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演讲与口才 > 演讲稿写作 > 太空一日背景资料(共9篇)

太空一日背景资料(共9篇)

篇一: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太空一日游 作文

云南省宣威市 4小6(2)班 缪茜

清晨,我刚起床,万能机器人玛丽就走了进来,彬彬有礼的说:"主人,早餐准备好了,吃了早餐,您不是还要去太空吗?"我抬头一看,见墙上的日历牌醒目的写着2050年10月2日.我想今天不是计划要去太空一游吗?

于是,我连忙吃好早餐和机器人玛丽坐上了太空飞船去太空.在飞船上我想了很多太空是什么样的,究竟有多奇妙,可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太空.

我和机器人玛丽连忙下了飞船,把飞船变成一辆新型小汽车在云朵路上行驶。啊!真奇妙,太阳是花朵;凉亭是用巧克力做的;河水是用牛奶做的……真是千奇百怪。

接着我们又去月宫,一进门,这里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啊!一个月牙池,清澈明亮;一簇簇草中开着朵朵鲜花;还有一棵樱花树开的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真是太漂亮了。突然,一位仙女抱着一只兔子走了出来,``你不就是嫦娥吗?’’我惊奇的叫到。``是,我是嫦娥’’她说到。后来我问:``这不是广寒宫吗?很冷,为什么会如此美丽,’’她说到:``因为玉帝把我放出来,还赐我这座月宫,”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好呢?嫦娥又带我和机器人玛丽参观了``奇异城’’。

