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学科教育 >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

时间:2018-01-09 01:27 学科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学习

  柳咏梅,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第六届“语通杯”全国初中“十佳教改新星”,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教师教研能手”。

  在《中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或索引。主持并完成省市级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级课题并参编出版了《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语文卷);主编出版了《南京地方文化》《每一个起舞的日子——柳柳十班的班级史记》《语文真生活》《看得见的精彩》等多部作品,出版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学三部曲——解读、设计、演绎》《柳咏梅教阅读》。《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封面人物。

  被北京大学语文所、南京师大、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聘为国家级、省级语文培训课程专家。应全国中语会、人教社等单位邀请在全国各地做语文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和示范课数十场,深受好评。

  【摘要】在无“网”不前的时代,借助互联网的强大生力,推进学科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应然。语文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进行读写共生教学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视频增强训练效果,建立班级QQ群促进交流互动,借力微信群组实现多元共生,用好博客平台分享共同读写,诸多形式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语文学习的立体化、全程化、丰富化和现代化,促进语文教学的多元多边共生,提供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语文教学 读写共生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为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条件。借助互联网的强大生力,推进语文学科教学和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互联网+时代,把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环境、手段与工具,打通课内与课外、家庭与学校、现实与虚拟等多个通道,实现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读写共生,最终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整体水平的提升,笔者借力互联网做了一些有效探索。

  1. 利用网络视频,增强训练效果

  一线教学中,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根据训练目标,明确写作要求,讲解写作方法,呈现并分析范例作品,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独立写作,教师批改后再进行讲评。这种模式的训练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如何借助生动的素材、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是笔者常常思考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环境,微信越来越显出其独特的强大功能。微信资源中常有些优质视频素材,令人惊叹赞赏、感慨唏嘘。能否在教学中选用一些微信素材呢?搜集、保存、研究并开发视频的教学价值,成为笔者教学的新探索。

  将视频引入写作教学,丰富了写作教学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微信圈里有朋友分享一段“智慧的鸭妈妈”的小视频。笔者观看了很多遍,发现并研究出这段视频里的诸多教育元素,尤其是写作训练的教学价值。

  用视频可以强化学生写作的叙事能力。课堂播放小视频,学生观看后复述故事。第一轮复述,学生大多采用观众的角度,没有新意。第二轮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复述,根据不同的角色对素材进行取舍、整合与呈现。学生们角度缤纷,思路活跃,从鸭妈妈、小鸭子(第一只、最后一只或其他顺序的)、台阶、花园、摄影者(妈妈或女儿)等多个角度复述。复述中出现情节不清晰、细节有出入等情况,再回放视频,学生们及时纠正和完善。课后学生们自选角度写作。因为有了课堂上的充分训练,学生们的作文选点精巧,叙事有声有色,情节详略有致,较以往的写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用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立意能力。在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故事的前提下,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视频丰富的内涵。视角不同,立意自然不同。如,从鸭妈妈的角度看,可以思考:如何培育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如何鼓舞陪伴孩子,如何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等等。小鸭子带给观众的思考则更多。不少学生把目光锁定在第一只的鸭子,强调要勇夺第一;也有不少学生关注最后一只鸭子,强调不断努力就能实习目标。这些角度都很普通。笔者引导学生,这十多只鸭子的经历都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触发观众更深的思考。学生们在交流中,谈到中等生被忽略现象、竞争与合作、亲情与善良、关爱与理解等等令人感动和深思的话题。第二次的作文,立意明显比第一次要独特和深刻很多。在评讲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视频的理解,学会提炼和确定更好的立意,相机穿插视频片段,训练效果非常好。

  通过挖掘视频的写作训练价值,突破传统写作训练方式,开拓作文教学新形式,使写作成为轻松有创意的活动,学生在欣赏视频和交流之后进行愉快写作,教学效果优良。如在学完《观舞记》后,笔者播放了一段乌克兰女艺术家的沙画表演视频,学生观看后用文字生动地表现沙画表演的内容,刻画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抒发对战争及人性的理解。有些作文成功借鉴了《观舞记》《口技》等课文的写作艺术。评讲作文时,穿插再赏视频,感受沙画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学生们在互评共赏中提高写作能力。课文的学习和视频写作巧妙结合,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以更生动的方式进行了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兴趣和能力,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共生。

