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中国经济 > 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共8篇)

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共8篇)

篇一: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有句名言是谁说的?丢分讨论
每当科学攀上顶峰时,才发现宗教早已高居其上——这句话知道是谁说的吗?有些人一谈到神学就大为排斥,我很不明白那是为什么?因为假的?是谁告诉你们的?是国家!从小的固化教育使你们在一些方面转不过弯来.是因为你们没见过吗?那秦始皇你们谁见过吗?他不存在吗?别说那是有记载的,鬼神出现的记载比他的多的多.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家要这样误导大家或者根本就是你们太笨.我也是坚决反对迷信的人,可是我明白,“迷信”的通俗意思是风火雷电等等一切并不受任何东西的控制,但我不否定神的存在,我想他们曾经也是人而已,他们就像马克思一样是用来尊敬的,不是膜拜的.我觉得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尽信.有个故事,说一个卖不出马的人花了些钱请了当地一个有名的伯乐来看看他的马,马上他就把只值10两的马卖了100两.这也说明了我的看法,凡事靠自己琢磨,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显的咱们中国人素质并不高,瞎起哄不就是我们的一传统美德吗?这年代,谁会比谁笨多少啊?可为什么个人水平还是参差不齐呢?不就是因为懒吗!懒的动脑子啊!我曾经也这样说过我班的同学,开始时在那叫啊叫的,后来呢?不全他妈没声了吗.贱啊!就是要别人来说他们才会想,肤浅的道理都还要震着嗓子跟他们讲解.有人说我不受观念的约束,我知道这有好有坏,可我并不想改变,观念能改到我这步我知道有多难,我问我同学,把一个战犯杀死你赞成吗?结果都赞成;我又问,把一千万个战犯杀死有谁赞成吗?结果没一个赞成的.的确,南京被屠30万已经够世界嚷嚷好多年了,何况一千万.虽然他们知道,观念和判断是不能有情感因素在里面的,可确没人能做到.在我看来父母50岁死和150岁没有区别,150岁你会觉得活得够久,没有遗憾了,可50岁死你们就哭的淅沥哗啦的,不都是死吗?为什么心态会不一样呢?记得两个月前,有个称我为心理变态的人,从四楼摔下,摔的惨不忍睹,划到了楼下的广告牌,下巴都被削掉了,那些正常人呢?就只会跑,会叫,还不是我这个变态救的人,虽然那根断掉的腿骨戳的我很痛……
我说的话虽不好听,可仔细想想吧,面对现实……
凡事都要有科学精神,要亲自去实践,研究,探索,不要道听途说,跟着别人吵啊吵的

是牛顿吧【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篇二: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冲破过去历史的罗网,创造民主的“青春中国”。
——李大钊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三  中国人民在思想上迷信、盲从的“病”,必须用“科学”这味药来诊治。 
——鲁迅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作者认为救治中国的灵丹妙药是什么?到后期,这场运动内容上又有什么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了解陈独秀的哪些主要事迹?(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创办的刊物叫什么?创办于何时何地?当时年轻人为什么喜爱这个刊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内容上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变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领导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等。
(3)《新青年》。1915年,上海。因为它宣传民主与科学,上面刊载的文章多用白话文,读起来通俗易懂。

【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篇三: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如何理解康德所说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一开始便不是科学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这本身是历史的一个基本事实.可也是由于历史的某些原因,今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哲学依然被自觉不自觉地当做“科学”来对待.你肯定听到过或者亲口说过,“这种世界观是不科学的”,“你这哲学观点是伪科学”,“某某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等等.
科学是评价哲学的标准?哲学的本质是科学?或者说,哲学是科学中的一种?在历史中,为了说明它们的不同,那些透顶聪明的大脑也算开足马力绞尽脑汗地拿主意想办法:有人给我们打比方说,知识好比是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笛卡尔);有人说,哲学和科学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哲学是普遍性,科学是特殊性(斯大林);更早有人说,哲学是人类天性中喜欢寻根问底的好奇倾向,是超越经验的“在物理学之后的”“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有学生给黑格尔写信抱怨哲学太艰涩、太“抽象”(我们今天的许多学生依然与那些早已作古的老学生非常想象),黑格尔回信说,只有科学才是抽象的,而哲学却恰好是具体的;而今甚至有一派干脆认为,哲学与科学在本质上没有任何联系,哲学只是思维的一种逻辑或能力;等等.
