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美学 >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锦集5篇)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锦集5篇)

论文,古典文学中意为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现多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锦集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1

  【摘 要】医学审美教育是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医学教学实践,探析医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医学美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医学美学 实效性 策略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以创造和维护人体健康和人体美为己任的专业医务人员。医学美学教育(简称医学美育)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和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美育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是医学美学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为了使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应把让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如何才能把医学生培养成既有精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整体化护理技术,又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本文结合医学教学实践,探析医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医学美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 对医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美的事物和现象与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美学与医学相结合,既填补了医学空白,扩展了医学的研究领域,又加速了医学模式的转化。在医学教学中实行美学教育可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引导医学生的医学审美习惯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为病人服务时,不仅能治疗躯体疾病,又能医治心灵创伤。医学美育所倡导的正规的医学审美观念、纯洁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趣味,有助于促使社会医疗机构、设施和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完善和文明。

  1.医学美学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和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因性疾病正呈上升趋势。医务人员的言语、动作和表情均对患者有着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医务人员自身的美,诸如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职业道德美乃至医学技术美在疾病的诊疗、发展、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医务人员的医学审美知识又来自于专业的医学美学及审美修养教育,且应当是从学生时代起就接受的医学美学和审美修养教育。所以美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学教育使医学生增强分辨善与恶、美与丑、光荣与耻辱的能力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父母、对同学、对患者等的情感,并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固有特性,成为富有青春朝气、修养风度、聪慧高尚的完美形象的大学生。

  2.医学美学教育是创造诊疗环境美的基础,也是塑造医务人员高尚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

  自然环境(病房、诊疗室、检查室、医院内绿化、休闲场所等)、社会环境(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美化有利于改变患者的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对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医院环境美的建设涉及医务人员的审美素质和其对环境的设计与管理,这些有赖于医务人员的医学美学知识和审美水平,医务人员医学美学知识和审美水平的具备又依赖于其在医学生阶段的美学教育。因而医学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和丰富医务人员的职业情感,促进他们职业道德、情感、品格和职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并使这种职业道德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充实,形成良性循环,由此逐渐向更高、更新的境界迈进,这些都离不开医学美学教育。

  二 提高医学美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1.准确表达教学内容,体现“科学美”

  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理论都是经过前人反复论证的,并经实践检验,理论中存在的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准确地表达出这些科学规律,可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激起他们能够在美的意境中接受教育。讲授医学美学首先要讲授美学的原理,这对于学理科的学生开始较难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教案,使科学理论同教学法相结合,与学生共同找出自然美、艺术美、医学美等美学规律、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的情绪,在振奋、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2.注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美”

  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要灵活多样且恰当,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授课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辅助手段以适应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以求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学导式、发现式、问题引导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比较联想的能力,并根据医学美学的课程特点,大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许多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教授“医学美学和医学美的创造”时,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以鲜艳、动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然后再举例说明临床上应用的多种辅助疗法,如音乐疗法、体育疗法、营养疗法(医防保健措施美),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美这一基本概念。在学生对医学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后,我们采用提示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医学美的基本范畴、本质、创造等多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医学美现象,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创造医学美。

  3.紧扣临床实践,加强“实践美”

  美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医学审美创造实践是决定医学审美创造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根本方式,是联结医学审美客体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医学生作为积极、主动、自由的审美主体,只有通过审美实践这一途径,才能将自己对医学规律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想象、情感、理解,“物化”成美的形象,创造出医学审美客体。随着教学的深入,进入临床教学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大大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频度越来越高,因此,学校与医院联手拓宽教学途径,引导医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医学审美实践,使医学生所掌握的医学科学知识、医学美学知识、美的形象教育与医学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成为医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类审美教育实践性较强,大体分三类:

  第一类是医疗环境审美实践美育。医疗环境美是医学审美实践的首要对象。医学生可以在医院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参加创建医院环境美的实践,通过一系列活动,启动、发展、丰富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医学环境审美认识,加深医学审美创造的愉悦感,激发医学生的创造激情。

