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 > 整治方案(共9篇)

整治方案(共9篇)

整治方案(一):

怎么写水质整改方案

一、加大生活用水资源保护,让畜牧业远离生活饮用水区域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会同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县河道内养殖家禽的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体污染;二是对凯江上游入河排污口严格审批;三是争取资金对饮水水源源头水质的监测,及时通报供水企业和食安部门,我局已争取相应灾后重建资金对秀水河取水水源进行监测;四是成立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各个部门配合,禁止采砂取矿,电毒炸鱼等行为.
二、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
整改措施:河道管理处根据灾后重建砂石出让管理的规定,向各采砂业主发出上岸通知,6月10日后,河道管理处联合水政监察大队,加强巡查.汛期结束后,河道管理处将根据德阳市绵远河采砂管理规划,结合河道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并从管理体制、制度建设、责任制落实、监督监察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三、 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来水水源问题,应及时改善饮用水质
整改措施:一是对 水厂实行专人并管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投入药物净化水质;二是计划从县城到 镇进行官网延伸,使 镇的群众喝上清洁纯净的自来水;三是加强宣传保护水源,开展节约用水的活动,提高群众思想意识.
四、农村人畜安全饮用水工程是民生工程,希望在项目上给与支持,争取100%达到
整改措施:一是根据 县“十二五”规划,争取国家和省财政对 人口饮水安全投入,改善全县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对水源水质的定期检测,在群众中开展保护水源和水质的知识讲座,提高群众安全饮水意思;三是争取县财政每年编制投入人口饮水安全项目资金计划.
五、加大保持水土的投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整改措施:一是根据 县“十二五”规划,争取国家和省财政对全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二是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对在县区内开发建设项目督促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治理开发区内水土流失;三是争取县财政每年编制投入治理水土流失资金计划.
六、纹江河上游用电打鱼现象严重,望加强整治力度;大力整治纹江河上游畜禽养殖污染
整改措施:一是坚持不定期在全县天然水域进行执法巡查,多查死角,采取明察暗访,严厉打击违法电鱼捕鱼现象,以确保天然水域野生鱼类物种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二是加强对现有渔业捕捞船只的教育管理;三是与环保、畜牧等有关部门一起对纹江河上游畜禽进行规范管理.
七、加大渠系塘堰等人造面污染防治力度
整改措施:一是对渠系、水库、塘堰等人造面污染防治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民对水质污染防治和水质安全提高认识;二是把防治渠系、水库、塘堰水面污染责任落实到所在镇、村、组,有效地遏制水质污染;三是禁止向渠道、水库、堰塘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在渠道旁、水库、堰塘周边堆放垃圾,防治水质污染,使全民用上环保、健康、放心的水;四是禁止在水库、堰塘肥水进行水产养殖,实行环保、健康水产养殖,使全民吃上环保、健康、放心的鱼.

整治方案(二):

黄河治理方案

要把黄河治理好!
第一:要把泥沙管住!不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第二: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第三: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
第四: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第五:要合理规划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整治方案(三):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帮我写一两个治理方案【整治方案】

