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集合5篇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集合5篇

文化自信是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化自信党课讲稿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篇1

我国非常注重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如何用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强国形象建构的根基,努力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自立的中国文化形象、展现一个生机活力的中国文化形象、展现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形象,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国家形象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有着非常完善的体系,可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军事形象等等。

笔者作为19年专业从事文化阵地建设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仅从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形象的角度,与大家交流如何以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的问题。正如一个人形象的好与坏,代表着一份信誉,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对外交往的名片,所以国家形象的好与坏会带来一定利益的获得或丢失。树立一个国家的强国形象,必然对我国的外交政治、经济及国际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扭转传播态势。树立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激活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强国形象建构的内涵,从而能够坚定的回应传播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努力扭转在国际交流中的“失语”局势。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第二,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建构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克服波动的文化心态,能够有效的应对文化冲击,从而在国际交流中更好的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建构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自强,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自立、生机活力、开放包容的文化形象。

那么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为什么可以用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呢?

笔者所在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经常提出的一句口号就是“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那么什么是自信?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力量或者说对客体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认可和坚守。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是单单的实现文化和自信的简单相加,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等都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主体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克服文化心态的波动,因此产生的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这说明文化自信,既是文化主体对所拥有的各种形态文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与实践。一个国家只有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才会对文化的认同度增高,才能积极抵御“自卑自弃”和“文化自负”两种错误心态,才能抵制住各种错误思潮的狂轰滥炸,才能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应对自如。那么如何培育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道德水平出现了下滑现象,人们在社会上越来越追求功利,奉献精神渐行渐远,个人主义盛行。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大力度对其价值进行挖掘,让它“活”起来,继续在新时代贡献力量。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今天依旧是独树一帜,更具光芒。

其次,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革命文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革命文化兴起,革命文化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能够激励着人们在艰难困苦面前昂扬斗志,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坚持革命使命,所以在新时代的今天,文化自信的发展仍离不开革命文化,仍离不开勇于担当,敢为天下的开拓创新精神;仍离不开甘于奉献,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仍离不开团结友爱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将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精神资源。在当今的发展过程中也要继续坚持弘扬革命精神,做一件事不能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又将要走向哪里,只有有了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坚持,那样前进的道路才会越走越远。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时期,我们仍离不开革命文化,离不开对革命精神的学习。

最后,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正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人民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以人民需要为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开放的文化,不断注重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我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排斥他国文化,而是应该积极主张文明多样性的发展。既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我国的发展,又要将我国的文化积极推向世界,让文化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完善自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在这样中西方的交流过程中扩大了文化发展的视野,不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也将继续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继续开辟新道路,创造新奇迹,向世界贡献新智慧,注入新活力。很荣幸,笔者作为19年从事文化阵地建设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企业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所建设的各类教育阵地,充分融合并体现了以上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为树立文化强国,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树立文化自信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作为三月雨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让每个教育阵地更具教育意义,让每个阵地建设彰显国家形象,让先进文化更好传播,早日实现以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的目标。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篇2

同志们:

为了相应中共中央要求学习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所以在这次党会上宣讲的是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切实抓好《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努力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见实效。”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纪委相继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准则》和《条例》,研究审定学习贯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五个把”的要求:把《准则》和《条例》刻印在心,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把作风建设落细落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起来。全区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党中央的要求作为我们的任务、把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作为我们的行动”,充分认识修订《准则》和《条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好学习贯彻,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一、深刻认识颁布实施《准则》和《条例》的重大意义

(一)《准则》和《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要害在严。***总书记指出:“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倡导,鲜明提出廉洁自律规范,为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高标准。《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开列“负面清单”,强化党的纪律刚性约束,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行为底线。《准则》和《条例》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统一,实现监督制约对象和范围的“全覆盖”“无例外”,体现了“全面”和“从严”要求,为我们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准则》和《条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利器。

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准则》和《条例》顺应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的新期盼,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明纪律戒尺。《准则》把“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要求转化为制度,为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供了具体清晰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条例》细化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要求,进一步明晰党章党规党纪、严密执纪程序、加大惩处力度、明确执纪责任,党纪处分制度更加科学。《准则》和《条例》扎紧了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提高了管党治党制度化水平,体现了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治标和治本的双重功效,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抓手。

