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创业 > 销售 > 旅行鸡汤文

旅行鸡汤文

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出去走走看看!下面是烟花美文网www.39394.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旅行鸡汤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旅行鸡汤文

  茶卡,商业下的美

  中国一直有茶卡。

  也一直有盐湖。

  却并不是从来就有茶卡盐湖。

  不知从哪一天起,茶卡突然像网红一样地出现,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茶卡·商业下的美

 

  坐标: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拔:3100米

  面积:相当于15个西湖

  名片:语意为盐海之滨,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

  标签:“天空之镜”“中国的玻利维亚”

  

  我是被“天空之镜”吸引来的。对于一个技术谈不上是摄影的业余傻瓜拍爱好者来说,被五花八门的“照骗”和成功的营销标签所蛊惑,一路向北,逆风西行地来盐池子里凹造型,必须是人生必做的100件大事之一(当然,100是个虚数)。国庆假期带着爸妈去旅行,一路上还给他们各种脑补盐湖盛景,传播茶卡美名。

  

茶卡·商业下的美

 

  据说当年孙悟空把二郎神打得下凡打鱼吃烧烤,烤到一半正要撒盐老孙又打了过来,二郎神拎着盐袋子就跑,一路跑盐一路撒,最后变成了青海71个大大小小的盐池子。千百年后有一个浙江后人觉得这盐湖不错啊,肤白胜雪,于是便捡了一个盐池子开发,贴了几个国外景点的概念标签,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便成了如今的3A级景区——茶卡盐湖。而且,浙江人民免门票——我不禁羡慕嫉妒恨,想着这么多盐湖呢,每个省的老百姓各领养一个可好啊。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听说,茶卡的宣传片是通过小火车雄起的。这一波二次宣传又引得所有跟团游的游客来把小火车塞满。粗算了下,即使是现在淡季,每天也有6—8万游客,光小火车的收入,就在60—80万,加上门票,再翻7倍。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小火车是国内远近闻名的“湖上小火车”。大概因为秋季湖水干涸(我是这么解释的),小火车在一片稀稀拉拉的芦苇中穿行。越往深处,左右两边开始出现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盐碴子地。其实茶卡还是挺美的,即使天气不是最好时也是水天一色——灰白色。上有白云压城,下有青盐覆地,远处被白雪覆顶的祁连山脉温存环抱,好似身坐云顶。那一片萦绕着雾气的湖面,说仙境倒不至于,但像祁连山中被大刀阔斧地挖出了一个银白色仙池,头顶金灿灿耀眼的光,忍不住让人想跳入池中梳洗。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现实永远超乎想象。写这一番盛情的描述时,我差点把自己写醉了。抖擞抖擞周身的疙瘩,我准备挑战另一种描述——

  行到景区里,内心备受压力。母上在耳边对景色不以为然的唠叨,父亲的一声不吭,以及我内心以浅薄的出行见识迅速判断后的些许心虚,充分打压了我先前的盲目自信。毕竟来了青海许多天,我信心满满,在爸妈面前夸赞了数日茶卡这个压轴盛景——说盛景确不为过,除了景色(在我的意淫中)还算可圈可点外,近处的湖中、远处的湖岸上排排站的黑压压人影,又构成了山水画卷中的另一幅人文景观。

  

茶卡·商业下的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游人。

  坐了坐中国闻名的宣传利器“湖上小火车”,不禁想起在斯里兰卡坐过的世界闻名的“海上小火车”;

  看了看“中国的玻利维亚”盐湖,不禁翻了翻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

  数了数黑压压的人头,不禁想起了“中国制造”的节假日旅游地标配——三俩景点,百千游人。

  旅游地既是标配,作为游人,我们游玩的方式也成了标配——当游客塞满了一辆又一辆的小火车,像人口大迁徙一样地步履在不见尽头的苍白盐地上时,我们的使命只有一个:拍一张有倒影的照片后滚蛋。

  

茶卡·商业下的美

 

  人们的信仰在这时候显得特别虔诚:必是穿着红裙子,或围着大红围巾,不畏惧道路如何艰难,盐碴子扎得脚底有多疼,都要赤脚往盐池子里洗一洗,把影子照进白亮得反光的湖面,摆一个逼格不高不低的造型,不枉此生来天空的镜子里待过。由于我携带的摄影师(我爸)技术有限(拍摄时湖面波动,距离太近),不能拍出我想要的“倒过来看也像正面”的照片……不过也好,晃动的倒影有一种自带磨皮效果的朦胧美……

