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创业 > 市场调查 >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共10篇)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一):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一、单选题1、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值反而减少,这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2、( )是实验结果具有高度确定性、可经验性的重要基础. A.可检验性 B.可重复性 C.可测量性 D.可调整性3、( )注重通过对第一手的信息的分析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A.社会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方法论研究4、( )是资料整理的第一个环节.A.资料的审核 B.资料的补充 C.资料的分类 D.资料的汇总5、实验室观察就是典型的(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观察6、社会研究的( )是社会研究的一般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A.方法论B.社会研究的方式C.社会研究的目的D.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7、在实验法的基本程序中,十分关键而又十分困难的一环是( ). A.查阅文献、确定研究问题 B.建立两变量因果关系的简明的假设 C.选取实验对象 D.在实验组中引入自变量,进行实验刺激8、( )是依靠第二手的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A.社会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案例研究9、参与式观察又称为(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局内观察 D.局外观察10、从程序上来看,( )是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A.确定研究课题B.设计研究方案C.资料收集D.资料分析、总结和评估11、主体部分是整个调研报告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大概要占到整个篇幅的( ). A.50%至60% B.60%至70% C.70%至80% D.80%至90%12、非参与式观察又称为(). A.实验室观察B.实地观察 C.局内观察 D.局外观察13、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是集中体现社会研究( )的一种书面报告. A.目的 B.过程 C.结果 D.方法14、( )是问卷法收集资料的基本工具和依据. A.计算机B.问卷C.邮寄D.访谈15、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本身的( )而导致的用样本值推论总体值时的误差.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随机性16、下面哪种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报告类型?() A.综合性的社会调研报告B.普通的社会调研报告C.专题性的社会调研报告 D.学术性的社会调研报告17、( )是资料整理的基础性工作.A.资料的审核 B.资料的补充 C.资料的分类 D.资料的汇总18、结果变量又称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原因变量 D.实验刺激19、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的测量.A.性质或类别 B.等级或顺序 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 D.比例或比率关系20、资料标准性的审核是指( ).A.将错误的资料剔除掉,以保证资料的质量B.检查调查得来的资料中有没有不合理以及相互矛盾的地方C.检查整体上的完整性和检查已收集上来的调查资料每一份是否完整D.检查资料牵涉到的计量单位、使用的名词或者对定序资料进行的分组是否规范一致二、多选题1、集体访谈除了常见形式焦点访谈外,还有三种特殊形式,即( ). A.专家法 B.头脑风暴法 C.反头脑风暴法 D.德尔菲法 E.反德尔菲法2、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观察 E.参与式观察3、访谈员的表情关键在( ). A.眼 B.耳 C.鼻 D.口 E.脸4、设置记录单位的原则包括( ). A.穷尽性 B.互斥性 C.系统性 D.客观性 E.逻辑性5、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 ). A.实验室观察 B.直接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间接观察 E.参与式观察6、提问的控制应注意以下方面( ). A.语调提高 B.语调转换 C.题目转换 D.对问题的重述和追问 E.掌握发问与插话的时机7、根据访谈员与被访谈人的交流方式,访谈法可分为( ).A.个别访谈 B.直接访谈 C.集体访谈 D.间接访谈 E.结构式访谈8、从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方向看,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E.非直线相关9、根据测量内容的数学特征的不同,可以把社会测量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包括(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性测量 D.定距测量 E.定比测量10、间接观察的类型包括( ).A.局内观察 B.局外观察 C.痕迹观察 D.行为标志观察 E.实地观察11、从变量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D.复相关E.非直线相关12、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取决于( ). A.如何提前做记录 B.如何客观地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C.如何正确和详细地做记录 D.如何科学地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 E.如何系统地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13、观察法的步骤包括( ). A.前期阶段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整理分析观察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E.计划阶段14、根据观察的程序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E.参与式观察15、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 ). A.目的 B.封面信C.指导语D.问题与答案 E.其他资料16、一般说来,访谈大致可分为( )等几个步骤. A.准备访谈 B.进入访谈 C.进行访谈 D.结束访谈 E.访谈后活动17、根据报告写作的视角不同,社会调研报告可以分为( ). A.综合性的社会调研报告 B.专题性的社会调研报告C.单视角的社会调研报告D.复视角的社会调研报告E.全视角的社会调研报告18、反映离散趋势的测量法主要有( ). A.全距 B.标准差C.平均数D.异众比E.四分位差19、社会研究中研究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主要有(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相关分析法 D.访谈法 E.问卷法20、下列哪些步骤是完成研究目的的基本工作?()A.查阅文献、确定研究问题 B.建立两变量因果关系的简明的假设 C.实验对象的选择 D.自变量的引入 E.撰写实验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二):

社会调查方法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1.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涵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2.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它包括:课题的确定及其方法;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范式;分析单位;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假设;研究的理论结构;社会测量;概念的操作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诸如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二是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诸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法、会议法等.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它包括: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3.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深刻;第二、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备和科学;第三、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调查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第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社会现象的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4.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第三、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研究成果要用数据、资料说话,观点、意见、建议不能凭空臆造;第二、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第三、调查结论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3)系统性原则.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注重调查对象的整体性;第二、界定系统的界限应明确清晰;第三、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于外在的联系;第四、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第五、要注意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
  5.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调查与研究比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社会调查研究为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
  6.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1)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口、文化,其中对文化的理解是难点.掌握自然环境、人口、文化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关系.