(三)《准则》和《条例》是维护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当前面对“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反恐、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党的建设等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做好相关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准则》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强调自律、重在立德。《条例》尊崇党章,细化政治、组织、廉洁、工作、群众、生活等“六大纪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准则》和《条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只要一起抓、一体执行,自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每一名党员就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每一个党的组织就能始终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从而凝聚起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磅礴力量。

二、准确把握《准则》和《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修订《准则》和《条例》的原则。

《准则》和《条例》修订过程中,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了***总书记提出的“修订准则要化繁为简、突出问题、针对时弊”“修订党纪处分条例,要体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要求,突出党纪特色”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了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党章为遵循,把党章要求具体化,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维护党章权威。二是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严明党纪戒尺、开具“负面清单”。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纪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纪律条文。

(二)《准则》的主要内容。

原《廉政准则》共4部分、18条、3600余字,修订后的《准则》共8条、281字,包括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导语部分,重申关于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情操等“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强调廉洁自律、接受监督的主旨,最后将落脚点放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以体现修订准则的目标要求。党员廉洁自律规范部分,围绕如何正确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部分,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更高要求。修订后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

原《党纪处分条例》共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3个部分。“总则”部分,对《条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纪律处分种类及影响、党纪与国法如何衔接作出明确规定。“分则”部分把原《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整合修订为6类,即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行为。“附则”部分明确规定了制定补充规定等权限,条例的解释机关及条例的施行时间和溯及力等内容。修订后的《条例》从全面梳理党章开始,把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要求细化,使《条例》内容回归党的纪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实现了纪律建设的与时俱进。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篇3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总书记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总书记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总书记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总书记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总书记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三、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总书记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

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篇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重大判断,显现了党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在普遍意义上是指一个成熟的民族或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被积极践行,其核心是价值观自信,由此对其文化的生命力饱含坚定的信念。正是文化自信促使我们从心理上、精神上深化了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而从心悦诚服地去自愿认同。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高位态、增强世界影响力,成为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急迫的难题。实践经验表明,文化产业越繁荣,成果越丰富,国人的文化自信就越强。

第二个问题,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文化深刻诠释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守护的理想,在价值的润泽中指引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基于对文化本性的深刻领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基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我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对于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所指,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第三个问题,文化自信的底气。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1.空前强盛的历史中国

2中国公元后1500多年历史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近300年尤其是1840-1949年这110年间才衰落。

北宋仁宗时期,中国GDP达2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50%,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十九世纪的英国在最强盛时GDP未超过全球的40%。美国在巅峰时期GDP仅占全球30%。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

利玛窦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写道: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他们则不然。

埃姆波利对中国的评价:“我们发现了中国,并在那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富裕财产的国家,很多美丽,伟大的情景,使我们大吃一惊!所以,我假如不死的话,真希望到北京去见中国皇帝”。

门多萨在1585年写的《大中华帝国志》在罗马出版后,短短20年间共出版了30种版本。

从十八世纪初叶到十八世纪中期,即启蒙运动全盛时期的50年间,欧洲出版了599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伏尔泰,一位敬仰中国的哲学家说道:

我全神贯注的读孔子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3中国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二)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经济方面: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逐渐发展到并跑领跑。

政治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文化方面: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就要大的有样子”。“大”就是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国文化。

(三)近五年来人民银行的工作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从国内看,过去支撑经济4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经济金融发展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的更加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作出科学而深刻的论断,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新时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根本遵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带领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金融治理的效能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

(金融改革7个方面成效详见PPT)第四个问题,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基于我们拥有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是这个民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我们从事任何事业都不能也不可能抛开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在这个意义上,谁忘记了文化的历史,谁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未来;谁拥有了文化的传统,谁就拥有了文化发展的希望。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丰硕的文化成果积淀,有我们自己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民族振兴和5文化发展的基石与起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财富与资本。具体到每个共产党员身上,必须做好四件事。

一是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的文化发展只能从中国本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绝对起点,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根据。我们不能硬搬别人的文化,因为别人与我们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我们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现实,学习、借鉴别人的文化经验,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

二是要“扬弃旧义,创立新知”。要把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创造性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我们重视文化传统绝不是固守在祖辈的成就中坐吃山空、停滞不前,而是为了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司马迁早就告诉人们,“述往事”是为了“思来者”。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停滞不前的文化;没有发展的文化,是毫无生气的文化。

