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外语翻译 > 秦晋崤之战(共10篇)

秦晋崤之战(共10篇)

秦晋崤之战(一):

秦晋崤之战全文翻译

秦晋崤之战《左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文章依次叙写了蹇叔哭师、秦师骄狂、弦高犒师、晋伏秦师、晋释秦帅等细节,无不情节逼真,委婉动人;又巧设谜局,引人入胜.不仅揭示秦师败灭原因,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远、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同样作者的用意在于战争胜负的原因,对于真正过程则尽量略写,未冲淡主题.

秦晋崤之战(二):

秦晋肴之战的相关问题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之内必定回卷土重来以报今天的耻辱!”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这个是百度上的翻译
我有几点不懂啊
为什么夫人要放了三帅
阳处父追到河边又是为什么?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之内必定回卷土重来以报今天的耻辱!”
来看看
我古文不太好

“文嬴请三帅”.这段写襄公屈服母命放走三帅.“文嬴”: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的母亲.她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为释放三帅进行了活动.“请三帅”:是要求得到三帅.“请”:请求得到,希望得到的意思.“曰:彼实构吾二君”彼人,你们几个人,指三帅.“构”:挑拨双方的关系,指结怨.说:那三帅确实在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寡君”:秦穆公.文嬴讲起自己的父亲(晋襄公的外祖父),所以用谦称.“若得而食(si)之,不厌”不满足,即不解恨的意思.是说:我父亲如果得到他们,就是把他们吃了也不满足.“君何辱讨焉?”即“何如君讨焉”:何必要委屈您去惩罚他们呢?“讨”:声讨.代敬意,这样做使对方受了屈辱.“使归”,中间省了“之”字,即“使之归”:让他们回去.“就戮于秦”,于秦就戮,到秦国去接受惩罚.“以逞寡君之志,若何?”以满足我们秦国国君的意愿,怎么样?“逞”:满足,如愿的意思.“公许之”.“之”代文嬴.襄公答应了她.襄公放走了孟明等三帅,无疑是放虎归山,给晋国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文章接着写原轸来询问放走俘虏的情况.“先轸朝,问秦囚”.“朝”:动词,朝见襄公.文嬴使襄公放走了秦囚,这自然使原轸大为发怒.“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之”都是代三帅.夫人请求释放他们,我已把他们放走了.“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力”:动词,用力拼命.“诸”:之于的合音.“拘诸原”:拘之于原.说:武士在战场上拼力抓获他们.“妇人暂而免诸国”“暂”:突然间,一下子.“免诸国”:免之于国都.“国”:古时为都城的意思.说:从都城把他们赦免放走了.“隳军实”:毁坏战果.军事,战果.这里指抓到三帅战俘.“而长寇雠”: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无日矣”,这是气愤之极的话.说:亡国没有多少天了.于是原轸“不顾而唾”“不顾”:是两个词,“顾”:回头看.“不顾”:即没有转过头,也就是当面的意思.这句说:说罢,当面唾了一口,头也不回就走了.看出原轸实在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注意,“不顾”不是现代汉语“不管”的意思.襄公知道做错了事,想亡羊补牢,派阳处父去追赶孟明等人.
“公使阳处父追之.” 阳处父以赠送马匹诱使孟明上岸,孟明自然没有上当,并且话中有话的扬言,回去后要报仇.“及诸河”“及”:赶上.及之于河.说:阳处父追赶三帅到了河边.“则在舟中矣”:三帅已离岸在舟中了.“则”:连词,这里连两件事,后一件事在舟中,发生在“及诸河”之前,于是“则”有原来、早就的意思.这句说:等到阳处父追来的时候,他们早就上船了.“释左骖”:解下左边驾车的马.“骖”:指一车三马、一车四马,骖两旁的马.“以公命赠孟明”:用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孟明稽手曰:”“稽手”:古时叩头的跪拜礼.因为是国君赠送的礼物,所以孟明表面上毕恭毕敬,并说:“君之惠”:承蒙晋君的恩惠.“不以累臣衅鼓”“累”:通假“缧”,是绳索,用来捆绑犯人的.所以常用“缧泄”代被囚禁.“累臣”:囚臣.是孟明的自谦之词.“衅鼓”:用血涂鼓.古代修行之好用杀牲涂血而祭.这句说:不把我们杀掉.“使归就戮于秦”:让我们回去到秦国受戮、受惩罚.“寡君之以为戮”:我们国君如果把我们杀了.“寡君”:仍指秦穆公.“之以为戮”即“以之为戮”.“之”指累臣,包括自己.说,穆公会对败军之将执行刑法.“死且不朽”这指自己和西乞术、白乙丙.“不朽”:针对前面提到的君之惠,指晋君的恩惠.意思是,我们身虽死,也不会忘记晋君的大恩大德的.“若从君惠而免之”前省略了主语寡君.即说,我们国君假如尊重你们的国君的好意而赦免了我们.“三年,将拜君赐.”过三年我们将来拜谢你们君王的恩赏.这里话外有音,意思是我们不会忘记来复仇的.【秦晋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三):