这里可好玩了,高楼大厦是用黄瓜做的;伞是用磨菇做的;木板是用饼干做的;大树是用棒棒糖做的……太奇妙了,这时我看时间已不早了和机器人玛丽坐上飞船回到地球。

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已后我还来的______太空。

篇二: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宇宙的背景为什么是黑的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这或许是人类提出过的最难以解答的问题之一.借助每一个时代最先进的观测工具,宇宙学家们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假设,从托勒密的水晶球到霍金的果壳宇宙.然而,很少有人会像杰夫里•威克斯(Jeffrey Weeks)这样,给出如此简单甚至略显粗暴的答案:想知道宇宙是什么样的吗?拿一个足球放在面前,看,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由12块五角形的“皮子”拼接起来的巨大“足球”!
威克斯是美国纽约州坎顿市的一名独立数学家,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们这里每年层出不穷的号称证出哥德巴赫猜想的农民数学家.但10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却把威克斯及其同事合作的论文作为封面.原因很简单:足球宇宙假说尽管大胆,但却是基于精确的观测数据和合理的数学建模而得出的.
这一假说主要源自NASA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简称WMAP)的观测结果.今年2月份的时候,WMAP拍摄到了大量宇宙年龄为38万年时的高清晰度图片,并揭示了大爆炸后留下的到处皆在的宇宙微波背景的秘密.根据这些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在幼年时期发出的冷光——中的冷点和热点的大小,能够推算出宇宙的年龄和构成.数据显示,在这个背景中,尽管存在像海浪一样的波动起伏——早期宇宙中恒星和星系形成时留下的遗迹,但总体看来,却相当平均,并不存在太大的波浪.这就与目前主流的无限宇宙论发生了冲突.
“一个无限的宇宙应当包含有各种大小的波.WMAP的观测结果向我们指出,宇宙很可能是有限的——这就像你在自己的澡盆里不可能看到惊涛骇浪.”威克斯在接受SPACE.COM采访时形象地指出.对于他来说,最好的解释,就是宇宙实际上是一个庞卡莱(法国数学家)12面体空间,“它与数据令人吃惊地吻合”.
早在威克斯之前,就曾经有人提出过这一设想.然而,直到最近,猜想才得到了现实观测数据的支持.研究人员指出,在经过了近两千年的猜测之后,人类可能已经接近了答案的核心:我们身处的宇宙,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它究竟是广袤的,开放的,还是狭小的,封闭的?在这个宇宙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与我们相似或迥异的宇宙?
根据最新的理论,宇宙是由12个五角形的面边对边无缝拼合起来的一个空间.当你走出一个面的边界时,便会进入另一个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拿一张纸,将它卷成一个圆筒.从接缝处出发,在走过长长的一圈后,你还会回到终点.但如果在卷成圆筒的时候将纸翻转一下,以对角线点彼此相对,你会发现,尽管你从纸的正面出发,但当回到出发点时,你却到了纸的另一面.这是拓扑学上相当有趣的一个小实验.新的足球宇宙模型尽管比它复杂得多,但原理还是一致的.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光也会按照同样的模式在宇宙中旅行.这样,天文学家就完全可能在宇宙中找到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的多个图像,“就像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人,只是可能从正面看时,他是50岁,但从上面看时,他是7岁”.
对普通人更有吸引力的则是,至少从理论上讲,如果你在宇宙中一直向前,永不回头,在经过了长途旅行后——约为600亿光年——你将回到你最开始出发的地方!
剑桥大学的宇宙学家詹娜•利文(Janna Levin)指出,除了12面体结构,还存在有其他的可能.但这至少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始.■
奥伯斯佯谬:关于“宇宙是什么”的最著名的问题之一
当你在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时,不知是否曾经想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并不值得回答的低级问题,甚至还会反问一句——夜空为什么不是黑暗的呢?但实际上,从1576年英国人托马斯•蒂杰斯第一次在著作中描述这个后来被命名为“奥伯斯佯谬”(Olbers" Paradox)的问题时起,在近40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天文学上关于“宇宙是什么”的最著名的难题之一.
要理解这个问题为什么是一个难题,你可以先设想自己正身处于一个无穷大的森林之中.尽管森林中的树木彼此间距不同、大小不一,但因为森林是无穷大的,那么,无论你向哪一个方向望出去,或远或近,你总可以看见至少一棵树.
现在,易森林为宇宙.我们已经知道,宇宙中充满了和银河系中的恒星类似的恒星以及星系,那么,当我们仰望宇宙时,在任何一个方向,都应当有至少一颗发光的恒星在等待着我们的目光,整个天空本应是一片眩目的光芒.为什么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深黑的夜空呢?
不要以为这是因为太远的恒星因为太暗而无法被我们看见.设想我们居于宇宙的中心,恒星和星系与我们的距离就相当于球的半径.假设所有的恒星或星系的绝对星等大致相当,尽管半径较大的那一层中的恒星或星系可能看上去较暗,但更大的球面面积意味着更多的恒星和星系.因此,从理论上讲,每一层中的恒星和星系的亮度总量应当是相等的.
其实,奥伯斯佯谬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立足于以下的假设:宇宙是无限的、永恒的且不变的.只要其中有一项条件不符,结论就会完全不同.
人们最先对宇宙永恒不变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有趣的是,最先认识到这一点的并不是天文学家,而是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爱伦•坡.这位热心的业余科学家在去世前不久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之所以夜空中会存在广袤的黑暗缺口,是因为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恒星和星系距离我们如此的遥远,它们发出的光根本来不及到达我们这里.另一位爱尔兰科学家德阿比(d"Albe)则在1907年左右提出,如果宇宙诞生于10万年前,那么离我们超过10万光年以上的天体发出的光根本不可能到达我们这里.