  (2)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类型有:社会中的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阶层、民族、社区等.
  7.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2)根据调查研究的时序,可划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3)根据调查研究的性质,可划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指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得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在实地调查搜集资料方面,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中,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概念和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它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由此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定量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现象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是说明事物是什么,
  量的规定性则是说明多少的问题.只有对社会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某些事物.定量研究虽被广泛重视,但有些社会现象还无法进行定量研究,有些社会现象也只能进行粗略的定量研究,精确程度不高.因此,社会调查研究类型的发展趋势是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定性出发,经过量化过程,再返回到定性,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目的.
  社会调查法的内容
  社会调查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是什么?弄清社会问题.
  2、为什么?寻找问题原因.
  3、怎么办?寻找解决方法.
  社会调查法的作用
  1、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专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揭露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改革提供事实依据,为实现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管理和预测服务.
  3、明了社会现状,发现新的研究专题、先进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理论,从而推进该领域工作的科学化.
  社会调查法的实施
  1、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四要素
  (1)调查什么?
  (2)谁去调查?
  (3)向谁调查?
  (4)怎样调查?
  2、明确社会调查研究专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发现、提出社会问题,确定社会调查研究专题.
  (2)确定谁去调查?向谁调查?调查什么?
  (3)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具体设计,解决怎样调查的问题.
  (4)收集资料.
  (5)分析资料.
  (6)结论与建议.
  (7)理论思考与讨论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三):

谁有2011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证据学》作业1答案     
一、问答题     
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研究证据学,其核心就是要紧紧抓住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这两个关键内容,学懂弄通后,案件的事实就迎刃而解了.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证据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是证据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还是发展证据学的基本动力.    
2、如何正确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答:要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出正确的公正的评价,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抛弃了法定证据制度中的封建特权,废除了刑讯逼供的证明方法,确定了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担任的原则,使被告人获导了辩护权.自由心证制度还实行双方当事人对等辩护的原则,能使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辩论,形成其内心确信,然后对案件作出裁判.这是历史上构进步,对诉讼制度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使法官摆脱了法定证据制度那些繁琐规则的束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良心对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从而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它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自由心证制度是确认有审判权者即有真理的原则,它为法官利用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是自由心证制度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评价证据价值上及其价值的选择上,给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法官依良心、理性“自由”地判断证据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审判官自由判断.”但紧接着第319条又规定,当被告人的自白成为对他不利的唯一证据时,法官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根据.上述这些法律上或理论上对法官自由判断权的限制,都体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际经验,从而使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物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真实性更大.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    
物证的证明力按照物证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两种情况说明:一种情况是,凡有一定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外部特征,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的.所谓外部特征,是指本证物的外部形态、规格、大小、结构.商标、图案.出厂日期等特殊的标志.另一种情况是,凡没有一定的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属性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例如:各种毒杀案件中所使用的毒品、毒气,就是通过技术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确定的属性的同一性,来认定案件事实.    
4、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对证人的询问应由指定的办案人员进行.为了保证证言的客观性,询问证人时不能少于两名办案人员.    
