理的因素起间接作用的,也可能是直接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在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显然也是导致地区间工业布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实施的经济开放政策是导致这一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而这又是因为这里距离香港这个港口、金融和贸易中心以及大市场非常近.这时,经济开放这一经济政策就通过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因素对工业集聚产生了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改革以后广东和广西在工业集聚方面的表现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但是,经济政策并不总是通过经济地理或新经济地理的中间变量来对工业集聚的产生作用的,一些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经济政策并不是可以任意调整的,一项政策一旦实施,就也有自己的自增强作用.经济政策直接导致工业集聚的例子在中国也是存在的,例如,浙江的工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个省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得较为彻底有关.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而这又反过来促使政府进行一步采取市场化、放松管制和保护民营经济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强工业的集聚.
一、经济地理因素
我们在这里考虑了两个经济地理的因素:沿海地区哑变量(coast )和直辖市哑变量(city).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沿海或内地的虚拟变量,由于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我们预期沿海地区的虚拟变量对于工业向沿海集聚有正的影响.三大直辖市[④]的经济功能与一般的省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多地承担着政治中心、航运中心或者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挤它们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功能,所以我们估计这一变量的影响是负的.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以Henderson (1974),Fujita(1988)和Krugman (1991)为先驱的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从而挑战了新古典的传统[⑤].Henderson 一方面强调了企业前后向关联导致的产业外部性使企业集聚在其他企业周围,另一方面强调了企业集聚在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所得到的知识外部性;而Krugman 通过垄断竞争模型强调了企业集聚在消费者市场附近得到的需求联系,Fujita(1988)通过存在不可贸易商品的模型,得到了同样的证明.为了检验这三种不同的包含收益递增的因素,我们构造了以下指标:(1)地区企业数量比重(firm)衡量产业外部性;(2)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edu )代理人力资本的相对优势,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教育数据不完全,我们使用了万广华等人(Wan ,Lu and Chen,2004)估计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3)地区消费者需求,我们使用了人均GDP 的对数值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pergdp)来度量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⑥](4)Wen (2004)使用了城市数指标来度量城市的发展,但是这很难衡量各个城市本身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采用了陆铭和陈钊(2004)的方法,用非农人口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urban )来代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作为一个地区的相对城市化水平;(5)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也有利于工业集聚,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引入了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产出占GDP 百分比来度量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支持,并且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作为各地相对的信息化指标(com ),同时,我们用地区的公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road)来代理相对的交通运输条件.[⑦]
三、经济政策因素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的经济来说,政策的差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决定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Kanbur and Zhang(2005)回顾了政策因素对于中国50年地区差异的影响,Démurger等(2002)也强调了改革以来的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察了两个方面的政策因素:(1)对外开放度.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接下来我们将要考察的非国有化进程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对外开放的进程有关.和既有的文献的通常指标一致,我们用出口占GDP 比重和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与相应的全国均值之比(export和trade )来度量相对的经济开放程度.我们预期对外开放对工业集聚有正的作用.(2)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度.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政府全面参与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在这一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均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将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在经济增长文献中,通过用扣除教育和国防经费的政府支出占GDP 的比重来度量政府消费所起的作用.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省一级的国防开支统计,而教育支出被包括在科教文卫支出这个大类中,由于这个大类的性质与教育支出都是类似的,因此,我们就用扣除这一类支出以后的政府支出在GDP 中的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gov )来度量相对的政府对于经济的参与程度,并预期这一变量的符号为负.[⑧]
必须说明的是,政策的调整从来就不可能在政策颁布的一夜之间完成,从而导致改革在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和空间上的进展差异,而我们使用的政策指标所具有的面板结构恰恰能够反映各类政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但是,这类政策指标仍然可能是某些未观察到的真正的政策变量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政策本身.为了克服此类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对于我们特别关注的开放指标,我们使用了工具变量来检验其是不是具有显著的内生性问题.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之所以将关注的焦点特别集中于经济开放政策的效果,是因为这一政策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政策,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由赶超型向比较优势型的转变.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和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也与经济的开放进程紧密相关.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是,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Wan ,Lu and Chen,2004),而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看工业的集聚也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据.我们使用的经济开放的工具变量包括了各个地区在1978年经济仍未实施开放政策时的开放度指标(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export78,或者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trade78),以及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主要港口的距离中较近的一个(port),[⑨]这两个工具变量分别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开放的影响,实际上也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间接影响.其中,使用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港口的距离是因为这两大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其吞吐量明显高于排名在其后的其他港口,可以作为开放度的有效的工具变量(Wei and Wu,2001).
五、实证研究结果的报告
计量分析的结果见表2.方程(1)是包含了全部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其中,我们用export作为开放度的指标.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不能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方程2)的系数没有系统性差异的假说.同时,当我们使用export78和port作为export的工具变量估计包含工具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方程(3),IV-RE )时,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开放度指标并未显著地存在内生性偏误.方程(4)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去掉了不显著的变量edu ,并没有改变模型的基本估计结果,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并且开放指标并未显著地存在内生问题.方程(5)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用进出口和GDP 之比(trade )替换export作为开放度指标,结果显示,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有趣的是,当我们用trade78和port作为trade 的工具变量的时候,port在控制了模型其他变量之后与trade 不显著相关,这说明到港口的距离虽然对一个地区的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却对以进出口总额作为指标的开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进口并不显著地受到一个地区与大港口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通过表2中报告的几个结果,以及相应的检验,我们可以确认,方程(1)所得到的结果是稳定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讨论实证研究的发现.总地来说,无论是经济地理因素、经济政策因素还是新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变量,都对产业集聚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这就说明地区的工业发展和集聚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影响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依次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总结如下:
1、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发现,沿海地区更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优势的确有利于工业集聚.而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经济职能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直辖市的工业份额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相对更低.
2、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由一个地区企业数衡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作用均显著为正.我们发现地区的人力资本相对水平对工业集聚有着不显著的正影响,之所以人力资本的因素作用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人力资本的要求还不高.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在道路和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地区的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的一系列新经济地理指标是一个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数,因此其系数之间是相互可比的.从结果来看,显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的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积极作用最大.
3、经济政策的作用.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对于工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这显示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我们在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中还发现,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对于地区的开放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和距离大港口较近的地区在我们的数据考察期间仍然有较高的开放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到大港口的距离对于以进出口占GDP 比例为指标的开放度并没有显著的解释力.综合起来看,可能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还不够长,所以才导致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因素仍然在起作用,而地理因素的作用却主要对出口产生影响.[⑩]我们所考察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是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是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新经济地理所强调的各种经济力量的正反馈作用和收益递增性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家忽略.近年来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现象的解释.本文的检验同样也证实了这些经济规律的作用.从各国的工业经济格局状况来看,工业在少数地区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地区间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因此一些影响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也间接地对地区间发展差距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政府希望通过缓解地区间的工业发展差距来控制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话,本文的结论也可提供一些政策参考.在地区工业集聚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具有收益递增作用,这是顺应经济规律的,也是很难通过政策加以调整的,其中,政府可以做的只能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地区工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可以比较确定的是,经济开放是导致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退出也可能加快地区工业的集聚.如果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地区可以更快地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仍然可能减缓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扩大的步伐,甚至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的差距.
对于思考中国地区间差距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由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以及工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效应,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并不是要扭转由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性导致的工业集聚,而是应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不是各个地区没有差别的发展,而是在一种错落有致、公正并有效率的竞争下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理论(九):