在历史上,也有过把哲学当做科学来对待的时期,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自然哲学时期.当时,哲学试图包容所有的具体科学,且不自量力地充任“科学的科学”,结果被马克思等后起之秀“革”了它们的“命”.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科学在历史变革中的作为推进力量的作用,另方面又指出只有哲学才是批判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恩格斯甚至非常哲学地接过黑格尔的那句屡遭误解的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经过辩证的推演,得出的结论刚好是,凡是现存的,最终都要归于灭亡.于此,哲学并不是科学,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阶级斗争中,在社会实践中起着科学所不能替代的“武器”作用.正因为此,马克思干脆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论.
完全把哲学等同于科学的做法,是包括自然哲学家们在内的任何人所不能同意的.但不自觉地把哲学当作一种科学的却大有人在.如果寻找历史的原因,人们将会发现,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在大力改变着自然和社会的同时,理性主义思潮和情绪也日趋膨胀,就像商品社会里人们向往的金钱,科学似乎成了战无不胜的法宝,成了人类精神依恋慕拜的对象.对科学的崇拜式的、迷信式的或者“相信”式的教育,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系统的变形.于是,精神领域里的一切都变成了科学的附庸.正因为此,人们再一次逃脱不了那条古老的定律:物极必反!于此,科学开始走向了它竭尽全力所反对的对立面:迷信.可见,理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不仅是关系到哲学的生存空间问题,也是关系到科学自身的发展问题.
人类什么时候有了哲学?为什么要思考什么“哲学”?这大概是哲学发生论的第一个问题.经验着的人们有了经验和科学作为自己的生存工具真的不够用?这个问题是十分玄妙的,以至于在整个东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上,那些充满睿智的脑袋们也没有给出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标准答案.朱熹曾回忆说,他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琢磨“天外”有什么“物事”,——经验着的人们对这样望天发痴的小孩肯定是疑惑不解,可这或计又是这位后来的“圣人”的第一次“哲学”思考.——朱熹为什么要去“琢磨”?康德说,哲学是人类理性要求的结果.可是,“理性”究竟有哪些要求?科学不够吗?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诞生在有闲暇的地方,——这倒真有点吃饱了没事干的意思——又说,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结果.这些理论几乎都是抽象人性论的合理延伸,其实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这好像在说,你为什么要吃饭,答:因为饿了!
哲学在历史上的出现,肯定是出于特定的需要.或许,它出现的原因与宗教、原始艺术诞生原因是完全一样的;或许,它们正是同一个母腹里的孪生兄弟.可什么是那“特定的需要”呢?三言两语是无法解释它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种“需要”与需要科学诞生的“需要”是不同的.人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追问,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岩洞里留下他们的壁画?这个问题非常类似与朱熹为什么会在四五岁的时候要去思考天外有什么物事的问题.岩洞里的壁画决不会帮助原始人获得更多的粮食和猎物.他们愿意花那么多的工夫(“工夫”一词非常耐人寻味,它不完全指谓“时间”,更多的意味是指“劳动”,无疑,壁画的创作是一种劳动,而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享受“闲暇”)去做一件看来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事情,是出于什么动机?唯一能解释的是,类似于壁画创作的活动能获得不同于衣食住行之类的满足或享受.
而科学诞生的原因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对农作物的最早试种肯定是农业科学的第一次试验,然后,他们在经验中,逐步发现农作物的丰产与气候、土壤、品种等等有密切关系.农业科学如此,别的科学门类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科学都是以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为依归的.从本质上看,科学是人类经验的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至于今天的专门的“科研人员”,那自然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围绕我们的生活需要劳神费力.由此来看,神秘而神圣的科学殿堂其实是在做一件普通的事情.
从心理距离上说,较之于科学,哲学、宗教、艺术似乎离我们更远.这也是我们觉得更需要科学的原因.科学在与人们的直接需要打交道,它在满足人类直接需要的同时,又把这种需要推至新的阶段.于是,我们愈来愈需要和依赖科学.而觉得哲学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好像哲学只是人们精神的奢侈品.自然,这是近视的看法,或者说是一叶障目.因为,人之为人,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的动物.人类的精神需要是其他的动物们所没有的.原始人在与自然抗争的同时,便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问”.或者惊奇于自己完美无缺的体态,或者惊喜于自然按部就班的秩序,或者惊恐于鬼神莫测的风雨雷电,这些都可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唤起他们的天赋智性和联想,来“读世界这本大书”.于是,对自然“本质”的领悟,诞生了那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妙论.
