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电脑教程 > 常用技巧 > 景行行止(共10篇)

景行行止(共10篇)

景行行止(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正确读音是嘛?

gao shan yang zhi,jing hang xing zhi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景行行止(二):

景行行止怎么读

  景行行止(前一个读“hang”,后一个读“xing”)
  简介
  “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出处和典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前一个读“hang”,后一个读“xing”)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一个崇高得可以,一个直白得可以.对“止”,都解释为语助词,看来没有什么意义.  高山景行,现在缩略成为成语.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或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另外,“景行行止”这句话中的读音有些分歧,第二个“行”从读音到释义都没有什么问题,分歧在于第一个“行”字,目前所能见到的,主要有三个读音:háng、xíng、xìng.读háng,显然把景行直接解释了大路;读xíng,也显然是把景行直接解释为行为正大光明(把行读作xìng是旧读,如品行、言行、德行、罪行、兽行等,现在都读xíng了).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辖》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译文:  车辖转动间关响,少女出嫁做新娘.不是饥来不是渴,盼和美人结鸳鸯.虽然好友不太多,一起宴饮喜洋洋.  平地树林多茂密,长尾野鸡树上栖.漂亮姑娘及时嫁,带来美德好教益.一起宴饮多快乐,永远爱你不厌弃.  虽然酒味不太好,希望喝得别太少.虽然桌上没佳肴,希望大家都吃饱.虽无美德来配你,请来唱歌把舞跳.  登上那座高山腰.砍下柞树当柴烧.砍下柞树当柴烧,树上枝繁叶又茂.今天相遇多美好,了却相思乐陶陶.  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四匹马儿跑不停,六条缰绳谐如琴.见你车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

景行行止(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

  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诗在《小雅》里,“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áng.“行止”的“行”就读xíng.  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随)之.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诗经原文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译文
  车舝转动间关响,少女出嫁做新娘.不是饥来不是渴,盼和美人结鸳鸯.虽然好友不太多,一起宴饮喜洋洋.  平地树林多茂密,长尾野鸡树上栖.漂亮姑娘及时嫁,带来美德好教益.一起宴饮多快乐,永远爱你不厌弃.  虽然酒味不太好,希望喝得别太少.虽然桌上没佳肴,希望大家都吃饱.虽无美德来配你,请来唱歌把舞跳.  登上那座高山腰.砍下柞树当柴烧.砍下柞树当柴烧,树上枝繁叶又茂.今天相遇多美好,了却相思乐陶陶.  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四匹马儿跑不停,六条缰绳谐如琴.见你车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一段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编辑本段成语辨析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景行行止(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常用来比喻什么【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用来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景行行止】

景行行止(五):

景行行止读音意思

高山景行 :
ɡāo shān jǐnɡ xínɡ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止:语助词),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jǐnɡ xínɡ xíng zhǐ

景行行止(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音怎么读?
读HANG还是XING

都读"行为"的xing.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景行行止(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什么意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景行行止(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止”应当怎样理解?

“止”通“之”,引申代指崇高的德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使得本来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景行行止(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两种解释?
我知道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孔子的话,我想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至”解释为遇到,就是说虽然不能够当面相遇孔子,但是我对他老人家还是很向往的.一种是把“至”解释为达到,就是说虽然我不能够达到孔子那样的高度,但是却依旧向往孔子的思想,渴望获取孔子那样的涵养.希望打架有益教我!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景行行止(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世家赞》的全文解释及重点词的注释.

太史公曰:《诗》有之①:“高山仰止②,景行行止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④,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⑤.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