  第二类是医疗技术审美实践美育。医疗技术美是医学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直接或间接参与医疗技术美的创造,是提高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见习或配合优秀外科大夫进行整形手术,医学生便可从他们完美的手术方案的设计、精湛的手术操作以及手术的成功中,体会医学审美创造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启动医学生审美创造的惊奇感与创作欲,增加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提高医学审美创造力打下基础。

  第三类是医学公共关系审美实践美育。医学审美实践必然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语言交流和行为互动。医学审美创造主体的创造欲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们健康审美需求上,建立在人际关系和谐上。因此,医学生在实习或见习期间,学校和有关部门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应用各种舆论、传播媒介、种种评估手段对医学生进行职业形象美教育,激发医学生对仪表美、风度美、姿态美、语言美、情操美、心灵美、技术美的追求,使医学生把创造自我形象美作为医学审美的前提条件,从而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创造性人格。

  4.组织第二课堂审美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医学美学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余审美活动,将理论教育与美的形象教育结合起来,使课堂内的审美课程得到延伸和补充。组织第二课堂审美活动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美育活动。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类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自然美是人们的审美创造的对象。因此,学校各部门在节假日期间,可组织学生到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去,通过对自然的审美,去激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优化学生本质力量。自然美的欣赏一方面拓宽了学生对生存、认识、实践的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大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通过洞悉自然形成、发展、变化深层规律和最佳态势,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就不会把自然当做人的异己的世界,而是与人亲近的属人的、审美的世界了。

  第二类是社会美育活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审美创造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劳动美、社会人际关系美也是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可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例如校园文明建设、宿舍美评比、社会精神文明宣传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文化、情感等方面与人们保持良性沟通,并从审美实践中体验到一种精神喜悦。活动美和人际关系美有助于学生明确真、善、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把体现人们理想、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社会目标作为自己的创造出发点,达到激发创造欲、丰富情感、荡涤心胸、完善人格的目的。

  第三类是艺术美育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培养美感的最佳途径。艺术作品广泛地描写生活,艺术形象的审美创造中的真、善、美的统一给予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实现艺术的综合的美育功能。又因为艺术作品有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的表现,所以凡是社会形态美和自然美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艺术作品中都可能具有。因此,医学院校应把艺术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可利用举行文化艺术节、开艺术专题讲座等全校性艺术审美活动,形成较浓气息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同时,艺术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文学社、摄影协会、武术协会等社团活动,自由发展自己的审美爱好和文艺特长,通过艺术的陶冶及艺术美的创造,培养审美感知力。艺术美育可使学生在一次次不可重复的活生生的生命创造中,体验人类创造的活力和激情,同时在艺术创造中感悟形式美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力、创造力。

  三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日益成熟,医学美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中必将得到广泛而全面的应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美学教育,有利于广大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天鹏、吴晓山.浅谈医专大学生的医学美学教学[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2]罗军、张巍.美学理论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09(4)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2

  摘要本篇论文从康德的美学思想分期入手,对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大致脉络进行探析。以康德在经验主义美学思想发展为重点,对美学思想进行大致的梳理,在本篇论文中得出了康德对人类的审美情感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且康德对经验观察的审美运用是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更进一步的思考,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美学最终寻找到了一种普遍必然性的先天性原理来鉴赏美的标尺,最终奠定了康德在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康德美学分期经验主义情感

   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72

   TheStagesofKant"sAestheticThoughtandEmpiricismAestheticThought

   QINQingyu

   (Yanbian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0)

   AbstractThispaperstartswithKant"saestheticthoughtbystages,toexplorethegeneraldevelopmentofKant"saestheticthought.FocusingonKant"sDevelopmentofEmpiricismAesthetics,itsortsouttheaestheticthoughtroughly.Inthispaper,itisfoundthatKant"saestheticfeelingstowardshumanbeingsaremainlyanalyzedfromtheperspectiveofexperience.What"smore,Kant"saestheticapplicationofempiricalobservationisafurtherreflectiononBritishempiricismaesthetics.Throughanalysis,wecanseethatKant"saestheticsfinallyfoundakindofinnateprincipleofuniversalnecessitytoappreciatebeauty.Finally,Kant"simportantpositioninthedevelopmentofaestheticswasestablished.

