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电脑教程 > 常用技巧 > 男人养生保健(共9篇)

男人养生保健(共9篇)

男人养生保健(一):

养生保健知识都有哪些求解答

  在夏季,天气酷暑难熬,所以,很多人都很喜欢用凉水洗脚,认为这样对健康无害.但是经常用凉水洗脚,对养生保健是没有好处的.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在夏季,用热水洗脚是关键.很多人都知道脚上的穴位是有很多的,所以,如果经常拿凉水刺激脚部穴位,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相反,用热水洗脚,可以增加脚部的血液循环,对健康很有好处.  3 经常洗热水澡

男人养生保健(二):

怎样根据气候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四时养生,也即指四季养生,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养生细则,为四时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又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使之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二)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学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1、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中国哲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也提示人们要在生产、生活中处处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此才能安然生息.而对于人类生存最为相关的莫过于自然界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变化了.
日月变化古人早就发现,日升则阳气盛,日落则阳气衰,故而古人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月圆时,人的气血流畅,肌肤致密,外邪不易侵入;月缺时体内气血流行较慢,肌肤疏松,外邪易乘虚而入.若月缺时遇到急风暴雨,则人较易生病.
四季更替一年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欲得安康,必须对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总结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经验,对于四季养生有着重要意义.
2、形神合一的养生观
形与神的统一,是尽享天年的关键.神寓于形,形统于神.神伤则形伤,神亡则形亡,此所谓“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精神衰败,必显于形,如两目无神、面色无华、四肢乏力、纳食不佳、形体瘦削等.由于人体精神是由心神来主宰的,志、意、魂、魄皆归心神统辖,故有“心神乃形之大主”之说.因此,调养心神也就成为调摄形体的关键.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清静养神,因为“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遵生八笺》).
精、气、神被称为人体“三宝”,三者是不可分离的,它的盛衰直接体现人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状态.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乃精之所化,精为气之本.神,是指精神意识状态而言,是神志和生命活动之外观.有精则有神,神是五脏六腑、先后天精气与人体最高主宰活动的具体表现.它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寿亲养老新书》曾对精、气、神三者关系进行了概括:“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所以说,神的充沛需要有精和气这样的物质基础,精、气的充盈或匮乏可直接影响到神的作用.鉴于此,善养生者必须保养精气,达到精气神的协调统一.
3、动态平衡的养生观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在动态中进行,并通过调节达到“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
阴阳平衡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长寿、养生疾病的前提.阴阳有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只有机体阴阳达到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例如,夏天阳盛气炎,易出现热迫汗出,耗伤气阴,此时可服用养阴清凉药膳,如绿豆汤、荷叶粥、西瓜羹等,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对人体的治疗也是本着阴阳平衡的原则,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法,从而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疾病不生.
气血平衡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可生血、行血,血可载气、裹气,二者如影随形,同行同止.若气血平衡失调,则会出现气血不生、不行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保持气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维系健康的必要条件,调理气血也就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三)四季养生的原则
祖国医学在四季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颇多.究其基本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自然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
2、形神共养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养神既可以保,保形亦可以摄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维持形与神的统一.
所谓“养形”,主要指脏腑、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形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摄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等健身运动,大都属于养形的重要内容.
所谓“养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调摄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畴,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暴发喜怒,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则人体的气机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康健,抗病能力均强,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男人养生保健】

男人养生保健(三):

养生保健小常识
"养生保健小常识",谁能正确

"养生保健小常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积累的,能够保养人们健康的小经验

男人养生保健(四):

金鸡独立法的好处
从养生保健角度分析>有实例更好

锻炼平衡能力,静心静气.【男人养生保健】

男人养生保健(五):

能给人带来 天然、健康、绿色 养生保健的词语 至少提供30个
这些词语是为了注册一个 天然食品商标用的,可以参考 碧生源 这三字很健康轻松,我们的产品来自 神龙架 武当山 及女娲山下,能提供相关的符合健康的朋友我们继续加分

湖北神农架吧?如果我理解错了,是神龙架,采用时自行更改/
源生态.女娲仙酿(饮品),女娲仙品.神龙(农)养生源 武当养生源,女娲仙品养生源.仙家酿.道教珍品.道教真品.道教精髓,道教养生XXX(产品种类),道教绝品.道家仙品,道教仙品.道家精髓,道家珍品.武当珍品,武当精髓.等等很多.因地而生的名字太多了,你的产品占了地利(武当神农是地利).天时(女娲传说是天时)
朋友,够了么?

