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地理地质 >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有关计算

你是想要什么呢 给你点公式吧 关于时区和区时的
东加西减应该知道吧
已知和所求都在东时区 区号大的在东 东加西减
已知和所求都在西时区 区号小的在东 东加西减
已知和所求一东一西 知东求西减 知西求东加 东七区比东8区晚一个小时
举几个例子
如果北京时间10点 求东九区区时 加一个小时 11点
求东二区 减6个小时 4点
华盛顿时间 西五区 减13个小时 昨天的21点
已知经度数推算时区的时候
已知经度除15 余数<7点5 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 >7点5 相除所得整数加一为时区数
可以根据时区数算区时
还有一种方法 它已知经度东经35°地方时是8点 求西经25°的地方时
东经35°与西经25°差60个经度 60除15等于4 西经25°在东经35°西侧 所以减4个小时 4点
求东经62°的地方时 两条经线相差27个经度 27除以15 等于1余8 余数×4分钟 1小时32分 加1小时32分 9点32分
已知一个地方经度求另一个地方的时间
两个地方的经度都在东经 则经度数相减 所得数除15 整数为小时 余数×4为分钟 所求在已知东面则加 西面为减 都在西经和它一样
一个东经一个西经 经度数相加 所得数除15 整数为小时 余数×4为分钟 所求在已知东面则加 西面为减
记住东加西减
自己总结的 看的懂不【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二):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汇总,表格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23°26′S----0°----23°26′N(即南北回归线之间)③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②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5、\x09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特点:①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③晨昏线不断西移,西移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④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⑤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时,为夏至日、冬至日.
6、\x0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最后转化成小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原则:东加西减
7、\x09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15°经度,相邻两时区相差一小时.
时区=经度/15° 余数>7.5 为商+1;余数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三):

地理必修1高一第三节详解: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速度的角速度是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线速度是平均30千米/秒.地球自转速度的角速度是除极点外均15°/小时,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是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四):

求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的详细讲解.

地球的运动专题知识点
一.相关计算
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
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3.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4.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要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5.昼夜长短计算: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6.太阳直射点的确定: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二.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1、识记二分二至日北纬20°、40°、60°的昼长时间
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一半球,该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直射点想北移动,北半球昼长递增,南半球昼长递减;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递增,北半球递减.
3、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越大.
三.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在北半球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北半球始昼纬度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反之.
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要学会画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图)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考虑两个要素:昼长和改变的太阳高度数)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在没有标注数值的情况下,最大圆默认为晨昏圈.
4.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五.其它知识点: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o到23.5o间变化.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
2、赤道:赤道上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始昼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数的两倍.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五):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 地球的运动方面 最好能说明选用的公式 和简单的过程
11、当北京时间为9月15日,(1)求东3区 东经(日本)区时.(2)求伦敦、华盛顿的区时.(3)求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的区时.

12、9月12日上午8点,从北京出发飞往纽约(西五区),飞行时间需8小时,到达纽约的时间为?

13、从圣彼得堡(北纬60° 东经30°)起飞,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五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为?

14、飞机由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旧金山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为10月1日15时,问飞机飞行了多长时间.
不要有答案,万一被老师问起来怎么办.
能否加一点简单的过程 和字母代表的含义等等
多谢各位专家大神了!

11题没有北京时间,无法计算
12题两时区相差13(8+5)个小时,北京时间8点,飞行8小时,为16点,纽约晚13小时,所以为3时
13题圣彼得堡为东2区,与哈瓦那相差7小时(2+5),到达时圣彼得堡为19日2时,哈瓦那为18日19时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六):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答案 对地球自转描述正确的是A绕假想的地轴运动,时快时慢 B除极点外地球包面个点自转角速度匀为1小时15度 C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D地轴的延伸方向,正好指向北极星【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B除极点外地球包面个点自转角速度匀为1小时15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七):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怎么求?

昼长就是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光照图中昏线所在地方时减去晨线时间(记住两个都是以昏线地方时为标准)
光照图中找到太阳直射经线并计算出他的经度,一般来说光照图中都是标出0°经线(不会计算的话追问我)算出直射经线与北京时间经度(120°)的差值除以15得出相差时间.然后东加西减,算出北京时间.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八):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 地球的运动方面
具体公式在P18-19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或-”时间差 可能也还需要别的公式.
1、已知120°E,地方时为11点,求140°E地方时.

2、已知20°E,地方时为1点,求40°W地方时.

3、已知80°W,地方时为16点,求70°E地方时.

4、已知150°E,地方时为8点,求此时为6点的经线.

5、已知120°W,地方时为9点,求此时15点经线.
地理老师非常狠啊,求救.

1、12:20
2、前一天的21点
3、第二天2点
4、120°E
5、30°W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九):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部分一些规律的总结
比如说,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时顺序和方向、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几种情况等等
希望有经验的哥哥姐姐们提供一下、就是平时做题积累起来的那种规律、再做题时就可以直接用的、、、

你是走高考吧,那就把你们省份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地球运动部分题目研究下就行.
平时考试的考点跟高考不一样,要掌握平时所有的知识点就比较繁琐而且也没有太大必要.
一般来说高考考察时区计算比较多,太阳高度角计算几乎不考,时区计算往往是晨昏线四个点(与赤道交点6和18点,与纬线圈切点0和12点)和两条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日出为夏季东北升西北落,冬季东南升西南落,日影与日出方向相反.
多做你们省份近五年高考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十):

我对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的区时换算有点弄不明白,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这个时区共同使用的区时.
时区的换算方法有:
1、时差计算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都在东时区或者都在西时区,两地的时差是时区数相减.
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时区差是时区数相加.
2、经度与区时换算
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差4分.相差几度,时差就是4分钟乘以经度差.
每个时区15经度,经度数除以15,余数小于7.5度时,商是多少,时区就是多少;余数大于7.5时,商+1=时区.
3、15度乘以时区数=那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
4、时区换算时,注意日期的加减.东半球时间早于西半球.
180度经线是东西12区的共同中央经线,时间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找实例验证一下,有助于弄明白上述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