   KeywordsKant"saesthetics;stage;empiricism;emotion

   对于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析,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道路问题学界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大体一致的观点,但关于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向度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一认识上学界的观点是一致的。

   1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期

   从学术研究的总方向来看,在康德美学思想研究道路上的分歧主要在于大多数学者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梳理并不是从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上进行深度分析梳理的,而只是停留在康德哲学发展的层面上对康德美学的发展进行哲学框架下的嵌套,以此把康德在哲学上的划分方法套用到康德美学的发展上来,所以在大多数学者的简单划分下,康德美学便分为“前批判期”和“批判期”。从严格的学术角度来讲,美学作为康德区别于哲学的独立学科,应该有着康德美学独特的内在发展脉络。在本文中,我们对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考察,主要是从康德美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线索来进行分析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康德美学发展经历了经验美学时期、先验美学时期和经验人类学美学时期,并且在这三个发展时期中,先验美学时期是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康德美学思想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先验美学时期,但我们不可妄断说经验美学时期与经验人类学时期不重要,因为思想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种思想的发展必然是建立在前一种思想的基础之上。同样,康德经验美学时期的思想是康德先验美学时期思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经验人类学时期的思想就是先验美学时期在经验领域中的进一步展开。

   2康德美学思想的转向

   2.1经验主义美学

   接下来我们分析康德在经验美学时期的思想,并梳理出康德由经验美学时期过渡到先验美学时期的内在线索,由于经验人类学时期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实用人类学》这本书中,并且这一时期的思想与本文所要阐述的思想关系不大,所以在这里就不进行单独的分析了。关于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期学者曹俊峰先生认为,经验人类学时期的美学思想是康德美学时期的过渡时期,具体来讲就是康德从先驗美学时期向经验人类学时期的过渡。对于曹俊峰先生的划分我不太赞同。学界的普遍观点是把康德的哲学思想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期”与“批判期”,因而把对康德哲学的划分方法也用到康德美学的划分上来,进而康德美学思想时期的划分也分为“前批判期”与“批判期”,而且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认为是康德“前批判期”的代表性著作;《判断力批判》认为是康德“批判期”的代表性著作。学者曹俊峰认为在康德美学分期的“前批判期”与“批判期”之间,还应当有一个“人类学时期”的过渡阶段,而且这一过渡阶段的美学代表性著作是《实用人类学》。按照学者曹俊峰先生的划分来看,康德美学的分期首先应该是经验美学时期;其次是人类学美学时期;最后是先验美学时期。客观的来讲,这种划分方法比前面的分期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这种分期方法仍然受到康德哲学分期方法的影响,而没有从康德美学自身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分期,所以仍然不是康德美学合理的分期方法。 从康德美学发展的整体上来看,经验美学时期是康德美学时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主要是在经验现象界对批判哲学原理的进一步运用。《实用人类学》就是康德在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但是不能把《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所阐述的观点放在批判期之前,因为这样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对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期必须以康德美学内在的发展逻辑为依据,例如《判断力批判》虽然是康德批判时期的著作,但由于这部著作是为先验建构的人类学服务的,因而我们说《判断力批判》是康德对先验人类学成果的总结。在康德美学研究的初期,康德是运用经验观察描述的方法来进行美学探究的,故这一时期通常叫做经验美学时期。康德先验时期的到来是得益于目的论的发现,康德把鉴赏判断运用到了先验哲学的体系之内。而在《实用人类学》这一著作中,应该是康德的人类学时期,因为康德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是对先验原理的经验的应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康德美学如何分期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康德美学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经验与先验是互相交织的。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仍可以通过对康德美学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遵循来寻求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大致历程即首先是不具备普遍性的必然性的经验,其次是先验,最后是具有先验的原理为保证同时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因而以此为依据康德美学的分期可以划分为经验美学、先验人类学美学及经验人类学美学时期。

