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小学传统文化必读经典)》是2017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永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十岁起就开始读古文,接受父亲的教育,良好的家教对他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后来司马迁跟随父亲前往长安,同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了《春秋》和《古文尚书》。十九岁的司马迁就成为了补博士子弟。二十岁的司马迁开始游历天下。司马迁的足迹到过夏禹遗迹、会稽、姑苏、五湖、淮阴、丰沛、大梁、孔孟之乡、逐鹿、长城等,游历的地方多是历史名人的故事发生地和家乡,在游历中司马迁更是开阔了眼界,为之后《史记》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知识。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司马迁与唐都等人一同创立了《太初历》,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公元前99年,李陵因被匈奴击败而降敌,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判以死刑。单位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自请宫刑而免除一死,在狱中司马迁坚持撰写着《史记》。司马迁出狱后担任中书令一职,继续发奋写书,最终得以完成这部著作。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司马迁随后离开了长安,不知所向。
司马迁自小学习古文,在父亲的亲身教诲和董仲舒等文人的指导下,司马迁学识更为渊博,他一生为完成《史记》创作而忍辱负重,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留给后世巨大的精神财富。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04年,这个时候司马迁就开始写《太史公书》了,《太史公书》后来被称为《史记》。
司马迁早年间就在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各地的风土人情,从当地百姓口中去了解古事旧闻,之后又受学于孔安国和董仲舒。司马迁具备写作的能力,又有写作的素材,因此早早就开始写作了。
但是谁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司马迁的也是。公元前98年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当时李陵自请五千兵马出击匈奴,战败被俘,汉武帝对此非常生气。汉武帝问司马迁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司马迁说李陵孝敬父母,又忠君爱国,投降是无奈之举。于是汉武帝就把司马迁给打入天牢。之后李陵投降匈奴的时候被公孙敖“坐实”了,司马迁也受到了牵连,被处以宫刑。
受此大辱的司马迁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奋发图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记》的创作中去。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等书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自己去当地调查取得的一些资料为材料,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摘选,去掉了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言,对无法证实的事情保留态度,或者附上多种说法。前后总共经历了一十四年,司马迁呕心沥血最终完成了这部史学著作《史记》,也留给了后世留下了一份无价的文化瑰宝。
司马迁的小故事
司马迁小时候是在自己的故乡韩城生活的,常常帮助家里干活,因为父亲也是史官的原因,所以司马迁从小就开始学习古代的史书。
一日,马上就要吃饭了,司马迁的父亲把他叫到跟前,对司马迁说,我最近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教导你看书,你自己也整天都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现在趁着饭还没有熟,我就教你读书吧。于是父亲就开始准备教司马迁读书,司马迁却说这本说自己已经看过了,还可以背下来。并且还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父亲对此非常的惊讶,他不相信司马迁是神童,可究竟司马迁是怎么背下来的,父亲对这个也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准备赶着羊出门了,于是司马迁的父亲就悄悄地跟在司马迁的后面。父亲跟着司马迁翻过了村东的小山,又趟过了山下的小河,来到了一块水草丰盈的洼地上,司马迁把羊赶过去吃草,他自己就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本仔细开始阅读了起来,逐字逐句在认真的诵读,父亲目睹了这一切,感觉到非常的欣慰,也明白了司马迁为什么能够背诵史书了。
这个小故事虽然没有史实可以考证,但是司马迁学贯当时的古今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司马迁也一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这背后的辛苦也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所以有这样一个故事的出现,也并不是偶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是专门负责管理天文历法、记载史事的官员。
司马谈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他精通天文学、《易》学、黄老学等,以黄老学为主,批判地吸收儒、墨、名、法、阴阳各家学说,家有丰富的藏书,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司马谈很爱儿子,要他劳动,读书,到各地调查,著书立说,……
司马谈很钟爱自己的儿子,一心一意要把司马迁培养成为一个有志有才之士。司马迁自幼勤勉好学,年幼时就常聚精会神地聆听父亲讲述诸子百家学派的学术观点和所见所闻的历史趣事。司马迁读书非常用功,也很聪慧,童年时就学会了当时所通行的文字。为了使他更好地体会社会生活,司马迁10岁前还遵照父命去学习耕地和牧畜,“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人家做些农活。后来他对儿时这段耕牧生活一直念念不忘,可见感受之深。他10岁开始阅读古文典籍,什么《左传》《国语》《世本》等等,他都广泛涉猎。
为了开阔眼界,打下学问的基础,司马谈还要儿子拜有名的学者为师,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司马迁曾向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请教孔子作《春秋》的事迹。
司马迁20岁的时候,父亲又安排他到祖国各地去考察游历,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举动。因为那时候崇尚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而司马谈为了儿子成才,毅然打破了世俗观念的束缚。
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司马迁离开长安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踏上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的艰苦历程,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南略邛、笮、昆明”。后又游了许多地方,前后20年,行程数万里,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对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轶闻趣事,都作了深入的调查和详细的记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史料,这对他以后作《史记》,在构思、取材和词藻、气势等诸多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他在湘水流域,重读了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著作,并亲自到屈原投水殉节的汨罗江去进行凭吊和实地考察,为他后来写好《屈原贾生列传》作了充分的准备。
司马谈早就有心写一部通史,并作了长期的准备,但由于年老体弱,无法完成这项浩繁的工程,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司马谈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深情地说:“我身为国家的史官,却没能写出一部像样的史书,想起来就痛心。自从孔子以来,已经400多年,由于诸侯兼并,战火连绵,历史的记载也放松了,甚至可以说中断了。现在,海内一统,国家强盛,是到了续写这段史书的时候了。我作为汉太史令没有对这一段历史作出完备的记载,心中不安,真是死不瞑目啊!你要继承父志,千万不要忘记了著书立说这件大事,千万不能让国家史书中断了,千万不要忘记我还没有完成的大事啊!”说到这里,司马谈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司马迁伏在父亲的床边,立誓道:“就是有天大的磨难,我也要完成您的嘱托,请父亲放心!”