  

茶卡·商业下的美

 

  显然,天气和人流是一张美美的“照骗”的两大支柱。小主不得不狠劲地擦除才体现出空旷大西北下孤独的我。

  

茶卡·商业下的美

 

  但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被高原的紫外线晃得睁不开眼,在大众洗脚池里踩得双脚生疼,再一脚深一脚浅地爬上陆地。逃离了北京拥挤的地铁,转而来淡季的茶卡排队挤小火车。拍了几张可以用来PS的背景图,也算是功德圆满。

  茶卡是2016年才正式开园的。然而,早在2015年,就已经有文章写到茶卡的游人增多造成环境破坏(《茶卡人满为患:天镜不在,盐湖已成臭水沟》)。个人感觉,茶卡的美其实是商业化的美。青海大大小小71个盐湖,曾经荒凉寂寥,本是“无人之境”。被浙江商人发现并开发后,贴上一个美丽的标签,再辅以成功的营销,从此闻名遐迩。然而,这种美是被商业包装“填空”后的美。真正的自然之美,或许早在被开发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不复重现。

  旅行鸡汤文

  访鸿儒故居,寻孕育之源

  

 

  钱穆是谁?上高中时,数学竞赛得过奖,对数学有些迷。推广0.618的优选法时,知道了华罗庚——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读工学院时,学习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知道了科学家钱伟长,那时他已从事社会活动了。一个工科生,不知道钱穆,应算正常。真是在买到手《四书五经》,读起《论语》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位“国学大师”。却已于1990年在台北辞世。

  小学没学《论语》,倒是断章取义的批判过孔丘;退休前五年,有时间读论语,感到相识恨晚。于是研究《论语》的人物都开始上线:1960年钱穆《论语新解》;1976年南怀瑾《论语别裁》;2006年傅佩荣《解读论语》;于丹《论语心得》;2015年王蒙《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作为中国现代史学家,一代儒宗的钱穆,在教授小学《论语》课时,就仿效《马氏文通》体例,写成《论语文解》,并在191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生平正式出版第一部著作。在中学任教期间,又完成了《论语要略》等著作。1960年,钱穆到美国耶鲁大学讲学,在哈佛东方学研究院做学术讲演,并完成了《论语新解》,成为最受读者欢迎,20世纪最优秀的《论语》注释本之一。

  

 

  知道了钱穆又怎样?仅从论语的角度认识钱穆,当然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有介绍:他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出版,多达80余种,凡1400余万字。他的《先秦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港台地区、在大陆,一次又一次再版印刷。他在1940年出版的《国史大纲》,是20世纪中国深具影响力的一部通史著作,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而我根本就没有读过他的书。只是退休闲下来,通过手机读到他孙女钱婉约写的:钱穆与联大为何没能“走到最后”。了解到在抗战胜利之后,钱穆没有随校复员回归北平,而是结束了他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履历,走了一条淡出和疏离学术重镇的道路。读出性情中人的他!还看到了一篇钱穆《谈诗》的文章,在钱穆看来,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戳到了我的心坎。

  读书是一种认识,现场访古应是另一种认识。趁着在无锡的机会,我去鸿声镇的“钱穆、钱伟长故居”,探访“国学大师”出生的地方,寻觅他坎坷人生和奋斗历程,考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人物,溯源吴文化的深厚底蕴。

  网上攻略:中间换乘一次,公交车共坐11站就到。然而不顺,换乘那路车是一小时一趟,问起操着吴侬语的老人,他们也不知故居在何处。大热天里误了一个车次,到站还有一千多米,亏得一位工厂小老板开车送我,拐个直角弯才看到故居。位于鸿山街道“怀海义庄”旁原钱氏家族旧址,有照片显示,也很陈旧。上世纪曾因两次大火成废墟,仅保留20平米的旧址。今按照钱氏鼎盛时期建筑规模重现昔日旧貌,占地约5400平米。整体建筑青砖黛瓦、楼台水榭,具有江南水乡风味,而故居门前有条叫“啸傲泾”的小河,曾经伴随着钱氏家族儿女的成长,潺潺流淌至今。

  

 