  视频“一双鞋”的内容,看起来很朴素简单,没想到学生们的作文立意却是丰富多彩的。下面这些文字,是学生作文的立意,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再写作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

  1.一只鞋子,美好了孩子间的友谊;一只鞋子,屏蔽了肤色的差异;一只鞋子,体现了道德大于欲望的意义;一只鞋子,诠释了善良的真谛。

  2.爱就像一列火车,由一站开往下一站,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起来。

  3.我虽然失去了一双昂贵的黑皮鞋,但是从黑人男孩身上看到了坚守人性善良的珍贵品质,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4.两个纯真的灵魂,恰如那一双皮鞋一般,紧密相连。这单纯的友谊,打破了那看似不可逾越的种族界限,使种族之间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5.喜欢是一种利己的占有,大爱是一种优雅的放手,两只鞋只有是一双鞋时,才是成全。

  2. 建立班级QQ群,促进交流互动

  网络时代,学生们的交流形式和平台很多。QQ是学生们运用最多的一种交流渠道。为了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让语文学习更灵活更生动,推进共同成长,笔者建议成立了班级语文QQ群。

  班级QQ群作为语文课堂的延展,成为语文学习的新阵地。它突破了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时不足、课堂交流不充分的缺陷。从使用效果看,QQ群上的互动交流,在作业处理方面尤其能够发挥作用。它突破了作业由教师一人批阅、课上展示时间和数量有限的束缚,将全班形成一个新的学习共同体,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作业效益也随之提升;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共学共享语文的美好氛围,无形中推动了团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而这正应该是共生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笔者布置学生选用诗歌中的一句话来写一则含有生活哲理的小诗歌,将课内诗歌学习拓展为诗歌创作活动。学生们先写在作业本上,课堂上两三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的作品。课后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不少非常好的诗歌,但囿于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充分评点和让学生分享。在这种情况下,QQ群的作用就充分表现出来。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创作:

  谁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充满了太多迷茫。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却在奔向未来的路上,

  必定要背负许多阻碍与悲伤。

  虽然被一遍遍地告知要坚强,要坚强,

  可还是看不到美丽白天鹅的形状。

  尽管如此,我依然不放弃,

  不论雨多大,风多狂。

  始终相信,成长就像七色的彩虹桥,

  它定是五味俱全孤单漫长,

  但我仍不放弃——

  这一秒不放弃,

  下一秒就有希望!

  尽管课堂上已经读了这个作品,但是不能更充分地交流和分享。作品贴到群里以后,学生们积极发言,从诗歌的立意、手法、语言、修辞、节奏、用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欣赏。学生们在QQ群里贴出自己创作的诗歌,同时也评点其他同学的作品。这样,虽然每个人只是完成了一项作业,创作了一首诗歌,但是却能够欣赏和评点全班的作品。尤其是在点评中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继续深入讨论。不少优秀的诗作还被学生们传唱。同时,QQ群的分享,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约束,这种自由开放的特点,使语文学习随时发生。

  只要用得好,各种作业都可以在QQ群上共享,如阅读笔记、仿写创写等作业。QQ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好平台,它把通常意义上的作业转变为学生展示自己和学习他人的媒介,非常有意义。

  “我与名家近距离”读写专题活动中,为了降低难度,努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都提高,先从片段习作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些平时畏惧写作的学生,作品在QQ群里得到同学的阅读和夸赞,获得认可和自信,写作热情被调动起来。有了主观上的学习热情,继而再进行仿写、猜写、续写练习,效果非常好。如,将散文《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隐去作者,选取第一节和第四、五节内容贴进QQ群,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两次仿写;再隐去原文结尾段,学生阅读前文后补写结尾段;最后,将原文完整地贴在群里,学生自行比对,互动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表扬。不知不觉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渐渐悟得和习得了写作艺术。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再推荐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深刻的文学作品,进行由浅而深的阶梯式学习与训练,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大作家作品的距离。经过班级QQ群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学生们读写能力提高明显。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互助,彼此都获得了成长和提高。

