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散文 > 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共10篇)

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共10篇)

时间:2011-06-11 09:24 散文 龙应台散文 寒雀阅读答案

篇一: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读(寒色),龙应台 [文章最后以“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你觉得作者可能会有怎样的思考?

内容上:文中这一唱三叹的追问,传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家、亲情、人生的深沉感悟,使文章显得含蓄深沉,引人遐思.
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首尾照应,前后勾连,结构匀称,同时一唱三叹,富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篇二: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寒色 de 主要内容 龙应台

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作者又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家庭美好但是要懂的珍惜的情感,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
全文都是围绕感情这两个字展开,令人印象深刻,感受颇深.

篇三: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如果》龙应台阅读答案

《如果》 阅读答案 龙应台(18分)
17.步履蹒跚:走路缓慢不稳的样子(脚步缓慢不稳的样子).(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8.答案示例:承上启下(过渡);由上文对独自返乡的老伯伯的描述,引出下文对想象中陪父亲返乡的情景的描述.(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9.答案示例:作者虽然与老伯伯素不相识,但从老伯伯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他与父亲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命运.基于对父亲的了解,作者完全能够推知老伯伯的身世经历.(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0.答案示例:因为作者的父亲和老伯伯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写老伯伯的年老体弱、孤单无助、辛苦辗转、身世坎坷也是再现父亲当年的境遇,为后文写作者特别渴望在又一次机会陪父亲返乡做铺垫,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愧疚之情.(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1.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战争比作飓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突然和猛烈.“连根拔起”“弃置”“陌生的荒地”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他”因战争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境况,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突出“他”的不幸遭遇,饱含着作者深切的同情.(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2.答案示例一:不繁琐.如第⑧段,作者不厌其烦地把想象中非常认真地陪父亲说话的情形写得极其细致,特别突出“我”对父亲的耐心和体贴,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及以往对待父亲不够耐心体贴的遗憾、愧疚.答案示例二:不繁琐.如第⑾段,作者细致描述了想象中陪父亲过海关时如何耐心、体贴地照料父亲的情形,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及以往对待父亲不够耐心体贴的遗憾、愧疚.(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篇四: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作者是龙应台【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1、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2、 从4—6段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3、第6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 跑 塞 载 送 放 返 折 冲 甲: 乙: 丙: 丁: 4、品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②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5、 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参考答案: 1、“做菜”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并推动情节发展.(共3分.) 2、做菜、照管孩子两不误,做菜效率高,家务事安排有条不紊.(共3分.) 3、甲:塞 乙:送 丙:折 丁:冲 共2分. 4、①运用“大”“好几个”“紧扣”这一连串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做菜时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突出了做菜动作的娴熟和做菜的乐趣,同时也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欣赏.(共2分.)②喻体新颖生动,突出了月亮的美好,传达出“我”观看儿子做菜时的愉悦之情.(共2分.) 5、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作为儿女,要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

篇五: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龙应台《人》阅读答案

【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1.语言回避了狮子提出是不是人的问题,迎和狮子好大喜功,主动送狮子一个房子,赢得好感.以量身材为理由囚禁狮子2.无知 心高气傲3.狮子高估了自己,对对方和自己都不了解,骄兵必败4.自己联想5.景物烘托的手法,烘托狮子的吼声很大6.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篇六: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此处指许多村庄。
小题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小题1:(1) 漂泊天涯,思乡怀人的孤寂、忧伤之情。
小题2:(2)借景抒情。风声、雨声、蟋蟀声相连,院落寂静;梧桐叶由青转黄,秋意渐浓。诗人借秋日雨夜的凄清写漂泊异乡的愁苦。