古文中是否有为动用法

  是有的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
  1.文嬴请三帅。《秦晋肴之战》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为何这里的“请三帅”就不能解释为“请求三帅”呢?这就要联系原文来作分析了。《秦晋肴之战》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秦穆公派遣三帅(孟明、西乞、白乙)带兵攻打远在东方的郑国。秦军知郑有备后准备撤回。而晋军趁机在肴山伏击秦军,秦军全军覆没,孟明等三帅被俘。此时,晋襄公的夫人文嬴(本为秦国公主)站在娘家秦国的立场用花言巧语说动晋襄公释秦三帅,放虎归山。明乎此,就可知道“请三帅”该作何解释了。因此,只有联系语境,才能准确判断一个词属于哪种用法。
  2.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3.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
  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
  试比较:
  4.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为取履:替(他)取了鞋。履之:替他穿上(鞋子)。
  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二、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
  5.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6.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距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7.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8.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
  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这种用法也可直接用“为”表示,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史记·报任安书》
  三、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如:
  9.蹇叔哭之。《秦晋肴之战》
  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10.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汉书·苏武传》
  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11.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泣臣:对着我哭泣。
  12.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誓之:对她发誓。
  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生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又,现代汉语也继承了这种用法。如:
  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
  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
  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秦晋崤之战(四):

在线求指导: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蹇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节选自《左传》)
  【背景】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穆公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过了两年多,晋文公死去,秦穆公欲独吞郑国,因此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坚持出兵袭郑.
1.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管 ——管:钥匙
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潜:秘密地
C.晋人 御 师必于崤——御:驾车
D.秦师遂 东 ——东:向东进发
2.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劳力竭,远主备 之
B.中寿,尔墓 之 木拱矣
C.吾见师 之 出而不见其入也
D.辍耕 之 垄上
3.能表现蹇叔有非凡预见力的一组是(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③晋人御师必于崤
④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崤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B
4.A
5.(1)我们的军队劳累得精疲力竭,远方的郑国却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2)你知道什么?如果你中寿就死,你坟墓上的树都该有合抱粗了.
  (3)我违背蹇叔的意思而使诸位受辱,这都是我的罪过啊!

秦晋崤之战(五):