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后,奥伯斯佯谬才得到合理的解答.它的命名还要再迟30年,始自50年代宇宙学家赫尔曼·邦迪对在此问题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伯斯的纪念.80年代,马萨诸塞大学的天文学家爱德华•哈里森(Edward Harrison)整理出大量与奥伯斯佯谬相关的资料,撰写了《夜间的昏暗》一书.在书中,哈里森曾非常惊异于一点,即从牛顿、哈雷等天文学家以降,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把奥伯斯佯谬的问题倒过来,将夜晚天空的黑暗作为宇宙诞生于有限时间以前的理由.随着宇宙是一个“有限的12面体”假说的提出,哈里森可能要为自己的著作添上新的一章:为什么此前没有人从奥伯斯佯谬中领悟到,宇宙也可能是有限的呢?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这是经典宇宙学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种种猜测.古代的人们曾经认为
星星是镶嵌在一个透明球面上的.中国最古老的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
的基本观点是天圆地方.托勒政的地心宇宙体系和哥白尼的日心地动
宇宙体系中都包括恒星天球的内容.中世纪的思想家尼古拉认为宇宙
是无限的.牛顿把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作为他的理论的基本原理.他
还推断:星星的数目必定是无限的,而且相当均匀地分布在空间.观
测上,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和约翰·赫歇耳父子宣布至
少某些可观测星云是与银河系具有相同尺度和结构的由分立的恒星组
成的系统.这些星系居于整个宇宙之中.19世纪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可
观测宇宙必须是静态、无限的和均匀的.而对静态、无限、均匀的宇
宙的一个著名反对意见即夜黑问题,也称奥伯斯佯谬.这个样谬是说,
若恒星发出的光不变且都相同,而空间又是欧几里得的(平直的),
则在此种宇宙中整个天空的亮度看起来是均匀的,且与太阳一般亮.
因为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观看天空,视线都会碰到一个星星.这一点可
以用一个简单的几何论证说明:现考虑进入人眼的一束细长的锥形光
线.虽然恒星表面的视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锥体的截面积(或
恒星的数目)随距离平方而增加,则集中在锥体内的光与它从什么地
方发出没有关系,因而整个天空就要亮得像太阳一样,实际上夜空却
是黑的.如何才能消除观测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呢?
奥伯斯的推导基于以下的宇宙学观点:
1.宇宙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2.宇宙是静态的.
3.宇宙是无限的.
4.宇宙存在的时间已经无限长.为了避免夜晚的天空像太阳那
么亮的结论,我们必须重新考察上述观点.一个平均密度随观测距离
的增大而减小,并以零为极限的等级式宇宙模型可以消除佯谬,但要
付出失去均匀性的代价.但迄今为止的观测结果是:宇宙物质在大尺
度空间内的分布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这个观点称为宇宙学原理,是
现代宇宙学理论所必须依据的公理.上述第一点符合宇宙学原理,应
予保留.这样等级式宇宙模型应该放弃.由于奥伯斯假定恒星发光不
变,这一点今天看来最成问题.如果假定恒星并不是永远那么亮,而
是在有限的过去才开始发光,由于远处恒星的光线尚未到达我们这儿,
这也可以避免整个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结论.这使我们面临着是什么
首次使恒星发光的问题.如此看来一个具有有限过去的宇宙可避免奥
伯斯样谬.此时宇宙在时间上有个开端.另外一个有足够大膨胀速率
的宇宙也能避免奥伯斯佯谬,即使它具有无限的过去.因为根据量子
理论的观点,光子的能量正比于其频率.远距离高速追行光源的光线
将产生非常大的红移,因而其能量将相应减小,使其总和保持有限,
甚至可忽略不计.由于观测上尚无放弃宇宙学原理的理由,第一条观
点应该接受,而第二、第四条应该重新考虑.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就为研究宇宙的整体
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宇宙的整体性质由引力场方程决定.荷兰物理
学家德西特首先获得了引力场方程的一个宇宙解,但它是动态的而不
可能是静态的:宇宙要么是膨胀的,要么是收缩的.观测上,哈勃发
现河外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
大.这说明宇宙空间中任意两个星系间的距离都在增大,宇宙在膨胀.
如果一个膨胀的宇宙沿时间反溯回去将会达到一个原始的超密态,也
就是宇宙于过去某一时刻创生于一次原初物质的大爆炸过程.这就是
大爆炸宇宙学的宇宙模型.为了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相一致,宇宙在
极早期曾经历一个暴胀阶段.显然一个具有有限过去而正在膨胀的大
爆炸宇宙模型能避免奥伯斯佯谬.还有一个具有无限过去的稳恒态宇
宙模型,它虽能消除佯谬,但却要破坏能量守恒且不能解释宇宙微波
背景辐射等,已经不再为人们所接受.
综上所述,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在膨胀,这是科学界公认的.经历
一个暴胀阶段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是一个成功的模型,其理论预言与
实验观测十分吻合.显然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学模型,且宇宙在时间
上可能有一个开端.这样看来,对于一个均匀、静态、无限的经典宇
宙学模型,其第二、第四条观点不成立.如果放弃这两条,也就自然
不会得出夜晚的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荒谬结论.

