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演讲与口才 > 文明礼仪 >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通用4篇)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通用4篇)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教育论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文明礼仪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园幼儿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本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把幼儿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不足,加强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育人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严谨、合理、客观、有效,也是更为细致、深入和科学地了解我园礼仪教育的现状以及幼儿礼仪的现状,包括重视程度和如何实施开展礼仪教育的问题,我们对黄桥中心幼儿园分园幼儿(小班30人,中40班人,大班4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文明礼仪现状调查,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年龄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调查问卷,采取单选的形式,统一发放问卷,从幼儿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共110份,全部真实有效。

        四、调查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制订问卷,认真研讨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设计调查方案和制定调查计划。

2.实施阶段:

按选定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审核和整理, 

3.总结阶段:

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结果分析

◆小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小班66%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3%有时会,30%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70%,有时会的幼儿是7%,23%的幼儿不会说。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46%的幼儿能,26%的幼儿有时会,26%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52%,有时会的幼儿是48%。

5.起床后或睡觉前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22%,有时会说的是56%,从来没有说过的是22%。

6.在家中吃饭时会独立吃饭的幼儿是66%,家人喂不喂不吃的是20%,挑食喜欢吃零食的是13.4%。

7.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30%,会说“谁呀”的是36%,“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33.3%。

8.每天会自觉刷牙的幼儿是56%,要父母帮助的40%,经常不刷的是3%。

9.吃饭前会洗手的幼儿是93%,经常忘记洗手的是7%。

10.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是86.7%,有时能做到的是7%,做不到的是6%。

11.孩子能否独立上厕所,基本能做到的是90%,有时能做到的是6%,做不到的是3.3%。

12.孩子能正确搬运椅子(双手搬运轻拿轻放),能做到的是86%,不能做到的是10%,有时会的是3%。

13.孩子是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能做到的是83%,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13%。

14.孩子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能做到的是67%,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27%。

15.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否节约用水,能做到的是70%,不能做到的是6.7%,有时会的是23.3%。

16.孩子在离园前是否会主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能做到的是90%,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6.7%。

17.孩子的坐姿是否端正,能做到的是66.7%,不能做到的是33.3%。

◆中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中班30%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67.5%的有时会,0.25%的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40%,有时会的幼儿是52.5%,0.75%不会。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0.75%的幼儿能,50%的幼儿有时会,42.5%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0.5%,有时会的幼儿是60%,不会的是35%。

5.起床后或睡觉前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12.5%,有时会说的是25%,从来没有说过的是62.5%。

6.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17.5%,会说“谁呀”的是45%,“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12.5%。

7.在家中吃饭是会独立吃饭的幼儿是17.5%,家人喂不喂不吃的是45%,挑食喜欢吃零食的是12.5%。

8.家中会主动帮助父母做简单家务的是0.75%,有时会的是27.5%,从来没有的是65%。

9.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的是10%,有时能做到的是55%,做不到的是35%。

10.家中来客人时能做到人情礼貌,大人讲话不打扰,基本能做到的是10%,有时能做到的是55%,做不到的是35%。

11.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能做到的是0.75%,有时能做到的是50%,做不到的是42.5%。

12.能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能做到的是25%,不能做到的是67.5%,有时会的是0.75%。

13.父母长辈生病了会很懂得照顾家人,嘘寒问暖,尽心照顾的是0.25%,有时会帮忙照顾的是35%,不闻不问的是62.5%。

14.乘车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经常会做到的是0.5%,不能做到的是35%,有时会的是17.5%,很少的是42.5%。

15.在与人交往时说脏话,经常的是22.5%,从不说的是25%,有时会的是25%,很少的是22.5%。

16.与邻里小朋友相处能友好相处,经常的是17.5%,从不的是10%,有时会的是25%,很少的是25%。

◆大班

1.在“来幼儿园时会主动向老师、伙伴打招呼吗”一题中大班12.5%的幼儿会主动打招呼问候,15%有时会,72.5%不会。

2.在家人来接时会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的幼儿是12.5%,有时会的幼儿是22.5%,65%不会。

3.在能说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中,有5%的幼儿能,7.5%的幼儿有时会,87.5%的幼儿不能。

