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时间:2024-01-15 12:10 马克思主义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篇1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用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作为最宝贵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坚持理论创新”被郑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篇2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发现和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中形成的一门科学,也是指导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领域问题的根本思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实现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已经存在和发展了近百年,它指导了我们党的成立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战胜了资本主义,使建社会主义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大放异彩:它的正确性让我们党摆脱层层束缚,以改革开放的全新姿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旧面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用唯物论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学习用辩证法考量最新的演变发展,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用矛盾的眼光分析事物;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习用“已实践证明理论的正确性”的宝贵经验;学习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在教育、教学、教研的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篇3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要把《报告》中的这一思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发展上,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更深刻,行动更自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与党的使命任务紧密结合、同频共振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宏大的目标和如此艰巨的使命任务,客观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现阶段的目标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创造新的伟业,我们要以实干赢得未来。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面对“过隘口”“攻山头”“啃骨头”的硬仗,我们要勇挑时代重担,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要强化全局意识,对各项工作做到统筹兼顾、统一谋划,分析好当前和长远、一隅与全局、主要与次要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又好又快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团结奋斗,服务好中心大局。要增强创新本领,担好推动高质量发展重任,转变思想观念,勇于打破思维定式、路径依赖,保持“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竞先之势,善于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不断增强自我革新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与时俱进,早谋化危之策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必须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研究提出解决重大时代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同样面临着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法制建设滞后与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不协调、加入GPA谈判步履维艰等诸多艰难挑战,公共资源交易体制这场“由上而下”的改革涉及利益广、影响范围大,在改革的过程中定会出现各种障碍和挑战。相关部门应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改革中的问题,制定出既高瞻远瞩而又“接地气”的顶层设计。在交易平台层面,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迎接改革浪潮,并及时反映遇到问题,积极参加讨论,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在交易主体层面,是改革的真正受益者,在系统使用或在平台运行过程中遇到不便应多反映,对新事物在曲折中前进所产生的问题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只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只有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审时度势,化危为机,才能使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迎来崭新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心得体会篇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出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之所以说是世界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开源代码”,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示范。

  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九个方面本质要求,指明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既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人民之问”。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伟大的创举,必然要付出艰辛努力,克服更多艰难险阻,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三大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一在于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根本的政治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不断奔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代非凡十年,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夙愿。党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中国之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最初单一的“工业化”逐步转变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虽然在探索中遭遇过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独立自主推进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时代之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的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单纯追求经济、政治等单一向度的、非均衡的现代化,最终难以持续;即使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会因为忽视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国家衰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特别是拉美、中东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表明,通过“跨越式”发展追赶世界现代化前沿的过程,必然会牵动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这就需要国家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统筹协调、重点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战略框架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拓展、持续深化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在统筹协调中逐步前进的。统筹协调、重点推进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规避风险、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的战略举措,是在充分总结、吸取世界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