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后,发愤治史。虽受宫刑,忍辱负重,终于写成了千古之绝唱——《史记》。
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的官职,这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各种书籍,进一步熟悉和整理列国的历史过程及重大事件、代表人物等,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在长期的史料收集和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五年的准备,司马迁开始着手《史记》的编纂工作,实现他父亲“记载天下之文”的遗志。42岁的司马迁深深懂得,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重要,他牢记父亲的期望和临终教诲,废寝忘食,全力以赴投入这一伟大而艰苦的工作。
但是,正当司马迁昼夜为撰写《史记》紧张工作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事件发生了。前99年,汉朝大将李陵在一次战斗中惨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谈到处理此事意见时,只因说了几句客观的公道话,便触怒了汉武帝,被关进牢狱,并被处以宫刑。这对司马迁是一次极大的侮辱和打击。他曾痛不欲生,但想到父亲留给他的事业,又顽强地坚持活下来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道:我受了这样可耻的腐刑,所以要隐忍苟活,是因为我多年来收集了大量史料,要撰写一个阐述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书,建立一家之言,不让国家的历史断绝。假如书已写完,并传布于世,即使要我立刻死去,也是绝不后悔的。司马迁写《史记》不是为了阿世,所以敢于秉笔直书;他是为了“成一家之言”,与经传比高低,所以竭尽他的才力与心血,以高度严肃郑重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终于用生命和血汗完成了一部划时代的光辉巨著——《史记》。
《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总括了3000余年的史事,计130篇,52.6万余字,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类,语言形象鲜明,史料丰富可靠,被人们作为散文的典范,誉之为“千古之圣文”。鲁迅先生曾经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千年来,有无数的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向他学习。
《史记》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两代人心血的结晶。由此可见,父亲的志趣和品格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何等深刻!父亲对孩子从小的诱导、激励和培养,又是多么不可缺少啊!
《史记》既是大一统社会的产物,又是这个大一统社会所不容的“谤书”,因为它敢于冲出为尊者讳的藩篱,把如椽之笔伸向统治阶级内部,揭露其丑恶行径,甚至把至高无上的皇帝头上的神圣光圈剔除干净。又由于它敢于把热情洋溢的笔墨付诸下层人物,对刺客、游侠表示极大的同情,敢于儒家罕言之“利”挑战,表现出卓越的经济思想,所以,在正统思想家眼里,《史记》又成了叛经离道之作。从另一方而看,当时的文人学士,舞文弄墨,喜欢的是铺张扬厉、对偶工整、语言华丽的辞赋,而司马迁的《史记》则是用一种自由奔放、参差不齐的散体长短句与世相争。这就决定了它在当时文化氛围中的命运,正如司马贞所叹:“《史记》比于班书,微为古质,故汉晋名贤未知见重所以魏文侯听古乐则唯恐卧,良有以也。”(《史记索隐序》)又说:“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核而文微,是以后之学者多所未究。”(《史记索隐后序》)同时,史学在两汉对期还没有它应有的独立的地位,它被作为经学的附庸而列入《春秋》类中。这儿股势力的融合,使《史记》的流布和研究都很难迈开大步。
魏晋以后,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击着儒家的传统思想,人们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在新的文化氛围中,人们的认识、思想都有了新的特色。与此同时,学术上的一大变化就是: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在学术领域内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晋秘书监苟勗《中经新薄》把史学从经学的附庸中划分出来,列为丙部,体现出史学的独立性。东晋著作郎李充《晋元帝书目》又把史部提升到仅次于经学的地位。
史学本身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数量繁多,甚至出现了“一代之史,至数十家”的局面。人们对史学认识的提高,尤其是“正史”地位之尊,也使《史记》的身价得到相应的提高。尽管《史记》有时也被视为洪水猛兽,但更多的人是站在赞同的立场上去评价《史记》,一反过去“尊班抑马”而为“尊马抑班”,并有人仔细研读,乃至于出现了《史记集解》这样的著作,为后代的研究开了一个先河。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学和史学原为一家,这时开始分道扬镰。因此,相对而言,《史记》身价的提高只是从史学方面得到了提高,而它在文学上的成就还很少有人问津。
