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汇编5篇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汇编5篇

论文致谢词一般是用于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的结尾处,主要作用是表对导师或者某些辅导的感谢之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汇编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本文深层次探讨了作为企业核心管理部门之一的办公室,怎样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实效性,以及从这个纬度涉及到的企业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和支撑企业长期更有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发展;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途径研究。

  前言:

  在企业办公中,办公室工作具有服务性、综合性、协调性、严谨性和准确性的管理特征,办公室处于“枢纽”位置、“信息”中心。当前企业在快速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办公室管理必然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了更好的履职和发挥办公室行政管理功能,我们需要重新定位,革故鼎新,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定期优化和升级管理体系。

  一、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

  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决策辅助部门:

  (1)具有参谋助手作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数据,做好公文处理、材料撰写、工作调研、会务组织、督办工作、综合协调工作;

  (2)具有综合服务作用,落实印信管理、档案管理与服务、***、OA系统运维等工作;

  (3)具有应急协调作用,抓好信访工作和应急管理工作;

  (4)具有统筹保障作用,推进行政资产管理、后勤事务、食堂管理等工作;

  (5)具有形象展示作用,做好接待服务、车辆管控等工作。

  二、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1)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规模和体量的快速增加,需要相应匹配的人力资源作保障,当前企业还缺乏够硬的“笔杆子”和成熟专业的基层办公室管理人员,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专业性的办公室综合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持续发力,工作能力、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办公室工作的需要,其中在基层单位项目部尤为突出。

  (2)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不系统。办公室系统新入职人员较多且流动性也较大,对企业规章制度和办公室工作没有完全掌握和适应,难以准确制定科学、长期、有效的员工系统教育培训计划,并严格付诸实施落实。我们不仅要重视人员引进,更需要重视人员培养和加强业务能力培育,面对现在的管理问题和痛点,企业应系统规划、科学谋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解决当前急需。

  (3)工作绩效需要提升。办公室不仅要管好“俗事、小事”,还要从中跳出来管“大事”,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提高站位,从全面、高端、深度的角度分析问题,对事关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展战略制定、工作督办等工作深度参与,以优秀的管理成果体现管理工作绩效。

  (4)管理标准化需要落实和巩固。企业的长期成长发展,必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成果,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如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等,这些基础性的管理标准化不能丢掉,应该一直坚持不懈。

  (5)办公信息化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信息化时代,办公室处于企业的“信息”中心位置,要确保信息的高效传递。企业OA办公系统还需要持续改进优化,信息集成还没有彻底实现,条块式信息填写、报送还没有解决,办公室信息系统还没有和企业其他自建系统高度融合。我们应当及时收集各部门反馈意见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统一措施,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提升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实效性的方法

  1.规范基础业务,管理工作实现“六个提高”

  (1)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办公室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人才引进、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用好当前在岗的一批,储备后备一批,紧缺引进一批,选好、用好办公室人员;坚持以事选人、以岗选人,使用品行好、思想活、业绩优的年轻人员,特别是在艰苦地区工作过、业绩突出、项目一线的优秀办公室人员优先使用。

  (2)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培训教育。落实局、分公司三年人才培训计划,针对办公室需求,分类制定培训专题,推进办公室从业人员履职能力提升。针对写作等基础能力,可以从国家政策、产业布局、集团和局发展战略等方向着手,不断增强写作能力。还可以根据当前经济热点进行探讨和研究,加强对行业文件的学习,掌握精髓,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筑牢履职根基。

  (3)提高公文质量、流转效率,保证公文权威性。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公文时效性的监督和跟踪管理,对企业各部门、基层单位项目部公文工作进行帮助指导,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确保公文的有效性和传阅时效性,同时我们还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要求,对重要文件流转时间进行动态掌握、限时督办。

  (4)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服务企业发展需要。档案是企业发展的见证,也是企业历史的保存。要发挥档案的功效和改善档案的利用率,方便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传递和共享,借用电子档案馆的建设,优先采用电子档案保存方式,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加强档案的保密性,升级档案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更好的服务企业的目的。