   2.2情感脉络的美学影响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部作品是康德早期重要的美学思想著作,其实从严格的美学角度来讲,这部作品并不是一部美学著作,因为在这部著作中康德只不过是从经验的角度和心理学的层面对优美和崇高进行了美学范畴的探讨而已。而从内容的方面来说,康德在这里主要是以人类的情感问题来论述优美和崇高的,因而这种推理不具有严格的学术性,这也与康德所处的时代有关,所以要对这部著作进行较为清楚地认知,我们就需要回到康德所处的时代以充分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学发展以及对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有巨大影响的是英国经验派美学思想与德国理性派美学思想。其中,鲍姆加通作为德国理性派美学的创立者,他们这一派认为知、情、意是人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所以针对这三个心理方面也应该分别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进行研究。鲍姆加通认为应该以逻辑学来研究人心理活动的“知”;用伦理学来研究人心理活动的“意”;而对“情”的研究也应该用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进行研究,鲍姆加通提出对“情”研究的学科用美学来定义。在鲍姆加通的著作《美学》的开篇中他就指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1]其实就“情”本身而言,它是一种较为低级的感性认识能力,但在鲍姆加通看来这种低级的感性认识能力也需要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因为如果不进行专门的研究,感性就不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鲍姆加通将把感性认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赋予了美学的称谓。后来美学就成了一门与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同等独立的学科。其实鲍姆加通等人对美学的建立把“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作为标志的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学,而且鲍姆加通等人认为这种感性认识的外衣里必然包裹着对理性的认识,或者说这一种意义下的感性认识的内核是理性的,所以他们所追求的美学的最终目标仍是对认识的一种完善,而我们知道完善就是理性追求的目标。与德国理性派美学不同的是英国经验派美学把人关于审美的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这种研究是从主体人的生理与心理经验出发的,对此英国的经验派美学提出了关于想象、美感、审美趣味等问题。他们通过对主体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把握来揭示出关于审美的结构与特征,进而来把握审美的活动规律,从而开创出一种审美研究的新局面。值得肯定的是英国经验派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关于审美研究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培根“诗涉及想象的提出”;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的观念联想律的建立;休谟美在主观论的观点以及博克对美感和崇高感从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进行的揭示等等。在这里我们尤其要肯定的是他们对“趣味”问题的提出,这在当时的欧洲来讲其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我们再来拜读《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就会发现,这本著作可以堪称“趣味”美学的典范。在这部著作中,我们看不到康德运用理性美学的痕迹,这说明了康德不是从先验的原理来著述的,而遵循的是经验主义美学分析和观察的方法,因而我们说康德在写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时运用的是经验的观察和积累。