(2)询问证人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拟订询问提纲,认真分析案件,尤其是对询问的重点要明确,还要对证人与本案和本案当事人的关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3)询问证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好到证人所在的单位或在本人住所进行.询问时必须出示询问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可通知证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    
(4)询问证人必须个别进行,不许采用讨论会、座谈会的形式启发诱导进行询问.    
(5)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实事求是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6)询问时,还要查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情况,以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不得启发、诱导、指名问证,要让其全面、客观地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然后,再根据询问提纲要解决的问题,向证人提问.    
(7)询问证人要制作询问笔录,并交给证人核对或向他宣读,允许补充、修正.在承认无误后,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捺手印.    
(8)询问未成年证人时,要有他父母或监护人在场,要选择他们习惯的场所.询问的方式也要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尽量消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询问聋、哑的证人,应当有懂得聋哑手势的翻译,并且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    
5、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各是什么?    
答: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即只有一个直接证据,而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据以认定案件事实.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6、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     
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反映在真与假的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办案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审查、判断.(1)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感受、记忆、陈述三个阶段,判断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即使一个如实提供证言的人,其陈述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客观真实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证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感知、记忆和陈述的过程.(2)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如果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本身无关联,即使在内容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无证据价值.(3)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程度.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4)审查认定证人的品格、操行对其证言是否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凡是品格、操行一贯优良的证人,其证言则具有更大的真实、可靠性;反之,其证言的真实、可靠性较弱,即证明力不强.(5)审查、判断证人的作证能力.证人的作证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基本是相适应的.(6)综合对比,实物验证.任何一份证言必须要经得起实物验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件的质量得以保证.    
二、选择题     
ABCD
B
ABD
ACD
ABC
ABCD
A
A
BCD
A    
三、案例分析(题目见作业册,答案只提供答题思路,具体内容自行发挥)
三、1、(1)、被告人詹国平的辩解为直接证据;而物证(如收缴的赃款、现场遗留的桶、鞋以及尸体等)、证人证言(如姜晓霞、李青等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视听资料(如电信局的通话记录)都是间接证据.    
1、答:(1)本案中全是间接证据,没有直接证据.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是间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    
(2)答案要点:要答出起码2个要点a 孤证不能定案,但如果案件都是间接证据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符合一定的适用规则,同样可以定案.(答出完全靠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 b 赋予被告人沉默权,不会必然导致漏罪.(注意展开分析).     
2、答:在本案中,主罪中作案工具的照片和次罪中现场照片及用于作案的氧气瓶的照片是传来证据,因为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是经过了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对无法直接取得物证的固定,所以属于传来证据;其他为原始证据,因为它们都是来源于案件的第一手的材料,都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主罪中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被告人的口供和次罪中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为言词证据,不论记载方式如何,它们都是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是言词证据;其他为实物证据,因为它们都是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主罪中被告人的口供和次罪中被告人的口供为直接证据,因为它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因此是直接证据;其他皆为间接证据,因为它们都是无法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属于间接证据.    
 
   
《证据学》作业2答案     
问答题     
1、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    
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是横跨两大法域的综合概念.因为,实体法的抽象规定和一般原则要落实到具体案件上,就必须对实体法规范的要件事实进行证明.从实体的规定上说,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从形式的规定上说,证明则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这一点,是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法中的证明的共同特征.三大诉讼证明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采用逻辑椎理.司法认知和推定等方法.另外,三大诉讼证明的主体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司法机关或者司法人员.当事人和律师.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原告不承担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责任.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不以诉讼地位的特定化决定证明责仟承担的主体,而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    
第二,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证人证言等,是三大诉讼共同的证据种类.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特有的证据种类;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种类.需指出,刑事诉讼法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分解为“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两项.    
第三,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对证明标准,我国三大诉讼法采取的术语不同.《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事实清楚”,与刑事诉讼法相比,少了“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是“证据确凿”,与刑事诉讼法相比,不仅没有“事实清楚”的要求,而且也没有“证据充分”的要求.    
第四,证明对象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有关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的事实;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民事纠纷产生和发展的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事实;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    
第五,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由于证明程序是诉讼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诉讼程序具有一致性,所以,三大诉讼程序的不同决定了相应的证明程序也不同.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是侦查和审查起诉程序,如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规则体现在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之中;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明程序规则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调查收集证据等.    