  游览提示有:第一进“七叶衍祥”,第二进“鸿议堂”,第三进“素书堂”,第四进纪念馆之顺序。我却借着人少,在故居内反复辗转。

  卧室兼书房里,带有蚊帐的木床似乎等小钱穆睡眠,书桌的墨迹还在。书架上没有钱穆“自从知道读书,就爱上的《史记》”,却是现代的《无锡鸿声钱氏六院士》和《钱伟长校长》等书。而东面墙上,四块匾上刻有钱氏家训,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而在“怀海堂”下,这四篇从右往左顺序镌刻在一块大匾上。似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件事相对应,但内容更具体而接地气。

  

 

  据介绍:《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而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这成为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所以才成就了家族群星璀璨。个人篇有“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的训语,钱穆就是做到了典范。其治学出入于经师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的通儒之学。毕生的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

  在“私塾”的长凳上我坐了一会,体会着钱家的学习氛围。狭长的南北向屋,最南墙上是孔子的画像,两边是对联:能自得师澂慧业,与人为善爱名贤。所有的光从东边的门亮子照到长桌上,照到西墙上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的画像上。钱穆在素书堂呱呱坠地,钱氏家族自明初到清末都办私塾供钱家子弟上学。钱穆7岁时就在此私塾读书,与同族兄弟在这里描红开笔。据后人介绍说,钱穆每日可学生字七八十个,记忆过人,聪明过人。钱穆11岁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哥哥钱挚15岁到苏锡两地商店任职,母亲一有空就自己纺纱织布,补贴家用,供孩子上学。所以钱穆特别知道发愤读书,同族兄弟读《四书》时他已通《五经》。到1908年钱伟长之父办了又新小学,私塾才结束使命。

  

 

  钱穆10岁接受新式小学教育,13岁入常州府中学读书。他的知识功底、博闻强记,赢得了同窗刘半农、瞿秋白的好评。他的作文水平之高,博得任课老师吕思勉先生的表扬。18岁起为乡村小学教师。1930年起,历任多所知名大学教授。

  游览简介中没有介绍“守愚亭”,而走到跟前看引导牌,感觉应该与我考究的为什么有关系。细看,这就是南方常见的四角亭子。“守愚”词意深奥,源自钱氏家训;“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亭虽狭小,望之悠然自得,感之心旷神怡。亭子东角,怪石后边一束芭蕉叶伸了出来;南侧,一珠树已枝繁叶茂,绿荫蔽日。亭子的木制窗旁,不少钱穆书法的制品: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有对联“劲草不为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亭子栏杆下,翠绿的树叶托出那么多小绿果,惹人注目。

  这些景致各呈风采,但更引人遐思的是介绍的文字:“守愚亭”也叫“思过亭”,凡族内子孙违反家规,必须在此面壁思过,严重者罚跪受训。钱家的“怀海义庄”有没有像大观园贾宝玉那样的主,不得而知。而五百年前的慈善机构,孕育一门六院士的奇迹,就是在濒临泰伯渎支流啸傲泾,取名“放生官河”边产生。

  

 

  记得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曾邀请了钱易院士,她说:“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是的,钱穆是由小学而教中学,由中学而教大学,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他的侄子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钱易是钱穆之女,现在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文章开始已提到的钱婉约是钱穆孙女,她继承钱老先生衣钵,选择了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他们是“学而不厌”的学者,又是“诲人不倦”的传承者。他们牢记“兴学育才则国盛”的家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真是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

  钱穆先生在台北,也住“素书楼”30多年,讲学,著述,隐居谈道。他在楼中挂了一幅对联:“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这对联两句,是从明末清初的“江南大儒”陆世仪诗中取来的。这不是写的“结果”“总结”,是一种信心,一种很坚强的自信心。我在参观的故居中也看到签名钱穆的这副对联,通过眼观、心想,就这样知道了钱穆是谁;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进一步知道:在人杰地灵的吴文化大地上,为什么会产生钱穆这样的“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详细的参观故居,并获得一点感悟!看来还要创造机会,我会“乐而忘返”!