   那么,作为康德前批判时期经验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的《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主要阐述了什么呢?首先,这本书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采用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观察的方法。“主要是以观察者而不是以哲学家的眼光来考察”[2]而这种方法所倡导的就是从主体的生理与心理角度来对美学的问题进行阐述的,这样一来就对“美的本质”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说在这种经验方法的考察下,就不能把“美”和“崇高”看成是人的情感能力而进行先验的研究,也就更不能提出反思判断力的概念。从《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的内容上来看,其所阐述的观点和经验主义的美学观点也极为相似。在第一章开篇就论述到,人们对快乐与烦恼的感受取决于每个个体固有的情感。而这句话也主要是说,审美作为主体的一种情感,但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情感能力,而且主体的这种情感能力是以潜在的方式来存在的,对这种能力的激发需要外物的刺激。人类对于审美的情感与简单的快感不同,人类的情感是一种“精细的情感”,而对这种细腻的情感进行划分就可分为“美感和崇高感”,为此康德也对这种划分进行了诗一般的描述“崇高和美都能引起快感,但两种快感的性质不同。崇高的快感中含有恐怖、惊异的成分,美的快感则是单纯的令人欢悦畅快的。”[3]康德这些思想的来源很可能出自于博克,同时这些思想又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美和崇高”的规定基本相同。在对美感和崇高感进行完区分之后,康德又将崇高分为恐怖的崇高、高贵的崇高与华丽的崇高这三类。所以我们说,在《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中》第一章已经将全书的问题总起的阐述清楚了,剩下的三章只不过是这些观点的应用而已。从康德对这些经验材料的阐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德对美学的研究是从主体的情感出发的,而不是从客体的美进行阐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康德的美学思路和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是同一个思路。因为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注重的就是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康德美学的经验主义性质。最后,我们从《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的研究目标进行探究,在这一时期康德对于美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把理性主义的美学研究角度纳入经验实证的美学研究轨道,但是由于经验实证的方法始终停留在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经验观察层面,因而这样的分析必然是狭隘的。所以我们说,康德没有把审美的情感和主体生理、心理上的情感区分开来,进而就不能把握住“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情感,也就领略不到这种情感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也就无法认识到审美情感“主观普遍性”的特殊本质,也就不可能对审美的中介性质进行预见。

   3总结

   上面我们通过《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一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這部书中康德对人类的审美情感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且康德对经验观察的审美运用是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这部书的完成为康德后来《判断力批判》的写作积累下了大量丰富的观察素材。总的来说在《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部书中所阐述的美学思想由于停留在经验的观察层面,所以在对美学的深度认知方面并没有得到提升,但若仅从对美感经验的描述层面来看,康德此部书的阐述是绝对不逊于博克的著作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仅仅从经验观察的角度进行鉴赏判断,那么这种判断必然是一种偶然性使然,所以要进行必然性的鉴赏判断就不能从经验观察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寻求到一种必然性的鉴赏判断的先天原理,而康德在批判时期关于美学的研究中,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寻求到这种鉴赏判断的先天原理来确保这种鉴赏判断的普遍必然性,康德进而也从前批判期的经验美学向批判期的先验美学进行转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美学思想的转向过程是艰难的,值得庆幸的是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为康德的先验美学转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姆加通.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康德.康德美学文集[M].曹俊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3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各级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音乐自古以来就可以给人以感受美、认知美的感受,可以让人们在感情上融入音乐当中。而美学教育又称美育,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感受美方面的能力;(2)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鉴赏美方面的能力;(3)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两方面的能力;(4)培养并且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育对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美育通过用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从而使他们接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国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美育又是国民教育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其中,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既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的抽象性,又具有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明确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功能,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是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的可塑性极高,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在逐渐发展。

  本文根据音乐的科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重新思考音乐审美教育对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探讨研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审美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以及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音乐教育,其教学的重点在于从音乐的音响出发,使孩子们听到音乐就感到快乐、喜悦,能让他们从参与音乐中感到愉快,并培养他们具有在未来生活中探求音乐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还要强调人文性。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当适当地结合“学生的初级经验”来进行发现性地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向内心体验音乐的表现价值”以及“启发学生的幻想,去进行自我的音乐发明和塑造”。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

  一、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20世纪初,美国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萨姆尔・科尔在美国教育协会会议上说:“音乐教育的更崇高、更宏伟的宗旨,是使一代大众歌唱音乐并热爱音乐。”音乐教育界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应使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受到音乐的熏陶,赞赏音乐、热爱音乐才是音乐教育之魂,因此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应当先让其体验音乐的美感。具体的实施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较贴近学生生活,宜于学生体验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二、审美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从审美角度看,“美”依赖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作为引导者,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给予更大的注意,营造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境,使课堂与情境融为一体,促使学生自己与客体(音乐)进行沟通,在意境中感受到美,并且将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学习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通过审美的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音乐审美的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对于审美的享受,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活跃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音乐印象进行想象,并且调动他们注意不同音乐印象的音乐要素进行相互对照,从而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反应的线索。

