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行业经济 >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共5篇)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共5篇)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一):

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瓶颈有哪些
用于初三上册期末考复习

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可喜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今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预计可达2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经济表现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人称之"浙江现象".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必然是其较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的结果.本文即试图从比较优势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浙江现象"产生的原因.
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后,笔者认为,浙江与邻近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相比,在劳动力、环境、市场扩大、特色产业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浙江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素,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成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诚然,浙江的劳动力资源充沛,但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普遍充足的大环境中显不出比较优势.浙江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综合素质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9‰,仅稍高于沪、京2个直辖市,是省区中最低的.1999年则为4.29‰,高于沪(已出现负增长)、京、津、辽、苏,列全国倒数第6位,在省区中列倒数第3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减轻了人口负担和就业压力,对经济发展有利.虽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浙江开发历史早,文化积淀深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相对于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学、敢闯、聪慧、勤奋、互助、务实等优秀素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浙江人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创新.江浙沪历来为我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国内40%以上的科学家均出于此.根据《中国科学家传略辞典》按籍贯统计,每百万人所涌现的著名科学家,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为4.15倍,江苏为3.49倍.特别是宁波,不仅以出商界巨子闻名于世,还是名冠全国的"院士故乡".目前,宁波籍院士占全国1/16,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仅一所效实中学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国未闻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边干边学,素质提高更多地倚仗于"来自课堂外的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滕增寿、冯根生、颜阿龙、鲁冠球、宗庆后、南存辉、陈金义等一大批勇于创新,精明且善于把握机会的知名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存在是浙江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环境的比较优势
环境资源直接影响人们选择定居点,企业选择区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区位、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社会、政|治、政策和法律环境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下仅对浙江的硬环境作简要分析.(一)区位环境,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滨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而且,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五流"及产业扩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北南两边邻省江苏和福建均为全国经济增长领先省份,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二)资源环境
尽管就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 %.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 位(表1).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 表1:我国重点省份海水产品和海洋捕捞产量 单位:万吨 地区 浙江福建 山东 广东 辽宁 其他地区
海水产品产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海洋捕捞产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捞量占全国%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虽然耕地面积少,农业却一直领先于全国.除了浙江农民吃苦耐劳,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外,与这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也是分不开的.浙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三)经济环境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即已成为全国居优势的经济区域,至今依然.特别高的经济活动效率,使浙江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全国处于高水平.由于浙江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省份,多年前经济实力即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在市场竞争中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仅次于沪、京、津3个直辖市,居全国第4位;浙江农村人均收入3948元,仅次于沪、京2个直辖市,高居全国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贫困县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居全国第一.
虽然由于资源和战备方面的原因,解放后国家对浙江的投资极少,然而,浙江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自1982年以来,非国有投资年均增长28.6%.1999年,全省民间投资额达1214亿元,超过建国前40年浙江全社会投资的总和,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2.0%,高居全国第一(表2).


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国民间投资情况表 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全国
民间投资额(亿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资料来源:2000.11.29.《中国信息报》
(四)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浙江山青水秀,历史上即享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名,杭州则被誉为"人间天堂".解放后,由于几次政策失误,山林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工业污染又给浙江的生态环境蒙上阴影.但是90年代以来,政府下大力气,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备环境再生能力较强的先天优势,形势明显好转.最新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浙江现有森林面积8309万亩,比10年前增长26.6%,森林覆盖率高达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个百分点,名列全国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国著名的竹业大省、花木大省、旅游大省.1999年,浙江的绿化观赏苗木输出量占全国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会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萧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0个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收入领先于全国.浙江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也不乏大手笔,如杭州市决定投资60亿,建设"蓝天碧水"工程.
由于浙江的生态环境好,气候条件优越,因而宜居宜游,发展旅游业在全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三、浙江市场扩大的比较优势
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贸易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的扩散.有经济学家认为,地区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出口基础.
西方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提供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只要市场规模扩大,就有机会提高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程度,扩大企业规模.因此,随着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就有可能获得递增的报酬.