  (5)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助力平安企业建设。强化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稳定高效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打造具有较强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统筹做好信息的应急预警发布,保证信息收集及信息传递渠道畅通,拉通管理系统的盲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系统之间的应急管理整合作为重点,依托应急管理平台化,打造各司其职,一致行动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此来达到应急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6)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规范部门适应性建设。按上级要求,持续推进企业本部和基层单位项目部办公室岗位设置和职能职责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办公室组织体系标准化;持续推进办公室系统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专业化、流程化为抓手,明晰办公室系统业务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确保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积极推进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临建设施办公家具、办公用品标准化配置,推动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

  2.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六项职能”

  (1)强化参谋助手职能,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围绕着企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建真言、出良策、谋发展、报信息、抓管理,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课题选择要从前瞻性、预见性、长远性给予考虑,对课题研究即要深度又要广度,尽可能多方面获取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大兴调研之风,问题导向,结合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努力形成一批有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较高的调研成果。

  (2)强化工作督办职能,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以督办工作为抓手,重点抓落实,按照时间节点,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围绕企业决策推进,并找到问题症结原因,对于长期督办事项还要强加过程跟踪,将每项工作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经理办公会议决策及上级领导批示文件和代办事项进行落实。

  (3)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提升组织协调力。办公室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还要想领导所未想,提前掌握日程安排以及行程变动信息,正确协调领导需要参加的各项活动。在工作安排上优先考虑重大项目经营、重要业务开展、上级决策和重要会议,要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应变能力,处理好突发事件,高效的协调跨部门、职能会议和工作。

  (4)强化综合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意识。根据企业工作部署和部门需求计划,我们需要提前对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客人来访接待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后勤事务管理,提高公务用车服务质量,打造温馨、健康、安全的服务体系。

  (5)强化运转保障职能,做好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贵在日常坚持,为保证各项工作有效率、有质量的运转,我们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企业各部门、单位之间的统筹、集约、高效、创新、共享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落实办公、办事、办会的规章制度。

  (6)强化信息化支撑职能,推动企业高效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比如企业的交建云商差旅专区和电子超市专区的推广应用,不仅方便了企业机关本部和基层单位项目部,还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达到了集中采购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需要办公室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助力企业更顺畅的运转、更有竞争力。只有正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现状才可以不断提升管理实效和管理水平,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管理实际,制订更加切实有效的提升举措,推动办公室行政管理更上台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参考文献

  [1]刘燕.提升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成效的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5-6.

  [2]周密.企业提升办公室综合管理效率的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49,57.

【篇2】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核心,只有建立切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防控财务风险。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以期通过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20***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上述关于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目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毕业设计论文总结,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分析

  内部控制机制的主体是内部控制结构,有了合理的结构就能有比较理想的机制。其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项目及环境、财务会计系统、控制流程。其中控制项目指内控制度的基本单位。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控制环境不能无限扩大,应该控制在单位可控范围之内,否则内控制度就很难操作。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财务会计系统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程序。财务会计系统有很强的内控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事前控制作用差,所以不能简单的由财务会计制度替代内控制度。控制流程指管理者单位制定的方针政策、程序,用以保证达到内控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流程通常较少考虑成本效率制约而把严密性、政策性放在首位。以上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内控结构,为合理建立内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和对策

  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会计控制作为首要控制方式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度。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控制方法,来达到内部控制目标。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监督和控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会计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特定程序,从而成为强有力的内控手段。

  l.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无论会计岗位如何设置,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管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之间全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会计核算按程序办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控制,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等应当符合会计法规政策的要求。二是会计核算具体业务的控制,是指在办理具体会计核算业务时应当贯彻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对会计业务的控制,由于核算业务不同而各异,如对现金的核算,应当体现职务分离,相互核算,权限控制的"要求,现金收支人员应当及时与会计人员进行核对并定期盘点。

  3.严格控制财务收支。财务收支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对财务收支权限的控制应当是收支的重要控制点,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包括:(1)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2)授权批准的范围;(3)授权批准的层次;(4)授权批准的责任。二是权限统一。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体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不能将单一的财务收支审批权经办权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失去控制的有效性。三是职权分离。是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必须职务分离。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控制。对国有资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即单位和各项财产应当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二是职务分离。即财产的保管人员,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过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三是定期清查。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进行账物清点,保证账物相符,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二)授权批准与集体决策制度相结合