  2.思考力。在音乐学科教学上,应从以前“记忆能力”向“思考能力”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首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音乐音响,扩大对音乐的积累,同时通过音乐审美实践使他们对音乐具有自由变换的能力。学生的思考应当在行动中进行,用时加以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把歌唱、律动、合奏、欣赏等综合起来,进行即兴的节奏、旋律的问答,注意培养他们将以往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三、审美创造――审美创造力的发展

  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综合性教学阶段。一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可以表现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水平上,能够进行表演、弹奏、歌唱是创造,但能够进行各种设计的学生便具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会主动地把美带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具体展示,因此发展创造力性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指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的需求、接受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不是学习者适应课程。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机械识记、被动模仿,缺乏操作、动手和创造的机会,这样不仅会扼杀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其创造力更是会窒息。

  从整个音乐教学结构看,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等)和音乐技能(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都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保证、促进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不是让教学活动发挥一般性地教传知识技能的作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在整个音乐教学结构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一切音乐的教学归根结底都是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学就有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巧的境地。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给予青少年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影响,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性格以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意识,还能让他们的天性得到崇高文化修养的陶冶,让他们纯洁的心灵得到美化。总之,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将音乐审美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日]高狄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章车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王少云.也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音乐研究,2006,7(下旬).

  [6]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2).

  [7]赵蕴平.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增刊).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4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一、造型说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二、表情说音乐学中造型说的缺陷引起了表情说的出现,并与之相抗衡。

       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三、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四、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裁,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5

  摘要:从阐释“再神话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重点从原始人类同现代人的心理机制之间所存在有本质差异的角度出发,用以说明当下所出现的“再神话化现象”同原始神话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得出“再神话化”是基于原始神话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回归”这一结论,并以该理论关照以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美学和以道家自然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之间创造性转化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再神话化;生态美学;道家自然哲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1对于“再神话化”概念的阐释

  在论述相关主题之前,首先需说明“再神话化”这一概念。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再神话化”的相关理论直接生发于神话学研究,但又相对独立于原始神话、仪式、宗教等考古性质的外部研究,更多是从与外部世界相关的人类内在心理机制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透过不同的文艺现象和理论现象探求人类心理的根本转变。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现代人更愿意在强烈的、原始性的歌舞中以及球场竞争的狂热呐喊中去体验、去陶醉、去迷狂;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原始神话色彩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地愈发浓厚,当代哲思文论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大浪淘沙中不断做着与传统理性相悖的反思与更正,总体呈现出一种向“神话回归”或者像弗莱所说的向“神话回流”的趋势。但是“再神话化”中的“再”便已告之了该理论是一具有当下意义或者说现代意义的理论,这种“再”并不表示毫无新意的重复,而是代表着它同原始神话之间所存在着的诸种差异。而笔者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差异是原始人类同现代人类心理生成机制上的区别,该区别的生成包含有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科学技术的祛魅过程以及社会环境的更迭过程等一系列的因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联结现代人类和原始人类之间,使之出现相似“神话情节”的因素,便是相似的具有生存危机的困境。事实上,人类对于生存危机的惶恐从古至今就没有中断过,历史上这种生存危机受到了来自宗教神权、封建礼教、战乱灾祸等多方面的重压,但对于现代人和原始人类而言,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生存危机同是来自对于自然生态的矛盾心理。这种自然生态的威胁,致使人们的心理出现危机与无措,前者是来自对自然万物未知的恐惧,后者是来自对于外部世界掌控过多的过犹不及,而导致的同一个难题便是人同自然是否能够和谐共生。现代人久处现代世界不得不反思,科学技术在带给现代人极大便利的同时,是否也剥夺了人类与“大地”的联系,使其失去了依托与生存的肯定。