晋国疆域大致范围及国号沿用了多少年

  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初都翼,亦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后迁新田(今山西曲沃).春秋初疆域尚小,晋献公时(前676-651年)积极向外拓展,先后向西兼并了耿(今山西河津南),并占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向北兼并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向南吞并了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虢(今河南陕县)等国;又打败北狄,战胜骊戎,于是南据河南崤(崤山)函(函谷关)天险,西及河西与秦接境,北与狄为界.及文公时(前636—628年),因兴兵勤王,周襄王赐以南阳的阳樊、温、原之地(今河南北部济源、武陟一带),并东夺郑之虎牢、卫之殷墟及鲁国地等,势力又侵入山东,疆域更见扩大.到春秋中期,略有今山西大部(除去北部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的西部,纵横跨今五省境. 
  晋国与晋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各国家不断融合的螺旋形历史,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各民族和各国家均创造出了无数的先进文化,这些不同的先进文化万涓成流,终于汇聚成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两周时期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列国纷争、群雄逐鹿,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竞相斗艳,其结果是思想和文化领域的空前绝后的大发展,它给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提到这段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晋国及其创造的灿烂文化,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晋国历史的典故为妇孺所知,广为传诵.如秦晋之好、楚材晋用、退避三舍、刳骨奉君、赵氏孤儿、病入膏肓、高山流水、掩耳盗铃、三家分晋等等.因此,在这里简要重温晋国历史和了解晋国考古的重大成就,对我们深入了解晋文化,进而更全面地探讨两周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晋国的建立与勃兴
  殷周之际,在太岳山西麓的浍河中上游流域有一个古老的唐国,其范围相当于今山西南部翼城、曲沃和绛县之间.古唐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先祖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陶唐氏――帝尧.西周初年,武王死后不久,唐国参与了管叔、蔡叔发动的叛乱,被周公一举歼灭.为了加强对唐地的统治,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周成王将其胞弟叔虞封于唐地.《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同时还记载了叔虞封唐这一事情的经过:"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此记载虽有些戏说的成分,但它某种程度上还是反映了周初分封这一政治事件的历史背景,其深层的原因就是为了捍卫千里王畿,为了新兴王朝的统治.
  叔虞封唐时,举行过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成王赐叔虞"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帮其建立新政权;此外告诫他在唐国这块领地上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这一系列举措使叔虞能够得以顺利地开始管理这个新国家.
  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燮父也改称晋侯."晋"这个国号一直沿用了近700年,如果将韩、赵、魏"三晋"也算在内,那么晋国的历史就接近900年.
  从叔虞封唐建国,历经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釐侯司徒、献侯籍、穆侯费王共为9世.公元前785年,晋穆侯死,君位被其弟殇叔篡夺,太子仇被迫出逃.四年后的公元前781年,太子仇卷土重来,袭杀了叔父殇叔,夺回政权,是为晋文侯.这次内乱似乎对晋国社会的影响不大,但它却成了晋国后来长期内乱的先声.
  晋文侯在晋国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君主,公元前771年,与郑武公、秦襄公联合勤王,保驾周平王东迁洛邑,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对其进行了嘉奖和赏赐.在晋国历史上获此殊荣者仅有三人,即唐叔虞、晋文侯和后来称霸天下的晋文公重耳.晋文侯果然不负周平王的殷切期望,于公元前760年擒杀了非正统的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成为再造周命的功臣.尽管如此,晋国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仍是地方百里的偏侯,无论其政治还是经济实力,远不能与齐、燕、楚等国相比.