当然,在人类知识的萌芽时期,一切都处于含苞待放的浑沌状态,知识几乎没有门类的区别,也没有后来意义上的哲学和科学的明确的界限.就像母腹中的婴儿,对于现实的人而言,他(她)还只是一种可能性,最多也只是正在走向现实“人”的可能性.但是,就像婴儿已包涵着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几乎全部的信息,哲学和科学的后来“分家,此时已被决定.后来的发展只是形态上的展开,而其发展的方向,逻辑并不是自由地漫步,而已先在地受到限制.一棵树无论长得多大多高,多么的气势恢宏,其实不过是那颗小种子的外在展开而已.由于哲学与科学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不同方面,所以,它们的差异已经先在地本质地存在着.
从发生论的角度看,哲学和科学的产生都是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智力、天性、心理的因素.其中人自身的多维的需要尽管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辩证唯物论认为,“需要”本身也是受决定的——但它的确起着无可置疑的直接推动作用.在我们熟悉的经验生活中,往往是直接的需要遮挡了间接的需要,意识层面的需要模糊了非理性层面的需要;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人们只能或只要知道自己的部分或少部分的需要.而就人类的智力能力来说,被经验意识覆盖着的领悟、直觉等等那种扬弃片面奔整体的能力,常常只出现在极端境遇的非经验的那一刹那.犹如岩洞壁画的创作者精神从树皮兽骨山洞中突然解放出来的灵感;犹如那净饭王子菩提树下的顿悟;犹如泰勒斯从生命的源头发现了水;犹如曹臣相醉后的歌唱;……有人说,艺术是本能的升华,在此意义上无疑是贴切的.其实除了艺术,哲学、宗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它们之不同于科学首先在于,它们是以人类之先在的集体无意识张扬更广阔的需要,升华深层的非理性本能.
如果说,科学的宗旨在于解决或者方便人类的生活,那么,哲学却致于透视人类的生存;科学旨在认识,哲学功在觉悟.
何为哲学?真正贴切的解答是没有的.从中文里的“哲”所指谓的意思看,类似于觉悟、智慧、这与西文中的“爱智慧”的说法非常一致.而“科学”最初的意思应该是实用的知识.在“试错”活动(“实验”活动的机制)中诞生了科学,而哲学却是智慧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深层意念的觉醒的结果.
由于产生的起点不同,哲学和科学在本质是根本不同的.
“本质”的不同的首要原因是两者所指向的对象的不同.科学有两个意义上的对象:一是各相对独立的科学门类各有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正因为此,科学才有了门类的区别,有了被叫做“物理”“生物”“信息”的学问.其二,科学的对象还可以被理解为“事实”.“事实”的特征是特定的、有形的、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可以被“认定”的.无法“认定”的东西不能称为科学意义上的“事实”.科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事实及其事实间的“关系”,诸如必然关系、或然关系、先后关系、因果关系,等等.从这两层意义上看,科学的对象是特定的,具体的,所以科学才又被叫做“具体科学”.可是,这里的具体正好与辩证法意义上的“具体”意思相反!辩证法的“具体”指的是片面的综合或抽象的综合,是对科学的那种“具体”的超越和扬弃.正因为此,黑格尔才把科学称为“抽象的”而哲学才是“具体的”.换句话说,科学的“抽象”就是因为它的对象的特定或“具体”!我们这些“具体”的人因此会觉得我们是多么的需要科学,而那虚无缥缈的玄而又玄的哲学似乎跟我们的生活挨不上边.