  现代人和原始人类事实上面临着相似的局面,故而形成了相似的文化现象,即一种带有象征和感性的“神话现象”,而也因为这种现象形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其相似性背后的区别也就必定需要去理清阐明。这里从两者主体的心理机制的角度出发给出“再神话化”理论与原始神话的界限,即在于原始人类是处在神话思维中去思考这个世界,而现代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再神话化”是用“神话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原始神话同原初的巫术仪式密切相关,在原始人看来,这这种表征想象就是世界的本源,以一种渗透全社会的文化基础与精神支柱的世界观的方式而存在。卡西尔在其著作中提及:“原始人的全部思想和全部感情都仍然嵌入于这种更低的原初层中。他的自然观既不是纯理论的,也不是纯实践的,而是交感的(sympathetic)。”[1]所以原始人的自然观尚未建立在以纯逻辑理论为指导的科学依据之上,而是建立在情感与实践等相混杂的交感状态之中,這也就印证了神话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是其看待世界的根本方式,而所给予神话如此的定位也就捍卫了其在原始社会之中的权威地位。就情感态度来说,原始人类对于神话是无比虔诚且敬畏的,神话并非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遥远真相。而现代人则是在一种有着科学与理性思维的支撑以及对于世界有一定认知把握的情况下去看待神话的,一般的现代人是如此,那些利用“神话思维”创作文艺作品的艺术家亦是如此。

  此外,在现代人的心理机制中,这种现代理性的逻辑思维同原始感性的神话思维相交织的状态是具有不可抗性的,但凡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无法脱离这种思维状态,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那么就现代文艺作品所出现的“神话回归”现象而言,现代艺术家们在面对当前难以解决和逃脱的困境中,自然选择从原始神话中探寻解救之道,但由于科学理性的不可抗介入,艺术家们对于神话的心理态度断然不及原始人那般纯粹,这种纯粹与否并不含有主观情感色彩评判的好与坏,仅仅是两种相区别的心理态度而已。现代艺术家们即使是充分地或是极端地对现状感到不满,从而渴望回归自然,并且在敬畏和尊重自然中为求得真正的和谐与心灵的舒适而进行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但现代人同原始人类所存在的本质差别是,原始人类是在对自然不可知的情况下对自然产生敬畏感的,而现代人有把控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在面对同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上,原始人的心理机制更多的是一种向自然祈求的倾向,即一种仰视的姿态;而现代人的内在心理机制中潜藏的则是科学技术理论支撑下的窥探到自然秘密之后的一种可知的平等姿态。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了解科学、掌握技术,从而对自然进行肆意妄为的破坏,受到了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系列外在和内在的惩罚和报复。这对现代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而在此之后出于对身心生存的需求而对自然做出一种带有自我反思意味的“妥协式平等”。在这种背景下,现代艺术家包括现代读者在创造和接受相关文艺作品时,很难甚至不可能同原始人类对待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一样,而是不可避免地用一种现代理性的逻辑思维同原始感性的神话思维相交织的现代思维方式去实现一种属于当下也适应于当下的“再神话化”文艺作品的创造与解读。这里仅仅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去对“再神话化”进行理论剖析,但“再神话化”理论实质上有待被定性为一种大理论阶段的产物,即不局限于文学艺术的文化理论,更多的是上升到一种想要说明当下某种具有独特现代特征的现象理论,由此我们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再神话化”理论同原始神话之间的关系理解看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回归”。