  晋文侯晚年,随着周王室的衰败,晋国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公元前746年,晋文侯病死,其子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忘记了其父袭杀殇叔夺回王位的艰辛,将其叔父成师封于曲沃,号称曲沃桓叔,为自己种下了一颗难咽的苦果.从此,晋国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争夺王位的内战,经过一次次的血腥屠杀,公元前678年,桓叔之孙曲沃武公一举消灭了苟延残喘的晋公室,最终以曲沃旁支代宗的方式结束了长年的内乱,统一了晋国.史书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曲沃代翼",它是晋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晋国由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难怪春秋中后期的晋人把始祖叔虞和其后的十代国君都给遗忘,却唯独崇拜曲沃武公.
  曲沃武公被周王室正式列为诸侯之后,仅做了两年的国君就死了,其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献公初年的晋国仍是偏侯小国,且其周围小国林立,戎狄杂居,经常流窜到晋地掠夺骚扰.而此时的齐、楚、秦都已成为地方千里的泱泱大国,对晋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发展晋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能与诸侯争霸天下,晋献公先从巩固政权入手,进而扩大晋之领地范围,使晋国走上了勃兴之路.
  晋献公作为曲沃小宗的后代,亲眼目睹了其父武公同晋公室的血腥搏杀.为了避免这种强宗逼君的被动局面,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晋献公召集亲信,策划铲除了已经成为晋国新贵族的桓叔、庄伯的支庶后裔,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又经过扩建绛都和发展军事力量,对周围的小国进行了逐步兼并.正当晋献公的霸业蓬勃兴起之时,公室内部最年轻漂亮的夫人骊姬导演了一起以庶代长的争夺君位的内乱.在这次内乱中,太子申生自杀,次子重耳和三子夷吾出走.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骊姬所生之子奚齐终于如愿以偿继承了君位,但不久就被大夫里克、丕郑率三公子的私属杀死在献公灵前.接着,大夫荀息又册立骊姬娣子卓子为国君,里克等又诛杀了卓子.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650年,夷吾首先返回晋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晋惠公的继位并未使晋国从骊姬之乱中摆脱出来,反而由于其对内党同伐异,对外言而无信,使晋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危险之中.公元前645年,晋国同秦国终于在今河津、万荣之间的韩原爆发了战争,晋国在这一战役中遭到惨败,晋惠公及诸大夫成为秦国的阶下囚.最后,晋国被迫答应秦国的条件,割让五城,并且送晋太子(公子圉)为人质才换回了晋惠公.骊姬之乱和韩原之战中断了正在勃兴的晋国,推迟了晋国称霸天下的进程.直到公子重耳结束了其逃亡生涯,归国执政,才使晋国真正走上了称霸之路.
  晋国的霸业
  重耳是晋献公五位公子中最具才能的一位,其命运坎坷,在外逃亡19年,先后流亡于戎狄部落、齐、卫、曹、宋、郑、楚等国,历经艰辛和磨难,最后来到了秦国.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打败了新即位的晋怀公(公子圉),重返晋国,登上了王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的聪明才智和流亡生涯成为其宝贵的政治财富,为晋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即位之后,立即展开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并且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即位的第二年,周王室发生叛乱,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与狄人联合将周襄王驱逐出成周,自立为王.周襄王逃奔郑国,郑国遂向晋告急.晋文公抓住这一政治良机,亲自带兵迅速平息了叛乱,并护送周襄王重返洛邑.感激之余,周襄王将成周王畿内的八个城邑赏赐给晋国.这一举措令各诸侯刮目相看,晋国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但与霸主地位还有很大距离.当时实际控制各诸侯国的是楚国,因此,要想独霸天下,必须先征服楚国.
  位于南方的楚国,由于地处荆蛮,一向为中原诸国所鄙视.早在两周之际,楚国就吞并了隔在它与中原之间的许多小国,势力逐步向黄河流域发展.公元前638年,宋楚之间发生了争霸的泓水之战,楚国大胜,自此一役,除晋、秦、齐三国外,其余诸侯国皆朝贡楚王.公元前634年,宋国叛楚归晋.第二年,楚国派兵伐宋包围了宋都商丘,宋向晋求援,晋楚之战一触即发.