2、我国关于证明责任问题有哪些立法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没有提到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这一词汇,只有在《行政诉讼法》第32条明确提到了“举证责任”的概念,但是该条文并没有揭示举证责任概念所包含的意思.不过,我国三大诉讼法实际上也建立了证明责任制度,表现在立法上,有如下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去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行政诉讼法》第32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3、推定与证明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联表现在:     
  A.在特定情况下,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之所以是这样分配而不是那样分配,其原因主要在于推定的客观存在.    
  B.推定能够改变证明责任的证明对象.当事人之所以可对此事实而不是彼事实负证明责任,关键的原因在于在此事实与彼事实之间有推定关系存在.    
  C.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转移和变化.在诉讼过程中,证明责任之所以能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转移,其原因就在于推定发挥了作用.    
4、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诉讼是司法机关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关系,对各种纠纷和犯罪现象进行揭示、证实、处理(惩罚)的一种司法活动.诉讼法就是对这些诉讼活动的制度化、条文化和法律化.那么,什么是诉讼制度呢了法律对于诉讼活动的任务、原则、程序、原告、被告的权利和义务,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任务,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规定,这种规定的总称就是诉讼制度,也就是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总和.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它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度.当然证据制度并不是完全被动和消极的,它可以影响并反作用于诉讼制度.总之,二者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5、在证明中如何体现诉讼证明的真理性和正当性?     
答:只有对案件事实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导致对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判决结果.但是,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证明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可能完全吻合.所以,就证明结果的真理性来说,只能达到一种相对的真实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主观的认识结果必须完全符合客观情况,认识才具有绝对的真理性.但是,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我们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主观和客观的两极对立永远无法消除.因此,作为主观的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或者客观发生的事情,只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性,在诉讼证明领域,证明结果也只能达到一种相对性.    
  第二,诉讼证明制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结果的相对性.在诉讼领域,案件事实必须通过证据来证明,但是,证据本身仍然要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而其他证据的真实性要其他证据证明,因此诉讼证明从逻辑上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人类的理性会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让无限推演的证明活动停下来.这是因为人们具有共同的知识框架或背景,是不用证明即可接受的经验规则.而经验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所以诉讼证明的结论,也只能是相对的.    
  第三,法律价值的冲突和协调也造成了证明的相对性.一种诉讼程序不仅要追求对案件事实的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在正义、秩序、效率等价值之间做出适当协调,如果以牺牲这些法律价值为代价,则会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    
  第四,司法活动与科学研究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司法活动的证明对象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包括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科学研究揭示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因而可以轻易地进行检验,司法活动证明的对象具有不可回复性,一旦发生,根本无法将其复原;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司法活动在此之外,还要协调各种价值;科学研究可以采取人类所能承受的各种手段,甚至不计成本,而司法活动则必须使用法律允许的手段,而且有严格的期间、甚至人员限制.    
  司法活动不仅要靠国家的强制力来维护,还要靠它的理性来维护.这种理性,一方面,存在于诉讼证明的相对性之中,因为相对性蕴含着绝对性,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靠诉讼证明过程的正当性实现的.所谓正当性,就是在伦理上具有道德性.正当性有时又称为合法性.具体来说,诉讼证明的正当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证据要合法,也就是说证据要具有证据能力或者可采性.证据合法,包括两个方面:来源合法与表现形式合法.    
  其二,证明的程序必须正当、合法.由于证明的程序就是诉讼程序,所以,诉讼程序必须体现一定的法律价值,遵守一定的原则,而且,依据这些原则建立的诉讼程序必须在实际的证明过程中被遵守.就严格的法律调查和事实认定过程来说,举证、质证、辩论以及评议等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实际上证明结果仅具有相对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正当性,才能最终具有合理的可接受性.    
6、我国证明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从三大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即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是我国证明标准的最大特点,即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这与国外实行的不同诉讼有不同证明标准的多元化标准有鲜明区别.    
我国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说明对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的要求不但是一致的,而且都是很高、很严格的.将所有案件的结论都建立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无疑是好的.但是,尽管设定这种统一化的证明标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设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实际上,一些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开始对这种一元化的标准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否定一元化的证明标准,实行多元化的证明标准,是符合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要求的.    