  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业务均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每一步骤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任何人员或部门都不能在未经其他人员或部门核算、复核或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一项业务。单位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责,经办人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同时,授权批准要与集体决策相结合。单位重要事项决策是上级或法律赋予单位领导人的权利,即单位领导人的职务行为,内控制度要求,每一种权利都要接受纵向制约(即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同时也要受到横向制约(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每件事都必须集体决策,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则规定审批金额起点,对于起点以下的经济决策事项实行授权审批,起点以上的经济决策实行集体决策。

  (三)预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为财政资金,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的依据是经过批准的预算,预算规定了单位支出方向和支出规模水平,所以预算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手段,部门预算必须形成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系统。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上报、批准、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要把单位预算和内设部门预算合二为一;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三是推行部门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对单位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要求编制预算,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定期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内部会计制度是否得以有效遵循,执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如何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是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利用机制、系统的观点来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如何设计出一套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尹款梅。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初探[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6)。

  [2]韦道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5,(4)。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2)。

  [4]韩小玲。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

  [5]季娟。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5,(11)。

【篇3】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性事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尽管行政管理工作是基础性工作,但是它却是一个单位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乎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势在必行。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现状,并提出提升路径。

  【关键词】

  行政管理;执行力;提升路径

  行政管理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行政管理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行政管理工作贯穿日常工作的始终,比如协调、控制、指导等。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指挥而是要做到科学、合理,这样就要求每个行政管理人员都有专业的管理素质,怎样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提升,国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探究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一、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现状

  (一)高校培养专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除了相关专业以外也有管理专业,但管理专业相对较少,且学习内容单一,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乏味,导致专业素质低下,现在高校学习专业技术的学习相对较多,学生觉得技术会更实用一些,因此,管理专业并不算热门专业,大多学生都是在学习其专业技术之余再去学习管理专业,在高校一般管理专业都不会是必修课,都是做为选修课,所以学生专业水平可能达不到,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不能得到重用,毕业生薪资待遇方面相对较低,毕业后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不够专一,毕业参加工作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制度约束不健全。

  在企业或单位一些工作常用的东西都是公司去采购,我们时常会看到某些人把公司的东西占为已有甚至私自带回家,一旦工作上出了问题责任也是一推再推,得不到最好的解决方法,甚至找不到责任人,对于环境一般都有专人打扫,可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不用打扫就随处乱丢垃圾,一般企业都会有食堂供员工用餐,有些人明明自己吃不了,确要拿很多,这种浪费行为都要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在公司也要注意个人形象及言行举止,总有一些人不受收拾自己,一脸邋遢就去上班,你的形象不止代表你个人,公司的形象也会因此受损,比如:去餐厅吃饭一位干净整齐的老板和一位勤快的服务员比一位衣着古怪不爱收拾自己的服务员相比,干净整齐的餐厅更能吸引顾客。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目前管理制度虽然存在,但还不够完善。

  (三)管理方法不科学。

  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案,但管理如果不到位或者没有找对合适的方法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尤其规模较大的企业,老板一人事事都亲力亲为,会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听说一位老板就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给别人做,所以公司的大小事物都要亲力亲为,结果不到一年公司就倒闭了,员工也不愿在公司上班了,因为在公司得不到重视没有发展前途,老板每天都忙的不行,好像公司的所有事都是他一个人的,在公司倒闭的时候老板心有个不甘,觉得自己明明很敬业为何会如此,公司倒闭之后老板一人反复的想来想去,终于找出了原因。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高层管理非常忙,中低层管理者却每天都无所事事,还有些老板只顾着用自己的亲人,根本不管其亲人的能力能否胜任,使企业的发展滞留不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培训观念陈旧。

  企业里有老员工也有新员工,新员工大多为年轻人或者刚毕业的学生居多,而老员工大多是在企业时间较长的员工,因年龄差距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带沟,导致老员工听不进新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员工觉得老员工的方法已经过时,因此达不成共时,所以定期的培训非常重要,好多企业都觉得自己的方案没有问题不需要去学习,培训,自己干了这么多年,发展非常好,也不愿意去接受接的方法和思路,熟不知你的一成不变,看似没有变,其实你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尤其电子行业的发展更是迅速,现在的互联网和一些电子设备的发展快到你无法想象,传统的思想和理念,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时代在变你不变,社会在发展你不发展,终会被社会淘汰。