男人养生保健(六):

关于大学生对养生的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医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具有巨大的的社会需求.然而,当前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乱象横生,“养生专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说明人们对养生知识不够了解.那么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对养生的知晓度又是多少呢?于是小组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养生的了解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同样对养生缺乏较为明确的了解,因此,本文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大学生对养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过调研和查找有关资料,我们提出了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养生有一定的帮助!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ver Present Comprehension of Life Nourishment of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Abstract: As living standards raise, people have been more concerned for their living qualities, which has made health a highly-stressed issue. The life nourish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TM) stands for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been greatly demanded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owever, the CTM life nourishment industry has been in turmoil and experts on life nourishment endlessly emerge, which expresses the ignorance towards life nourishment of common people. So, How about the comprehension over life nour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llectuals of new generation? The group thus held a questionnaire towards students on our campus for their comprehension over the life nourishment. The questionnaire shows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deficiency in their comprehension over the life nourishment. So, the thesis ultimately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rough which college students would systematically comprehend the life nourishment and form a more healthier living styles. We have raised some referential suggestions by investigation and referring to materials concerned and we hope that what we have done would facilitate your life nourishment in the future.

男人养生保健(七):

人体均衡是指什么?

健康在于什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健康长寿?从古至今,这都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历代王朝帝王将相养尊处优,生活优裕,其中不乏寻求长生不老之人,但是却鲜有长寿者.社会发展到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但是城市里各种“文明病”却不断涌现.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忽略了健康并不是单纯取决于某一个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是整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多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偏离平衡,偏重于某一方,就会激化矛盾,轻则陷入亚健康,重则导致疾病.要保持健康,关键就在于找出矛盾的平衡点.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反对“过”与“不及”,要求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把握一个中点,即讲究不偏不斜、恰到好处,以保持事物常态.古人的中庸之道于养生,就是平衡养生法.   平衡养生,是近些年来我国医学专家在总结我国古代养生和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提出的保健新理论.它遵循世间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根据人体组织器官的机能特征,从营养平衡、动静平衡、心理平衡、阴阳平衡、环境平衡、酸碱平衡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保健、综合养生,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健康一生的养生效果.   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各种污染、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等,太多的因素让人体的健康失去平衡.同时,特殊的生理阶段,也会让人体处于短暂的失衡状态.这种种状况,都要求我们依靠平衡养生这一科学实用的养生方法,不断地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创造平衡,进而维持平衡,以谋求一生的健康.

男人养生保健(八):

英语翻译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保健、营养黄酒备受人们青睐.特别是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黄酒企业通过大力的营销手段,使黄酒行业迅速崛起,古老的黄酒行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翻译为英文?急

杜绝机译,请审阅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mprov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regimen,health care,nutritional rice wine have been much favored by people.Especially the rice wine enterprises represented by Shaoxing rice wine companies adopt strong marketing tool to rise the rice wine industry rapidly,make the ancient wine industry showing full of vitality.