我们认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继续实行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但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则有必要降低证明标准.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可以参考国外通行的“优势证据”标准确定,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则应介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或者接近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二、选择题     
C
AD
C
D
ABD
B
C
A
C
A    
三、案例分析(题目见作业册,答案只提供答题思路,具体内容自行发挥)    
1、答:(1)本案的法定证据种类有:a物证(包括查获的部分走私集成电路、缴获的全部贿赂物品等赃物)它们以物质的存在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属于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    
b书证(伪造的发票、审计部门的查证报告),以其所记载的内容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即走私的数额.c 证人证言 d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在本案中主要是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即对走私和受贿事实的供述.    
(2)上述证据中,直接证据主要有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它能够直接证明主要犯罪事实.    
间接证据包括物证、书证(伪造的发票、审计部门的查证报告)、证人证言以及鉴定结论.这三类证据都是间接地证明案件的事实,其中物证和书证只能证明案件的结果.    
2、答:(1)本案中的县工商局应承担举证责任.因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说明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被告承担.从理论上讲,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说,被告是处在主张者的地位上的:行政机关有举证能力;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能有效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这些也都说明应该由工商局承担举证责任.    
(2)本案中应当证明的事实包括:a 县工商局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和权限的事实,即应当证明它有无对非法变更经营范围以及不申领特种经营许可证而进行营业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权限,还应当提供所依据的有关的规范性文件;b 刘某是否实施了被处罚的行为,即刘某是否实施了县工商局加以处罚的非法变更经营范围以及不申领特种经营许可证而进行营业的行为;c 县工商局的行政处罚符合法定程序;d 县工商局的处罚目的正当;e 该处罚行为与刘某的违法行为的情节、性质相适应,无显失公正的情形.     
3、答:本案中原始证据是(1)证人证言(2)法院的民事判决书(3)石油管理局的证词,因为它们都是来源于案件的第一手的材料其中(1)和(3)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2)是来源于原始出处;传来证据是(4)法院调查和庭审笔录,它是对案件事实的部分证据的固定,不是第一手的材料,因此是传来证据.    
本案中言词证据是(1)证人证言,它是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是言词证据;实物证据是(2)法院的民事判决书(3)石油管理局的证词(4)法院的调查和庭审笔录, (2)和(3)是书证,其中(3)石油管理局的证词这种证据由于证人证言的主体应该是自然人,所以单位不能作为证人,(3)也就不是证人证言而是书证.(4)是物证,它们都是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所以是实物证据.    
本案中的直接证据只有(4)法院调查和庭审笔录,是对整个案件证据的固定,它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因此是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1)证人证言(2)法院的民事判决书(3)石油管理局的证词,因为它们都是无法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属于间接证据.    
4、问题一:本案中,公安机关收集的法定证据包括:(1)物证(作案工具面包车、联络工具手机、赃物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它们以物质的存在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属于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犯罪行为实施的方法和手段.    
(2)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张某和王某的供述),在本案中主要是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即对贩卖珍惜动物皮革事实的供述.    
(3)证人证言(马某的陈述),马某因为非本案犯罪嫌疑人,因此其所作的陈述不能作为口供而作为证人证言对待.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四):

2013秋华师《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A》在线作业答案
1. 社会调查中对资料的处理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
A. 资料的审核
B. 资料的复查
C. 资料的整理
D. 资料的汇总
E. 资料的清理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自填问卷法的优点的有( )。
A. 节省时间和精力
B. 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C. 回收率很高
D. 可避免认为误差
要对得上上面的题目哦

华师的是随机作业,每个人的题目都不一样的,所以要现做的。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五):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如何建立假设命题?假设运用得范围?典型调查时要选择典型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要建立一个假设,首先你得选择你得研究课题,在课题确定之后,通过二手资料及访谈等方法来了解目前这个课题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可以确定出你需要研究的课题点,也就是你通过研究想要得出什么结论,有了这个之后,才可以进行假设,其实说白了,假设就是你最终的结论,只是还没经过验证.