【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篇三: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古人认为的地球是不是等于我们现在认为的宇宙?

大体上是这样.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总是由近及远的.看到哪里,才能想到哪里.一百年前,我们甚至不知道银河系的大小.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方的,像一个棋盘,驮在一只大鳌的背上,漂浮于海面.天像一个锅盖,罩在大地上,星星像宝石一样镶嵌在“锅盖”上.于是就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说法.
古代西方人认为,天地像一个大鸡蛋,地球是蛋黄(因为在很早以前,西方人就知道大地是圆的),大气层是蛋清,镶嵌着宝石一样的星星的天空像蛋壳一样,包裹在“蛋清”的外面.
东西方相同的是,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个天体是在天与地之间,按照各自的轨道(本轮),与最外层的“天”一起,围绕地球运行.至于它们时快时慢(有些天体有时还会“倒行”),西方人就在它们轨道的大圆(叫均轮)上再加一些小圆(叫本轮),以此使天体运行与观测结果相符.这是阿波罗尼奥斯和托勒密干的.直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才把太阳放到了宇宙的中心(当然,我们知道,日心说也是错的.但对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到了18世纪,西方人开始怀疑太阳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因为如果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的话,遥远恒星围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就会达到甚至超过光速了,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认识银河,并由此开始猜测宇宙的结构了.当然,他们认为银河就是整个宇宙.这是东普鲁士的康德等人干的.
奇怪的是,直到这时,中国的天文学一直停留在浑天仪的阶段,始终没有进步.
到19世纪中期,终于有人用三角测量法测出了几颗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到20世纪初,由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初步得出了银河系的大小.但直到这时,人们仍认为,我们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埃德温·哈勃才把人类的目光投向了银河系之外.随着哈勃定律的发现,人们终于知道了宇宙究竟有多大.
但哈勃定律也给人类出了一个难题,既然星系距离我们越远,退行速度就越快,那宇宙最初时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个问题上,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人都错了(虽然按照广义相对论方程计算,宇宙必然膨胀,但爱因斯坦用一个宇宙学常数,强行“阻止”了宇宙的膨胀),他们认为宇宙本来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
用哈勃定律反推,宇宙最初必然是一个小范围.但当20世纪40年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时,并没有人重视它,有人甚至嘲笑它.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2.7K的宇宙背景辐射,才使宇宙大爆炸理论成为了“定量的科学”(这是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话,是谁记不清了).
按照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开始于120-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时间、空间和物质由此产生,宇宙开始膨胀.在膨胀的过程中,宇宙中的物质自组织化和结构化,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星系和包含其中的恒星、行星.由于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宇宙就应该是一个半径120-150光年的球形.所有的宇宙物质都包含在这个球形之中.
这与人类最初认识的地球及其外层的“宇宙”何其相似!
而我们的地球与我们的可观察宇宙相比,正如你的名字一样,是“宇宙里一粒沙子”.
当前的研究热点是,我们的宇宙究竟是球形的、平直的、还是开放的?形状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密度,而形状又决定了我们宇宙的命运.
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参考资料:《大爆炸探密》,作者:(英)约翰·格里宾【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篇四: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太空一号太空舱内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两个细线悬挂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呈悬浮状.实验二,拉紧细线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线的速度,小球以选点为圆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线长为L,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已知地球对小球的引力约是地面重力mg的0.9倍,则在两次实验中,绳对球拉力的大小是(  )