“玄”,应当是哲学的初始而又贴切的说法.玄,说出了哲学对象的基本特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差不多说出了科学和哲学对象上的区别.哲学并不指向“具体的”事实或事情.“理在事先”(朱熹的高论),这被当作唯心主义批判了好些年,放在这里却十分合适.科学在论“事”,哲学却在论“理”.较之于“事”或“器”,“理”当然是先在的,或者说,更为“本质的”.哲学最初正是作为追问世界的“原理”而出现的,至今,仍然以此为出发点.“原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再灵敏的鼻子也是嗅不出来的,高倍的显微镜也是找不出来的,所以,它超出了人们的感性“具体”;给这样的东西寻找合适的词,非“玄”莫属!可是,“玄”有什么好处呢?换句话说,哲学有什么用处呢?古人似乎专门为此作了注释:因为玄,所以妙!因为玄是“众妙之门”.今天,我们常常使用“玄妙”一词,却经常丢了它的意思.哲学本是最容不得实用主义的,可今天它居然玄妙到有了“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不是“适用”,哲学看起来不能教会我们具体的“本领”,比如说,不能直接的帮助我们去赚钱,所以它很不实用!但是,所有的“本领”(或曰“众妙”)包括科学,无论如何的高妙,最终又离不开哲学,所以,它又是“适用”的.
马克思曾借用黑格尔的话表达过“玄”:“非对象性”.“非对象性”是对哲学的对象的特征的一种描述,说明哲学的对象既有也无——由此看来,魏晋玄学的“有”“无”之争实乃事有出因——所谓“有”,任何的“学问”必定有其起因、缘由及“对象”,否则,何以许多的学说被同时冠以“哲学”之头衔?所谓“无”,哲学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学问”,它的确没有通常意义的“对象”.好比说,你觉得心烦,可你又找不出心烦的具体原由.哲学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哲学是研究某一具体对象,又不能说它不是一种“研究”.因此,准确的说法只能是,哲学的对象是超乎具体对象的.有没有“超乎”具体对象的东西?是有的.比如说,你见过许多“美”的事物,可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美”本身,你做了许多“善”举,可你能解释什么是“善”?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圆”的东西,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圆,最圆的那个“圆”在哪里?善、美、圆、诸如此类,在指谓什么?它或它们有没有“具体的”好象?没有!更有甚者,康德说,人类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当我们对“片面”进行综合时,荒谬、背反必定出现.依照“科学的”康德哲学只能是荒谬的化身.在此意义上,康德也像“许多的有学问”的人,骨子里依然是理性慕拜的科学家.因为,“荒谬”一词,本无特定的涵义,其本质是对经验的背叛.哲学对象的“非对象性”,对经验和科学而言,无疑是一种荒谬.这种“荒谬”用中文来说,就是“玄”.
玄,代表着有限相对的无限,代表着变化中的不变,代表着片面之后的全面,代表着相对性扬弃后的绝对,一句话,哲学指向的是人们深层受其影响和制约而几乎又全然不知的经验之外的“世界”.用科学的语言来说,这是一个“可能的”“理念的”“非常的”“心理的”世界.尽管如此,可又不能说它是一个“虚幻的”“捏造的”世界.玄之为妙,奥妙就在这里!就像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骨子里一定会怕点什么,我们生活的“真实”往往是一种更富有欺骗性的虚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代表了虚幻破灭后的觉悟.佛教哲学以极大的耐心给人们展示了一个超越了我们眼睛的“空”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山有水非常“实”在的世界,可佛眼看去,眼中的那些个事物都是有条件而存在的(因“缘”而生灭),而条件的存在又是要条件的,依此类推,无条件而“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是没有的,因此,唯一的真实是“空”或“无”.“空”也很玄,没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万事万物,心里的确玄的着慌.可是,当我们一旦了解了万物的条件性、暂时性、过渡性,我们是不是能更为自主自觉的生存呢?我们是不是从此能抛开虚幻的懦弱的懵懂的生存方式,继而转向一种紧定而有序的新的生命航程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哲学,在对象上与宗教、艺术是一致的.它们指向的都是超乎“现在”世界——所谓的“现存”其实是人类经验和科学所观照出来的——的“可能”世界.这里的“可能”并不是不真实,而是更高意义上的真实.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人们长期以来一直称之为“空”,可我们须臾也离不开它.无疑,“可能”的世界是通过人们的心理反思所建构起来的,所以,它又是一个理念的世界.我们发现在生活中任何美的事物都是有缺陷的,何来的“发现”?这就是心里的一次以自身深层理念为坐标的、不自觉的反思活动.换句话说,既然“现存”中并没有那最美的样板,那么,最美的那个“美”只能在人们的“理念”中.理念中的那个“美”,只是一种“可能”,但是,在特定的意义上,它是更高的真实.
