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英语学习 > 购物英语 > 买东西的学问(共10篇)

买东西的学问(共10篇)

买东西的学问(一):

购物的学问.

香皂的价格:2.40>2.38>2.34;
毛巾的价格:4.65>4.55>4.50;
牙膏的价格:3.20>3.08>3.02;
所以买香皂去笑笑超市比较便宜,
买毛巾去佳乐超市比较便宜,
买牙膏去旺旺超市比较便宜.

买东西的学问(二):

数学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不是指在现实中的意义,而是在人的思维逻辑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在分析事物结构当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2002增补版)》的解释:
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
这就是说,如果你研究数学,你的思维中就会存在一个严谨的体系——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这样你就会在思考事物本身是给它一个量化的指标
这对于你分析事物、比较事物、预测事物的变化等有很大的帮助
就象物理学,它就是研究作用理论的学科,从表面上看和数学没什么联系,但事实上物理离开数学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
只有用数学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物理,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物理学
所以数学在你的逻辑思维中起到了一种工具的作用,即帮助认知和理解事物的量化指标

买东西的学问(三):

什么是哲学,要通俗易懂的话

看我怎么回答,解释是有好多种的,
1 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马克思)
2 哲学就希腊语意是“爱智慧”的意思 .
3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的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
好了,基本就这几种说法,每种说法都不错.我可认为我回答的很好啊,我要分啊,不要怪我直白啊

买东西的学问(四):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熬人.的意思

就是说只是可以开拓人的眼界,是人的心灵不蒙尘.
只是也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知名人生道路,让人避免坎坷

买东西的学问(五):

像孟母三迁这样关于环境改变人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买东西的学问】

买东西的学问(六):

商品进货的学问 作文【买东西的学问】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周末妈妈开始翻箱倒柜找出我去年的秋装,可是一比件件又小又短,妈妈开心地说:“恭喜你又长高啦,走吧,带你去买新衣服!”我们在一家商场里左挑右选,可是怎么也遇不到我一见钟情的适合我的衣服,我都快泄气了,正在这时,一件军绿色的外套吸引我的目光,我立即对妈妈说:“我喜欢这一件!”售货员阿姨笑眯眯的对我说:“小伙子真有眼光啊!这是我们最新的货品,才上柜几天,已经卖了许多件呢!你试试吧!”我高兴极了,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谢谢阿姨!”随着她的手指掠过一件又一件,我兴奋的目光慢慢黯淡了,不会吧,又要再次失望。终于一声轻轻地:“对不起啊,这次进的货不多,只有样品和一件大号,不太合适你穿,请您留下电话,一有进货我就电话给您,你看可以吗?”霎时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太平洋底,唉,谁叫我是真正喜欢这件衣服呢,我再三叮嘱:“阿姨,一进货你一定记得打电话给我妈妈哦!”我拉着妈妈的手怏怏又期待地离开了这家商场。

回到家后我忍不住埋怨:“知道好卖,商场怎么不知道多进点货呢?”妈妈回答我:“这样吧,对这个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看看到底商场一次进货多少才合理呢?”通过搜寻资料,我大致了解了一点有关商品进货的知识皮毛。商场在向顾客售出商品的同时,要从厂家或批发部门购进商品,或称进货。正常情况下,商场每售出一件商品,除了收回各种成本以外,还能够赚取一定的利润。进货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如果一次进的货太少,就会造成热销的商品缺货而错过赚取利润的机会;相反地,如果一次进的货太多,商品没有及时售出,就会造成积压或滞销而带来损失。因此,商品一次进货量的多少与该商品一段时期内销量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但是销量的多少是一个不确定的量,只能做一定的合理的估计。那么怎么样估算最合理的进货量,从而保证获取的(平均)利润最多呢?

通过下面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某商店准备购进一批服装销售。在销售旺季中,每售出一件服装能赚取利润约500元;旺季结束后,为了尽快减少商品积压影响资金周转,不得不降价出售,再加上商品库存保管等费用,预计每件将损失100元。进货前商店做了市场调查,预计总共能售出40~50件,具体售出服装件数及其可能性如下:

共售出件数 小于40

40 41

42 43

44 可能性(%)

0 5

7 8

10 12

共售出件数

45 46

47 48

49 50

可能性(%) 15

12 10

9 7

5

如果要使商店获取最大利润,应该进多少货呢?

设进货量为x,显然x在40~50件之间,若x<40,则必然会造成缺货,;同样,若x>50,则必然会造成积压,两者都是不可取的。1、当x=40件时,总利润为50x40=XX(元)

2、当x=41件时,有5%的可能是售出40件而积压1件,而有(1-5%)=95%的可能会全部售出而没有积压,因此平均总利润为(50x40-10x1)x5%+(50 x41)x95%=2047(元)3、当x=42件时,有5%的可能是售出40件而积压2件,有7%的可能是售出41件而积压1件,而有(1-5%-7%)=88%的可能会全部售出而没有积压,因此平均总利润为(50x40-10x2)x5%+(50x41-10x1)x7%+(50 x42)x88%=2089.80(元)

下面将进货量x=40~50件时的平均总利润计算结果列出如下:

进货量(件)

40 41

42 43

44 45

利润(元) XX

2047 2089.8

2127.8 2159.8

2184.6

进货量(件) 46

47 48

49 50

利润(元)

2200.4 2209

2211.6 2208.8

2201.8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进货量为48件事,商店所能获取的平均总利润最大,为2211.60元。

哦,进货还真是一门学问啊!

买东西的学问(七):

现浇旋转楼梯木模板怎样做
不是计算工程量呀,
应该是当工人的应该怎么制安,就是模板的制作安装,
总是有楼梯的底板不同地方厚薄都不同了,

这东西,学问可深了!
旋转楼梯的底面不是平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应该先定底模上的位置,理论上讲,点定的越多,越精确.
先将旋转楼梯投影线放样至地面上,然后根据大样图,定楼梯内侧及外侧的标高,一块块的先固定下来,大体的模子下来之后,再慢慢细化,直至将整个底板的大体走向定好,最后的事情就是,切整板,将底模及侧模拼好吧!

买东西的学问(八):

学问 作文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中国人见面最喜欢用的一句话:“近来作何消遣?”这句话我听着便讨厌。话里的意思,好像生活得不耐烦了,几十年日子没有法子过,勉强找些事情来消他遣他。一个人若生活于这种状态之下,我劝他不如早日投海!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彀我享用。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运动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凡属趣味,我一概都承认他是好的,但怎么样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赌钱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趣味吗?病了怎么样?做官趣味吗?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样?……诸如此类,虽然在短时间内像有趣味,结果会闹到俗语说的“没趣一齐来”,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他是趣味。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听我这段话,切勿误会以为:我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我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排斥赌钱;我并不是因为学问是道德才提倡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质能彀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嗑一口。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要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

买东西的学问(九):

关于学问的句子
急急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 迅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这算么?

买东西的学问(十):

《孟母三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的启示,从孩子自身角度的启示
精辟一点,(分条陈述)

孟母三迁,说的足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孟母几番搬家只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这值得现代父母借鉴,小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环境的事物所影响,从而学到坏习惯,父母尽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孩子的自身角度来看,孟母用剪断织了一半的布来教育孟子学习要靠积累,孟子被深深地震撼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我们想象得要更懂事,他们可以感受到父母亲的付出,这样的感性教育比生硬的说教式教育要更容易打动孩子.只要父母亲对其加以引导,就能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