  3.借力微信群组,实现多元共生

  学习,不是仅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事情。共生教学强调的不单是学习内容与过程的共生,还有学习关系的共生。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关系一般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双边关系。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公开性、便捷性,丰富了共生学习的关系,学生家长也可以随时参与学生的学习,这样,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形成稳固的关系,形成合力,推动三方的共同成长。

  借助网络,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发听说读写共同训练的新形式,以微信播报的方式,实现读写共生、多元共生,这是笔者教学中的又一新创举。微信播报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播报。按照学号顺序,每天由一位学生在“语文纪实播报”本上记录当天的语文课情况,晚上读记录做成录音文件后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们喜欢语文播报,都能认真对待这项独特的作业。一年下来,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提升,都很显著。学生们性格不同,文字风格也不同,尤其是播报的语音语调各具特色,因而每天的播报都各具特色。一些学生还有很好的创新播报法,如,现场采访式、单口相声式、电台节目式等等。语文纪实播报开发了读写共生的新样式。

  家长互动。对值日学生来说,最紧张的时刻是播报前,而最兴奋的时刻是在播报后。每一个值日生都很在意自己播报后家长和老师的反馈。家长们除了献上鲜花、鼓掌等各种赞扬的图标,还会进行评点,既有对播报学生的评点,也有对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评价。在微信群的对话窗口,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完全零距离交流。不少家长表示,听播报也是在补习语文、丰富知识。在小小的微信群里,家长、孩子与老师成为语文学习共生体。

  教师点评。每天听完学生播报,笔者都要做有针对性的评点:对学生播报的内容、效果等进行评价,对内容中的错误或缺漏做指正和补充,对课堂相关情境进行解释和延伸,对作业及批改情况进行提醒和反馈,还与家长们的留言做互动。通过点评实现语文教学的家校共生。不同学生的播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评点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边听一边就要写出评点稿,然后做语音播报,对笔者来说也是一种训练和考验。从促进教师成长、师生交流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师生共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因为微信群和语文播报,紧紧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独特的“互联”网,语文学习不再是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不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事情。与学生语文成长相关的诸多元素形成了更大的合力,实现了利用互联网环境的语文学习共生体。微信播报开拓了写作教学的新渠道,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语文教学新方式的一种成功探索。

  以下摘录的是学生晚间做的语文纪实播报的标题,从标题就可以一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收获。

  张 舒:经典文学照生活,妙趣横生聊五词

  杨可人:争得满分过礼记,反复推敲佳作来

  刘欣雨:深入浅出释历史,妙趣横生道古今

  陈沭文:品课文独特视角,赏春日烂漫樱花

  曹雅琪:学语文甜在其中,谈木兰乐趣无穷

  苍奕璇:四美诗篇豪气生,忠孝木兰美名传

  4.用好博客平台,分享共同读写

  读写结合,历来受到语文教师们的关注。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通常只是作为课堂上的一个训练环节或课后作业处理,缺乏后续的支撑工作,因此,不论是从教师的教学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来说,不论是从学生个体还是从学生集体来说,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的效益并不高。而借助网络条件,把课内的训练、课后的作业成果放大,使学生通过每一次训练都能从同伴学习中获得启示、借鉴方法,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益的、共生的。

  读课外书,写读书笔记或者摘抄,这是语文教师布置的一项常规作业。通常都是学生每周完成一定的量,教师检查批改。作为一项作业,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与被检查的活动而已。一些教师也承认,这样机械的作业和批改方式在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作用并不很大。

  对课外阅读笔记的分享,笔者做了成功的探索。学生每次写完阅读笔记,要给家长签字,家长与孩子围绕所读的书及笔记做交流,实现亲子共读,亲子沟通。笔者批改后,把家长签字内容录入电脑后整理贴博。家长们可以阅读到班里其他学生所读的书及家长感言,于是,原来仅仅是个人的阅读笔记作业利用博客平台而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都可以交流的内容。博客分享,使全班形成一张阅读网,每一份家长留言就是一个网结,学生、家长、教师因此都关联起来,实现多边多人的共同阅读。

  以下选自家长们在孩子阅读本上写下的留言:

  许书乐读《杀死一只反舌鸟》:

  作为父亲,阿蒂克斯表现得慈爱、宽容,甚至文弱,但面对歧视和不平等,他表现出了勇敢、坚持和正义。历经种种困难,甚至死亡的威胁,他为一个受到诬告的黑人进行正义的辩护,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高大正义、勇敢善良的榜样。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为了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像阿蒂克斯一样!