  旅行鸡汤文

  青海之行散记

  大二第二学期学校运动会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去青海旅游。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由于时间紧促和经济拮据,我们去的地方并不多,即使去的地方也没有充分游览。但无论如何,我都很开心,很满足,没有遗憾。

  

 

  第一天,我们从兰州乘坐高铁到西宁。我们在火车站周围找了一家青年旅社入住,稍事休整,然后在餐馆吃了一碗杂酱面,便直奔塔尔寺。

  一、塔尔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著名的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于此。塔尔寺历史悠久,佛殿雄伟,气势恢宏,典藏丰富,显密俱全,享誉中外。自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后海内外香客络绎不绝,尤以其壁画、堆秀、酥油花三绝为世人所倾心、仰慕。我们去的那天,由于是旅游淡季,游客并不多,因之,我们观赏的很轻松、自在。完全没有旅游旺季游客爆满、人声鼎沸的喧哗、拥挤氛围。但我们大多作为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缺乏宗教知识,对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佛教文化知之甚少,不能走进佛的世界。看着那些佛像,或威严,或慈祥,或亲切,或狰狞,或残酷,我们或惊叹,或震撼,或好奇,然并不懂其深刻寓意和在信徒心中的神圣地位。塔尔寺规模庞大,既有老建筑,又有新建筑,风格各异,融合了汉藏建筑的精髓,不失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我们大多数人由于佛缘未遇、佛性太浅,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便观赏完毕。不久,便搭车返回西宁。

  二、莫家街

  到西宁城后,毋庸置疑,首要的大事便是吃饭了。我们在莫家街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麻辣烫,味道还算可口,就是服务稍微有点不周。其实,我不是美食家,对于食品并不挑刺,对于我而言凡是能吃饱的菜就是好菜,我就喜欢。

  三、马步芳公馆

  下午,在旅馆休息了一会后,我们便匆忙去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耗时一年多完工。其构造为木石结构,所用材料大多产自青海本地。该公馆布局合理,轮廓协调,质量过硬,至今已逾七十多年仍矗立市中心,岿然不倒。馆门悬挂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馨庐”二字。内有马步芳居室、马继援居室、夫人楼、会客室及其他各种部门。从公馆的内部布局可知当日马氏集团机构庞杂,分工细致,运作有序,也由此可知马步芳权力之大,鱼肉黎民之深,敛财手段之狠。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过往已成历史,功过自有公论。我们这些人身处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中,不说什么感恩,最重要的是要知足,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人类的事业。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腐化堕落、得过且过,否则,轻则危及个人家族,重则危及国家民族。

  在公馆还有一事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进馆时,两个年轻女性身穿民族服装站在门槛上,一个男的手持相机站在门内,另外一个男的让我们经过门槛时和那两个年轻女性和一张影,不收任何费用,而且还会赠送一张小照片。我们一开始觉得不对劲,坚决不受,但最后迫于无奈,默然应之。照完我们便进馆游览。然而,还没怎么欣赏游玩,一个女的就找到我们,手持我们每人和那两个女的合影,一张大的一张小的,让我们每人花二十块钱卖下那张大照片(附赠小的),以留纪念。我们顿时便傻然,不知所措。犹豫一会,言辞拒绝,并恫吓如若纠缠,依法维权。看我们坚决不就,那女的也就无奈地离去,并最终把小照片赠给我们。其实,如此情况,在当下旅游秩序混乱的背景下以司空见惯。无论导游,还是景点人员,都经常以直接或变相的方式诱导游客花钱接受其超越权限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此种情形严重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加深旅游市场的恶性发展。在此,诚心希望相关部门整治整治当下旅游的不正之风。

  由于我们进馆较迟,又要马上闭馆,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细细品读,许多地方只是一眼带过,心多有不甘。

  四、清真大寺

  出了马步芳公馆,天色已晚,同行的两个伙伴已筋疲力尽,便回旅馆休息,另外一个伙伴虽然和我一样很累,但因我们距东关清真大寺较近,不去很可惜,于是我们强振精神,欣然往之。

  伊斯兰世界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世界。出于本人的浅薄和对伊斯兰教了解甚少的缘故,对此我不做任何评价和阐述。总之,此行很成功,没有白去一趟。