然后在选择典型调查时,需要选择在你研究课题方面非常典型和突出的对象
而观察的原则就是要尽量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观事实的进行观察记录,它的优点就是可以获取直接的资料,缺点是再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主观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六):

我身边的文明社会调查活动,形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七):

急求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题是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

应用写作作业1和作业2
一、结合实例谈谈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
(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是说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中 心,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把问题说清楚,而不能把关系不大甚至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中去 ,使写出的文章多中心、多主题,集中,是说一篇应用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应是全文 的统帅,应对文章内容有制约作用,全文要不枝不蔓,紧扣这个中心.明确,是说文章的中心意 思,作者的意图和主张是什么,要使读者一看便知,而不必费心揣摩,文艺作品所讲究的曲折与 含蓄,恰恰为实用型文章所排斥.
(二)材料多样,真实有力,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真 实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有力是实用型文章的材料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
(三)结构合理、谨严固定,简单地说,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材料,实用型文章应该是一种逻辑构成,而逻辑构成则要讲求谨严性,而不能流于松散无序,文章首尾圆合,衔接紧密,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则是文章结构谨严最起码的 条件,也是对应用文结构最基本的要求.固定是实用型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遵照固定的模式写作,材能把文章写的规范,也才能使写出的文章便于阅读,易于发挥实际效用.
(四)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的要求,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任何文章的语言,都应当具有简明性,所谓的语言简明性.所谓的语言就 是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材料,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明白白地传递给读者,平易即平实自然,晓畅 易懂,语言的平易首先表现在用语的直白上,另一层意思是用语朴实,应用文特别是用于工作的应用文大都应当带有一种庄重的风格,而语言的庄重正是形成文章的庄重风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结合实例谈谈行政公文的主要特点.
答:具体地说,公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法定性,公文是由法定机关或组织制发,代表着法定机关或组织的意图,在法定机关或组织 的权限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政策性,公文是外观公务问题的工具,其内容必 须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惟有如此,才能借助于公文这一有力的工具,把党和 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3、实用性,公文的针对性强,内容越 是明确、具体,就越能得到受文机关的重视,实际作用也就越大.
4、时效性,是与实用性联系在一起,制发公文是为了处理公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而公务问题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所以,对公文的制发和实施通常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公文的效用也常常是有时间限制的.
5、规范性,公文不是可以任意撰写的文种.为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构成体式,国家有关部门都作过严格规定.公文的拟稿人不得随心所欲地使用文种名称、设置行文关系或更改其固定的制发程序和构成体式.
三、在以下四个公文文种中任选两个文种,进行写作练习.
1、函
昌吉州信达物业公司关于 申请拨款维修36号小区住宅楼的函
昌吉州房管局:
昌吉市36号小区1-10号住宅楼是八十年代初建设的,不少门窗破损,屋顶漏水严重,墙面需要粉刷.为了保证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请拨给房屋修缮费30万元.
昌吉州信达物业公司
二00六年三月二日
2:请示
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
XX市经贸委:
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 日至X月X日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 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请批示.
应用写作作业2
一、 结合实例,谈谈撰写讲话稿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请学员结合课本P108页的相关例文谈 )
答:撰写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要强. 2、主题要集中鲜明. 3、内容要吸引人. 4、语言要通俗生动.
二、结合实例,谈谈撰写述职报告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
答:述职报告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某一个阶段 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或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撰写述职报告应做到如下几点: 1、内容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反映工作情况,客观公允进行自我评价. 2、表述要具体实在.多方面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要有具体事例,体现工作实绩. 3、详略要得当,重点突出.全面反映某个时期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有所侧重,即在主 要工作完成情况说明上多一些笔墨.
三、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述文章进行分析.
1、调查报告
例文:——XX青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
简析:这是一篇反映农村社会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这篇调查报告着眼于我国当前青年农民的精 神文化生活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予以重视的方面.因此,在选题上把握了社会热点 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在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问卷方式,并结合访谈,增强了调查的科学性.调查报告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当代青年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使人们能较为全面、系统 地了解当今青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报告主要采用横式结构,兼用对比式,通过分析比较 ,概括出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八大特点,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的若干措施.整篇报告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真实可信,结果明确,有较强的说服力.
