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百科 > 诳的意思(共10篇)

诳的意思(共10篇)

时间:2015-06-05 22:28 百科 晚安的意思 呵呵的意思

诳的意思(一):

诳的意思,标准字典

诳  诳
 kuáng   (形声.从言,从狂,狂亦声.“言”指“言语”、“言论”;“狂”本指动物群内部的王位争夺,转义指人类群体内部争夺君位的争斗.“言”与“狂”联合起来表示“与争夺君权有关的言论”.本义:欺诈性言辞,蛊惑人心的言辞.引申义:欺骗,迷惑.说明: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选举、总统选举,选举人经常使用欺诈性、蛊惑性言辞发表演说,目的是贬低竞争对手,迷惑选民,以便自己取而代之) 同本义(隐瞒事实真相迷惑人).[cheat]   有点蒙人的意思   诳,欺也.——《说文》   诳,诳惑也.——《玉篇》   幼子常视无诳.——《礼记·曲礼》   以诳刘子.——《国语·周语》   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史记·乐毅列传》   民疾其态,天子诳之.——《国语·晋语二》.  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史记·高祖本纪》.  又如:诳驾(因失陪而向客人说的道歉的话);诳谬(狂妄荒谬);诳上(欺骗君上、尊长);诳世(欺骗世人);诳动(欺骗煽动).  诳诞   kuángdàn   [deceive;delude] 欺诳荒诞.  诳惑   kuánghuò   [hoax] 欺骗迷惑.  .  诳惑良民.  诳语   kuángyǔ   [lies;falsehood] 骗人的话.  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做真.——《西游记》

诳的意思(二):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意思?

悲哀啊,明明是宝玉的材质却称呼以石头,明明是忠贞之士却说他欺诳.

诳的意思(三):

求《朝三暮四》译文及其中部分字词解释
我要“狙”、“匮”、“诳”、“茅”的注音!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音居,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溃,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寻,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狂,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茅——音叙,橡实,一种粮食.
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
评点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诳的意思(四):

得非诳乎的"得非"什么意思

“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译为"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
所以应该是"岂不是""难道不是..."

诳的意思(五):

王以和氏为诳,而刖其左足意思

(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献上一块外表不起眼的玉胚,历王找人来看都说是石头)
大王认为和氏在骗他,所以砍掉了他的左脚(作为惩罚)。

诳的意思(六):

绐的意思 组词 怎么读【诳的意思】


dài
ㄉㄞˋ
部首纟 笔画8 部外5 五笔XCKG
“绐”
绐 dài ㄉㄞˋ
动词
欺诳、欺骗.汉书˙卷三十五˙吴王刘濞传:“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使人鏦杀吴王.”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当绐信入贺,使武士缚信斩之,夷其三族,便是‘败也萧何’也.”
至、进到.淮南子˙泛论:“出百死而绐一生,以争天下之权.”高诱˙注:“绐,至也.”

诳的意思(七):

谛是什么意思

部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五笔86:YUPH 五笔98:YYUH 仓颉:IVYBB
笔顺编号:45414345252 四角号码:307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1B
基本字义
1.
仔细:听.视.观.思.
2.
道理:..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言,帝声.本义:细察;详审)
2.
同本义 [examine carefully]
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谛.——《说文》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三国志》
3.
明白;了解 [understand]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鲁迅《且介亭杂文》
〈副〉
1.
详细,仔细 [carefully]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谛听(仔细地听)
〈名〉
1.
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梵Satya]
实义是谛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大毗婆沙论》
2.
事物的内在含义或意义 [significance].如:真谛
常用词组
1.
谛视 dìshì
[look carefully;examine closely;scrutinize] 仔细地看
凝神谛视
2.
谛思 dìsī
[think over] 熟思

诳的意思(八):

“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这句怎么翻译

意思是 如果有人拿我自己的话来反驳我,我也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也就是说 自己说的话自己信而别人的话就不相信 即使别人说的是自己说过的话
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
假(如果)有人焉(语气词),举(拿,拿来)我言复(应对,答复)于我,亦(也)必疑(怀疑)其(代词,指对方应对的话)诳(不真实的,不正确的)【诳的意思】

诳的意思(九):

朝三暮四文言文全部反翻译.加每句话的意思.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1. 狙公:养猕猴的人.   
2. 了解,理解,懂得.   
3. 狙(jū):猕猴.   
4. 意:心意.   
5. 得:懂得.   
6. 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   
7. 损:减少.   
8. 家口:家中口粮.口:口粮.   
9. 充:满足.   
10.欲:欲望,要求.   
11.俄而:一会儿,不久.   
12.匮:不够.   
13.限:减少.   
14.恐:恐怕.   
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kuáng):欺骗.   
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9.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   
20.足:够,足够.   
21.众:所有的.   
22.皆:都.   
23.而:表修饰.   
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25.皆伏而喜: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伏:降伏,驯顺.引申为服服帖帖.   
26.朝:早上.   
27.之:代词.指代猕猴们.

诳的意思(十):

成语闻鸡起舞的由来及意思

语出《晋书·祖逖传》
祖逖(公元266-321年),字士稚,晋代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父亲祖武,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丧父,有兄弟六人.哥哥祖该、祖纳都很有才干.祖逖性情豁达、狂放,十四五岁还未开始读书,哥哥们都替他发愁.然而,祖逖轻仗义,为人慷慨大方,每至农家,就以哥哥的名义散发谷、帛赈济穷人,乡里的人都很敬重他.后来,祖逖博览群书,涉及古今,往来于京师之间,看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济世之才.
祖逖寓居在阳平.24岁时,阳平推举他为孝廉,后来又被苊举为秀才,但是他都不答应.
故事说,祖逖与司空刘琨都当过司州主簿,二人感情深厚,如影随形,关系极为密切,经常盖一条被子睡觉.有一天夜里,有一只鸡在半诳就叫起来了.按当时迷信的说法,在半夜鸣叫的鸡是荒鸡,听到荒鸡的叫声是不吉祥的.可是,祖逖听天荒鸡的叫声后,却把刘琨踢醒,对他说:“这不是不祥的声音.”于是,他起来舞剑.
“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形容怀有壮志,勤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