无疑,人类生存的“世界”只有一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不同的主体面前,呈现出来的却是不同的世界.科学和哲学“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哲学历史中出现的“双重”、“多重”世界的理论的确体现了主体的自我觉醒.佛教哲学给人们展示了三重世界:是——非——非非.这里,并不是说有三个世界,而是说,在三种主体面前,世界会显现出三种“样子”.盲人摸象的故事的确意味深长.科学无疑面对的是“是”“非”的世界,因而,其本质在求“真”,于是有了真假、是非、对错的区别和对立.而哲学等却引导人们走进“非非”之境,因而有了庄子之类的“逍遥游”,在那里,是非、大小、真假等等——在经验的眼睛里,它们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失去了对立的意义.无疑,这是一个与科学世界大相径庭的“玄妙”的世界.
黑格尔曾经断言,哲学与宗教、艺术在对象上相通,而在形式上相别;哲学与科学在方法上相通,而对象上不同.确实,黑格尔除了他个人的高瞻远瞩的哲学天才以外,他更主要的仍是那个时代的理性主义的代言人.那里,科学在经验生活中产生的效果令人迷醉,对科学的依恋之情成为时代的特征,一些科学著作成为新娘出嫁的必备嫁妆.尽管黑格尔也曾讥笑过农业杂志刊登哲学文章这种科学哲学不分的作法,但他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以哲学来包容科学的自然哲学家.尽管科学与哲学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大有其人,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黑格尔的科学哲学方法相同的论点就能成立.
方法,当是服务于特定目的的手段或方式,同样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目的也可以有相同的方法.科学与哲学在方法上的确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根本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科学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经验方法或这种方法的延伸和变化.它以观察、实验(重复经验)、证实为前提,在本质上,它是默默的以客体为中心,绕着客体转,观察到的东西(表象)被“整理”压缩为某种“关系”、“定理”、“规律”或“本质”,在这里,“本质”仅仅是众多现象的一种简便的称呼.休谟说得好,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中国也有句类似的话,习惯成自然,自然,本是本质性的意思,这说明了“习惯”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休谟在对我们说,经验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变”成了“事实”,你看到太阳从东边出来,且天天如此,于是你会对太阳明天仍从东边升起毫不怀疑,巴浦洛夫对狗做的实验也说明了“习惯”的作用.中国还有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其意是说,不断地去做,你就会有效地学到其中的“学问”.实际上,这种“学问”依然是由多次的经验的重复而“总结”出来的,换句话说,是习惯让我们得到“证实”.
科学的方法本质上正是这样一种以客体为中心、以经验证明或证实为基础、不断重复验证为手段而寻找“本质”或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经验方法.这种方法更有效地帮助人们“看清”经验世界,让人们能更“方便”地生活.简言之,这是一种经验证实的方法——波普尔“证伪”理论的提出不仅没有改变它的本质,而是从另一方面让人们看清它的本质.因为,“证伪”依然是为了证“实”,证伪不过是证实的运行机制罢了!
可是,什么是“证实”?换言之,什么是“事实”?我们的科学曾认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事实,后来认为太阳是中心是事实,后来又认为太阳只是银河系里的一颗普通的星星,这是不是“最终”的事实呢?应当说,科学史上的所有理论几乎都得到过证实,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如果宇宙本是无限的,那么,什么都可以是“中心”;如果以地球为坐标,怎么又不能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呢?什么才是真正的事实呢?“事实”的一次又一次的被证“伪”一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图景,另一方面也在昭示人们,科学和经验本身有着不可避免的盲点或误区!
潜力几乎是无限的智慧让人们觉醒.苏格拉底、柏拉图用极其感性、直观当然也很粗糙的比喻给人们展示了人类经验可悲的景象:人,我们这些人,实际是被禁锢在一间小而黑暗的房子里,我们被迫面对着一堵墙,只是对着我们的后脑勺的墙上有一小窗户,我们永远只能“看”到由那小窗户投射对面墙上的光线和影子,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或“外部世界”,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在对这个影子的世界进行认识.我们如何能跳出这个井底的世界,如何能摆脱影子的世界而直面真实的世界?柏拉图给了我们一条出路:转向.把脑袋“转”过去!