浙江是"资源小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即资源和市场主要依靠省外).浙江生产的产品有20%销往国外,50%销往省外,仅30%在省内销售.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对商业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浙江人历来有重视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地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趋向合理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商品市场的领先发育,继而引发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甚至可以说浙江走出了一条"市场大省"通向"经济大省"的独特发展道路.在闯市场的实践中,浙江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引进来"(在本地大办市场)和"走出去"(出外经商,或创办外地市场),如今浙江省内市场和外地市场的成交额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
1978年以来,各类市场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市场大省.1999年,浙江有商品交易市场4347个,总成交额3606亿元,连续9年列全国第一.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产品、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等商品成交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拥有摊位24350个,成交额已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市";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交易中心;嵊州领带、诸暨珍珠均占全国交易量的80%.
到1999年底为止,浙江专业市场已在外地开办分市场30个,在国外开办市场3个.漂洋过海办市场,成为浙江农民"赚洋钱"的又一条捷径.至今,浙江在巴西、南非、阿联酋、俄罗斯、匈牙利、喀麦隆、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已创办或即将创办自己的市场.

四、浙江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兴旺的各类商品市场为浙江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以贸带工、以销促产,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使浙江经济如此充满活力.浙江发展特色产业有的是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的是原来没有丝毫基础,但产品小而专,投资少、上马快、资金回收快、凭借市场信息灵即可赚钱的轻小型产业.
服装、丝绸、茶叶是最具浙江特色的传统产业.在全国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浙江的服装、纺织业可说是一支独秀.如今浙江服装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近40%,浙江服装企业在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中"四分天下有其一".浙江服装业三巨头"茉织华"、"杉杉"、"雅戈尔"同样也是全国服装业三巨头.一省有2个城市(宁波和温州)都一年一度举办"国际服装节",争创服装名城,全国也唯有浙江.
温州和台州地区是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最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地区.温州目前已建有30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纽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


五、浙江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优势
历史上,浙江企业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小企业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成分经济的增加,特色产业的发展,浙江企业的特点越来越表现出"轻、小、民、特"的特点.
浙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全国居第二位,属工业领先省份.浙江工业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轻型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与市场联系紧密.浙江是工业结构轻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62.8%,重工业只占37.2%,而且相当部分重工业属于轻小型的机电、金属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轻型工业对企业规模的要求较低,因此浙江小企业地位重要.目前全省工业小企业占企业数的99.8%,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
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更适合搞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如今,浙江的小企业已经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方向发展,加强了专业分工协作,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浙江工业的特点还突出表现在非国有工业和农村工业比重大,个私经济发展基础好.在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占89%,其中个私工业占45.6%(表3).浙江个私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在全国最大私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有数量也列第一.温台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甚至超过90%.民营经济大多决策迅速、善于抓住市场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我省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从而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表3:浙江与全国工业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例比较(%) 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城乡集体工业 个体私营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浙江 10.2 31.9 45.6 12.3
全国 28.2 35.4 18.2 2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浙江年鉴2000》
1999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更高达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
1979-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新增量的78%来自乡镇工业.1999年浙江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6%.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实缴税金的绝对额和增幅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
近20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市场带动、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崛起、轻型工业的基础较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制约瓶劲
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钱、正在投资的项目没有地、正在生产的项目没有电.”这句话在浙江企业中广为流传.
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濒临东海之滨的宁波市,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贯穿市区,为名副其实的水乡,但事实上,宁波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1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据有关部门预测,如今宁波、舟山地区年缺水总量约为6亿立方米,即使到2020年周边地区引水工程和10座水库建成,但因经济一直飞速发展,这一缺口仍将维持在6亿立方米左右,情况相当严峻.
宁波市的缺水形势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省的一个缩影.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对地下水大量开采,直接导致地面下沉.到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了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浙江省工商联的一份议案中指出,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
不仅是水,电力也是如此.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省的电力短缺最为严重.据统计,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2004年夏季,全省实际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700万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电损失电量达56.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9%.
“不到一个月诸暨城区就涌出了12家自备发电机的经销商,由于供不应求,公司仓库里放了好几年的存货也一销而空.” 诸暨市机电设备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电力短缺,去年浙江几乎每家企业,连理发店都自备发电机.在全国百强、浙江十强县(市)的诸暨,全市共有自备发电机约11655台,发电容量26.05万千瓦.
电力短缺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大量浙江企业迁往外省.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作了调查.
根据调查,这次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向省外迁移.
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迁移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2.9%.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百姓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
浙江,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95%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浙江经济是典型的“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从历次经济增长周期和加强宏观调控阶段的表现看,浙江工业往往显现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浙江经贸委的一份经济运行报告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绝对多数有关.