  楚国围宋使晋国出师有名,但晋国仍不愿主动与楚国交锋.晋文公采取一系列迂回战术,诱使和逼迫楚国主动出击.最后,楚国终于按捺不住,在城濮与晋军展开了决战,结果晋军大获全胜.城濮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大挫了楚国的锐气,此后,楚的盟国纷纷背楚而投向晋国.同年五月,晋文公又请周襄王到践土(今河南荥阳)大会诸侯,襄王立晋侯为晋伯,可以王命讨伐诸侯.自此,晋国确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是晋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他执政虽仅有八年,但他却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并开创了晋国的霸业,建立了以晋国为中心的政治秩序,为晋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濮之战的胜利,虽然开创了晋国的霸业,但大国争霸的战争并未减少,晋与秦、楚、齐大国之间就是如此.其中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有公元前628年秦晋崤之战,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89年的晋齐鞍之战,公元前578年晋秦麻隧之战,公元前575年的晋楚鄢陵之战等.几十年的战争使晋国的实力受到极大重创,同时晋国内部的政权又遭到大夫严峻挑战,期间虽有下宫之役这样公室对卿大夫斗争的胜利,但仍不能摆脱其他卿大夫的专政,一时间晋国内外交困,霸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公元前573年,孙周在新田继位,是为晋悼公.悼公针对晋国出现的危机,对内对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振了晋国的霸业.但好景不长,悼公在位只有16年.公元前558年,悼公去世,十岁的太子彪即位为平公,六卿把持政权,"政出多门",诸侯无所适从,悼公的霸业开始衰落.此时的六卿对大国争霸已不感兴趣,他们最关注的是如何兼并土地和夺取政权,其次是探寻一种新的统治方法.同时各诸侯国也对多年的战乱深恶痛绝,普遍要求弭兵停战.公元前546年,晋楚等十四国盟于宋西门之外,楚国争盟,晋让楚先,从此结束了晋国独霸的时代,形成了晋楚共霸的局面.公元前482年,晋吴会于黄池,吴王列兵劫盟,晋国只好退让,标志着晋国霸业的正式结束.
  三家分晋与秦灭三晋
  从公元前557年晋平公即位,到公元前453年的百余年间,是六卿专政到三家分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期,前五十年六卿轮流执政,能够维持一种相对均衡的政治局面,但他们暗中都在加紧增强经济军事实力,为下一步的兼并做准备.后五十年为六卿兼并时期,先是赵、韩、魏、智四氏消灭了范和中行氏,后是赵联魏、韩灭掉了智伯并尽分其地,最终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三家分晋后的晋国公室虽然还存在,但实际是徒有虚名.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最后一任晋国国君晋静公被废为庶人,晋国彻底消亡,泱泱春秋晋国由三晋继承并得以发展.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许多著名历史学家都主张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作为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线,看来不无道理.
  从公元前453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时的赵、韩、魏三国虽然还未被周王室正式册立为诸侯,但其实力早已跃入诸侯行列.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西周初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国此时仅剩十几个了.其中号称战国七雄的赵、魏、韩、齐、燕、楚、秦七国,从晋国分出的赵、魏、韩三国均在其列,其它四国均为春秋时期的老牌大国,由此可见晋及三晋的实力.三晋除了具有雄厚的基础之外,加之素有变法革新图谋富强的传统,因此在战国早中期始终处于各诸侯国的前列.
  三晋中最大的是赵国,其疆域以山西的太原和河北的邯郸为中心,占有山西中部、北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以及豫北、鲁西的部分地区.魏国的疆域比赵国略小,其占据山西西南部、东南部部分地区和豫北、豫西及陕西黄河沿岸地区.韩国的疆域最小,其占有今临汾地区、运城地区的一部分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及河南的中部等地.
  经过战国早期的变法、发展和向外的扩展,战国中期的三晋已占领着北到大青山、南至南阳、西起西河郡、东与齐燕相交的广大地区,包括了今山西全境,河南、河北的大部分,山东、陕西和内蒙的一部分,是秦国东进中原的最大障碍.三晋若齐心协力,就没有秦国的崛起和挺进中原;然而三晋却明争暗斗,相互削弱,恰恰给了秦国可乘之机,使其步步向东逼进,最终被秦国一一吞并.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2年,赵国彻底灭亡.至此,在晋国基础上分出的韩、魏、赵三国,经过了二百余年后,最终被秦国完全兼并.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代,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晋国考古的重要发现