  2中国当代美学对传统美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在对“再神话化理论”作了大致的分析之后,再将当代美学下的“生态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下的“道家自然哲学”,放置于“再神话化理论”下加以探讨,两者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相异性,由此来关照当代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生态美学同道家的自然哲学的内容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但不同的是老子对于道家自然哲学的提出直接承继的是远古神话思维观念,闻一多先生在其《道教的精神》一文中说道:“一个东西由一个较高阶段退化到较低的,固然是常见的现象,但那较高的阶段是否也得有个来历呢?较高的阶段没有达到以前,似乎不能没有一个较低的阶段,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种巫教。”[2]马克思也曾在其著作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说来,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3]。这里所说的“原始宗教”“巫教”实际上便是“后神话阶段”的产物。而作为老庄哲学中最高范畴的“道”,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去思考其深层内涵则显得尤为必要。在《道德经》中“道”的原型意象还是表现得很鲜明的,如老子在第25章中所言:“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即突出了“道”的循环往复的特征,这种原型意象在叶舒宪所写的《中国神话哲学》中被追溯为“神话意识中规则变化或周期性变化的物象”[4],即“太阳”,这里作者把太阳作为原生形态的“道”是有依据的。太阳作为原始人接触自然的直接表象,可以说原始人从观察太阳每天的起落,以及自然界随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认为太阳具有神的力量以及蕴含着宇宙自然的真理规律,不仅可以掌控自然规律,同时也能掌握万物生命,从而原始人认为太阳同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同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诸多民族文化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太阳神并将其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的原因,可以说太阳的运动变化是作为各民族神话及其文化的发端原型而渗透于各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之中的。由此看出,老庄哲学所承接的神话思想的更深层次的源头在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之中,故而在老庄哲学中强调“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老子认为人的社会要想要得到真正和谐的发展,必须跳脱人自身所给予人的束缚,甚至神话和巫术思维都过于“人化”。而代替其真正发挥作用的则是纯粹地“回归”自然,人的世界必须效仿自然的世界,社会的运行规律必须效仿自然宇宙的运行规律,只有同其达到一致,社会才会显现出和谐安宁的景象,因为自然之法在老子看来才是这个世界所存在的唯一真理与永恒之法,故而需摈弃人所谓的“独特性”,归附于自然,成为遵守自然宇宙法则的一部分,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和谐。

  这是传统道家自然哲学的核心,它直接继承的是表象象征的神话思维,而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从本质上来讲,依旧是对于自然外部世界的未知,所产生的敬畏与崇拜。而到了科技信息化的当代,自然外界对于人类生存的困扰由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但同样被历史再一次地呈现到了突出的位置上来,而这一次这场在终点背后的困境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更为巨大,这场浩劫不仅威胁着外在生存,还妄图挖空耗尽人们的心灵,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上的相关例证不胜枚举,而哲学理论上的发展也从理性转为非理性。在当代中国美学发展之中,应运而生的便是由实践论转向存在论的生态美学,曾繁仁对生态美学给出了较为准确的阐述:“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其深刻内涵却是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改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5]这段论述是基于诸多当下问题和层层现代矛盾进行的深思,进一步探究该理论背后的心理机制也应该同现代人的那种由科学技术理论所支撑的窥探到自然秘密之后的一种可知的平等姿态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出生态美学不应看作是西方外来如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物,也不应看作是对于中国传统“道法自然”的直接传承,这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世界观同样面临的该如何解决与自然共生的生存难题背后所隐藏的主体深层心理机制的本质差异。

  3结语

  可以这样认为,当代中国美学中的生态美学同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道家自然哲学之间转化的创造性属于螺旋上升式的回归,而这种“创造性回归”所生成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时代的人类背后所隐藏的深刻且异质同构的心理机制差异问题。所谓艺术,不过是给予人类内心所需而现实缺乏的东西,或是在世界不完满时想要脱离的避难所,或是在世界充盈时想要拥抱的宣言书。艺术的重要功用便在于它能够满足不同历史时段人类内心同外在世界交往时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事实上,不仅艺术如此,哲学、美学也应是如此,艺术丰富生命的厚度,哲学美学则指导这纵深的方向,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不言而喻。在历史往来间的诸多转折路口,人类的思想心理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艺术、哲学、美学思想势必会受其影响,从而产生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思想理论,并且担负起想要解决不同时代的难题与困境的责任,这也便是诸种传统与新潮思想之间实现创新性转化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39.

  [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1982: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

  [4]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8.

  [5]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05):11-16.

  作者简介:杨舒婷(1995—),女,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