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三篇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三篇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新中国70年建设成就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活动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及宝贵经验。来自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解放生产力是历史主线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中国在诸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举世瞩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认为,回顾当代中国建设的历程,总结当代中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对于我们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表示,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扫除发展的制度障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开展民主改革,解放了城市生产力。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跨越了“贫困陷阱”。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硬道理”,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新中国70年的伟大发展成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运用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张星星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既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深入研究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时代课题。

  武力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衡量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优劣,最根本的标准是能否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70年的生产力发展成就向世界证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不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

  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与会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界亟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提出,当代人写当代史,这是当代学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亲历者和贡献者,当代学者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我们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提出我们的认识与见解,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张星星提出,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国史研究适应国家、社会和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世界历史大势变迁为坐标,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大国兴衰经验教训为鉴戒,鉴往知来,防微杜渐;以完善国史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拓宽视野,固强补弱;以适应时代的政治文化需求为着眼点,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第2篇: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摘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宣告了中华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是不完全,所以还要完善。191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说明了全国胜利解放后解决土地问题及社会经济中存在的成分,即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以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要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与强、强盛。关键词:经济过度经济发展建设新时期

  前言:国家从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过度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中国吸收前苏联的经验同时与自己的国情相结合在社会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也犯了严重的错误。当中国从社会危机中度过时由于正确的领导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发展方针是中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正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但是在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重要任务。在经济恢复工作中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革命和生产革命,确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

  1)恢复和发展。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当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936(国民统治时期最高水平)20%,工农业主要产品的年产量均超过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水平。同1949年相比,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新中国的成立已经完成了第一项历史任务,而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第二项历史任务被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

  2)历史与人民的选择。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值中的比例为26.6%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为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还落后于印度。如钢铁产量,美国为538.3公斤,印度为4公斤,中国为2.37公斤;发电量,美国为2949度,印度为10.9度,中国为2.76度。在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学工业。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建设从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3)过渡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一五计划实施前的679亿元,跃升到1957年的1068亿元;财政收入从1952年的183.7亿元增长到1957年的310.2亿元。这一期间的工农业产品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粮食从1.6392亿吨增至1.950.5亿吨;钢从135万吨增至5.5万吨;发电量从73亿度增至193亿度;

  货运量从3.516亿吨增至8.0365亿吨同时对农业实行合作化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商业赎买政策。从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万吨增至5.5万吨;发电量从73亿度增至193亿度;货运量从3.516亿吨增至8.0365亿吨同时对农业实行合作化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商业赎买政策。从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

  1)良好开端。在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路线中,大会坚持既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方针。在大会中陈云提出“三个个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从而突破传统观念,为探测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打下了基础。

  2)索中的严重曲折。1957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但是忽略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从而在同年五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而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而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府撤走全部专家,使得中国经济早1959~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3)建设与探索的成果。从“一五”时期到1976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与“***”,但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快。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人民币,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6元。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是起,累计达4956.43亿元。

  3.改革开放新时期

  1)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10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上讨论了从1979年起吧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上的战略上来。

  2)新局面的展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1750万个,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设立了海南、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在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决定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初中共中央根据十四大的精神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九、十章)《中国发展史》

第3篇: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经过不懈努力,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功地由贫困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攀升。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是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的主线。70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影响它的国家社会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还是本身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产业结构,所经历的变迁都是复杂而巨大的。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目标,而体现各国差异的,是各国选择了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不同路径,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也就成了一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从国情和在国际上所处位势及面临的环境出发探索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这条道路特有的内涵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果敢的勇气、坚韧的毅力,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克服因实践不足所致的艰辛困惑,经历曲折而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它回答了作为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纷繁复杂的大国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情况下,如何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快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重大历史性命题。在这条道路前行的进程中,中国还制定和运用计划或规划,以及价格、财税、金融、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政策和法规对经济增长波动、经济结构进行调控,以实现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跨越发展是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起的很长时期内,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农业为主,必然要选择奋起直追,以实现赶超工业化、现代化先行国。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实现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复杂的波浪式发展的特征。尽管如此,从自身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都不可否认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发展这一客观事实。从中国经济总量看,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8.1%。改革开放以来,在1949年至1978年快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同期世界少有的高速增长,1979年至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2.9%高出两倍多,成功实现了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居世界第十一位,至2010年起的居第二位的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也随之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8年的接近16%。中国还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质的飞跃。首先,中国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的转变。其次,中国经济成功地突破在国际上的劣势窘境向优势跨越发展的反转,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攀升。中国经济的优势跨越发展,使全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到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也经历了曲折,对此要从全面系统的视域加以分析,而不能孤立地、碎片化地片面评断。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曲折,是一种波浪式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作为后发国家突破劣势窘境的历史性命题所进行的一种试错中可能付出的成本,不能因为这种曲折和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发生,而否定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事实。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但前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后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在实践和理论上没有断裂,而是呈现出内在统一的接续创新发展。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跨越发展辉煌成就的取得,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所提供的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站在时代前沿谋划长远全局和制定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是优势跨越发展的政治保障;构建起平等社会,避免社会的对抗,调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积极性,是优势跨越发展的社会基础;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方面协同推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优势跨越发展的制度和体制保障;政府从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实施中长期发展战略、计划或规划,是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人民利益根本实现的保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发挥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而使中国能够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出优势跨越发展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成功的,而且越走越宽广。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历史逻辑。

  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等国内外一系列深刻变化,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为着力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引领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射电望远镜、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实现重大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14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迅速增至2018年的58.5%。

  中国将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经济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