  山西是晋和三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大部分地区可随处发现有关晋国的遗址和墓葬.山西考古五十年的历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晋国考古的一系列重大发现,这些发现与研究使我们对晋国历史和两周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 侯马晋国遗址
  山西两周时期考古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对侯马晋国遗址开始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侯马晋国遗址即新田遗址,是为公元前585年至前403年晋国的都城.晋国在此建都182年,经历了由强变弱直至三分公室的历史过程.晋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均源于此处.60年代初的第一次发掘就发现了引人瞩目的铸铜遗址,发现陶范30000余块,其中有花纹者约10000块,可辨器形者约1000块,可以配套又能复原器形者约100件.通过与这些陶范对比,可以发现山西浑源和太原赵卿墓所出铜器大多数产于此地.此外河南、河北、陕西、内蒙等省也发现了明确出自侯马铸铜遗址的铜器,由此可见晋国铸铜业的制作水平及规模非同凡响.
  60年代的另一重大发现是侯马盟誓遗址的发现,其中出土盟书5000余件,文字可辨识者656件,每件少者10余字,多者200余字,多用朱笔在玉石片上写成.盟书一经发现就轰动了学术界,其内容大致反映了晋国晚期赵氏与范氏、中行氏之间尖锐的斗争情况,是研究晋国史和中国古代史十分难得的资料.
  除了60年代的侯马考古大会战外,新田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一直在陆续地进行.其中重要的还有牛村、呈王、北坞、平望、台神、马庄、白店七座古城的发现,石圭、制陶、骨器等作坊的发现,南西庄、一公司、煤灰制品厂等祭祀遗址的发现以及上马、乔村等墓地的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认识和研究晋国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二、 天马――曲村遗址
  考古工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寻找晋国的始封地,而天马――曲村遗址
  的发现与研究正反映了这一艰难的探索历程.该遗址位于翼城县和曲沃县的交界处,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与山西省文管会联合进行了首次调查试掘,1979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试掘,1980年至1990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发掘,但最重大的发现要算90年代晋侯墓地的发掘.
  80年代末期,晋南一带盗墓活动猖狂至极,盗墓分子将黑手伸向了两千余年不被人所知的晋侯墓地.为了保护这千年遗产,从1992年至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发掘,2001年和2002年又对剩余的陪葬墓做了发掘.至今共发现9组19座墓葬,除M64组是一位晋侯和两位夫人外,其余均一位晋侯和一位夫人.根据研究,9组晋侯及夫人墓的时代上限不早于西周早期,下限不晚于春秋早期.9组墓葬的9代晋侯则为《史记·晋世家》中记载的父子相承的晋侯燮-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釐侯司徒-献侯籍(苏)-穆侯费王-文侯仇.这一认识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9组19座晋侯墓中有11座保存完好,8座被盗.尽管如此,仍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和玉器一经出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人们不仅赞叹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同时更为其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所震撼.
  从种类看,晋侯墓地的青铜器品类齐全,食器、酒器、乐器一应俱有.从组合和数量看,晋侯墓地的青铜礼器反映了重食和重乐的特点.如几乎所有的晋侯墓都随葬有食器鼎、簋、甗和乐器编钟,几乎所有的夫人墓都随葬食器鼎、簋而无甗无编钟.从青铜器铭文看,晋侯稣钟铭文长达355字,最短的单件器铭文也有5字(晋侯温鼎),这些铭文记载了以往未曾发现的晋侯之名或字和多种记时历日,是研究晋侯世系和西周天象日历的重要资料.从造型纹饰看,晋侯墓地青铜器形制多样,仅鼎的造型就有圆鼎、方鼎、温鼎;立耳鼎、附耳鼎、无耳鼎;柱足鼎、蹄足鼎之分.青铜器纹饰繁缛与简朴并行,平面与立体交叉,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晋国青铜艺术的高超境界.