浙江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大企业和特大企业与其他省市相比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规模也不大.这导致浙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一遇到宏观调控等形势,经济发展速度就明显下滑.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2004年浙江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21601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8%.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临土地紧缺、电力短缺、水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时,中小企业处境尤为艰难.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可能优先保证大企业.”浙江温州一位建材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但仍然是并不被优先考虑的群体.”
浙江经济模式急需转型
“浙江民企以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粗放型,而是靠新的技术,改进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要找出新的推进工业化方式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不仅仅是企业要转型,浙江的经济模式也急需转型.
事实上,浙江模式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以2003年为例,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是当务之急.
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水资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未来十大挣钱行业】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二):

求一篇 我对当今房地产的看法 的论文
主要写关于房价方面的问题,从以下四个个方面撰写:
一 当今我国社会房地产的现实
二 房价过高的原因是什么
三 房价过高可能对国家和百姓造成的负面影响即危害
四 如何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不少于2000字.请各位大侠帮帮在下了!不论你是自己原创的还是复制粘贴的,只要满足要求就行!
至于分数,被采纳的好的答案会给出尽可能多的分数!【未来十大挣钱行业】

房地产泡沫成因与对策
200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土地供应量增加,商品房全面热销,销售价格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226元,增长5.8%,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空置面积也出现负增长.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日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房地产报道》记者采访时预言:“2002年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严冬,二月份甚至可能出现崩盘,七、八月份最严重.”本文拟就公众关注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成因
房地产开发中的泡沫现象,主要是指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使用价值(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由于房地产是由土地及其附着建筑物所构成,而建筑物是人类劳动产品,其价格是由成本、利润、税金来确定,这相对比较稳定,较易判别,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是土地泡沫(地价泡沫),而土地的市场基础价值即合理价格是土地利用效益的资本化.
无论是从现象,还是从本质看,泡沫与一般价格波动都有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从现象上看,一般商品的价格波动包括上涨、下降,而且在时间上是相连的、循环的,变化幅度一般不会很大,而泡沫是价格持续上涨,高到令人发狂的地步,直到产生恐慌,人们匆匆抛售,从而使价格暴跌,波动幅度很大,它不具有周期性,而是突然地上涨与下跌.
从本质上看,一般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一般商品的价格波动反映市场供需平衡,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起点,又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上涨、供给增大,投资者预期价格下降.而泡沫发生的时候,市场机制失灵,人们的行为买涨不买跌,不遵循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当价格上涨、供给增大时,投资者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1991-1993年,我国海南房地产价格正是这样飙升的.1991年每平方米价格还是1000多元的公寓楼,到1992年就可以卖到3000多元.有的商品房价格甚至突破10000元.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也大幅度提高,有的地方仅过一年价格竟由十几万元一亩涨到600多万元一亩.投机者却还在不断地囤积房地产以待价格再一步上涨时抛出.以至于在房地产交易中有70%是投机者囤积起来的.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房地产热骤然降温,房地产热在造就了一批富翁之后,相当一批公司被套牢在海南的土地上,上亿资金在有限的土地上沉淀.泡沫并没有带来财富的增减,只有转移的功能.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在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商品供求不易均衡,而且合同期摊销交易成本低,这是泡沫载体所具有的一个条件.所以房地产容易产生泡沫,是泡沫的主要载体之一.
2.土地的稀缺性.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水域的总和.城市面积在城市化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但是土地资源是稀缺有限的,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稀缺的土地需求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种需求既有发展经济的客观需求又有对土地获利的需求,在土地获利需求的驱使下,把获取的土地权益作为谋利手段.土地权益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它可以反复转手.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有价格.在这里,价值表现是虚幻的.”因此,土地的稀缺性及其虚拟资本使地价运动可脱离土地利用实绩而产生泡沫.
3.地价具有虚构性.地价的虚构性是由于土地资源价格与其资产性价格的不一致现象.也就是说,由于人们预期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收益贴现值之和与现实的市场地价(市场地价等于未来土地持有期间土地利用收益贴现值之和与未来土地转让收益的贴现值之和,如果人们的预期地价是合理的,现实的市场地价就等于未来无限年期的土地利用收益的贴现值之和)之间总存在事实上的偏差.这种偏差越大,说明现实的市场地价中虚构部分越多或者说泡沫成分越多,反之越少.综观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乃至破灭无不与发财致富的欲望与从众行为有关.“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成为当时海南房地产热时一些生意人的经典.这一点在东南亚房地产泡沫中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几年来泰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供过于求,但是仍有许多新的开发商挤进这个领域.他们认为在前几年冒出的两万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只有20家宣布破产,可见这个行业仍有大的赚头.许多开发商还想从继续建房中摆脱困境,在这种非理性的支持下,造成泰国房地产市场熊市弥漫.