A.实验一中拉力为0
B.实验一中拉力为0.9mg
C.实验二中拉力为0.9+m
v

A、太空舱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小球相对太空舱呈悬浮状,小球受到的引力提供绕地球飞行的向心力,绳子拉力为零,故A正确,B错误;
C、实验二中拉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得:T=m
v2
L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篇五: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神7宇航员太空行走时背景里怎么一片黑啊?
我在电视中看的背景是一片黑,但是应该有“一闪一闪的星星”吧?
饿 宇宙中没这一说吧?

地球上的天空是蓝色的是因为有大气层的关系,大气层可以反射光.而太空中没有气体填充着,所以很黑.而没有星星,应该在于摄象机的问题.当时的焦距那么短,所以星星就成了一大块几乎透明的光斑,就无法看出来了.

【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篇六: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为什么“神七”宇航员出舱的时候背景上没有星星?
按理说没有了大气层的阻挡应该更清楚的看到星星才对啊?
为什么拍出来的“神七”宇航员后面的太空一颗星星都没有,漆黑一片?
rtimis的回答,可是按照月亮的例子来看,也不是完全看不到啊.隐隐约约还是有很淡的星星影子,可神七上连点影子都没有啊,我开始还以为是演习,结果是真的.
luoweishiwo的回答,对于你的回答我只能说:-_-|||,难道你不知道如果是理论上的完全真空,光甚至可以无限传播的吗?
大魔导士 树袋熊Inn 的回答,您的答案令人信服.3Q.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事实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能看到星星的,但你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却看不见!
这是因为电视摄像机动态范围不够造成的.
通俗地说,就是电视摄象机对强光和弱光同时响应的能力不够.
如果把画面调亮,让摄象机画面里能够看见星星,那么你看见的人和飞船就太亮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出来.
如果把画面调暗,让人和飞船亮度合适,那么星星就太暗了,看不见.
人自己在太空中看时,由于人的眼睛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既能看清楚飞船,又能看清楚星星.
这个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到过,当时很多人怀疑美国登月是造假,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说,为什么登月照片里没有星星.
道理是一样的:照相机的胶卷动态范围不够,不能在把人和近处景物显示清楚的同时又把星星显示出来.