1)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据1997年美国里奇国家实验室的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增长了30%,甲烷增长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长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浓度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 .
大气圈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喷发,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气.但是人类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烧煤产生的污染物最多.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杀人的烟雾”于1930年首次出现在比利时,1948年至1962年,又四度笼罩伦敦,烟雾中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浓度,大大超过人所能承受的程度,累计导致6000余人死亡.这种记录虽不多见,但污浊的空气,普遍充斥于许多工矿区和城市的空间中.
普通雨水中本常含有微量的碳酸,受到污染的大气,增加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成分,使雨水的酸性增强,现在人们把pH值低于5.6的雨水定为酸雨.它看起来与普通雨水无异,但所含酸性物质进入陆地表面土壤和水中,依靠这些水土生存的生物,受到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很大.1939年第一次作为酸雨记录下来的pH值是5.9(纯水的pH值是7).到50年代,酸雨的pH值已降到3-5,最低还有2.1的记录,和醋的酸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了.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受到污染的程度越来越厉害.由于含有污染物的大气是在流动的,它可以飘洋过海,日本排放的酸性成分可以跑到美国再形成酸雨降下,加拿大的酸雨源出美国更不足奇.科学家测出,云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2/3是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工业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酸雨覆盖面积急剧扩大,到1999年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至今仍以煤为主要燃料,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原因.
大气污染所带来的损害,极其广泛,许多时候并不表现为毒雾酸雨这类形式,但各种生物无不经常受其影响,对森林和农作物的损害尤为显著.经常呼吸污浊的空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威胁,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由此增加,长期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大气环境中,犹如慢性中毒.
大气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浓度降低.科学家在1985年首次发现: 1984年9、10月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较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造成这个保护生命的特殊圈层出现“空洞”,威胁着南极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1994年发现北极地区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有减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25-30%.而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还在扩大,1998年9月创下了面积最大达到2500万Km2的历史记录.*
臭氧层为什么会出现“空洞”?许多科学家认为,是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结果.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减少到形成“空洞”.我国科学家新近提出,仅仅是氟利昂的作用还不够,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这才是主要原因.(杨学祥,1999)而无论如何,人为地将氯离子送进大气,终是一种有害行为.
在大气圈中,物质分布松散,运动快速,极微小的外来干扰,也可能就打破原来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大气中已经产生危害或被人们注意到的污染物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氢、氟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微粒物质等.
(2)水圈污染严重
水圈中最大的问题是淡水资源不足,地理分布又不均,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障碍(见第12章),而水圈被污染更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99年举办“世界水日”之际,联合国的专家发布,在当今的世界上,还有14亿人在饮用不安全的水,每年因此致病死亡的超过500万人.在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后,大部分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别的国家也是工业越发达,水的污染越严重.被污染的大气经过流动扩散,可以很快稀释冲谈;被污染的水虽也可以流动,但常存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对以水为生的人和生物,影响长远深刻.
造成水和水体污染,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工业的发展,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学制品的使用,才使水圈中的污染发展到现今的危害程度.
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常成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水中污染物包含金属、非金属物质和有机物,种类繁多,其中许多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剧毒 虽然经过人工处理可以将它净化,但现在多是仅稍作处理,甚至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中.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等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疾病的渊薮.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更是传染疾病的渊薮.
绝大数河流最终都是流入海洋的,不管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物质都随河流向海洋集中;油轮破裂或沉没,更在把能严重污染海洋的石油带进海里.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向海里倾倒垃圾.海洋本是自然界的聚宝盆和自净池,有些人却在把它当成污水池和垃圾桶.靠近工业发达地区的地中海,早已无渔业可言,很多物种已在此绝灭.我国的渤海由于周围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兴起,也出现了这种发展趋势,据监测部门在1998年报告,1995年时,渤海已有56%的面积被污染,比十年前扩大了一倍,而且还在扩大.河流、湖泊、海洋这些水体本来都有自净化作用,所以大自然中的水总是那样晶莹清澈,现在受到污染而且还在发展,完全是人类行为不慎造成的后果. 水圈是一个系统,污染物随着水的运动在其中传播,所以在南极企鹅的组织中也发现了杀虫剂;而波及广大海域的红潮(赤潮),其源来自城市的污水.这些污水富含生物营养所需的磷、氮等元素和有机物.红潮是因一些红色或褐红色藻类得到丰富营养,迅速生长、数量激增的现象.由于它们过量的繁殖,并在死亡后腐败、消耗大量氧气,影响到别的生物,特别使鱼类不能在此生存.生物圈与食物链
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各类生态系统所组成.这些生态系统基本可归为3类: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是指构成陆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比如我国西双版纳的亚热带丛林,丛林中的亚洲象、华南虎、云豹,加上各种鸟类和其他小动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再比如我国北方的许多草原,不仅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那儿也是各种野生动物和鸟类的乐园.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凉,但它们不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样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泽中淡水生物相互构成的依存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指海洋这一主体条件下各类动植物的群体所形成的自然环境.表面上看,大海汹涌澎湃,桀傲不驯,而水下摄影机拍到的海底世界却是那样恬静、祥和、温馨而又奇妙!
构成生物圈的各类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起着特殊的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正常功能,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态平衡.
食物链是指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如草原生态的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以及昆虫—鸟类等,它们互相制约,共生共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和谐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狮子、猎豹和猎狗为代表的食肉动物专吃食草动物,它们对角马甚至斑马的猎杀是凶残的,但这种残酷的捕杀既是食肉动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态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控制,食草动物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当食草动物发展到一定数量,草原就难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动物也就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捕杀,不仅能控制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时也是提高食草动物的质量.生物学家经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证明,食肉动物在猎捕过程中,选择的对象往往是病残弱小的食草动物,这无疑有利于物种的优胜劣汰.从这一点说,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凶残捕杀,就显得自然合理,天经地义了.
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在控制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同时保护了草原,各类飞鸟对昆虫的捕食和食肉动物一样,也起到保护草原的作用.而飞禽走兽的粪便则成为上好肥料,促使各种植物的生长.这种以植物为主体,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昆虫—鸟类为客体所形成的食物链,对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儿牧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可是,历史上由于这儿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食,统统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使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事实使人们认识到,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灾难也就快要降临了.野狼在饥饿的时候,固然偷猎牛羊,但在正常情况下,野狼是以野兔为食的.从这一点上说,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发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争食的现象,保证了草原的正常生态环境.当牧民认识到这一自然规律后,对野狼也就宽容了许多,再也不谈狼色变、见狼就打了.
人类不仅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且对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各个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人也能够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自身也在劫难逃.【整治方案】