  五、青年国际旅社

  晚上,我们在旅馆过夜。这家旅馆位于马步芳公馆旁边,距离火车站也比较近。由于是普通旅馆,服务和设施自然无法和那些有钱人住的星际酒店和宾馆相提并论了。但我们已很满足,因为我们的身份和地位只能住这样的旅馆。况且,服务和设施并不是很差,有浴室,有网络,凡是我们切实需要的都一应俱全。老板为人正直,待人贴切,我们都很喜欢。我们坐在院子里,或欣赏池鱼,或交流随感,或弹奏乐器,或发表说说,或刷刷微博,或打打游戏,直到夜深,才入室就寝。躺在床上,一时难以入睡,旅行带来的激动和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静。外面,大多数旅客还在兴致勃勃地交谈着、游戏者,无比快活,尽情消受在异域的夜晚时光。年轻的老板女儿用生涩的英语和两个日本人交流着,声调很高,感觉很投入,但我们隔着墙却很少有听懂的话。尽管,那声音影响到了我们休息,但我们还是乐意接受了,没有抱怨,没有愤怒。那天晚上对我而言最悲催的是把矿泉水倒在了床上。我睡在上铺,感觉口点渴,就让睡在下铺的高君给我递了一瓶矿泉水。我喝了几口,就盖上盖子放在床边,以便口渴的时候的随手饮用。然后,我继续看手机。不一会儿,感觉床铺越来越湿,我有点害怕,惊叫了一声,其他人都惊讶地问“怎么了?”。我慌忙爬了起来,才发现由于喝完水把瓶子盖没有盖紧,水全部倒在床上。我一说情况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而我哭中笑,笑中哭,无言以对,倒头就睡。可悲,床一半湿透,我蜷缩着身子,悲喜交加,夜深人静,方入睡。

  六、青海湖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车去青海湖。此行是我们来青的重头戏。

  高原天气,变化多端,我们到西宁那天气温高达三十摄氏度以上,第二天尽直降十七摄氏度,只有十几摄氏度。冷风刺骨,强劲逼人,我们略有怨恨,打算放弃青海湖之行。但转念一想,此次来青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游览青海湖,如果中途放弃,未免太令人遗憾。就这样,我们在略显极端的天气中开始了我们此行的重头戏———游览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在藏语中为“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国内陆青海省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的地壳断层形成。据科学考察,该湖泊面积每年都在增长。青海湖旅游景点众多,尤以鸟岛、海心山等胜景声名远播。近年来在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青海湖也不甘人后,乘势而上,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旅游品牌,培育旅游文化,深受旅客喜爱。根据官方统计,近十年来到青海湖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呈快速增长趋势。

  西宁据青海湖一百多公里,正常情况下坐车大约需要一小时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达。我们包的专车,虽然费用较客运专线每人贵二十块钱,但包车自有其好处。例如,司机可以兼向导,一路走去可以尽情欣赏沿线风光,感受异域风采,体验民族风情。包车可以使我们更自由,更随心,更能实现旅行的意义。司机三十多岁,回族,是西宁本地人,待人诚恳,忠厚老实,随和健谈,我们都很喜欢。有时我们向司机请教风土人情,有时司机主动向我们介绍民族文化,相处甚恰,其乐融融。

  没来之前,我经常想高原地区,土壤贫瘠,狂风怒号,飞沙走石,哀鸿遍野,如同地狱;到了之后才发现,高原完全出乎我所料,可以说大相径庭。高原,有青山,有秀水,有茂林,有鲜花,有蓝天,有白云,有牧群,还有千千万万淳朴善良的牧民。其他地方有的高原有,其他地方没有的高原同样有。高原是天堂,是人间的天堂,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虚伪,没有做作,一切都是自然的。我们坐在车里,沿线迷人的风景使我们兴奋不已,完全感觉不到视觉的疲劳。

  从西宁到青海湖,沿途无论自然地貌,还是气候状况变化都很大。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幸亏我们提前早有预备,才勉强适应高原环境。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平原或山地的人来说,在高原生存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甚至可以说是生与死的挑战。高原是一个新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会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到达了心仪已久的青海湖。由于青海湖比较大,一半天内不可能转完。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景区——二郎剑。进入景区大门,我们兴奋无比的向青海湖边跑去。远远望去,青海湖灰蒙蒙的,缓缓地映入我们的视线,犹如人间仙境一般把我们召唤。走近青海湖,我越来越坚信青海湖不是湖,而是大海,是横亘在青藏高原的一望无垠的大海。

  我没有见过海,但我坚信青海湖胜似海。青海湖壮观、蔚蓝、平静、辽阔,像一面华丽而朴实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草原、雪山。湖面上海鸥掠水,船舶载着旅客飞速往来,其情其景,如同画面,使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在靠近湖边的地方,汉族神话中的西王母雕像屹立水中,供人遥祭,令人追思。那天,游客不是太多,有人拿着手机拍照,有人站在湖边眺望沉思,有人戏水玩弄,笑声不断,歌舞不断,人生至乐莫过如此。

  在青海湖我们大概呆了两个多小时,便心有不舍地离去,都略带憾意说着下次再来。去青海湖的途中我们还顺带游览了赞布林卡、日月山等胜景,皆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心灵。

  晚上我们乘坐高铁返回了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