应用写作作业3
一、结合实例,谈谈撰写求职信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撰写求职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力求简洁凝练,避免长篇大论、繁冗琐细; 2、要力求平实直白,避免故作高深或故弄玄虚; 3、要力求条分缕析,避免杂乱无章; 4、要力求准确、顺畅,避免出现病句、错别字;
5、要力求语气真诚自然,避免矫揉造作; 6、要力求方面整洁、美观,避免书写不清或随意涂抹.
二、结合实例,谈谈产品说明书的主要作用和特点.[请学员结合课本P184页的相关例文谈]
答:(一)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消费 2、传播知识 3、宣传企业
(二)产品说明书的特点是与其文体特征和具体功用联系在一起的,主要体现为:
1、内容的科学性 2、表述的通俗性 3、层次的条理性
三 、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述文章进行分析
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例文:××市商业局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这是一篇由下级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上报的分析报告,属上行文,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互等首先概述基本情况,说明了总体情况,主题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情况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对年度财务 情况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对年度财务情况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正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内容齐全,说理透彻,建议科学合理 ,是一篇较好的分析文章.
四、在以下两类文体中分别选择一个文种,进行写作练习.
例文: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买卖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望共同遵照履行:
一、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
品名 规格型号数量单价 总价
金额总计(大写):
二、交货日期:
三、交货地点、运输方式:
四、质量要求:
五、验收方法及提出异议期限:
六、结算方式及期限: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九、其他约定事项:
十、本合同经买卖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十一、本合同一式二份,由买卖双方各执一份.
买方:(签名盖章) 卖方:(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应用写作作业4
一、结合实例,谈谈撰写已民事起诉状的“事实与理由”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1、民事诉状的事实与理由诉状的核心,是司法部门进行正确裁决的根据和基础,一般要分 开叙写,事初是提起诉讼,实现诉讼请求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根本,叙写事初,应当写明原告,被告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以及双方发生民事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 ,经过情节,结果,叙写事实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事求是,即不夸大,也不缩小,2、应当围绕诉讼请求叙写,三是即要反映案件的全貌,又要突出重点,理由是对事实的概括与评说,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应当依事论理,写明被告实施的侵权行为及性质,及已经造成的损失 与诉讼请求,如条件许可,还应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阐述理由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事论理 应当以事实为根据,抓住重点,二是依法论理应当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款,三是理由就当与事实, 诉讼请求一致,不能出现矛盾.
总之,各部分内容的叙写就当相互照应,前后一致,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二、结合实例,谈谈读书笔记的作用.
答:具体地说,读书笔记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帮助记忆
2、帮助理解
3、存贮资料
4、锻炼思维,引发思考
三、在以下三个文种中,任选两个文种,进行写作练习.
范例1:启事
××中学招聘教师启事
××中学隶属于××市教育局,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因办学发展的需要,需向社
会公开招聘老师若干名.
一、所需学科: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
二、招聘条件: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
45周岁以下,高级、特级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待遇:凡被聘用者,可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家属工作、子女入学问题学校帮助解决安排
,年薪和待遇从优.
四、报名办法:凡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等复印件,近期照
片两张,在××月××日前寄往××市教育局人事科.
初审合格者,通知面试试讲.

联系地址:××省××市教育局人事科
联系人:XXX
电话:×××××××
网址:×××××××【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八):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实验法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九):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以下是两个抽样调查案例.(1)某普通高校二年级有学生2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
(1)某普通高校二年级有学生2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2)某城市有居民10万户,拟从中抽取5000户进行生活水平调查.
请问:应分别选用何种抽样调查方法最为简便适用?理由是什么?【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

你好
(1)随机抽样,因为学生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
(2)分层抽样,因为整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比如收入不同,年龄不同,要分类型抽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十):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具有哪些特点

整体性。社会学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整体的思想由来已久。社会学的整体性同时体现在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上,也反映在研究方法上。 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学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有两层含
义,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 问题时,总是联系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中多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察的。同时,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常常结合着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各个有关的专门学科的成果,来作综合的考察。 动态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就是指出它们在运动流程中的规律,即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证性。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表现在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行为是人们最普遍、最经常的活动,人们的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的,也就是说,社会学从人们的实践表现入手来探讨其规律。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特征还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社会学在自身形成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发展与完善了各种社会调查理论、方法、技术,从而使之成为社会学研究 的基本特色,并为社会学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条件。
总之,立足于整体的有机性,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 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