小题1:试题分析:“短榻孤灯里”一句中,“短榻”表示睡眠难安,“孤灯”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凄苦难以排遣,孤灯对影,秋气袭人,怎不引起家乡之思?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小题2:试题分析:“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写出了在一个山野静夜听雨、听风、听秋声的情景,天涯羁旅,引起了思乡之情,正是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又给这幅雨夜秋思图涂上了更加凄清的色调,秋声、寒色折射出诗人凄清的心境。因为雨夜是看不见颜色的,只因为雨打干枯梧桐叶的声音传来,使人联想梧桐由青转黄,带来寒色的通感。诗人借秋日雨夜的凄清写漂泊异乡的愁苦。
点评:赏析诗句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篇七: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目送龙应台阅读题答案
1.文中一共写了三次“目送”的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可以换成括号内的字词吗?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1)灾害关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没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2)我一直在等待,等候它消失前的回头一瞥(望)
3.下面细节描写,分别表现“我”怎样的心情?
(1)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2)车子开走了,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4.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受到怎样的启发?

1、文中一共写了三次“目送”的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⑴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目送孩子进教室.
⑵十六岁,他去美国,“我”送他到机场.
⑶二十一岁,他上大学了,“我”目送他上公交车.
2、(1)不能换.因为“闪入”说明速度之快,写出儿子没有留恋.不愿和母亲亲热.“没入”则不能.
(2)不能换.“瞥”意思是短时间地大略看看,表明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很低,“望”在程度上则要深一些.
3、下面细节描写,分别表现“我”怎样的心情?
(1)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表现“我”对儿子无比的关注,生怕错过瞬间,他牵动着“我”的心.
(2)车子开走了,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表现“我”失落,惆怅的心情,儿子的世界向母亲关闭着.
4.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受到怎样的启发?
即使是母子、父女也需要心灵的沟通,互相关爱、理解.读完文章,我要多理解父母的心情,让我们都感受爱的温暖.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篇八: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给儿子的信 龙应台 阅读答案
请用简洁的预言书写文章较详细的叙述的两件事情
文中写道:“我相信到的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联系全文,说说“消极的道德”和“积极的道德”分别指什么.
作者在给儿子写的这封信中,希望安德烈做个怎样的人?
联系文中的内容,仿照以下句子再写一句,说说获得的启示.
当你从书房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谁手关掉书房的灯,这是一种道德; , , .
启示 .

希望他做一个不浪费,不奢侈,有道德的人
当你宁可穿普通的衣服,也不花钱去买一套新西装,这是一种道德

篇九: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龙应台的目送这篇阅读的答案
1)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文中两次写到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1)从日常现实的目送孩子上学写起,很自然,这是每一个做母亲的都做过的事情.这也是龙阳台的写作风格:在平平常常的日子中,关注人生的聚合离散.以及后来写儿子16岁交换生去美国;21岁上大学,都只能“目送”.人生的不同阶段,选取特定的镜头,为我们阐释“目送”的含义.
2)第一次写那段文字是“我”对“儿子”的“目送”,第二次同样的文字是“我”对“父亲”的“目送”,相同的文字,相同的亲情,相同的不舍与无奈,人生的轮回,在劫难逃,冷静的文字,重复的文字,道出的正是世间轮回的规则.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孤儿.父母儿女只是某一精神领域、某一人生阶段的伴儿.

篇十:寒色龙应台阅读答案

目送(龙应台)阅读答案 1、本文选取几个画面,作者如何将他们链接起来,体现了散文文体的什么特点
2、说说本文的神指的是什么.

本文前半部分选取的画面有
1、送儿子上小学;2、送儿子去做交换生;3、和儿子一起送大学,在楼上看儿子
这几个画面从小学牵儿子的手,频频回头,到与孩子拥抱后,依然离开;直至即便通路也不多言;说明与儿子无形中距离原来越远;
后半部分 选取的是与父亲的画面
1、父亲送自己去大学教学后的背影;2、医院里看护士推父亲进玻璃门;3、火葬场送别父亲的遗体
这几个画面 又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阻止的离去,远去,无法回头
本文的“神” 我没找见 是眼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