4.房地产市场是不充分市场.由于房地产市场与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信息充分;商品品质;买卖者自由出入;交易双方数量众多,因而任何一方不会出现垄断局面)相差甚远,所以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准市场(Sub-market).由于买者信息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许多房地产交易和定价是悄悄进行的,这种成交价往往不能反映成交物业的真实价值.
5.银行及金融系统发放房地产贷款的倾向性.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及其保值增值性,银行系统很愿意发放房地产贷款,在宏观经济一片看好的情况下,政府也鼓励投资,银行利率就比较低.据统计,在1992-1993年,海南房地产开发的资金占社会固定投资的三分之一.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业,信贷的盲目扩张及大量吸引短期外资,给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6.政府部门的不正之风.1993年沿海地区的房地产热,有不少公司是挂靠政府职能部门或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大多为挪用公款、贷款或拆借等,加上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及短期利益的考虑而放松低价批地.可见,政府部门的设租、寻租、贪污受贿行为也是助长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房地产过热,一旦泡沫形成,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很容易产生虚假需求信息,影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而且虚假需求造成的过度供给,又会形成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大而长期的负面影响,2001年,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净增量为1100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空置面积增长10.5%,高于上年增长6.7%的水平,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突破1亿平方米大关,共积压资金1000多亿元.大量的空置商品房不啻于一柄悬在我们头顶的达魔克利斯剑;不规范的住房抵押贷款操作导致的房地产价格虚高,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增大购房者的违约风险,一旦出现经济不景气,大量购房者违约,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最终导致金融风险,1993年的中国和1996年的泰国都是这样,国内外由房地产不良贷款引起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必须吸取;此外,房地产价格过高还会影响人才的去留,严重削弱城市竞争力,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三、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网络的崛起以及加入WTO和北京申奥的成功等无疑都会给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特别是网络与房地产的结合,给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房地产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我国的房地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让这一行业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防范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大规模推出经济适用房,抑制商品房价格.国家要抑制房价的不合理上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主要办法还是大规模地推出经济适用房.去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宣布,投资1700亿元,计划建设2.25亿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这将对现有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产品结构及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经济适用住房的作用一是通过免收土地出让金和减免配套费等,降低了售价,确保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买,二是平抑过高的商品房价格.1998年国家宣布并随后实施的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计划,曾令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惊恐不已.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价的巨大冲击或抑制效应已经显现.如北京1999年由于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房,致使其商品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下降了700-1000元.现在,国家要重举经济适用房大旗,由于北京的新开工面积已经很大,如果再大规模推出经济适用房,那北京的房价非大跌不可.如果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付诸实施,房价持续上涨的空间就会被封杀.
2.强化土地资源管理,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调整,控制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要根据住房市场的需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实行土地出让公开招投标制度,控制一些城市过高的地价.要坚决制止高档住宅的盲目开发和大规模建设,防止出现新的积压.对于发生在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纪行为要严厉惩处,严惩无正当理由闲置土地的“圈地人”以及房地产领域的违法活动.
3.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发布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做好参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应当引起注意,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业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土地供应、税收和改善预售管理等手段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有效地防止房地产业“泡沫”的产生.
4.整顿住房金融市场秩序,规范住房金融业务,防范住房贷款风险.一要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发放条件,切实加强住房开发贷款管理.住房开发贷款对象应为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信用等级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应主要投向适销对路的住宅开发项目,企业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开发项目必须具备“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二要强化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禁发放“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应严格评估抵押物的实际价值,落实抵押登记手续,贷款额与抵押物实际价值的比例(抵借比)最高不得超过80%.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开发项目及住房开发企业的有关情况,注意防范与期房相关的特定风险.三要规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借款人申请个人商业用房抵押贷款的抵借比不得超过6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所购商业用房应为现房.
5.全国研究住房税、费政策,通过税收杠杆促进低价位住房的建设和消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清理了一批住宅建设和消费环节的不合理收费,有效地减轻了居民购买、换购住宅的负担.下一步一是要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进一步研究和调整鼓励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三是继续加大清理住宅建设和消费环节的不合理收费的力度,理顺商品住宅的价格构成,鼓励普通住房消费.