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要全)…用英语怎么写
关于科目的英语单词

Chinese 语文
English 英语
maths 数学
Chemistry 化学Physics 物理History 历史Geography 地理art 美术
Politics 政治
science 科学
music 音乐
biology 生物
PE 体育
更多:
哲学 Philosophy
马克思主义哲学 Philosophy of Marxism
中国哲学 Chinese Philosophy
外国哲学 Foreign Philosophies
逻辑学 Logic
伦理学 Ethics
美学 Aesthetics
宗教学 Science of Religion
科学技术哲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经济学 Economics
理论经济学 Theoretical Economics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经济思想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经济史 History of Economic
西方经济学 Western Economics
世界经济 World Economics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应用经济学 Applied Economics
国民经济学 Nat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法学 Law
Communist Movement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cluding the Doctrine of China Party and Party Building)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Educ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Education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国际政治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国际关系学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外交学 Diplomacy
社会学 Sociology
人口学 Demography
人类学 Anthropology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Folklore (including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民族学 Ethnology
民族学 Ethnology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Marxist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Chinese Ethnic Economics
中国少数民族史 Chinese Ethnic History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Chinese Ethnic Art
教育学 Education
教育学 Education Science
教育学原理 Educational Principle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教育史 History of Education
比较教育学 Comparative Education
学前教育学 Pre-school Education
高等教育学 Higher Education
成人教育学 Adult Education
职业技术教育学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特殊教育学 Special Education
教育技术学 Education Technology
心理学 Psychology
基础心理学 Basic Psychology
发展与心理学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 Applied Psychology
体育学 Science of Physical Culture and Sports
体育人文社会学 Humane and Sociological Science of Sports
运动人体科学 Human Movement Science
体育教育训练学 Theory of Sports Pedagogy and Training
民族传统体育学 Science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文学 Literature
中国语言文学 Chinese Literature
文艺学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汉语言文字学 Chinese Philology
中国古典文献学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Text
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现当代文学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Chinese Ethnic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外国语言文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英语语言文学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俄语语言文学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法语语言文学 Frenc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德语语言文学 Germ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日语语言文学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印度语言文学 Ind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Span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Arabic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欧洲语言文学 Europe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亚非语言文学 Asian-Afric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Foreign Languages
新闻传播学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新闻学 Journalism
传播学 Communication
艺术学 Art
艺术学 Art Theory
音乐学 Music
美术学 Fine Arts
设计艺术学 Artistic Design
戏剧戏曲学 Theater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电影学 Film
广播电视艺术学 Radio and television Art
舞蹈学 Dance
历史学 History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Historical Theories and History of Historical Science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
历史地理学 Historical Geography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cluding
Paleography and Studies of Dunhuang)
专门史 History of Particular Subjects
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中国近现代史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世界史 World History
理学 Natural Science
数学 Mathematics
基础数学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计算数学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应用数学 Applied mathematics
运筹学与控制论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Cybernetics
物理学 Physics
理论物理 Theoretical Physics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Particle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原子与分子物理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等离子体物理 Plasma Physics
凝聚态物理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声学 Acoustics
光学 Optics
无线电物理 Radio Physics
化学 Chemistry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Physical Chemistry (including Chemical Physics)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mers
天文学 Astronomy
天体物理 Astrophysics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Astrometry and Celestial Mechanics
地理学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 Physical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区域经济学理论(十):

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部分,生产经济区与生产三阶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上述两个概念不是分别属于短期和长期的生产理论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能跟我讲一下,

生产的经济区域和生产的三阶段都是属于短期的生产理论啊,简单的说生产的经济区域就是指生产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下面附张图有助于你直观的理解: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分界点是边际成本曲线MP与平均成本曲线AP的交点所对应的可变要素投入量L,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的分界点是边际成本曲线MP与横轴的交点即MP的零点所对应的可变要素投入量L.

在第二阶段,边际产量MP一直递减,平均产量AP开始递减,总产量TP仍然在增加,并在L4处达到最大.因此理性厂商对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应在L3——L4之间的区域,称之为经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