  刘昱祺读《宝贝,宝贝》:

  星期六晚上,对孩子发了顿火。源于我们对快乐途径的理解。当他在完成阅读作业后,欢呼雀跃地奔向电脑游戏时,(我)火无名而生。我承认,简单的快乐更易于带来生理的愉悦,也为人之常情、常理。但,教育作为一种责任的传递,为师者,为父母者,更应当将成长过程中一些反思、总结投身于教育期望,为子择正道而行,即,寻找付出后的快乐,寻找长久的快乐,读书正是如此。初期的艰难困厄,随着习惯的养成,深入其中,任思想飞翔在天地之间,与作者呼应于宇宙,何其美哉!我的孩子已徘徊在一道通天大门之外,但,我坚信,他有幸遇到了一位精于解惑之道的良师,并善于建立一套语文教育可持续精进体系的良师,这道门他终将迈入,并惑于其中的绚烂,寻找到真正的精神之乐。

  博客在分享课堂活动上也有很大作用,如,博客促进读写共生的另一种方式——美文听记分享。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前由一位学生读(背)一篇故事,其他学生边听边记录故事梗概,然后写感想,全班交流。课后值日学生把故事贴到班级博客上,其他学生在故事下面写上感想。这样的做法,充分发挥了课前几分钟听记活动的价值,将课内听说读写训练延伸到课外的读写共生中;同时,因为借助网络,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感想又成为网络阅读时的新素材,学生们在博客上留言成为一种范围更广、时间更灵活的写作。家长、学生、教师可以随时在博客上浏览、点评。这是一种共同阅读写作的互动交流新模式,也是网络环境下读写共生的一个新渠道。比起QQ群的相对封闭性,博客的参与人更多,可以接触到更多人的观点,有更多的思想交流。

  学生的课堂练习、优秀作业及时贴博,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积累。学生在阅读同伴的文字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影响,在同伴的引领和示范下,积累越来越多,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越来越有提高。如学习《乡愁》一诗,课堂上根据《乡愁》的有关诗句描述画面,除了课堂交流之外,把课上写作的文字贴博,既保留了真实的学习过程,又增加了学习积累,课内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外甚至永远,也实现了共生学习的延展。

  利用网络条件,推进全班语文学习和成长,还有很多的平台,如开设邮箱、建立云盘、建立微信公众号等等。公用邮箱、云盘,都是班级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阵地。教师的语文学习要求,学生的各项语文作业,共享的学习资料,班级语文建设的产品等等,都可以直接发到班级邮箱。云盘容量更大,使用更灵活更方便,课堂上的精彩镜头,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视频,所有学生的个人文集,甚至校园活动、师生交流等资料,都及时上传到班级云盘,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共享。微信公众号,则把班级的语文生活对外呈现,打通了学校与社会的渠道,课内外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家长通过多条路径全程了解和见证孩子的语文学习,真正形成了家庭与学校、孩子与家长、校园与社会的共同合力。

  发达的网络条件,推进了语文学习的立体化、全程化、丰富化和现代化,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多边共生。互联网+时代,借助现有的现代科技手段,推进阅读和写作共生,培养学生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利用网络培养较强的学习力,方式多样,渠道拓宽,内容丰富,评价多元,是个人语文学习的必需,更是语文教学的必然。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B-b/2015/02/071)2015年度重点自筹课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科研项目资助课题《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

  2.《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李泽厚著,杨斌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3.《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潘新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4.《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马正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5.《我只想站得直一点——黄玉峰教育演讲录》,黄玉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阅读教学的智慧》余映潮,张水鱼,山西出版传媒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1

  7.《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8.《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黄厚江,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

  9.《我即语文》陈日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4

  10.《我的经典语文》任玲,长春出版社,2011.6

  11.《李海林讲语文》李海林,语文出版社,2008.1

  12.《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徘徊》张玉新,长春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