  晋侯墓地的玉器,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大致分为礼玉(包括瑞玉、祭玉)、装饰玉、葬玉三大类;按形制可分为几何形、像生形、像器形等.礼玉类包括玉戈、玉钺、玉璧、玉圭、玉罍、玉鼓等.尤其是玉罍、玉鼓为西周玉器首见.装饰玉包括各类组佩玉和其它各种装饰、佩饰玉,这是晋侯墓地玉器中数量最多,也是最为精彩的品类,取材广泛新颖,造型优美自然,反映了西周治玉业的高超水平.如M63:41一组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料珠、玛瑙管组成,共计204件,其中的玉璜数量达到45件,气势宏魄,非同一般,玉饰上的纹饰精雕细琢,姿态各异,有双龙纹、双首鸟纹、人龙合体纹等,尤其组佩下端的两件玉雁,昂首展翅,栩栩如生,更增添了此组玉佩的精致与豪华.这类大型组佩饰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为认识西周时期的佩玉制度提供了确凿的依据.肖生类装饰玉器小巧玲珑,种类繁多,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常见的各种动物,它们大多数结构准确,制作精美,惟妙惟肖,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和动感.如M8:184玉人,高9.1、宽3.3厘米,暗绿色,披发,浓眉,大眼,阔鼻,身着高领衣,右衽,束腰,裳呈梯形,前有垂叶形蔽膝,领、腰、裳周边饰交叉斜格纹带,衣饰华贵,应为贵族身份写照.晋侯墓地出土的葬玉包括了缀玉覆面、玉琀、玉握、踏玉等,其中以缀玉覆面最为精致,如M62:20,共由48件玉饰组成,面部五官采用24件形状各异、雕琢精美的玉饰,尤其额角的虎形饰,曲腿蹲踞,回首观望,颇具动感,整组覆面色彩斑斓,夺人眼目.
  三、 太原晋国赵卿墓
  1988年3-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市文管会在太原南郊金胜村西北发掘的晋国赵卿墓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晋国高级贵族墓.该墓为积石积炭的大型木椁墓,竖穴土圹,口大底小,形若斗状.墓口东西长11、南北宽9.2,墓底长8.8、宽6.8、深约14米.椁室里放着墓主人套棺,四个殉葬人及各类随葬品.随葬品种类丰富,共计3100余件,有青铜、黄金、玉石、骨、陶和蚌类.其中以青铜器最多,计1690余件,按用途可分为礼、乐、兵、御、工具、装饰、构件及饰件八类.青铜礼器是随葬品的核心,共有110余件,主要器类有鼎、豆、壶、鉴、盘、鸟尊、灶等20多种,仅鼎就有8种27件,造型丰富,古朴浑厚.青铜乐器为一套19件的编镈,可分为夔龙夔凤纹和散虺纹两组,形体高大,豪华气派,整套镈可奏出38个音,形成六个八度半的整齐音列,旋律优美,清澈悦耳,填补了我国音乐史上的一项空白.赵卿墓的兵器多达500余件,器类有剑、戈、戟、钺、矛、匕、斧、镞等,绝大多数兵器仍锋利如初.玉石器除石磬外几乎全是玉器,多出于棺内,种类有璜、瑗、环、琮、佩、玦、圭及玉龙、玉虎等,制作精美,赏心悦目.
  赵卿墓北7.5米有一座陪葬车马坑,由车坑和马坑组成,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150平方米.马坑从北向南放置46匹马,车坑内的车分两列从西向东放置,共有16辆车,均为木质实用车,宏伟壮观.车的种类多达七、八种,按车舆形态可分方形与圆形两种,其中圆舆车为国内唯一.
  根据墓葬形制、随葬青铜器形态纹饰、铜戈铭文和此墓位于晋阳古城附近的事实,墓主人应为春秋晚期在晋阳执政驻留的雄霸于诸侯的赵简子(赵鞅).
  四、 其它重要墓葬的发现
  除去以上这些重大发现外,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墓葬,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介绍,在此仅能点击,以增加我们对晋国考古的全面认识.它们主要有:1953、1954年洪洞坊堆村发掘的西周遗址和墓地,发现了带有刻辞的卜骨.1958年和1961年发掘的万荣庙前春秋墓,出土了两件错金鸟篆铭文"王子于戈"的吴国青铜戈.七、八十年代发掘的闻喜上郭村与邱家庄的西周至汉代墓葬,其中1989年出土了"刖人守囿"六轮青铜挽车,堪称青铜器艺术的珍品.1983年发掘的潞城潞河7号春秋墓,随葬品多达500余件,其中青铜器170余件,玉石器170余件.七十年代发掘的长子县春秋7号墓,共获各类随葬品500余件.1987年发掘的临猗程村春秋墓地,清理墓葬52座,车马坑8座,共获随葬品1500余件.1978年发掘的浑源李峪村春秋墓,该墓地为春秋时期代国墓地,1923年曾发现过数十件青铜器,大部分流于海外,仅少数为上海博物馆收藏.1964年原平峙峪村发现的东周墓,其中有一件珍贵的"吴王光剑",是晋吴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六十年代发掘的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尤其是东西并列的M269、M270,随葬有大量的青铜器,一直被视为春秋中期的标准墓葬.    1999年长子县鲍店镇发掘的东周大墓,随葬品18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30多件,仅铜鼎就达12件,是山西近年发现的有关晋国的重要墓葬.
  以上这些晋国重大和重要的考古发现涵盖了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晚期的历史阶段,是我们认识和研究晋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的发现,才使我们逐步廓清了晋国的历史面貌.
  本次展出的晋侯墓地13件套和赵卿墓3件套青铜器和玉器,是从成千上万件的晋国出土文物中精挑细选出的珍品.弥足观赏,细细品味,我们从中不难领略出那泱泱晋国的辉煌风采.【秦晋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六):