三是要强化学习,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应对其他文化系统持基本的宽容和欣赏态度,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文化成果。如果对其他文化一律持鄙视的态度,不仅不能证明自己的文化自信,还会影响到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一种有生命力和自信心的文化,就表现为勇于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自身。当然,我们不能食洋不化,而应该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实际上,批判地自主吸收外来文化成果,不仅不会动摇我们民族文化根基,反而有利于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创新。

四是树立文化自信,既要排除文化上的数典忘祖和自惭形秽6的自卑心理,也不能有唯我独尊和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文化自信既是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坚定,也是对别人高度包容的从容。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自信心。

文化自信党课讲稿篇5

同志们,大家好,我是******公司第二十一党支部书记李***。我为大家分享党课“‘融入式’党建引领民族地区项目高质量建设”。

***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上,精辟论述了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深刻内涵。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项目党建工作,“融”入式党建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管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融入:党建结对形成地企大党建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在民族地区,牢牢掌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展开结对共建实践活动,是地企双方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

在党建的引领下,以党建共建作为加强学习交换的平台,通过“经验互鉴、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同提高”,整体提升党建工作新格局,双方党建互促互进的政治优势将更好地转化为生产优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建设、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第一要充分认识“结对共建”的重要意义。党建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中心工作,更加有效的服务生产建设。通过党建共建,有益于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党建工作优势,增进企业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企业生产建设。第二要建立“结对共建”的高标准。要注意提高共建的质量和层次,避免弄花架子,走形式、走过场。以“五好”的标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第三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开展共建。企业党组织要以结对共建为契机,带头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带头推动项目建设,以良好风格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结对共建活动真正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融汇:“一核四融”一体化形成合力

以党支部为核心,四线拧成一股绳。“一核四融”党群一体化合力工作法,是以项目党支部为核心,引领工会、青年、妇女群众团体,把党群组织整合一体,构建党群相融的工作网络,使党群服务体系相融,凝聚党群四条工作线,连线成网,实现全覆盖,拧成一股绳,形成党群工作同步推进、党群干部相互兼职、党的工作通过职工群众工作实施的党建模式。以党建指导群建,以群建服务党建,探索党群工作“组织对接、目标同向、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共建共促、优势互补的模式,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找准项目党群工作和服务项目生作文吧Www.ZuoWen8.coM产管理的结合点,把党群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党支部为统领,将党员作为四线合力的轴心和先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发号施令,党员冲锋陷阵,党员干部学在先、干在前,立榜样、树标杆,让员工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共产党员、公司副总工梁朝勇,共产党员、四川省党代表、公司技能大师刘朝双,共产党员、项目经理彭孝安,预备党员、项目总工田浚宏等创新技术团队,在完成黎明大桥跨澜沧江拱桥缆索吊装的施工任务中,发挥川桥吊装的核心优势,创新创优缆索吊装技术,成功解决了湄公河·澜沧江国际黄金水道不容许在江面起吊的缆索吊施工技术,80天时间完成主跨310米(云南省中承式钢箱拱第一大跨径)的吊装任务,并实现7毫米误差的高精度合龙。得到参建单位一致肯定和好评,赢得行业口碑和社会赞誉,央视新闻、人民网、环球网、桥梁网、中新网四川频道、川观新闻、云南网、西双版纳州政务网、景洪融媒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缆索吊“加速度”再次丰富“川桥速度”新内涵。在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的带动下,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拧线成绳,四条工作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奋进,有效提升党群工作整体水平。党支部牵头,工青妇密切配合,党支部与工青妇组织按照公司、项目生产经营的关键节点,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各类劳动竞赛、组织活动等,实现党群工作与项目生产的有机统一与融合。

三、融合:融文化提供生产建设精神动力

“融”字取义,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融文化又具有三元素“融心、融智、融行”,融心,鉴于历史、顺于时代、凝聚文化之心,融就能通;融智,开与合互补、容天下之识,收与放相接、纳时代之智,汇聚社会资源,融方能畅;融行,海纳百川、取则行远,融才能远。在民族地区,融文化搭建了企业与少数民族同胞共融共生、共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地企共建、党建联合、文化交流、扶贫援建等载体,弘扬企业文化,提升项目形象,为项目施工生产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企业文化融入地方民族团结,在推动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维护少数民族的发展稳定。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实践告诉我们,党建工作就是企业的“红色引擎”,党旗红事业兴,党建优事业优。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项目党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坚定不移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项目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