  二、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路径

  (一)优化高校培养模式。

  国家在很多大学都设有行政管理的对口专业,对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安排一直处在中上等水平,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涨的也很快。这样在行政管理这一块儿就不会太过缺乏人才,高工资和高福利的待遇使这一行竞争激烈,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提升就会很快。因此国家在这一方面应该大力发扬,增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其它很多专业也都应当适当降低或免收学费,并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比如一些师范院校设立免费师范生,并且为毕业生安排固定工作。想方设法提升专业人员的学业素质,比如提升学历等,想方设法弥补冷门专业学员严重不足的局面,降低新兴专业的入职门槛。除了在大学设立对应专业,在社会上也可办理一些热门专业的培训班,培养一些社会人员从事相关专业,吸收一部分低学历但能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改变一下社会上缺乏各种人才的现状。

  (二)完善管理制度。

  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要想得到发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国家行政管理是一大块儿,包括的方面多,内容广,需要有专业人员制订出一套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约束和领衔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减少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财力支出和时间浪费,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这需要在每个企业和事业单位制订出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各个单位的每个部门也要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并设立一定的监督机制。在工作制度中要详细写上工作的内容,比如怎样组织会议和活动、如何进行物品管理、怎样做好环境卫生和安全保卫、食堂供餐保证及时充足、有合法的证照年检、安排专门人员管理设备、事务工作、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等。明确工作职责,比如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纵向和横向沟通、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并认真执行、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注重企业形象建设、重视人才的聘用和教育激励,怎样做好***、建立网络随时监控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明白管理的作用,怎样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每个单位都要有一个英明的决策层,根据国家的大的方针政策制定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并贯彻执行。对制定的工作制度领导要认真执行,起模范带头作用,对单位人员的工作精神才能有一定的凝聚力。

  (三)推动管理专业化和科学化。

  每项事务都要有最高领导层制定统筹工作方法和目标,然后分成若干项,分配给下一级领导层,最后分发给普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领导监督并完成大的复杂的内容,普通工作人员来做最简单的业务处理。只有这样分级别完成目标,各有各的职责和任务,才能保证每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做好上交。这样每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和完成结果都会受到监督,每个人都不敢懈怠和放松,管理工作才能做的好。工作细化,才能把工作做到由粗到细,更加详尽,管理更加充分,比如把大的工作组分成几个小组,这样更有利于日常管理和监督。把任务繁多的项目分离出去单独成立工作组,由专业人员负责专门业务。

  (四)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思想、新方法、新学术层出不穷,无论是做哪一行,都要定期做业务培训,并附加考试和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随时提升。每个单位最好配备给工作人员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或建立图书馆供平时阅读,下发工作日记做好读书心得,并随时抽查。建立微机室随时查询社会最新新闻信息,及时获得社会最新管理思想,并派专业电脑技术人员做好微机室的管理和维护。在会议室配备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建造有充足空间的会议地点,并配备一些良好质量的空调、暖气等生活设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快、更好的投入工作。每个单位定期下发与业务有关的报纸、杂志,争取数量充足,公费为工作人员订制喜爱的书籍和先进的办公设备,安排固定的单位机构为每个单位部门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为新进工作人员指定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来为其做指导,执行任务时随时培训,为其多安排力所能及的事情。相同的工作内容每年都要重新制定工作要求,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工作方法不同,对老工作人员要提出与时代同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广.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2)

  [2]罗浩.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06)

  [3]孙阳.论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执行力的提升[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07)

【篇4】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摘要】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新时代精神,充分发挥管理育人优势,助力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学校作为一个综合的育人场所,管理育人与教书育人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其中行政管理是其工作的主要保证,行政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结合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新要求,提高管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协调解决行政管理与学术治理的矛盾,探索解决双一流高校建设对行政管理的需求和现有体制机制、人员能力之间的问题,通过更加重视行政管理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为首要,加强信息化技术辅助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思维,促进人才培养成效。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创新

   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提出,对高校行政管理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对行政职能的需求在逐步增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创新管理机制的研究,并跟随新时代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优化和现代化。高校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服务同等重要,通过了解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为完善高校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总书记关于高校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为了满足性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从扩张性发展变为了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注重的是高质量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提高,对学生的受教要求也极高。为了使大学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有必要完全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力,并利用它来促进大学的其他职能。习***曾说“想要我国的高校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人才能力为核心,并带动其他高校共同发展”。当然,要想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就必须提高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质量,要明白高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从事“创造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工作。