4.会主动和朋友分享玩具,会谦让的幼儿是10%,有时会的幼儿是7.5%,不会的是82.5%。

5.愿意独立睡觉,会对爸爸妈妈说“早上好”、“晚安”的幼儿是0%,有时会说的是7.5%,从来没有说过的是92.5%。

6.接电话时会说“喂,你找谁”的幼儿是47.5%,会说“谁呀”的是45%,“您好,请问您找哪一位”的占7.5%。

7.在家中吃饭,会怎样做?能安静地独立吃饭的占0%;家人喂,不喂不吃的占12.5%;挑食、喜欢吃零食的占87.5%。

8.家中会主动帮助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如“端饭”、“扫地”等,经常会的占0%,有时会的占7.5%,从来没有的占92.5%。

9.能够按时起床和睡觉,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基本能做到的占2.5%,有时能做到的占20%,做不到的占77.5%。

10.家中来客时,能做到热情礼貌,大人讲话不打扰,基本能做到的占5%,有时能做到的占20%,做不到、人来疯的占7.5%。

11.父母长辈生病了,会很懂事地照顾家人,嘘寒问暖、尽心照顾的占0%,有时会帮忙照顾的占72.5%,不闻不问的占87.5%。

12.见到有垃圾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吗?会的占7.5%,有时会的占12.5%,不会的占80%。

13.孩子是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能做到的是7.5%,不能做到是77.5%,有时会的是15%。

14.孩子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能做到的是12.5%,不能做到的是3.3%,有时会的是27%。

15.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否节约用水,能做到的是70%,不能做到的是6.7%,有时会的是20%,有时会的是67.5%。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园幼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是良好的,能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爱清洁,讲卫生;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不乱插嘴;和同伴能友好相处,能同情关心和乐于帮助别人;遵守各种行为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文明礼仪越来越好。但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中对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文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同时,由于我们幼儿园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和农民工外来子女,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有的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太会。家长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有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只有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二是环境的影响。

多数处在文明环境中的人也会受到环境整体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能做到文明礼仪;而处在文明环境较差的环境中的人,就更有可能慢慢养成不文明的行为。不过,人们之所以会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免不了是因为自己的“不拘小节”所致。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文明、不道德的,却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利益,而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在短时间内方便了自己,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破坏了公共场合的文明气氛。要避免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面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去积极劝阻,及时制止这些行为的发生,要多去宣传文明礼仪对人的重要性,使人们对文明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六、调查感想与建议

1.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体系。

要分阶段明确内容,研究年龄、心理特点,寻求最佳幼儿文明礼仪养成途径。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新课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实进去,体现时代性、完整性、科学性,使幼儿提高对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

幼儿园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家长言传身教并举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帮助和纠正部分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共同帮助、提高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良好的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要与家庭、社会文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充分利用教师家访、家长来园的机会,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礼仪教育。同时我们也应在幼儿园内创设相应的环境,如在走廊、楼梯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悬挂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文明礼仪的儿歌等,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

3.找准科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课题组要让幼儿进行条件反射的形成,采取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那就是利用童谣,耳熟能详,每天诵读,日渐熏陶,让幼儿能在传唱的过程中将童谣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律。要让中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让社会变成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牢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礼仪教育。同时我们也应在幼儿园内创设相应的环境,如在走廊、楼梯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利用走廊的三维空间,悬挂适合不同年龄幼儿文明礼仪的儿歌等,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

3.找准科学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课题组要让幼儿进行条件反射的形成,采取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那就是利用童谣,耳熟能详,每天诵读,日渐熏陶,让幼儿能在传唱的过程中将童谣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律。要让中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让社会变成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牢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认识。通过发现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语言文明是心灵美和讲文明、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我们有许多同学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粗俗、傲慢等,严重的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给他人留下了恶劣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使自己的语言文明,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1、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校园礼貌用语

学生对照教材自己学习,深刻领会这些礼貌用语,活学活用。

2、知识问答

要做到语言文明,首先要会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你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吗?现在我们来做个问答竞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你想别人帮的忙,应该说什么?(请帮个忙)

早上起床后见到别人说什么?(早上好)

平时见到别人要说什么?(您好)

晚上睡觉前对人要说什么?(晚安)

分别应该说什么?(再见)

别人送你时,你应说什么?(请留步)

别人帮了你的忙时要说什么?(谢谢)

不小心碰了别人或打扰了别人,应说什么?(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

对方向你道歉时你应说什么?(别客气,没关系)