男人养生保健(九):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春捂秋冻有道理
  “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上下身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机体是否协调.
  春捂秋冻”是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但是也常听到有不同以至相反的意见.究竟它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如何?“春捂”新悟
  大约在7年前,作者曾发表了“春捂新悟”一文,讨论了同是气温多变的过渡季节,何以秋要冻而春却要捂.主要内容如下: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我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因此才诞生了我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以地区而言,我国春捂(秋冻)的重要性北方远大于南方.因为我国春秋季温速度随纬度降低而迅速改变.华南地区一般已听不到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新懂
  同样道理,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不过不同的是,秋季外冷内暖的温差主要发生在夜间而不是白天.笔者今年9月上旬曾去太行山区游览.当时北方冷空气刚到,晴夜中气温较低,再加上深谷地形中又有从两侧山坡上流下来的更冷空气,使温差更大.当时室内外温差估计约有4-5°C左右之多.因此一进入关了窗户的不大室内,暖意融融.所以,北方人冬季进屋便都有先脱大衣的习惯,因为暖气使北方室内外温差常可达到20-30°C,甚至更大.
  春秋季室内外温差,在各种房屋中以平房,地下室,或无地下室的一楼为最大,因为大地是个巨大的热(冷)量储藏器.在春夏,居室地面是一个强“冷气片”,到了秋冬又成了“暖气片”.居室墙壁的热储量是很小的.清代文学家《聊斋》作者蒲松龄,生活贫困,居住在柏树浓荫下的阴暗房屋内,从他1710年作的《斗室》诗“丛柏覆荫昼冥冥,六月森寒类窟室”中就能体会到,当他中午从室外归来时,就有进入阴冷地窟,需要添衣春捂的感觉.“急脱急着”才是正着
  不过,作者认为,以上“捂”与“冻”的认识,虽然从科学上为“春捂秋冻”找到了大体能自圆其说的一种解释,但却并非古代养生家的原意.
  因为,如前所说,我国是个四季特别鲜明的国家,季节变化对养生有很大影响.《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我国古代养生书籍中都把顺四时作为养生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顺四时而适寒暑呢?
  古人提倡“先寒而衣,先热而解”(晋,葛洪);“衣加损(减),视气候,一日数变”(清,曹庭栋);其中以晋人李之彦“急脱急着,胜似服药”最为通俗易懂.古人还特别强调不要以为“只是微热微寒而强耐”.
  由此可见,古人其实并不笼统地主张天冷了还要“冻”,天热了还要“捂”.所以,从远古《黄帝内经》直到清代的我国主要养生著作中都没有出现“春捂秋冻”这种提法.据作者初步考证,这个提法大体是近人根据古人春秋季衣服不可急加急减引伸出来的.例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 “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唐代养生大师孙思邈也早有此类说法.
  但这些话正好证明它们是针对气温相对稳定的室内养生而言的,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养生方法.否则,大自然大热大寒,急热急寒天气出门进门时,还能不慌不忙地只加减一件薄夹衣吗?再如,俗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可是,如果阳历6月阳光下上街还穿着棉衣,他不成了怪人?秋季情况相反,但道理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春捂秋冻”养生谚语在现代许多养生书刊中仍根本不提,而报刊上反常有“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应“因人制宜”;甚至还有“春捂秋冻,没病找病”提法的原因所在.
  作者认为,古代养生防病之法,主要是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而他们适应外界冷暖变化的身体调节能力已弱,可我国天气的冷暖变化又剧.因此不加条件限制笼统地提“春捂秋冻”肯定是不适宜的.而且,更重要的,“春捂秋冻”仅仅是特定条件下的室内冷暖养生法,远不如古人无条件的“急脱急着”来得既响亮又便于记忆.而这,也才正是古人冷暖养生的原意.
  最后,还应指出,作者还由此悟出了更为普遍性的认识,那就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气候条件,四季冷暖空气活动几乎都很活跃,室内外温差随时都可能有剧烈变化,因此冷暖养生实际上并不限于春秋两季:根据实际温度变化急脱急着,应是老年人大半年甚至全年都要注意的养生大事.
  =====================================================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们也将脱下冬装,换上春服.在此之际,年轻爱美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装和西服衬衫,然而,年长的中老人们还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那么,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何要“春捂”呢?
  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С,秋季则为18.2°С,春季高于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С, 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С, 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 6°С.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
  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会不能完全适应早晚与屋外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还有,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