   (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高校能制定符合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规章制度,各方利益主体在符合法治要求的治理框架下实现其相应的权责利。该系统包括三个层次,使用科学的思维和良好的方法,优化系统,教与学概念技能以及构建全日制系统,提高高校的素质。三个层次大概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课堂学习系统,学生系统,校园文化系统,社会技术系统。第二个是党建工作体系,行政管理系统和物流服务系统。第三是领导协调制度,思想政治分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总体计划,有效的联合开发系统。

   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困难与矛盾

   (一)行政管理与学术治理的矛盾冲突

   当前,高校治理模式较为单一,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较多的只是延续以往的治理模式,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交叉少,不能适应当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职能组织或部门中,大多数管理人员会对自己的角色产生一定的误解,并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认识不足,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脱节,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监督系统和激励机制,只是被动维持正常的日常管理运行,缺乏管理的研究性。归根结底是缺乏对一般情况的了解,对角色本身的广泛了解以及对工作性质的了解不足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管理意识形态价值的统一性和认识,并了解团队文化,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双一流建设对高校行政管理的需要与现有体制机制和人员能力的矛盾

   一流大学的建立需要有一流庞大的管理体系支持,、应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专业度。为了促进一流大学建设,不仅需要扎实的研究技能和一支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扎实的学术才能。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和科研投入大量资金,虽然有了很好的资源和人才,但是对行政管理并不重视,管理领域的专业水平低,研究和管理的发展不足,管理人员疲态现象严重,工资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足。另外,这导致高校行政管理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进行管理,具体如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运营流程和提高效率,更加重视公共基础教育。此外,每个功能区域通常都经过复杂的流程审批过程,从而降低了效率,并且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协调和管理,从而减少了研究和培训的时间。因此,必须意识到这种情况并加以改善,以创建适合管理功能的环境。

   (三)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矛盾与困难等方面

   目前,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加大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压力,而管理人员往往认识不到自身发展对于学习快速进步的意义,且管理人员岗位不足或能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结合行政管理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容易过多关注自身而忽略了整体协调性,基层管理人员职位上升空间小,难度较大,尽管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也难以有职位或薪酬的提升,使得管理人员没有最根本的进步动力,逐渐麻木工作,等待分配工作,缺少个人追求,个人发展潜力被极大的限制。

   三、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可行的路径探索

   (一)重视行政管理

   “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先进的工具及设备,并且接受了大量的高级教育。创建,管理,协调和提供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团队来创造高水平的人才和成就是困难的。”对于某些人来说,领导力是一种经济资源,科学、技术和领导力是对现代社会文明的考验,而治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教育的产业化得到认可。为了最大化我们的能力,需要创新管理思想,重视行政管理,应积极为此投入相应的资源优势,鼓励行政管理工作

   (二)加强信息化技术辅助行政管理

   当前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高校必须有效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教书育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最先进的教学概念和思想。例如,“OA系统”“綜合服务系统”等,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也为管理环境提供便捷。

   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整合数据存储处理,利用大数据分析管理和助力教学成果的产出,加强对教学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也能减少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是学校师生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的关键,必须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日常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全面提升个人能力,这是充分发挥岗位作用促进学校发展的前提。

   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行政原理人员的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为导向,坚持服务师生的理念,以促进高校师生发展为立足点和落脚点,调整管理思维,积极参与学校建设,解决师生难题,实行人性化服务。

   四、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各高校的教育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挑战,也是契机,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转变思想,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改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为双一流高校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宫南晖,杨博森,柳坪洙.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知识经济,2020(07):20+22.

   [2]石媛嫄,曹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探究[J].管理观察,2020(06):116-117.

   [3]苏基润.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4):125-126.

   [4]赵光旭.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之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342-343.