对老年人应该怎样称呼?(老大爷、老奶奶)

3、语言文明的注意事项

要待人有礼,就要说话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到下流的词语。平时多用请求商量的口气说话,少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如“您请坐”、“请打开窗户”、“好吗”、“请你让开点”等。同学之间不要称“小姐、先生、哥们、姐们”。平时,我们对老师,家长以及对他人说话一定要和气,要做到热情而且有礼貌。以前,可能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说话要文雅,往往会出言不逊而得罪人,或者说话过程中时不时带些粗话、脏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要注意克服和纠正。

4、课堂小结

说话文明有礼是我们心灵美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讲话文明和礼貌待人,这也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3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学校是人成长的摇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部分,少先队教育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是全面提高少先队员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并引起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我校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大队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活动方案.一系列的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

1.9月19日,我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首先由大队长吴家祺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在“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中,认真学习礼仪知识,提高文明素养,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感染周围同学.随后,学校大队辅导员林春香老师向全校师生宣布本学期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将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作为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竞赛、评比活动.全体师生在热烈气氛中进行互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2.学校大队部利用校园广播站、墙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3.各班制作张贴文明礼貌用语.

4.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校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第二阶段:行动实施阶段

自从“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启动以来,在校园内掀起了学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努力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热潮.

(1)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阅读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懂礼仪.

(2)各中队辅导员利用中队会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中队会.让学生了解,其实礼仪就在我们身边.

(3)各年段按计划纷纷开展如下活动:

一年段各班辅导员老师重视思想教育,纷纷利用班队会和学生一起学习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

二年段开展编写“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宣传童谣(顺口溜)活动,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好少年.二年段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却不甘落人后,他们在老师、父母的协助下,纷纷创编了好听、好记的文明礼仪歌谣、顺口溜.经过老师们的精挑细选,选送了40份高质量的材料;

三年段举办“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在比赛中各班同学踊跃参与,积极创作,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在同学们认真查找资料和精心设计下诞生.他们在作品上尽情挥洒,各显所长:设计版面,查找资料,勾画图案,一张张小报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各班在初选的基础上,各推选出六张进行年段评比.最终评选结果:侯奕磊、颜诗睿等六位同学获得一等奖;许菁菁、蔡君楠等十二位同学获得二等奖;林德荣、林嘉仪等十五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四年级举行“文明礼仪就在我身边”讲故事比赛,自选故事题目,尽情表现,真可谓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有的引经据典,慷慨陈词,用历史故事来告诉大家文明礼仪美德的可贵;有的联系身边故事,告诫大家文明行为无处不在,讲文明讲礼仪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打动观众,让大家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比赛现场学生都热情高涨,全心投入,活动气氛非常活跃.最终:卓依诺获一等奖;伍文尧、柯莹颖获二等奖;陈裴然、林晓彤、陈安琦获三等奖.他们精彩的故事,丰富的表现,标准的普通话,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为弘扬校园文明风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五年级出一期“文明礼仪”知识的黑板报.并在该年段辅委会老师的组织下,评选出五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

六年段在紧张的学习中坚持参与本次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区,举行“文明校园、文明家乡”调查活动,让学生对校园、社区文明情况和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并写出27篇高质量的调查活动感想.

技能组的老师在君艺组长的带领下,创编并录制了文明礼仪情景剧,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现场书画比赛.

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少先队于10月14日组织一场二至六年级的“懂文明讲礼仪”的知识竞赛经过紧张、激烈、公平的竞争,学校评出12个文明礼仪班集体,并对各年段前十名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阶段:考核评比表彰阶段

根据各班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年段,文明礼仪班级,并予以表彰.

活动自开展以来,养小的校风、学风有了较大的转变,全体少先队员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感染周围同学,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但我们知道,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一如既往,长期不懈的坚持着.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努力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永驻养小校园.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篇4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近年来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体快速膨胀,但新市民的文明礼仪素质与现代市民的素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拓宽教育的途径,精选教育的内容,丰富教育的形式,提高新市民的文明礼仪素质,这是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的需要,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体快速膨胀。分析这部分新市民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城市自然增长人口;二是农村学生通过高等教育进入城市,尤其是扩招以后人数更多;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部分留在了城市;四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郊农民变成了市民。其中后两类即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郊农民转换而来的新市民的文明礼仪教育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素质,帮助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