为动用法是什么?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出自《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 出自《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意动用法. 出自《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 《史记 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 陶渊明《咏荆轲》
  (12)多情自古伤离别. 伤,为…伤感、伤心《雨霖铃》
  (13)秦人不暇自哀 哀,为……哀叹 出自《阿房宫赋》

秦晋崤之战(七):

文言文中使动与意动用法的使用规律?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动词的使动用法不是以宾语作为动作行为的对象,而是使宾语作出这一动作行为.
例如: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
例如: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②《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③《扁鹊仓公列传》: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④《韩非子 十过》: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

有时候,及物动词也用为使动,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例如:
①《左传》: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食士”是“使士食”)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王翦)降越君,置会稽郡. (“降越君”
是“使越君”降)
③《左传》:晋侯饮赵盾酒. (“饮赵盾酒”是“使赵盾饮酒”)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促织》: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②《论语》: 君子正其衣冠.
③《战国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④《史记》: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⑤《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3.名词使动用法.
A.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②《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④《韩非子》: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⑤《史记》:齐威王欲将孙膑.
B.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

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做……”等等.

1.形容词意动.
例如:
①《促织》: 成以其小,劣之.
②《伤仲永》:邑人奇之
③《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
④《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
⑥《论语》: 不耻下问
⑦《汉书 奇货志》: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⑧《史记 项羽本纪》: 项梁然其言
⑨《汉书》: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⑩《文子 微明》: 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
2.名词意动.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伤仲永》: 稍稍宾客其父
③《赤壁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师说》: 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⑤《荀子 赋篇》:(云)友风而子雨
⑥《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⑦《孟子 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⑧ 鱼肉百姓
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


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比较.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实际上不一定这样),而后者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比较“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和“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两句中的“小”字,就可以知道:前者只是主观上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可能符合事实,也可能不符合事实),而后者则是实际上把木头弄小了,使它客观上发生了某种变化.

三、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

例:先请看一道文言翻译题: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上题为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地)第11题中的第(1)小题.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第一种情况: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相当于“为人民服务”中的“为”;这种宾语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指人.可译为“给”“替”等.
例如:
1《秦晋肴之战》: .文嬴请三帅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2.《三国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为取履:替(他)取了鞋.履之:替他穿上(鞋子).(分析: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4、《左传》: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

第二种情况: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可译为“为了”,与“为革命学习”的“为”字相当.
例如:
1.《史记·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2.《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3. 《病梅馆记》: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4. 《咏荆柯》:君子死知己. (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5. 《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
6、柳宗元《辩鹖冠子》:贪夫殉财(殉财:为财而死)
这种用法也可直接用“为”表示,如: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史记·报任安书》

第三种情况: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如:

1. 《秦晋肴之战》: 蹇叔哭之.(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2. 《汉书·苏武传》: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3.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
(泣臣:对着我哭泣.)
4. 《左传·隐公元年》: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誓之:对她发誓.)
5、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解之:对之解,向他们解释.)
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生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又,现代汉语也继承了这种用法.如:
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 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又:形容词用如动词,也常常有这种用法.可视为形容词用如为动.
例如:1、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宾客 (对宾客卑下)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下士:对士人谦下;骄士:对士人骄傲)

秦晋崤之战(八):

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是什么?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出自《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 出自《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意动用法.出自《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 《史记 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 陶渊明《咏荆轲》 (12)多情自古伤离别.伤,为…伤感、伤心《雨霖铃》 (13)秦人不暇自哀 哀,为……哀叹 出自《阿房宫赋》
还有什么问题自己去了解吧.

秦晋崤之战(九):

语文中什么使动用法,意动,还有什么动,那个能不能帮忙解释一下 ?谢谢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走:使操军逃跑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 2.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触龙说赵太后》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 《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 《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 《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 《史记 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 陶渊明《咏荆柯》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句,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何以战?” 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战”. 意思是凭什么作战?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秦晋崤之战(十):

以‘体会难处’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与人方便雷燕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常常会抱怨别人不关心自己,不体谅自己的难处.你总是抱怨妈妈对你太小气,使你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潇洒走一回;你总是抱怨老师太不尽人情,一点也不理解你的心思;你总是抱怨同学不关心你,在你失意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送上他的关心.可是,你想过没有,别人同样也有他的苦衷,他的难处,你体谅过吗?
  社会是由我们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关心的需要,于是我们呼吁理解万岁,我们高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可惜我们很多人在呼吁理解的同时,忘记了别人也与自己一样,渴望爱,渴望理解,渴望同情.于是就出现了那么多不必要的抱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一下别人的难处,那么这世界将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
  我们向妈妈伸手要钱,我们应该想一想,妈妈也是不容易的,她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妈妈也有她的难处;当老师的“苛刻”要求使我们不能接受时,我们应该想一想,老师也是不容易的,那么大的一个班,他要对每一个同学负责,严格一点也是为了我们好;当我们向同学求助遭到拒绝时,我们应该想一想,他未必是不想关心我,他那样做肯定也有他的苦衷,另外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真的合理.能时时这样反思,我们就会变得平和而宽容.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即使是别人做错了,也要有一种宽以待人的胸怀,多体谅一下他的难处,想一想他良好的初衷,这样还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事情已经这样了,怨天尤人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伤害别人的感情.这一点,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秦穆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秦晋崤之战中,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员战将损兵折将,亡命归来,他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引咎自责,说:“寡人之过也……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后来,也正是这三人屡败而不见疑,终于在后来的秦晋交兵中大获全胜,为他报了一剑之仇.
  体会别人的难处,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弟子向他请教一个可以奉行一生的处世原则时,他提出了一个“恕”字,“恕”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备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刘禅:“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些都是最富有人生指导意义的经验之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奉行一生.
  最后,我想忠告大家一句,你想要别人体谅你的难处吗?那么请你先体谅别人的难处.