“转向”,是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意味深长而又容易遗忘的概念.其实,所谓“哲”的学问或“智慧”的学问本质上正是“转向”的结果,换句话说,“转向”构成了哲学的方法的本质!佛教哲学有一个与此非常一致的说法:“回头”,全部的佛教都是在教人们做“回头”或觉悟的工夫.
转向,是一个动作,可又不是容易做到的动作.好像是躺在床上的植物人要突然清醒过来睁开双眼一样,并不那么轻易地做到.这就是佛学要人们“修炼”的原因.后来的哲学也有一个半新半旧的词:“反思”“直觉”,词是新的,意思是旧的,还是做“转向”的工夫.转向的不易,首要的缘由是我们的“看”世界的视线被死死地捆在经验世界或感性世界上.我们乐于井底的世界,它似乎温暖如春而又安全可靠,它甚至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因此,几乎没有理由去做那个转向的动作.“智慧是一种痛苦”,算是说到了绝处.在灵魂上做“猛回头”的事情是痛苦的睁开眼睛.哲学里没有天堂或地狱,只在经验的眼睛里,经验之外的世界被看作不是天堂就是地狱;而哲学只在做一件事,反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经验世界.这里,世界依然是一个,经验和科学生活在(或沉浸在)这一世界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哲学和智慧却要跳出这个世界再回头来观照它.
转向,或者反思是哲学的基本方法.它不是描述,不是拍照,不是实验,甚至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研究”,——在此意义,尼采曾发宏论,真正的哲学家都是没有读过几本哲学书的!谬哉、妙哉!——因为它在本质上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观察的”,而是觉醒的,不是直接的,而是“反射的”.在现代哲学里,尽管哲学家之间的思想日益疏离,甚至相互漠然不解,但在下面这点上却不谋而合:科学是“思维经济”(马赫语)的产物,哲学却是人类思想直沉觉“解放”的结果,这种解放不是由考察客体引起的,而是主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中实现的.这是一种“非理性”“非意识”“艺术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习惯认定的“真”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就像照片上的那棵树并不是拍摄的那棵树,它只是被摄的那棵树的某一个侧面的“样子”,而那棵树本身却有无数的“侧面”.人们依照经验的方法认定的“客观”其实是相当主观的.因此,哲学的方法必定是对经验和科学状态的超越或省悟,或曰,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方法又可以说是精神的自我批评自我超越的能力.就像我们可以从一幅天才般的绘画作品里观照出对世界“新”的理解、新的境界,哲学在不断地对我们的经验世界作出评判.而这种“评判”是任何科学仪器或设备做不出来的.
当然,哲学与哲学之间也有一个相互评判的问题.但其完全不同于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对立.前者之间并没有“是非”的对抗,因为哲学本来就不是关于是非的学问.而后者的对立却是是非之争.确实,是非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才是有效的,要不怎么说,“真理往前走一步可能就是谬误”.哲学间的对立实际是看世界方法的对立.