6.加强舆论宣传的引导.目前,地产界炒作概念之风甚劲,其一是对住房本身的炒作,如所谓的“Town house(建在城镇中的房子,名字取的是“城镇+房子”,低密度的联排别墅)”、“智能住宅”、“绿色住宅”、“景观住宅”、“新概念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等,究其本质,都是夸大科技、环保等因素在其中的应用;其二是对时令名词的炒作,如一段时间以来对“申奥”、“入世”的大肆宣传等.其实,消费者之所以会被一些开发商的宣传误导,首先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新概念、新名词的理解不够,其次,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对潮流的追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专家+媒体”了.
总之,房地产是泡沫的主要载体之一,房地产泡沫会给人们及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要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保持高度的理性,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引导,适时监测,以防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重蹈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海南房地产泡沫覆辙.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三):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文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曾经考虑过好久,我在未来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始终很难抉择,面对数不清的榜样、典范,我反而会觉得迷茫无助.曾经就是在我最迷茫的时候,那个平凡的人的平凡举动和质朴话语却令我豁然开朗.
记得那还是我在小记者班的时候.有一次活动,我们前往天钥桥路上的一家非机动车专卖店进行采访.记得刚走进店里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自行车、电瓶车等等,还有大约十来个顾客,以及一些工作人员.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我们首先前往办公室去对该店的经理进行采访.在去办公室的路途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一名修车师傅,蹲在地上修着一辆助动车,手上、脸上都沾满了黑色的油渍.他很认真地在那里维修着,奇怪的是他脸上却丝毫没有疲惫或是麻木的神情,有的只是淡定.我心中暗暗感到奇怪,便决定一会儿来采访这位老师傅.
在规定采访结束后,老师给了我们20分钟的自由采访时间.同学们纷纷去寻找起了自己感兴趣的采访对象,有的去找了服务员,有的去采访了顾客.我则径直走向了这位老师傅.我没有急着向他提问,而是先在一旁默默观察了他好些时候.我惊异地发现,这位老师傅维修的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行云流水、毫不泻置,包括从工具箱中取一个扳手,他都尽可能缩短其中的时间.我经常到路边的一些自行车铺去修车,却从未看到过那个师傅的动作是那么迅速,不夸张地说,这位老师傅的修车过程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感.我相信他一定在这上面动了好些脑筋.一会儿,我见他的工作稍稍暂停了一下,便上前采访.
“老伯伯,您接不介意我占用您一些时间进行一下简短的采访?”我这样问道.
“哎,可以.小朋友,你们是?”老伯的口音带着一些北京腔.
“噢,我们是少年日报小记者团的,特地到这里来进行采访.我想问问您,你干这一行有多少年了?”“快……二十年了.”“那您一直在这儿工作吗?”……问了几个小问题之后,我终于切入了我真正想了解的正题:“我看您的手法特别娴熟,和我以往看到的一些修车师傅不太一样,您是特意练过的吗?”
他咧开嘴哈哈一笑,对我说:“小朋友,干我们这一行没点本事是不能出来混的.也不要说练不练了,就是这二十年干下来,不会都能学会了!”“那您就没有考虑过缓各行业吗?毕竟,修车又累、又没有特别优厚的收入,您为什么二十年始终在这样一个行业立足呢?”
老伯考虑了一下,说:“也不为什么,小时候家里穷,你老伯伯啊,从小就要干活给家里挣钱,各行各业都干过不少.但是我发现啊,这干一行,就得精一行,要不然啊,都不会有真功夫真本事.不是有句话叫什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干啥事啊,都要钻在里面,就算是修车,只要修得好,也是块牌子!你看这不,我现在每个月也能挣个八百、一千的,也挺好!”
我一下子被震撼了.这样一位几乎把一生都“浪费”在修车上的老伯伯,对事物却有着如此透彻的理解.我想,这一段话,可以让我真真正正的受益匪浅.
在结束这次采访之后,我把这一段话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从这当中,我感受到了一些从未想到过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有人生目标,有的人希望像比尔•盖茨那样驰骋商界,又或许有人希望像爱迪生那样为社会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创造.有人会希望如岳飞般精忠报国、名垂青史,也有人希望自己如孙中山、李大钊等前辈那样为民谋福.有人想学医、有人想从艺,有人愿意投身边防、有人梦想走遍世界.目标或大或小、或宏伟或简单,但是不论如何都是每个人最真切的心灵的憧憬.