整治方案(四):

黄河治理方案 作文
急.

1、治沙:应多种树木,不要砍树,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保护黄土高原的泥沙不要流失.
2、行洪与蓄水兼顾.
参考:
黄河治理方案 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是泥砂问题,人所共识.黄土高原 固沙,黄河下游排沙,已无争议.问题是固沙不易,排沙更 难.由于中国的雨 季比较集中,每年的阴历五月端午前后,阳历 6 月 7 月是雨 季,降水占全年的 80%左右.生态破坏不仅限于黄土高原, 而是全国如此,全球如此.是人类文明的自我破坏应受到大 自然的报复. 黄河是若干支流汇集的一条大河, 行洪在雨季, 蓄水也只有在雨季. 再多再大的水库总库容不到降水的 1%, 降雨时间不蓄水,就只能忍受缺水的折磨.上游开发利用优 质水资源,而把污水留给下游是必然,所以下游只能够接受 洪水泥沙和污水.连上苍赐给的礼物都保不住,望上游施舍 可怜.要以生命为代价抗洪,要以损失为前提抗旱.所以行洪与蓄水兼顾也是一策.有文章说中国是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少. 实际上中国不缺水,只不过因方法不当,每年要花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把宝贵的水资源抗洪抗进大海,财水两空, 还要庆祝抗洪胜利.如果沿黄各省均能蓄存几小时的洪水, 则将成水资源大省,北方将不再缺水.

整治方案(五):

有哪些治理黄河的方案

根据黄河上、中、下游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彻底治理.上游坡陡流急,以修水库、发电、养鱼为主,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中游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以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为主,大力发展林木果品和畜牧业.中上游大量退耕还林还草,所需粮食和生活用品及用电、鱼、肉、畜产品、果品,计划伐木向下游交易.下游地上河越垒越高,威胁最为严重,最难治理.必须重新开掘两条规范的、多功能的人造黄河,甲乙两条河轮换通水、通航、轮换掏淤,掏淤后不需再建设就能及时种植养殖.遇到特大洪水,两条黄河同时排洪,确保下游安全.把地上河改造成灌溉渠,渠高地低便于灌溉,灌溉渠还可分洪.彻底治理好的黄河永不泛滥,造福千秋万代,好处说不完.

整治方案(六):

河流的治理措施: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整治方案(七):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加入(  )
A. 食盐和盐酸
B. 石灰石和金属银
C. 烧碱和纯碱
D. 生石灰和铁粉

A、加入食盐和盐酸,增强了废水的酸性,故A错误;
B、加入石灰石能与酸反应从而降低废水的酸性,银排在铜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铜反应,故不能回收铜,故B错误;
C、加入烧碱和纯碱能与酸反应从而降低废水的酸性,但不能回收铜,故C错误;
D、加入铁可以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由于生成的铜是固体,可以过滤得到铜从而回收铜.加入生石灰可以降低废水的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整治方案(八):

治理黄河措施

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
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碛口三个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
在研究黄河治理对策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在黄河下游进行人工改道,另辟新河.这种方案并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塑造新河初期很难确保安全,20年后又变为一条地上河,而且该方案影响人口250—300万,难以妥善解决

整治方案(九):

海河的洪灾治理措施

海河截至目前全流域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900余座,开挖疏浚骨干行洪河道50余条,整治蓄滞洪区26处,全流域形成了由水库、堤防、人工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形成了各河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