篇七: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我国进行宇宙探索的相关资料

宇宙(Universe)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宇宙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宙的形状现在
宇宙大爆炸(5张)
还是未知的,人类在大胆想象.有的人说宇宙其实是一个类似人的这样一种生物的一个小细胞,而也有人说宇宙是一种拥有比人类更高智慧的电脑生物所制造出来的一个程序或是一个小小的原件,宇宙其实就是一个电子,宇宙是一个比电子更小得多的东西,宇宙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宇宙是无形的.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发展史可表示为一个右端开放的封闭曲面体,如右图.左端中心为爆炸奇点,向右延伸137亿光年,到达我们现在这个开口部.从左往右依次为:奇点、40万年的初期膨胀、近4亿年的黑暗期、出现恒星、星系和行星发展期、含有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加速膨胀期.
宇宙年龄定义:宇宙年龄(age of universe)宇宙从某个特定时刻到现在的时间间隔.对于某些宇宙模型,如牛顿宇宙模型、等级模型、稳恒态模型等,宇宙年龄没有意义.在通常的演化的宇宙模型里,宇宙年龄指宇宙标度因子为零起到现在时刻的时间间隔.通常,哈勃年龄为宇宙年龄的上限,可以作为宇宙年龄的某种度量.
宇宙年龄约为137.5亿年
  使用整个星系作为透镜观看其他星系,目前研究人员最新使用一种精确方法测量了宇宙的体积大小和年龄,以及它如何快速膨胀.这项测量证实了“哈勃常数”的实用性,它指示出了宇宙的体积大小,证实宇宙的年龄约为137.5亿年.
宇宙最大结构-史隆长城(33张)
  研究小组使用一种叫做引力透镜的技术测量了从明亮活动星系释放的光线沿着不同路径传播至地球的距离,通过理解每个路径的传播时间和有效速度,研究人员推断出星系的距离,同时可分析出它们膨胀扩张至宇宙范围的详细情况.
  科学家经常很难识别宇宙中遥远星系释放的明亮光源和近距离昏暗光源之间的差异,引力透镜回避了这一问题,能够提供远方光线传播的多样化线索.这些测量信息使研究人员可以测定宇宙的体积大小,并且天体物理学家可以用哈勃常数进行表达.
  KIPAC研究员菲尔-马歇尔(Phil Marshall)说:“长期以来我们知道透镜能够对哈勃常数进行物理性测量.”而当前引力透镜实现了非常精确的测量结果,它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确定的工具提供哈勃常数均等化精确测量,比如:观测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他指出,引力透镜可作为天体物理学家的一种最佳测量工具测定宇宙的年龄.
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运动,对恒星的位置有所影响.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是岁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根据对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独立地发现岁差并定出冬至点每50年后退一度.牛顿是第一个指出产生岁差的原因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绕着黄道面的垂直轴旋转,在空间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26,000年.
  在天球上天极绕黄极描绘出一个半径约为23.5°(黄赤交角)的小圆,即春分点每26,000年旋转一周.这种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首次算出日月岁差为5,035".05(历元1755.0),今值为5, 029".0966(历元2000.0).
  英国天文学家不拉德雷在1748年分析了1727-1747年的恒星位置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章动.月球轨道面(白道面)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章动的主要原因.白道的升交点沿黄道向西运动,约18.6年绕行一周,因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同一周期的变化.在天球上表现为天极(真天极)在绕黄极运动的同时,还围绕其平均位置(平天极)作周期18.6年的运动.同样,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也具有周期性变化,并引起相应周期的章动.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使得真天极绕着黄极在天球上描绘出一条波状曲线.
  除了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外,地球还受到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吸引,从而引起黄道面位置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使黄赤交角改变,还使春分点沿赤道产生一个微小的位移(其方向与日月岁差相反),春分点的这种位移称为行星岁差.行星岁差使春分点沿赤道每年东进约0".13.

篇八: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背景资料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
土地面积110位以后
耕地面积126位以后
草地面积76位以后
森林面积107位以后
3.森林资源的危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07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了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区,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4.北京地下水的污染.北京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危险.污染源主要来自人本身和自然界两个方面.从自然界来说,每一场西北风都要给北京带来大量的泥沙尘土,落到地面后被雨水夹带渗透地表,污染了地下水.人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自然界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北京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进河流.被污染的河水渗透河床及沿岸地表,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人为污染还来自超采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地下水中所含各种有害物质高度浓缩.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实行南水北调.但如果不注意解决地下水污染,即使将来每年十几亿立方米南水调进了北京,也可能抵不了地下水的被污染.何况那时北京的用水量将远远超过今天,北京水资源形势将因此更为严峻.
5.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多地少.1978—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以至人们把可耕地称为“保命田”.但近年来土葬成风,不但埋葬死人,还为早已去世的祖先造坟立碑,甚至为活人圈地垒空坟,导致良田抛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篇九:太空一日背景资料

可不可以利用暗物质的引力制作飞行器
我比较喜欢看一些有关宇宙的资料,有一天我无意看见暗物质,然后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说是暗物质有引力。我想 能不能利用暗物质制作一个像磁场一样的相互吸引或者排斥那样来制作一个飞行器。使飞行速度得到提高。

很有想法
但是暗物质在目前发现的作用是对抗引力,因此你的设想在目前看来前提不成立
我们对暗物质的了解还很少,因此也无法告诉你你的设想是否合理
好好学习吧~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