但是毕竟,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理想可能也只是理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的达到自己的理想,有许许多多的人,可能因为社会、时代或是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这些人的理想是可敬的,但他们的结局却是可悲的——正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样——一生碌碌无为.
或许,对于每个人而言,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将理想扎根在心里,作为前进的动力,而把生命的力量,都完完整整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正在从事的工作中去,只有做好每一件事,才有机会去做好为实现理想而做的下一件事,不是吗?
从那天开始,我已经知道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了.也许因为有着更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我有机会从事一些更高级的职业,但我会时刻牢记那天老师傅的话语,以他的人生观为基准,努力做一个像他那样,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做到最好的人.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四):

胡雪岩全传的800字读后感

“经商要学胡雪岩”.“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两句流传明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胡雪岩是谁?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国的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集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胡雪岩讲“仁、义、忠、勇.”综观胡雪岩一生,于这四个字无一不合.,广行善事怀着一颗仁厚之心,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舍药舍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当可称之仁;力助王有龄于危难之时,是为朋友之义,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与洋商斗法,救蚕农于危境是为民族之义;王有龄被困杭州,孤身闯出敌营买粮,之后更在闯绝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呆不长,而甘冒险为他借洋债是为忠勇兼备.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由于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胡雪岩他是先经商,然后才介入官场.可是他没有功成身退,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刚刚62岁就郁郁而终,所以他最后是一败涂地.
他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他所处的时代不无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拥有七大绝学,让他在常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的开风气之先的一代领军人物.这些绝学,既表达了他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又体现了他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出了一个人达到商业圣者的道路.这些绝学,自然掺杂某些糟粕.但去其糟粕,对于今天那些想成大事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这些绝学是他在经历商场、官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这些绝学,既表达了他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又体现了他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出了一个人达到商业圣者的道路.
为人绝学: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古往今来,成就非凡事业的人都是为人高手.道理很简单,没有一个人单独可以把一项事业干成,只有一帮人在一起才有可能成事.胡雪岩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在生意上又如此高的成就,这与他为人是分不开的:他以“圆世”为要义,坚持和气生财,得饶人处且饶人,处处与人为善,坏人让别人去做,谨小慎微防人妒,说一句算一句,宁可亏银子,也要赚感情.这使他赢得了大量的人气,也让他赢得辉煌的人生.
当然,为人绝学对我们从事商业活动也很值得借鉴.很多时候也许就是看起来是吃亏的事,但往往会给你带来很多机会.我父亲是做建筑工地做事的,经常会给我讲一些他们工地上的事情.其中的一件让我映像深刻,就是他们的老板开始进入建筑行业的时候,承包了一个项目,预算是可以赚钱的,由于接手以后材料的价格猛涨,根本不能赚钱,他们的老板本可以“打靶”的,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亏本把项目做完.虽然这次他亏本了,但是他那个大老板第二次就让他赚了一笔,而且以后只要有什么项目都让他承包.
因为为人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你事业的成功与否,如果你会为人,也就有了一张很好的名片,也拥有好的口碑,别人就会愿意和你打交道,愿意和你做生意.而且,作为一个商人或者企业应该是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商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就像这次三鹿奶粉事件一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对整个奶粉行业造成了重创,而且也损坏了我们的国家形象.
关系绝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是善于出来各种关系的高手胡雪岩也不例外.他积极寻找各种靠山,善于投人所好,助人于危困之中,时刻不忘烧冷灶,关键时候敢于投资,广交天下英才,以情结交朋友,设法化敌为友,以真心感动他人,以众力促成大事,这是胡雪岩关系绝学的不二法门.
当然,一个成功商人或者企业都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脉”.“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就是很好的诠释了关系网络在我们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当然,无论处理和人、企事业单位还是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都要以诚相待,本来“诚信”就是一个商人成功的基石.
如何去处理好关系,处理好了关系有对我们的商业活动有什么帮助呢,我想胡雪岩给了我们答案,“对于有势力的人,应该用心来交往.而对于没有钱的人,应该给他们一点利益来结交.如果对方是贫困、窘迫、困难的人,凡事应该扶助支持他,为对方着想,给他好处,那么他必然会感念我的恩情,这对事业的发展未必没有帮助.”