【篇5】行政管理本科论文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过有效的改革和发展之后,已经逐步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兴起之后,国有企业的作用更加的突出和有效。然而,目前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发展,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且及时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企业改革

  行政管理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实现整体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国有企业,结构比较庞大,更加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机构来运行,才能使企业健康的运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许多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而变得效益低下,甚至破产倒闭,这给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又会出现新的面貌,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依然是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需要认真对待。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是当下影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下的行政管理制度,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来说,没有按照时代的发展继续进行补充和完善,还是按照过去最早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工作和管理理念,并没有发现在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或者发现之后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众多,部门之间关系复杂,规章制度涉及到各个部门错综复杂的关系,许多人员因为不愿引起纠纷而放弃整改,这就导致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普遍与当下先进的办公环境和社会经济状态不相适应,最终影响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缺乏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理念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掌握重要生产资料的国有企业,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起来的。其行政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机构基本类似,而且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在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官员直接任命,在生产和销售任务上都是有政府来直接调配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国有企业不再只是依赖政府的宏观调配,而是向民营企业一样面向市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行经营。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许多人员没有充分的转变思想,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开始参与管理的人员,自身的管理观念比较陈旧,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不符,严重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质量。

  (三)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参与到行政管理中来,一直是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而现代化的企业的行政人员则是体现的一种服务意识,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便捷的办公服务。这两种观念的冲突导致了目前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某些行政管理人员态度傲慢,导致企业和员工之间产生了矛盾,还有一些行政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缺乏最起碼的操作技能。国有企业的行政工作是连接员工和企业的重要纽带,而现代化的国有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这就需要行政管理对员工的基本权益问题上更加的重视,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基本代表了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形象。若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则对劳资关系和企业的对外宣传都会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四)行政管理的效率偏低

  国有企业作为大型的社会经济团体,机构十分庞大,在其实际的发展中行政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国有企业依然存在着其计划经济时期的弊端,在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转型后依然能够从中显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行政领导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甚至在现代化的生产企业中大搞封建迷信,严重破坏了国有企业的形象,以及行政管理的效率,对于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行政管理领导者的不作为或者陋习,对于整个行政管理机构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带坏整个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风气,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首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领导人员,需要意识到的是,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运行的最基本的准则,只有健全、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健康的运转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下,许多民营企业也都初具规模,甚至有些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发展与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了庞大的企业规模。这种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中,基本上都是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其行政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和内容运转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同样的需要构建先进的行政管理机构,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规范,才能够更好的使企业与市场相接轨。

  (二)提高行政管理的人员职业素养

  从目前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来看,部分人员尤其是领导者没有认识到专业化的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职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而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要有一套专业的行管理机构和职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要求其他领域的人员在行政岗位尸位素餐,影响正常的工作。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人员安排上,要从两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在行政管理人员招聘上,要重点引进一些在大型民营企业工作经验的行政人员,或者是年轻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后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只有对企业注入新鲜的专业的年轻血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非专业及工作效率不高或者思想落后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及时的清退或者安排在其他岗位任职,避免个别人员的个人行为影响整个行政管理机构的对外形象。另外,建立完善的行政人员投诉和举报机制,采用企业内部监督的方式,规范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和工作状态。 (三)提高行政管理的办事效率

  从当下我国国有企业的通病来看,普遍存在着人员机构复杂,办事效率偏低,不仅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扯皮的现象。同时由于工作和生活区域比较集中,人员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而现代化的企业行政管理,尽量避免出现工作以外的个人情感,有些企业甚至存在着十分缺乏人性的规章制度。国有企业在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中应该从两点来进行,首先约束领导的工作方式和作风,杜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个人对行政管理的干扰。另外对于行政管理的部门进行改进组建,除了按照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划分之外,对于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要进行考虑,在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团结稳定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改善各个部门的工作衔接情况,避免出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提升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国有企业内部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有助于企业对市场有更好的把握,也能够使企业对员工的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使企业的管理机构与员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四)建设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体系构建中,应该适当的引进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人才资源。国有企业领导者可以向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或者国外相同领域的大型企业吸取经验,找到企业发展的共同点,学习在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下如何构建先进的行政管理体系。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已经逐步的实现了信息化的转变,不管是现在兴起的服务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业,都已经逐步实现了先进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相对其他经济组织来说,真正实现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已经基本形成了现代化的办公网络,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这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的与市场环境相融合。

  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战略部署,以及国有企业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实施。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后,我国的市场环境也将会迎来新的转变,在各个领域都会产生新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领导力量,应该能够认清和理解当下的形式,按照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战略部署,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的承担新时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苏伟明.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0(14):136.

  [2]张会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强化策略[J].管理观察,2017(4):19-21.

  [3]羅旭,唐冰开.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8,No.762(23):182-183.

  [4]时萌.关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6):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