司马迁与《史记》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曾赞《史记》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作为首开我国纪传体文学先河的史书,绝对当得起如此评价,那么写成这部史诗巨作的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史记》的行文风格和评判倾向中,似乎也能寻到一些司马迁的个人偏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司马迁。
司马迁生于黄河龙门一个还算吃喝不愁的家庭里,司马迁的爷爷当初在相关政策下以粟米换取了爵位,从此他家便不用服徭役。从而司马迁得以有充分的时间习字读书,他爸爸也能有空教他,司马迁幼年便显示出了他的博闻强识,十岁就通习古文。他爸爸司马谈后来去了长安做了太史令,而司马迁则继续过着以前的日子。等再长大点,司马迁也去了长安,受到父亲提点开始游历天下四处搜集古闻史料,最后回到父亲身边任郎中。司马谈死后,继任太史令之职,立志完成父亲编撰历史的遗愿。
司马迁在职期间,完成工作和编撰历史有条不紊的平衡进行着,但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伴君如伴虎,司马迁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李陵出征匈奴,遭遇埋伏,弹尽粮绝后降了匈奴,汉武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李陵这样的举动的,满朝文武都在声讨李陵所作所为,只有司马迁不这么认为,他甚至向汉武帝提出,李陵这个人品德一向优良,而且是精忠报国之将,还惦记着长安自己亲人,虽然输了但是此战甚勇可以抵过,还猜测李陵只是假意投降,以后肯定会回来的。但李陵并未如司马迁所说,汉武帝盛怒之下杀了李陵全族,并也给司马迁定了死罪。
司马迁本身是无惧生死,而且这样死也能挣得气节,可拖住司马迁的是他未竟的事业,史书还未编撰完成,他决不能就这么死了。回想了历史上诸多名人忍辱负重写下名留青史著作后,司马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腐刑代死刑,为了自己家族几代的梦想,司马迁忍了下去,只为了完成这部史书。但是我们如今能读到《史记》,还要多亏了一个人,那就是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是他在成为平通侯后,上书汉宣帝,《史记》才得以重见天日。
《史记》是珍贵和难得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史学著作,它凝结了司马迁一生全部心血,也是司马迁一生全部的寄托,这部四史之首,史学双臂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深广,估计司马迁泉下有知,应该能够安息了。
我们在说说司马迁另外一个身份,他以史学家闻名,但他不只是位史学家,他还是天文学家,在《史记》当中的《天官书》、《历书》、《律书》就有所体现。司马迁推古天变,总结了战国以来的天文学基本原则,观录到了五星逆行的现象,并加以分析预测人事变化。司马迁在天文学上也可谓是颇有贡献。
司马迁作为太史公,精于钻研,恪尽职守,编撰《史记》,发展了天文学,可谓十分优秀。而司马迁这个人,史学和文学造诣极高,并且还能坚持己见,忍辱负重,可见这也是他能成为一代成功史学家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人人都是司马迁,但我们要学习他的坚韧和有恒心,还要真切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尽力去完成我们的理想。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7年),司马迁任太史令。
司马迁退礼司马迁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汉武帝的时候,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正在编写《史记》。
有一天,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派人给司马迁送来了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妹娟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看到里面装着一对晶莹透亮的玉璧,不禁惊呼:“太好了,这真是世上稀奇之宝啊!”
正在专心致志著《史记》的司马迁,听到女儿的声音,放下手中的笔,用手将这玉璧摸了一下,也赞叹道:“是啊!如此光洁、圆润,真是白璧无瑕啊!”妹娟听了,更是不肯放下。
但是,司马迁对她说:“白璧最可贵之处是没有斑痕污点,人也同样如此。我是一个平庸而且地位低下的小官,从不敢以璧自比,但如果收下这珍贵的白璧,思想上的斑污就会增多。”女儿听了,会意地点点头。
于是将礼物退还给了李广利派来的人。
扩展阅读: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 10 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 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 20 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 10 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