生意绝学:做生意就要懂得商道,不懂得商道的人很难灶生意场上获得成功.胡雪岩在这方面可谓是无师自通,称之为商业天才也不为过.一方面,他讲究生意做的活络,重视创立“金字招牌”,门面犹如人脸,先赚人气后赚钱;另一方面,他则讲究采办务真、修制务精,顾客是生意之源,市面需要众人围,市面越平稳越好,生意做的越大越好.这就是他经商的法宝.
一个商人或者企业要把生意做好,灵活变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永远都在变.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很好的抓住顾客,顾客是我们唯一不变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商人要货真价实,而且为我们的顾客提供很好的售后服务,胡雪岩曾说过: “凡事要动脑筋.说道理财,到处都是财源.一句话,不管是做官的对老百姓,做生意的对主顾,如果你想要人家腰包里的钱,就要把人伺候的舒服,人家才心甘情愿掏腰包.”
用势绝学:古人云:时势造英雄.但是在同样的时势下,为什么只有一部分成为英雄,而绝大部分还是凡人呢?原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与会不会用势有关.会用势的人成之为伟人,不会用势者成为凡人.胡雪岩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这与他拥有的用势绝学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认为要把握时事大局,要学会乘势,借助一切条件,还要学会做势,以掌握时局;另一方面,要做到什么事都将机会,机变与权变相交互,时易人亦变,抓住一切商机,敢想敢干,才能创造辉煌人生.
当然,我们现在所讲用势和胡雪岩那个时代的用势的含义不同.我们现在商业活动中的用势一般指得是很好的利用国家政策的改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去做生意.我记得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2004年统一润滑油的很有创意的一个广告策划.当时,伊拉克战争爆发,那段时间人们都很关注这个事件,而在这时候统一润滑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这么一则广告“让世界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这则广告很好的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的诉求,不仅展示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让人们深深的记住了统一润滑油.随后统一润滑油的销量直线上升,从一个不太知名的企业到稳居润滑油销量第一宝座的知名企业.
用人绝学:有才方可谋事,无才无力回天.纵观胡雪岩手下人才济济,精英荟萃.这些人才维系胡氏帝国的运转,打造这胡氏商业的霸业.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汇集于胡氏门下,这在于他有拥有一套用人的绝招:一方面,他认为不遭人妒是庸才,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要以利激人,以情动人;另一方面,他认为要用人之所长,分工放权,鼓励下属大胆决策,精心扶植.栽培良才.真可谓穷尽用人之精华.
那么,我们的商人或者企业需要哪些人才,如何获得这些人才,又如何利用这些人才呢?我想商人或者企业需要的人才有这么一些:搞科研开发的科技人才,搞生产的技术人才,搞生产管理的管理人才,搞销售的营销人才.要得到这些人才是十分不易的,因为“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利用这些人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要做到人尽其才.其实我们现在企业内部的竞争体制很大程度的帮我们对人才进行了筛选,但是如何让他们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呢,我觉的海尔的“人单合一”值得我们现在的一些企业借鉴.
谋略绝学:成大事必须有谋有略.同样的条件下,有谋略的人和没有谋略的人取得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谋略总是一分的条件成就十分的事情,而无谋略的人总是十分的条件成就一分的事情.胡雪岩毫无疑义属于那种一分条件做成十分事情的智者,他认为凡是要有长远眼光,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退路,并且不可抱残守缺,为大局可以牺牲局部,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同时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学会借鸡生蛋,并使用连环计,利义统一,以此成就非凡事业.这就是胡雪岩独步天下的谋略绝学.
现在的企业不再像我们计划经济的时代一样,只管生产,其他的都不用考虑.现在的供求关系不再是以前供小于求的状态,而是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我们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上取得成功就要注重策略的应用.而且策略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应用的好可以绝地逢生,就像张敏瑞到海尔执行走出去的策略,使一个快要倒闭的公司变成一个家电行业的国际巨头;应用的不好可以毁了一个企业,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现在的企业都很强调策略的应用,比如生产策略、广告策略、营销策略等等.
成事绝学: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从学、从政或从商,想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就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都需要有一套独到且过人的胸怀和气魄、方式和途径.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在商业领域独占鳌头,猪与他拥有一套非凡的成事绝学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一方面谋大事须有大自信,要超然于物外,尽量将失心放下,什么时候都要沉得住气,坚持吃亏也是占便宜的理念;另一方面,要从正道取财,坚持信用为本,巧妙利用官场,敢开风气之先,敢于从刀头上添血,这样就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一个商人或者企业要取得成功,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要想成功,他们都有过人的胆识,良好的心里素质,富有魅力的性格,等等.