礼仪是交往艺术,沟通技巧,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礼仪教育使新市民了解城市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出行规则、人际交往规则等等,掌握基本礼仪规范,消除新环境带来的不适与茫然,满足新市民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的需求,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明,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促。

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礼仪修养、岗位所必须的交往与沟通能力等也是很多单位在录用人才时考虑的主要内容。礼仪教育促进新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自信,为新市民的职业发展助一臂之力,帮助新市民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建国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为10.64%,1978年是17.92%,城市人口比例变化很小。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008年城市人口比例达到了45.68%,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11年19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因此,城市人口中的新市民是个庞大的群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关乎着城市的发展。

(三)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日本是16%、韩国是20%。城市让市民更文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国民素质逐步提升的过程,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文明礼仪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新市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环境。如果人人都依礼而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和谐与合作。国民良好的礼仪水平不仅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状况和社会风尚,还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序。提高市民素质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新市民文明礼仪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市民有着我国农民传统的优良品质:淳朴善良,为人直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等等,给城市带来了清新与活力。但由于农村和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刚刚进入城市的新市民还存在着一些与城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文明礼仪素质与现代市民的素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卫生习惯较差。如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甚至在小区饲养家禽家畜。二是缺乏规则意识。如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人多时不排队,伺机加塞儿;街道上、小区里乱停乱放车辆。三是语言文明有待加强。如没有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有时说话带脏字;公共场所大声说笑,不顾旁人感受;谈话时打探个人隐私。四是不顾及个人形象。如穿着睡衣、拖鞋出现在公共场所;边走路边吃东西,随意蹲坐,走路横冲直撞。五是交往中的文明礼仪有待提高。如乘坐公交车时遇到老人、小孩不让座;不熟悉日常交往中握手、介绍、递接名片的基本方法。六是不注意爱护公共设施。如在建筑物上乱贴标语、启示、广告、乱涂乱写;弄脏、破坏休闲场所的座椅等设施;践踏花草苗木等。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市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制约。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新市民来说,农村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是其多年来熟悉和适应的,改变旧习惯,接受新规则,需要时间的磨合,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养成的过程。二是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首先,市民教育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范,处于边缘地带,这直接影响了新市民礼仪素质的提高。其次,在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中,往往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忽视了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再次,社区教育不普及,一些社区偶尔组织一些活动,内容不系统、不规范,新市民参与的程度也不高。三是新市民文化水平偏低,影响了对新知识的接受,也影响了对文明礼仪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有些基本的礼仪常识如不要乱扔垃圾等,新市民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表现差,是认识问题,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这是小节,无所谓。四是新市民社会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居住和工作地点相对集中,新老市民之间的沟通互动较少,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礼仪的学习与提高,影响了新市民融入城市文明的速度。

三、关于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

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渐进过程。教育是文明礼仪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社会各方面应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新市民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一)拓宽教育的途径

各类教育机构在市民素质建设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义务。社区、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各类学校等都应参与到市民文明礼仪素质的教育中来。社区、老年大学可重点针对居家的老年人,侧重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注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应结合就业培训,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对象是中青年人,加强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的培养。而中小学校也应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使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培养新一代市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选教育的内容

首先,礼仪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在礼仪教育中,既要注重传统礼仪精华的传承,保留新市民原有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仁爱宽容,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又要与时俱进,吸收现代文明礼仪的内容,如增强环保意识、规则意识,现代社交礼仪知识等,注意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其次,在礼仪教育中,要礼与仪,知与行并重。一方面要“明礼”,即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为他人着想,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提高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达礼”,即在“明礼”的基础上,懂得具体的礼仪规则,学会实际操作,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把内在品质外化为优美的言行,引导新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学活用,实现“礼”与“仪”的有机统一。

(三)丰富教育的形式

市民文明礼仪素质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要坚持多种教育形式并举,提高教育效果。课堂教学有着系统、专业的特点,是礼仪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学课堂、各种成人学校应增加文明礼仪的教学内容,社区讲堂、劳动培训部门、用工单位等可聘请教师讲授文明礼仪。根据新市民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和学习文明的交往礼仪,改变新市民的不良行为方式和习惯。发挥宣传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新市民的文明礼仪习惯。注重教育的持久性,努力在新市民中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新市民的文化素质,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监督的能力,使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行为。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督导,对于引导新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