篇四: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有关信仰的名言警句

●不要把信仰悬挂在墙壁上(巴尔扎克)
  ●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马·普顿尔)
  ●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他经常地、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在实践着的真理(本·利明)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信仰比理智更有才华(菲·贝利)
  ●信仰是用期望的形式表达的爱(威·埃·钱宁)
  ●一切引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托·潘恩)
  ●信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耐心(乔·麦克唐纳)
  ●有两件事是我最憎恨: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愚昧无知(穆罕莫德)
  ●信仰是一种尝试,一种用人类语言解释超越人类现实的高尚的尝试(克·达·莫利)
  ●信仰的眼睛就是耳朵(托·富勒)
  ●每个人总不免有所迷恋,每个人总不免犯些错误,不过在进退失据、周围的一切开始动摇的时候,信仰就能拯救一个人(马明·西比利亚克)
  ●强制的信仰只会唤起反感(叔本华)
  ●我们若凭信仰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柏拉图)
  ●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种感情一样,恰好同激动的程度成正比(雪莱)
  ●信仰决不是知识,而是使知识有效的意志决断(费希特)
  ●我相雠,信仰是我们一切思想的先行官.否定信仰,即等于反对我们一切创造力量的精神源泉(卓别林)
  ●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没有它,便意味着崩溃(威廉·詹姆斯)
  ●信仰就是生命车(托尔斯泰)
  ●信仰能将具有毁灭性的绝望变为逆来顺受的屈从(布莱辛顿)
  ●我们的信仰战胜了我们的恐惧(朗费罗)
  ●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巴尔扎克)
  ●理想会有反复,信仰坚定不移;事实一去就不复返(歌德)
  ●是烈士创造了信仰,而不是信仰造就了烈士(乌纳穆诺)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巴金)
  ●信仰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幸福(雨果)
  ●信仰的价值恐怕胜于真理的价值吧!真理不讲情,但信仰却具有慈母之心,科学对于我们的渴望是冷淡的,而信仰却安慰我们(阿密埃尔)
  ●幸运的人为了使自己不过分得意,不幸福的人作为支撑,不幸的人为了不屈服,各人都需要信仰(洪保德)
  ●弱者,或趋向衰落人们的贫穷生活需要对神的信仰……但是自己心中拥有太阳和生命的人除了自己以外,有必要到什么地方去寻找信仰吗?(罗曼·罗兰)
  ●当人抛弃信仰时,可望搬进迷信来(吕凯特)
  ●信仰就是用耳朵观看(英国)
  ●思辨的结束就是信仰开始(祁克果)
  ●信仰就倘没有充分的证据,那不过是迷信自己而已(英国)
  ●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圣·奥古斯丁)
  ●所谓信仰就是自我暗示,在潜意识中被宣布或反复指点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拿破仑)
  ●没有信仰的人是空虚的废物,没有原则的人是无用的小人(列宾)
  ●没有信仰,则不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罗曼·罗兰)
  ●有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没有信仰却将一事无成(小巴特勒)
  ●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人靠什么生活下去呢?(绪儒斯)
  ●没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弥顿

篇五: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关于不迷信权威的名言拜托各位大神

实笃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爱因斯坦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苦和甜来自自己和外界,而坚强则来自于内心,来自于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爱因斯坦 通向人类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通道只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篇六: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我们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碰到迷信( ),要( ).

行为.抵制.

篇七: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有关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小短文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用老一套“巫婆、神汉”的骗人手法已经不灵了.然而,迷信思想并不甘心进入历史的垃圾筒,它又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现在已经被国家依法取缔的“法----轮----功”就是利用伪科学作保护神来骗人、害人的邪教组织.
  那是一个让历史永远铭记的惨痛寒冷的日子——2001年1月23日,当新世纪的钟声还回荡在人们耳边,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拉起缤纷的彩练,挂起五彩的灯笼,欢度新千年时,一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发生了.惨痛落幕后,留下的无疑是沉重的思考……
  “法-----轮-----功”邪教组织的主要人物李----洪-----志,一个初中未毕业,对现代科学可谓一窍不通的人,却打着研究人体科学的旗号,把自己吹嘘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编造出“地球---爆炸论”、“真----善---忍”等歪理邪说欺骗人们,让善良的人们跟着他练习根本不存在的“法--轮--功”,陷入一种失常的精神世界里,更有甚者还秧及无辜的亲友.
  杨秋贵,1995年华东理工大学毕业,曾经获得学校颁发的特等奖学金.1996年10月,他又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按理说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既可以为伟大祖国的振兴贡献力量,又可以得到自己应有的知识财富.但在这时,他却通过互联网练起了“法--轮--功”.1998年6月1日,他在法兰克福“弘法”跳楼身亡.那时,他只有27岁!
  陈果,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99级学生,曾作为中央电视台银河艺术团成员赴新加坡演出,1999年在她母亲的“支持”下练习“法--轮--功”,为了追求“升天圆满”,她于2001年1月23日在 天安门广场自--焚,全身烧伤面积达80%.看着陈果那面目全非的脸,不禁想起她以前拥有的美丽,拥有的才华.她是可以从一个音乐才女发展成一位音乐家的呀!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因练习“法---轮---功”致死的“法---轮----功”练习者及无辜被害人员已有2000余人.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力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理智战胜盲从,立志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篇八:反对迷信的中国名言

为什么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科学可以让我们走的更远,迷信只会让我们驻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