就像胡雪岩一样,他去资助王有龄其实就是一场赌注,但是很幸运的他成功了.当然,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运气,而且他有其他方面的过人之处.而且他的人生观念很好,他说过:“千万要沉住气,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着今天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这点很重要,你无法掌握他人,但却能把握自己.你无法预知未来,但却能把握现在.你无法事事成功,但却能时事尽力.

未来十大挣钱行业(五):

金融危机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各位哥哥姐姐,我准备开学了,想找一分调查报告,内容是说金融危机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什么变化,以及一些建议.1500字以上.
如果好的话,我会追加50分.

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金融危机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
一、更多企业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
二、企业再掀裁员潮.企业生意难做,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减少生产,就会在裁减员工上打主意,而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员被裁员,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三、工作越来越难找.企业都在倒闭,在裁员,哪里还会想到增加新员工啊?所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会更难,不行的话就到农村去种地吧!
四、工资别想再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薪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你的工资收入可能会降低,奖金会越来越少甚至想都别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资的消费人群那就要注意减少开支了.
五、百业萧条钱是宝.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现金.现金会越来越珍贵,钱会越来越觉得是钱了.
六、商品价格会下降.随着需求减少,各类商品价格会下降,想买房子的别急,有人估计国内的房子价格会在未来一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会跌去50%.
七、捂紧钱袋别“烧包”.即使你是有钱人,即使你是大款,也别再“烧包”了,别再“斗富”了,别再“潇洒”了,还是把好日子当作苦日子过得好!
八、“量入为出”为上招.一个“美国老太”和一个“中国老太”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媒体的渲染和引导,让不少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十分羡慕美国人“潇洒一挥”的消费模式,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观念几乎深入人心,“卡奴”、“房奴”、“车奴”大量涌现.现在是这些“奴隶”们反省的时候了!
九、股市别想轻松解套.股市大量缩水,曾经想到股市上淘金的希望破灭了,连机构都叫苦不迭,咱们这些散户还有什么盼头?只当是把这些投入到股市上的钱支持国家建设了吧!
十、穷人日子最难熬.中国尚有许多的穷人,在这场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本来捉襟见肘的日子就更难熬了,好在大家过去都有过苦日子的经历,好在现在的政府会关心弱势群体,因此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估计什么东西都会降价的.
或许会有很多人曾经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当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是的,在更早之前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不少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裁员,一向富裕的美国人也会为交不起水、电、气费而伤神,但是在最近的国内媒体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是某行业老大的厂家破产,某行业巨子自杀等等让人震惊的消息,我们会发现,身边很多的同事和朋友在为跌跌不休的股市苦恼,而在我们身边也会有朋友或者亲人正在工作的企业陷入低谷,员工们经常休息的事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自己所在的公司现在奖金发放是越来越困难了,令所有的职工叫苦不已.当然并不是我所在的公司效益不好,恰恰相反,我所在公司今年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不到150人的公司,今年已经完成的利润差不多600万了,无奈的是我们上面还是总公司管着呢,就算是上交总公司的任务完成了,多的钱也是在总公司的帐户上,而现在总公司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某家兄弟分公司出了好几起的安全事故,死了10多个人,总公司今年的安全任务是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了,而更糟糕的是,总公司收购了好多家小煤矿,而曾经一路上涨的煤炭价格现在却是不断的回落,这些煤矿的效益当然是不怎么好了,而出一次安全事故,损失就更大了,不光是直接经济上的,还有很多其他的负面影响,而今年算下来总公司可是死了15个人了,据说连整个能投集团的指标都用完了,而现在金融危机所引起的能源价格下降对总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总公司的日子不好过下面分公司的日子就好不到哪里去了,就算分公司里我所在的公司这样的赚钱,可日子还不是过得紧巴巴的,国庆这样的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节日,都没有发奖金,别说是多郁闷的了.
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要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还遥遥无期,欧盟内好象只是各自为战,没有什么统一的计划,当然欧洲人也不想真的帮美国人的忙,更是想利用美国人的危机将美国人在全球的主导位置取而代之.中国政府会不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手呢,会怎样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